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头图来自:《花木兰》海报
多少中国观众的年度期待《花木兰》,日前豆瓣开分了,没及格,5.9。
经过一夜的发酵,今天醒来一看,又掉了一截:4.9了。
打分人数不算低,这,算是口碑扑街了?
提前一周上线Disney+流媒体,和不及格的口碑,会多大程度影响《花木兰》在国内的票房,再过几天就会知道答案。
或许,的确会劝退一些原本就可看可不看的中立观众?
可以肯定的是,在做出中国晚于美国一周公映的决定时,迪士尼就应该做好了这个准备。
大公司少赚多少钱这种事,犯不着我们瞎操心。
只是,在过去至少两年多的时间里,《花木兰》实在占去了太多关注——美国佬喜欢木兰,咱们中国人,更不用说。
如今终于美国上线,中国公映在即,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电影该不该4.9分,和到底会拿多少亿票房这些,真的不重要。
掰扯来掰扯去,真正值得讨论的,还是那些老问题。
一、看盗版,错了吗?
第一个老问题:观众圈层的巴别塔效应,与盗版原罪。
这算是一个递进的逻辑,先说观众的组成。
这是昨天的微博评论一角:
海量的网友,对于《花木兰》还没公映豆瓣就开分这件事,表示了不解。
继而推断:这里面有猫腻,黑子又出来兴风作浪了。
会这么想,其实很正常。
别说中国观众基数如此庞大,即便在一个小圈子里,我们也能分出超级影迷、初级影迷、资深观众和普通观众这些个标签。
只不过,不同圈层的观众,对看电影这事儿的理解,的确是不在一个频道上。
影迷除了院线电影,早就习惯了看蓝光碟,或者下载网上的高清版本——也就是所谓的盗版;普通观众呢,看电影则是多通过影院和视频平台会员付费。
于是,影迷都知道,4号电影一在美国上线,国内高清资源就会满天飞,而普通观众自然会下意识觉得,这是“没看就先黑一把”的阴谋。
图片来自网络
ok,这不是重点。接着,就要说到看盗版这事儿了。
基本上,这个对话逻辑是这样的:
甲:《花木兰》大大低于预期,差评!
乙:呦呵,网盘看的,还好意思在这评论?
甲:您敢说自己从来没在网盘看过片?
乙:还真没看过。反正你们看盗版的就别出来秀优越感了。
甲:你以为我想看盗版?你给我装个Disney+、装个Netflix啊,你让院线开放分级制、所有新片同步欧美啊!
乙:别说没用的,好几个视频平台还不够你看的?总之看盗版就是不对。
事实上,甲不一定真的不想看盗版,乙也不一定真的就没看过盗版。没辙,一旦杠起来,就很难好好说话了。
可成人世界,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啊。
看盗版当然不是什么光彩事儿,但现实就是,不看盗版,太多的新片老片,我们就真的无缘一见了。
说句实话:中国观众,无论影迷还是普通观众,真的,都挺憋屈了。
既然如此,不妨互不打扰地,在平行世界里各自安好吧。
二、《花木兰》是拍给中国观众的吗?
第二个老问题:关于电影的创作边界讨论。
想到这问题,源于我看到下面这条高赞评论的后半句:
“让外国人拍我国的历史,真的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最愚昧的决定”。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有好莱坞A级大片,核心人物大部分选用了中国演员,或者说第一次有中国女演员,在好莱坞出任大女主。
总之,黄皮肤的脸孔成了主角。
于是,很多观众就误以为,《花木兰》是专供中国市场的,甚至,也可以算作“中国电影的决定”了?
在这得说,《花木兰》作为迪士尼“动画改编真人”大军中的重要一员,改编的基础是90年代迪士尼自己的同名动画电影,而非中国历史。
从一开始,它就是西方视角下讲述的东方故事,是照顾全球市场看的娱乐爆米花。
所以,指望它如实还原中国历史,实在是拉和尚相亲、冲瞎子问路——找错人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吧,这两天我们对电影的批评,很多集中在了对中国历史的错误呈现上。
比如木兰明明是北方人,为什么会住在福建特有的土楼;比如郑佩佩饰演的媒婆身后这幅蹩脚的对联。上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下联:望世间眷属全是有情人。
比如对“四两拨千斤”和太极拳的刻板使用;比如祖宗祠堂的室内挂着大红灯笼;
再比如,下面这张传播很广的动图:
大唐皇宫内的大臣妃子,如欧洲中世纪那样打着洋伞,惬意地散步遛弯儿……
好笑吗?作为咱们中国人看,肯定会觉得有点滑稽。
但,这些东西,作为谈资,聊天时调侃两下也就可以了,真要拿出来当做硬伤大批特批,就显得小题大做了。
电影,从来就不负责精确还原历史。
况且,好莱坞一贯擅长这样的拿来主义,把别国文化打造成全球通吃的文化快餐。
当然,这里面也有个度的把握。如果迪士尼选了个白人或者黑人演员来出演花木兰,这自然是不能接受的。就像当年《攻壳机动队》真人版,派拉蒙选了寡姐出演少佐,让我到现在都无法接受那部电影。
但如果只是服装、置景等细枝末节的“魔改”,大可一笑而过。
我这还真不是在给《花木兰》洗白,因为关键在于:《花木兰》的真正问题,不是各种还原中国历史的错误,而是,它真的就是单纯的不好看啊。
这种不好看,是全方面的。
剧本、美术、动作设计、特效制作,包括演员表演,都是360度的坍塌。
太纠结在所谓中国味道上,反而跑偏了方向。
所以,有一说一,对《花木兰》的失望是实打实的,但我们对艺术创作的边界,予以更加宽容的态度,也是要有的。
况且,《花木兰》里的所有演员,是中国籍的,其实也只有来自香港的甄子丹。
三、迪士尼是世界电影的“毒瘤”吗?
最后一个老问题:电影到底是艺术,还是生意?
这问题或许有点大,而且也很好回答。电影是艺术,也是生意,兼而有之甚至是电影的魅力来源。
但迪士尼这几年的操作,越来越有无限放大电影生意那一面的趋势。
这里,好不好看倒是其次。
因为必须照顾所有年龄段,最大限度获取票房,而将电影越拍越低幼,越拍越浅薄,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拿《花木兰》来说,相比动画版,最大的改动就是正邪双方的对抗平衡。
编剧赋予了木兰所谓“气”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天降神力,天生英雄,和《星球大战》的原力差不多一个意思;
同时,大大降低反派智商和战斗力,中间一场雪崩是自己玩死自己,结尾的单挑则又是典型的“死于话多”。
这一加一减,其实就是在为低幼化铺路。
碍于很多人还没看,电影的其他细节,就不多吐槽了,我想说的是两点:
一是《花木兰》这个4.9分,真的不冤。电影的问题很多,公映之后有机会咱们再细聊。
二是迪士尼身为手握超多大IP的电影巨头,除了赚钱,也应该有点艺术追求了。
就拿这个“动改真”系列来说,钱自然是没少赚,但电影的艺术价值,最高也不过是完美复刻了一遍动画片而已。
赶上和动画调性契合、风格讨喜的《阿拉丁》和《美女与野兽》,口碑还成,票房大卖;赶上《花木兰》这样从动画强行改走古装严肃史诗范儿的,就各种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
本质上,这就是“生意先行、艺术靠边站”的出发点带来的结果。
当然,有人会说,《花木兰》烂番茄指数稳定在80%上下你又怎么说?
事实上,烂番茄指数是媒体分数(也就是可以公关的嘛),看看右边代表观众的爆米花指数,不也已经不及格了吗。
结语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花木兰》4.9分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或者说,我们该谈论些什么?以上,就是我的建议了。
再多说一句好了,其实,以我们普通人的想法,迪士尼拍了一部真人版《花木兰》,那得多么重视中国市场啊。
可一系列事实都在告诉我们:在迪士尼眼中,中国市场,可能真的没那么重要。
从最土海报,到延迟一周公映,包括宣传过程中,如去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发首款预告抢热点,今年清明节全国为新冠逝者哀悼日宣布重新定档,汶川地震12周年纪念日电影再上热搜……
等等操作,都让人觉得,背后似乎对中国市场缺乏善意。
不过啊,最后的最后,还是遗憾。这样一部云集华人明星的好莱坞大制作,最后落得这样一个境地。下一次看到类似配置和体量的新片,且有的等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条电影(ID:ytmovie666),作者:壹哥,头图来自:《花木兰》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