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苏伟鸿,题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苏伟鸿,题图来自:AI生成
1973年,个人电脑还在以键盘输入作为主要的操作方式,一家名为Xerox的公司推出了一个集成了鼠标操作的实验性电脑系统Alto,并邀请了一位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前来试用,后者马上被这种简单直观的交互界面深深震撼。
差不多10年后,这家科技公司发布了其第一台使用鼠标的电脑,正式将这种简便的交互方式介绍给大众,开启了个人电脑标配鼠标的新时代。
这位创始人叫乔布斯,这家科技公司叫苹果,这台电脑就是著名的LISA。
LISA诞生的26年后,苹果发布了一款颇具特色的鼠标,引入了也才刚刚发布的iPhone同款“多点触控”技术,企图探索电脑交互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这款鼠标就是“大名鼎鼎”的Magic Mouse,中文名“妙控鼠标”。即使大多数人并未亲手使用,恐怕都对这个鼠标的不少负面言论有所耳闻。
诞生15年来,围绕它的争议从未止息,而它的形态并未因此改变,一如往初。
情况终于要迎来变化:彭博社爆料称,苹果内部正在重新设计妙控鼠标,会解决所有关于这款鼠标的抱怨。
野心不小的妙控鼠标
2003年,苹果当时的首席设计师Jony Ive和自己的团队正聚集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会议。
团队里的一位工业设计师Duncan Kerr带来了他手头上正在忙活的成果。他一直在与苹果的输入工程小组合作,为Mac电脑探索键盘和鼠标之外的输入方式。
而他展示的正是多点触控技术:用两个或者三个手指,来实现比单击更丰富的操作,例如缩放、旋转等等,给Jony Ive等人不小的震撼。
这些探索最终促成了iPhone、iPad的诞生,而虽然“触控屏”Mac时至今日都未问世,但苹果依旧利用多点触控技术,为笔记本重新打造了触控板,使其不再是定位尴尬的“鼠标平替”,而是操作更复杂多变的输入方式。
2008款15寸MacBook Pro,搭载了多点触控触摸板
而妙控鼠标,也是苹果借助多点触控方式,对传统滚轮和按键鼠标进行的一次重塑。在发布的新闻稿中,苹果使用了“革命性”这种字眼,来形容多点触控和鼠标的结合。
如果单纯只谈妙控鼠标的设计和思路,那妙控鼠标确实算得上一个“前瞻性”的产品。
传统的鼠标,用户靠机械按键和滚轮来进行操作,形式比较单一和有限,Windows的界面也是靠这套操作逻辑打造。
罗技MX Master 3S鼠标
而在配备多点触控板,支持更丰富的手势操控之后,普通的鼠标也已经不能完全驾驭Mac OS X的全新界面,因此结合了触控板功能和传统鼠标形态的Magic Mouse应运而生。
由于表面是本质上是一整块触摸板,除了基础的点按、拖拽等操作,妙控鼠标还支持轻触,以及单指或多指划动的手势,用起来基本和MacBook上备受好评的触控板一样舒适拉满。
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点类似按键手机和iPhone。前者主要靠点击各种按键完成输入,界面和功能相对简陋;后者由于触控的特性,玩法自然更复杂多样。
给我最大惊喜的或许是妙控鼠标滚动的操作。
大部分传统鼠标在滚动的时候,不管是手感还是屏幕显示,都会有齿轮般一卡一卡的效果,总体效果比较生硬。
而妙控鼠标则有一个平滑的惯性动画,滚动速度会线性减弱,还会模仿物理世界的惯性效果。
妙控鼠标到顶部或底部会“弹”一下,图源:Mac Address
更杀手级的功能,在于妙控鼠标的滚动不止垂直一个方向,能够360度无死角平移画面,放大看网页和图片指哪打哪,真正称得上“妙控”,成功征服了不少美术工作者。
图源:YouTube@DetroitBORG
除此之外,妙控鼠标还能通过手势放大缩小画面,或者打开调度中心,以及切换页面,这些操作在Windows中主要依靠键盘快捷键完成。
但一经发售就饱受争议的妙控鼠标,并没能很好地实现苹果的“革命性”的野心。
它或许做到了“妙控”,但不少人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鼠标”。
不算一个“好”鼠标
即使是妙控鼠标的一众反对者,恐怕都会认同这个鼠标的外观设计。
正面采用一体化设计,没有任何缝隙或者多余的按键,仅在下方放置了一个苹果Logo,既是点缀,也起到指示头尾的作用;从侧面看去,明显经过设计师深思熟虑的流线型设计和扁长的形状,优雅又高级。
这个外观能出众不无道理,因为多数厂商不会这样设计鼠标。
苗条而克制的弧线虽然养眼,但不养手。大部分人都会将整个手掌放置在鼠标上,而妙控鼠标过扁过窄的身形,并不提供一个支撑手掌的受力点,因此手掌一般会悬空在鼠标上方。
这也是为何大部分用户在刚上手妙控鼠标时,会发现其手感与其他的鼠标不同,非常“别扭”。
并且,为了更好的观感,妙控鼠标的边缘都比较锋利,对于一些用户而言会“硌手”。
我也尝试完全将手掌张开置于妙控鼠标上使用,但由于这个鼠标实在太过迷你,我的后半个手掌会贴在桌子上,并且由于手指伸太直,需要滚动的时候并不方便。
大概像这样
更适合妙控鼠标的握持方法其实是“抓握”或者“指握”,两种握法都是主要将手指放在鼠标上,而手掌仅部分靠在鼠标上或完全悬空。
上:指握;下:抓握,图源:CNET
很多人都不习惯这两种使用鼠标的方式,用久了会觉得手酸手累,所以觉得妙控鼠标“难用”,其实还是因人而异。
但面对广大消费者推出产品的苹果,其实更应该考虑多数用户,而不是15年来都只做一款不符合多数人使用习惯的鼠标。
自这个鼠标一问世,外界就有不少指责妙控鼠标不符合人体工学的声音,不过在2015年二代妙控鼠标发布会后,这些批评声量骤减。
但不是因为苹果听劝进行了调整(二代甚至比一代更薄),而是因为二代鼠标的一个更新,完全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除了性能上的提升,第二代妙控鼠标最大的变化就是舍弃了一代可更换电池的设计,新增一个闪电接口用于充电。
原本是一个更环保和方便的改变,但苹果选择将这个接口放在一个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位置:鼠标的底部。
这意味着,如果妙控鼠标没电了,就要把整个鼠标翻个底朝上充电,看着不优雅之余,用户也没法边充边用了。
对于这个匪夷所思的接口位置,媒体和用户自然不会吝啬口水,但苹果不为所动。妙控鼠标的形态仿佛被时光机定格了9年,即使到今年,闪电接口升级成Type-C接口,也依旧没能把它从鼠标底部“请”去一个更合理的位置。
在Reddit一篇讨论妙控鼠标的帖子中,一名用户这样吐槽:
关于妙控鼠标充电口的批评,甚至盖过了其人体工学上的问题。
对于苹果这一近乎倔强的举止,也有一些人解读称,其实这不是缺陷,而是一个有意为之的设计。
网上的梗图“如果苹果造电车”
The Verge编辑Jay Peters在Type-C妙控鼠标发布后,写了一篇评论为苹果“辩护”。
他们希望你以无线的方式使用它,所以你必须以无线方式使用它。
Peters认为,如果鼠标在连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那么手感会因为电源线的张力发生变化。
他也得知,苹果内部确实考虑过将充电口放在鼠标的前端,但所构思的设计都“更糟糕”,最终他们决定让鼠标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一个完美的外观,代价是牺牲一小段充电的时间。
9年的时间,苹果也未曾想到改变这个想法,绝望的用户只好各显神通,DIY各种“妙控鼠标”外设,改变它充电口的方向,并将其垫高。
一种妙控鼠标外设,在底部采用MagSafe磁吸充电的方式,图源:The Verge
但即使如此,妙控鼠标依然有一个使用上的争议无法解决,那就是传感器和准确度。
妙控鼠标在使用上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传感器和准确度方面的缺陷。
外网科技博主Mac Address在实验室测试发现,虽然妙控鼠标的分辨率(DPI),也就是定位精度设定为1600,但实际上每次移动,这个参数都会发生变化。
图源:Mac Address
也就是说,即使是鼠标进行了两次完全相同的移动,电脑的光标都有可能会停在不同的地方。
第一次使用妙控鼠标时,我震惊地发现,我要尝试3~4次,才能准确点击Mac窗口左上角的红色圆点将其关闭。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指针和鼠标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无法按照我预想的速度和幅度运动,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细的点击操作上。
不信邪的我打开社交平台寻找征服这个鼠标的方法,发现大家都建议打开“指针加速”这个选项。
体验的确实提升了不少,但仍然不能称得上“优秀”。在使用这个鼠标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明显会使用更多的键盘快捷键代替鼠标操作。
回归自己的第三方鼠标后,我发现它也变得不再跟手。糟了,手已经“自适应”成了妙控鼠标的形状。
而且,虽然第三方鼠标总体比妙控鼠标灵敏不少,用着也舒服太多,我还是想念那些非常实用的“妙控手势”。
如果一定要在Mac生态中使用鼠标,并且想要解锁完整的体验,确实就只能忍受妙控鼠标不如人意的体验。
不过,曙光终于来临了。
面向未来的鼠标,首先要服务好当下
1998年,iMac G3电脑问世,标志性的彩色透明大背头设计,成为苹果产品的经典之作,但配套的鼠标却成为不少媒体口中的“苹果最烂设计之一”。
iMac G3
由于扁圆形的外观,这款鼠标又被称为“冰球鼠标”。虽然滚圆的外观上小巧可爱,但也因此产生了难以握持、使用起来指针容易旋转的问题,受到了大量的批评。
冰球鼠标,图源:The House of Moth
在2000年的Macworld发布会上,乔布斯承认了冰球鼠标收到的大量抱怨,并推出了一款形态上更传统的Apple Pro Mouse鼠标。由于其优秀的握持体验和依旧优秀的设计,甚至被一些拥趸封为“苹果最接近完美的鼠标”。
Apple Pro Mouse
历史或许会再一次重演。彭博社报道,苹果内部正在重新设计妙控鼠标,将会是“更适合现代时代的东西”,因为具体设计还未确定,目前还没有太多细节,距离发布恐怕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自首席设计师Jony Ive离开苹果后,苹果的产品设计开始发生了转变:从曾经的一切为设计让步,到现在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优先。
这一点在MacBook Pro上体现得最为明显:2016款的新模具外观非常苗条,但散热和蝶式键盘的问题对这个产品线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M1系列开始转用新模具的MacBook Pro,外观设计看起来笨重不少,但散热提升明显,更丰富的接口配置也更利好用户。
根据爆料,苹果已经得知了用户长期以来对妙控鼠标的各种抱怨,并根据此着手重新设计鼠标,因此,我们很有可能将迎来下一个“Apple Pro Mouse”,一个多数人都更喜爱的苹果鼠标,它可能不如妙控鼠标看上去那么惊艳,但或许能成为更多专业用户的趁手利器。
彭博社还特别提到了“充电接口”位置这一问题。上文提到,苹果并不满意充电端口放在鼠标前端的方案,因此很多人猜测,苹果或许会考虑直接去掉鼠标身上的端口,改成更方便的MagSafe磁吸充电,或者配备一个无线充电鼠标垫。
把充电这种麻烦事变得无感的后者,或许是一个更优雅的方案。罗技已经在Powerplay系列鼠标上实践了很长的时间,累积了不俗的用户口碑。
只不过这种方案价格很高,仅鼠标垫价格已经到达120美元,甚至超过了已经不便宜的妙控鼠标,其起售价79美元(国内售价549元)。
当然,苹果很可能不会满足于单纯把妙控鼠标上的槽点改好,而是会继续探索鼠标交互的可能性。
早在2016年,苹果就申请了一项关于鼠标“压感”的专利,当用户对鼠标施加压力时,鼠标内置的压力传感器就会接收到这一信号,同时内置的触觉反馈马达会振动,对用户施加的压力进行反馈,类似妙控触控板的Force Touch技术。
虽然过去8年间,相关技术仍未实装妙控鼠标,但通过Force Touch和Haptic Engine马达模拟真实案件触感,这本身就是苹果的拿手好戏,况且macOS在很早之前就存在触控板“重压”的交互。
妙控鼠标诞生时,人类的智能交互正在朝多点触控过渡;而当下,空间计算的探索如火如荼,这也和苹果目前的方向不谋而合。
今年,苹果申请了一项专利,讨论了三维空间中的一种交互方法,其中就有一种全新设计的鼠标,能够实现“用力抓握”的交互方式,可以用于在空间中“抓取”某个视觉对象。
而且,这个鼠标还可以离开桌面在空中使用,以更好实现三维空间操作。
而在一项有趣的专利中,苹果正在探索一种可以提供“触感”的鼠标,根据具体的虚拟场景改变鼠标的摩擦力,模拟不同的质感。
比如,画面显示冰面时,鼠标底部就会保持光滑,减少摩擦力;而在沙漠的场景,鼠标底部会伸出“脚”,增强鼠标和桌面的摩擦力,模拟沙子粗粝的质感。
这个看起来非常魔幻的鼠标,不仅适合用于Mac游戏,说不定也能和Vision Pro的沉浸式内容产生化学反应。
只是,当下空间计算还未走进寻常百姓家,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场景都还是传统的点触操作。
我们更期待的,更多只是一个用着舒服、反应准确、使用方便的普通鼠标,能够完美和自己的Mac电脑协作。
被苹果视为“革命性”的妙控鼠标,最终没能成功引领行业。这恰恰说明,只有先得到用户的认可,才能成为真正的“明日产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苏伟鸿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