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谷雨星球,作者:卷卷兔,头图来自:《我们的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谷雨星球,作者:卷卷兔,头图来自:《我们的世界》
每当录取季,那些进入名校孩子的个人信息和背景就被扒皮得满天飞。
然而,随着升学竞争激烈的加剧,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文化正在加剧:举报的滥用。
这两天,一打开社交媒体,我们就能刷到很多“举报信”,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在声讨某个道听途说的“造假”或者是他们眼中看到的“不配”。
自然,路遇不公平自然要站出来,有证据的举报是正义的,但是现在的“举报”全靠一张嘴捕风捉影地瞎说,拿一个孩子的前程开玩笑。
研究也发现,我们对他人产生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嫉妒”。嫉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为什么会走到了现在这样极端情况呢?
尤其是孩子们都是社会、家庭的影子,成年人要如何负起责任呢?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当被嫉妒蒙蔽了双眼的时候,我们又要如何自处呢?
青春期是嫉妒的顶峰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对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来说,父母和同龄人二者之中,谁的影响更大?
主流心理学研究过去认为是父母。
但自从那本《教养的迷思》火起来以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同龄人对孩子的性格、行为影响(以及基因),其实是大于父母的。
“在家里学的东西与外面的世界无关,当他们迈出家门,便马上将这些东西抛在脑后”。
而这种同伴影响,在青春期更加强烈——
朋友开始比父母重要,渴望有归属感,与同龄人的人际关系决定着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形象、地位。到了青春期,一种新模式的欢迎度愈加凸显,它更加强调了地位、权势和身份,甚至在社交平台上被点赞的数量,让人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学习好不一定受欢迎,但性格好、社交能力强、左右逢源的人,一定能成为班里的红人。
对于青春期心理的研究也表明,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健康、亲密的友谊,对于孩子的自我认知会有相当积极的好处。
■这本书探讨了受欢迎程度在青少年中的重要性,也曾经在万维刚精英日课中被解读过
但硬币也有另一面,对于友谊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往往会让人患得患失,也会成为被他人伤害的利剑。
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之间的负面行为和攻击,与嫉妒相关。
嫉妒在青春期达到顶峰。
宾大心理学副教授杰弗里·G·帕克博士曾对500名5~9年级的孩子做过调查,让他们回答27个关于友谊和嫉妒的问卷。比如,“当你最好的朋友与别人一起出去玩,你会是什么感受”、“你是否对自己的朋友有占有欲”等。
结果发现:
嫉妒导致青少年的孤独感;
自我价值较低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嫉妒的影响;
嫉妒的青少年既有身体攻击性,例如殴打或推搡,也有隐性攻击性,例如对朋友实施冷暴力;
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嫉妒同伴,因为女孩比男孩更期待朋友的友善、忠诚、承诺和同理心。
■这本书嫉妒和抑郁症状具备一定的相关性,和焦虑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嫉妒的双面性
嫉妒是青少年中非常正常、普遍的情感,一篇发表于2017年的论文,据我所知是学术界第一篇专门研究青少年嫉妒心理的研究就发现:嫉妒情绪如果不走向极端,其实对青少年的情感体验也有一定的益处。
■论文总共有25页,信息量很足,也是了解青少年心理的一手好资料
研究人员在荷兰对近100名14岁左右的青少年进行了体验抽样,在2~6周的周期中,跟踪记录青少年的情况,得出了几个很有用的结论。
第一,嫉妒也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有用的情绪,去帮助青少年适应环境、适应他人。
因为嫉妒往往来自于社会比较,当青少年把自己和同龄人比较,并且获得积极的结论时,就能够提升他的安全感。
而这种比较,也能帮助青少年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激发努力的动力。
第二,90%的孩子经历过嫉妒,但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走入严重嫉妒。
个体差异性对嫉妒的影响非常大,有的人无论其他条件如何,就是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嫉妒,且可能不会随着年龄增长有太大的好转。
研究发现陷入嫉妒状态与个体的极度倾向相关性最大(0.48),与个体是否在与他人比较中落入下风的相关性几乎只有一半多(0.27)。
换句话说,有的人无论其他条件如何,就是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嫉妒,和外部环境或者所处集体的关联度相对没有那么大。
而那些有强烈嫉妒心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也可能更加严重。
第三,通过引导可以削弱嫉妒带来的负面影响。
攀比比较在青少年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大致分为向上,平行和向下攀比。
越是向上攀比,越容易产生嫉妒。越是向下攀比,越不容易产生嫉妒。
而且,绝大部分的嫉妒都是情境性的,也就是在某种环境或者状态中,会有或强或弱的嫉妒,当脱离了那样的环境或者状态后,嫉妒会明显地缓解甚至消失。
所以,对于那些原本就易嫉妒的孩子而言,不要天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否则就会带来过多的向上攀比,最后走向过度的嫉妒,导致过度的攻击性或者消极的自我评价。
第四,网络是嫉妒的助推剂。
一个人独处或者和信任的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是最不容易嫉妒的时候,一个人和同辈在一起的时候,更容易嫉妒。
网络环境比线下见面,更容易引发嫉妒。
有很多研究都表明了,越多使用互联网,尤其是类似于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越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嫉妒。
社交媒体平台总是在给青少年展示他们错过的东西,这种展示是持续性的,不间断的,青少年不断曝光在这种“错过”中。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的他人是失真的,青少年会看到对方“永远快乐”的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生活作比较的时候,非常容易引发不平衡,导致嫉妒。
互联网对嫉妒的影响,在年龄越小的青少年身上越显著。
嫉妒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向内,对自己不满,苛责自己,引发焦虑、抑郁倾向等;另一种是向外,将矛头对准嫉妒的对象,讨厌、仇视对方,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行为。
嫉妒的伤害向内或向外
研究还发现,青春期+女孩,相当于buff叠满的炸药桶,等嫉妒情绪积累到临界点,一碰就炸。
正如《女孩的地下战争》一书所发现,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优秀到360度无死角的女孩——长得好看,成绩好,性格受欢迎,多才多艺,浑身挑不出毛病。
但在同龄人女孩群体中,这类女孩都被扣上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自以为了不起的女孩”。
哪怕这个优秀女孩什么都不做,都会成为被攻击的靶子,理由听起来都有些荒唐:
“她认为自己比我们所有人都好,把其他所有人都比下去了”。
“她就是想傲慢地炫耀,觉得自己很漂亮,很受男生欢迎,总有一大群人和她玩儿”。
“大家就是想把这种女孩挤走!”
而女孩之间嫉妒带来的攻击,基本都是隐性的。
她们非常擅长孤立、暗搓搓说坏话、传谣言,或者表面上相安无事,但只和别人聊天,偏偏把你排除在外,让你感受对女孩来说最可怕的孤身一人。
有被攻击的女孩说:“她们之间交换一个眼神,就足以让我浑身冒冷汗”。
而更加极端的隐秘攻击,最近的新闻大家都看到了,让一个原本拥有大好前程的优秀女孩,因为嫉妒者长时间静悄悄的下毒,承受了长达三十年的身心痛苦。
为什么嫉妒带来的攻击总是暗搓搓的?
最大原因就是,社会、家长、老师从小就告诉孩子,“嫉妒是不对的,是应该羞耻的,你如果产生嫉妒情绪,你就是一个坏孩子”。
规训消除不了人本性中的攻击性,只会促使孩子将它转向地下。
别说孩子了,很多成年人都会为此困扰,难以自处。
不管是对我们来说,还是对孩子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将情绪摆上台面,告诉孩子,我们是人类,是群居动物,人际交往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嫉妒、比较和焦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如果你小时候也有嫉妒相关的经历,不妨大大方方讲给孩子,当他们发现爸爸妈妈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有可能更公开地分享出来。
而如果被嫉妒裹挟,没有在青春期得到疏导,未来会长久与这种情绪做斗争,陷入攀比的漩涡中。
其实,随着评价体系的越发多元,以及自我内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强化,嫉妒也会随之而减少,甚至消失。
不过,最无能为力的是,孩子是家庭的影子,更孕育在社会文化中。
在追求名校的“优绩主义”成为唯一正确的当下,许多人把“走捷径”当成一种能力,可以预料的是,恶性竞争事件越来越多,同辈压力会越来越大,也导致所有中国学生诚信度越发崩坏。
别忘了,当凝视深渊太久之时,深渊也正在一点点吞没我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谷雨星球,作者:卷卷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