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 Ritu,头图来自:《月事革命》
最近,由“散装卫生巾”引发的舆论讨论,让“月事革命”再次深度曝光在公众面前。
到底还有多少女孩用不起卫生巾?现在普通卫生巾的价钱就是合理的吗?如何让每一个女孩都能用上卫生巾?还有多少男性看着电视上的广告,就天真的认为“月经是蓝色的”?
《月事革命》截图
月经贫困,要怎样解决?月经羞耻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消除?月事革命,是不是该开始了?女孩们,离卫生巾自由还有多远?
林林总总的问题,一时间让人难以解答。但这些问题,终归是要解决的,特别是在印度。
印度的女性,有近8亿人,可据印度卫生部报道,只有12%的女孩能够获得卫生用品,其余人只能使用破布等不安全的材料,来代替卫生巾。
可怕的是,70%的女性生殖器官疾病,正是由于月经期不注意卫生引起的。
在印度,6千多万的青春期女孩,家中是没有厕所的,她们连一个可以换卫生巾的干净卫生空间都没有。
2017年,印度政府还曾经将月经产品标记为奢侈品,征收新税。
该政策一经颁布,引起轩然大波,反对声音不绝,这才使得政府在2018年取消了对月经产品的税收。
可月经产品,在印度依旧价格昂贵,甚至是印度高价医疗卫生品里经久不衰的前五名。
为了缓解印度的“月经难题”,各个世界组织都在做自己的努力。
比如,世界银行和WASH合作建立了“月经卫生日”(Menstrual Hygiene Day),以提高全球妇女和女孩对于月经期卫生用品重要性的认识。
同样的,总部位于英国的社会组织Binti,也在启动一些项目。
获得奥斯卡最佳短篇奖的《月事革命》(Period. End of Sentence)就诞生于此。
这部在Netflix成功上线的纪录片,不仅引起了全球对印度女孩的关注,还成功筹集了足够的资金,甚至在印度的哈普尔(Hapur)安装了一个月经产品自动售货机。
一、《月事革命》究竟是什么?
在印度,月经是一个不能提起的禁忌。
女孩们绝对不会在公共场合提起,男孩们也不会听到自己的姐姐妹妹讨论,甚至妈妈也不会和女儿科普太多。
来月经的女孩,在印度是“肮脏的”,她们不被允许进入神庙,甚至“祈祷也不会被神听到”。
但是,受万人敬拜的神,也是女性啊,“女性,是可以帮助女性的”。
于是,一场女性革命在哈普尔悄悄地展开。
她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制造低成本的卫生巾,供自己使用,也进行售卖,获取属于自己的“卫生巾自由”和经济独立。
正如片中所说“月经(period)应该用来结束一个句子,而非让一个女孩的学业画下句点(period)。”
于是在导演的引导下,女孩们也开始积极主动地去谈论“月经的那些事儿”。
特别是亲眼看到“护垫侠”本人亲自演示如何制造廉价卫生巾后,女孩们个个都跃跃欲试,更别提见证了卫生巾的强大吸水性和便捷安全、卫生后,女孩们的反应。
流程解释女孩如何通过自制卫生巾获益 图片来源:Binti官网
自然,她们愿意去尝试制作和售卖卫生巾,也因此而有钱上学,去实现自己的当警察的梦想;我也看到了一位姐姐,骄傲地对着镜头说,“我也能为我的弟弟买一套新的西装”;我们甚至看到妻子开心地说,感觉自己因为能赚钱,又重新得到丈夫的尊重。
是啊,月经而已,有什么不能提的呢。
卫生巾项目,《月事革命》的主角们
二、她们也在帮印度女性飞翔
《月事革命》中,女孩们制作和售卖的卫生巾,名叫飞翔(Fly)。虽然这自制卫生巾没有护翼,但它绝对是女孩们成长途中的护翼。
虽然纪录片拍摄完成后,女孩们家里还是没有干净的厕所,生活条件也没有因为获得奥斯卡奖而有质的飞跃,但在她们的村子里,女孩们已经敢公开讨论月经,这个“公共的禁忌”。
同样的,专注于女性健康与卫生的印度社会组织She Wings,就致力于消除印度的“月经贫困”。
She Wings的联合创始人Madan Mohit Bhardwaj就曾经坦言:“我们的愿景是使印度成为每个妇女(不论其背景或财务状况如何)都能获得安全卫生产品的地方。”
印度社会组织She Wings活动现场视频截图
她们会定期地举办一些落地的宣讲活动,深入到印度的农村去,和当地的妇女、女孩们面对面地交流沟通,提高女性对月经的认识。
她们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YesIBleed运动,不断发声,想要使月经正常化。
她们还致力于推行“红点计划”,也就是在包裹着用过的卫生用品的外面画一个红点,以便分类处理。
她们还试图推动让卫生巾成为像卫生纸一样的卫生间常备、必备品。“要让女性在需要的时候,都可以用到卫生巾”。
除此之外,She Wings还和很多宝莱坞明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宝莱坞明星艾米·杰克逊(Amy Jackson),就会在She Wings平台上分享她和月经禁忌的故事。
三、印度女性离飞翔还有多远?
这个问题,恐怕答案会让人失望。
即便有很多的社会群体、公众人物、媒体已经在发声,呼吁大家要看到月事的问题,鼓励女孩们去争取,也推动着政府作出改变。
但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月经的污名化,大众长期的沉默和错误的信息流通,都是幕后黑手,但其背后还有文化、阶级、种姓和性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长期以来,在印度的文化中,传说故事中,月经血都是与其他体液区别开来的,像眼泪还会是勇气和坚韧的象征,而月经血,却常常被描绘为脏、不洁和不纯。
宗教教条主义的存在,更是使得它成为宗教的禁忌,让月经耻辱变得合理化、甚至内部制度化。
可能有人会说,那普及性教育课程,是不是也可以解决有关月经的问题?
或许可以,但结合着印度普遍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就会明白这也是天方夜谭。
印度71%的女孩在经历“月经时期”之前,仍然没有意识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她们会恐慌,“会不会是我生病了?”她们可能还会厌恶自己,心里想的是“好恶心”。
而且,印度各个社区对年轻女孩的排斥,以及文化经典对他们排斥行为的正当化,导致人们对这些月经问题更加保持沉默。
更被提在月经教育中将男孩排斥在外,这会造成无知的蔓延,并导致男孩们进行“月经耻辱”,欺负女孩。
在印度,超过40%的学生,会因污名、孤立、尴尬而产生辍学情绪。
长期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的影响也颇深。据估计,每5个印度女孩中,就有1个在开始经历月经初潮后,就选择辍学。
这些年轻女孩从很小的时候就面临身体健康的风险。这也对个人的性、生殖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在争取实现月经公平上, 假如认识上的偏差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和宣传来纠正,也还有另一个巨大问题需要解决。
对于印度女孩们来说,她们缺少的,可不仅仅是卫生巾,还有洗涤设施和卫生废物管理。
印度所有公立学校中,有40%的公共厕所是无法正常运行的。
也就是说,会有40%的女孩没有单独的厕所。那在露天“方便”的情况下,提供适用的卫生产品就更加困难。
印度全国,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女教师的有限和女孩们无人陪伴,都是严重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学校缺乏月经友好环境,只会进一步加剧危机。
月经产品,直到今天,在印度大众眼中,也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这个想法植根于男权至上的等级制度中,这些等级制度也导致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
要解决这些问题,或许还是得政府倡导。既要去建立功能齐全且维护良好的卫生设施,也要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月经友好环境。
“月事革命“,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长期进行的一项全民运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 Ri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