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公众号:猫盟CFCA(ID:felidchina),内容有删改。作者:宋大昭,图片:豹猫,来源:猫盟
来到国庆假期的第三天,我们可能得聊聊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野味。
再次提起这个名词似乎有些老调重弹,毕竟年初的疫情来势汹汹,人们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也前所未有地受到了社会关注,大家纷纷对吃野味的陋习表示强烈谴责。
政策层面上,各地立法部门也在致力于推进关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然而转眼半年过去,就在国庆假期前一天,有网友发现身边的菌汤锅店里公然挂着白腹锦鸡的皮毛,旁边还赫然写着“XXX土鸡煲”字样。
白腹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全民禁食野味的大前提下,这样的行为无疑会引起众怒。即使这家店的食材的确只是普通的家养土鸡,我们也认为在此悬挂这样的装饰物并不合适。
白腹锦鸡就这样挂在墙上(图源微博网友不会认柳莺)
气愤归气愤,野味却不是一两家店的个别问题,这是一个因人类莫名的需要出现的诡异市场。
究其原因,人们到底为什么吃野味?
一是好奇,这完全是纯粹的无知和猎奇心态,觉得没吃过的东西就得尝一尝,遇事就问能好怎。
二是迷信,这部分人深信野生的东西就是健康的、无公害的、纯天然的,好吃而且大补……但是野味真的有我们平常食用的鸡鸭鱼肉好吃吗?不见得。
至于大补,就更是天方夜谭。野生动物大多携带病菌和寄生虫,什么脏的乱的都在里边,这都要强行大补的话,还不如隔壁买几个核桃多补补脑子。
吃野味吃出的病痛,也不算少见了
三是显摆,野生动物数量少、价格高,吃得上说明自己特有面儿——这没什么好说的,吃野味只有一个大写的Low。
我们早已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在文明的旗帜下,我们应当将野生动物视为邻居,而不是出于人类的优越感和盲目自大,将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推上餐桌。
蒙古兔、环颈雉和狍子,它们都散发着山野的灵气
所以,关于野味,尽管话题不新,我们还是要再次呼吁:拒绝野味!拒绝消费野生动物!
国庆期间,农家乐等特色景点很可能成为野味重灾区,而我们希望你能严词拒绝,保留初心,放各种潜在受害的野生动物们一条生路。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对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要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加重处罚。
猫盟曾在《在中国,被吃掉的悲催野味们》中介绍过中国典型的野味:
以兽类为例:兽类的特点是地域性强,它不像鸟类会迁徙。
1、野猪
虽然现在有养殖的经过和家猪杂交的商品野猪,但是野猪被盗猎并在市场销售是个全国普遍的现象,而且近年来野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这说明:野猪是一种全国广泛分布的物种。在中国据说除了山东,别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野猪分布。
分布这么广的一个物种,一方面说明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说明它对生态系统很重要。关于野猪对森林的贡献可以看我们以前发过的文章:比起吃庄稼,种森林才是野猪的正经事。
而野猪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体现在:它是大型猛兽的粮仓。从虎豹到豺狼,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野猪都是它们重要的捕猎来源。
这种半大小野猪是豹子的最爱,它们中很大一部分都会进到豹子肚子里
而野猪被严重盗猎会导致森林缺乏管理,没有野猪来松土、犁地以及开荒,森林无法有效更替、其他动物缺乏林间活动的通道,而且也别指望能再恢复虎豹豺狼这些顶级物种了。
常听到某某地方说我这里野猪成灾了,不打不行。听了就想反问:你知道你那里有多少野猪么?
母猪和小猪组成家庭成群活动
野猪群体活动范围大,动静也大,一夜之间能拱掉几亩地,会给人造成“多”的印象,但在缺乏调查的情况下就说成灾,不是耍流氓就是没文化。
第二位:小麂
麂子在野味菜单里排名是非常靠前的。中国有明确记录的有四种:小麂(黄麂)、赤麂、黑麂、贡山麂,此外还有几种可能在中国有分布的,比如罗氏麂、叶麂等。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鹿科有蹄类动物在某些地方也会被叫做麂子,比如毛冠鹿、獐等。它们中的所有都会被吃,而且某些被吃得很厉害。
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小麂。
小麂在雪地里觅食,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好
小麂在中国分布比较广,往北可及宁夏、河南,往南可达两广和云南,但往西被青藏高原挡住,青海和西藏就没有它们的身影了。
而且,小麂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主要分布区处于野味重灾区的几个省,使得小麂常年来成为南方最普遍的一种野味。这也和小麂的生态位有关。
小麂 /猫盟CFCA&黄山景区管委会
小麂大约2、30斤,个子不大,它的适应能力很强,繁殖能力也不错。它并不需要很大、质量很好的森林,我们在重庆江北区的明月山都能拍到一些小麂在活动。
这种特点让小麂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多,也成为被盗猎比较严重的物种。
然而小麂的生态价值非常显著,它是南方森林里构建起生态系统的很重要的基石物种:虎、豹、云豹、金猫、豺、狼等大型和中型食肉动物都会吃它,甚至连黄喉貂这样的大型鼬科都会捕捉小麂吃。
过去中国南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很高,物种丰富种类众多,这和小麂的数量息息相关。
当然,南方森林里的大中型食肉动物在人民群众多年的围追堵截吃喝利用下,已经基本全军覆没了。
第三位:赤麂
赤麂体型比小麂大,跟狍子接近,5、60斤的样子。赤麂的分布更靠南,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藏东南以及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赤麂在野味市场上也被叫做黄猄。这种动物很惨烈,按说它的数量应该非常多才对,因为它的生态特点和小麂很像,也不怎么挑环境。
在云南的森林里,赤麂的叫声本应此起彼伏,就像在有老虎的时候,它们吠叫着警告天敌的接近。如今森林里却安静了许多。
我们在老挝做调查的时候,在一个山坡上能同时听到2、3个赤麂在吠叫。然而在中国它也被吃得很厉害,云南很多农家乐小饭馆都能看到赤麂的肉卖。
如果说小麂对于老虎而言小了点,那么赤麂对于印支虎、孟加拉虎来说就是比较重要的猎物了。
至于豹、云豹、金猫、豺这些体型略小的食肉动物,赤麂更是它们不可或缺的捕猎来源。
第四位:狍子
数落完南方的两种鹿科动物,终于轮到北方的了。
现如今狍子已经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硕果仅存的鹿了。狍子的适应力和繁殖力都很强,北方的山地大都能看到狍子的身影,即便到了内蒙的沙地草原矮丘地带,依然能看到不少狍子。
狍子对森林和豹子比较重要,我们更应该学会欣赏而不是吃它
从生态位上来说,狍子基本相当于赤麂。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里,一种数量优势的中型鹿必然要对应几种大猫。
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赤麂和狍子都是豹非常重要甚至占据主要地位的猎物。在东北,甚至东北虎也会经常抓狍子来打牙祭。
东北老话叫做棒打狍子瓢舀鱼,这个其实形容的就是健康的北方森林应该有的样子:否则哪里能够养得活东北虎、东北豹、猞猁、狼、豺等一众胃口好的猛兽?
狍子的大耳朵~
不幸的是,狍子也属于被盗猎大户。
如果说云南的小饭馆动辄可见赤麂、华东的小饭馆动辄可见小麂,那么北方的小饭馆动辄可见的就是狍子肉。
在很多山区的景点、县/乡镇上的小饭馆都能找到狍子肉卖,就连我们山西和顺这样打猎吃野味不严重的地方,每年一样还是能查获一些盗猎狍子野猪的案子。
第五位:猪獾
之所以把猪獾放在狗獾前面是因为猪獾主要分布在南方,而南方吃野味比北方厉害。
作为鼬科家族里的大家伙,猪獾是一个外表憨憨内在也憨憨的动物。它比较温和,会像野猪一样在泥巴里拱来拱去找吃的,植物性的食物吃得比较多。山里猪獾的粪便也是以土为主,是一种比较吃土的动物。
早春,一只猪獾结束冬眠开始活动,此时它比较消瘦
我也搞不懂为啥人要吃猪獾,因为它身体的脂肪含量很高,油腻得很,很多地方抓獾子主要是为了獾油,据说治疗烫伤(又是医学不发达年代的偏方贻害千年)。
但是吃肉也是普遍的,流传甚广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菜单图上赫然就有獾子肉,应该就是猪獾。
像猪獾这样的动物在大自然中起到的作用我还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一定是多样化的。它既能像野猪一样,管理优化森林植被,又能对昆虫、小型动物等进行一定的调节,本身还会成为大型食肉动物的美餐。
有时候我们会在山西的森林里看到猪獾的残骸尸骨,想必是被豹子给吃掉了。
第六位:狗獾
狗獾主要生活在中国北方,青藏高原上也有分布。虽然看上去猪獾有点像,但是其实狗獾和猪獾甚至不是一个属。
狗獾的体型更加流畅,不像猪獾那么肥嘟嘟的,它和猪獾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鼻头一个像狗一个像猪,此外它们脖子下面的斑纹也不一样。
一只等着孩子的狗獾妈妈
狗獾肉食性比猪獾强,它们会更加主动地袭击一些小型动物,虫子 、两栖爬行类、老鼠等等。
狗獾在大自然里起到的作用和猪獾类似,而且狗獾由于经常偷吃庄稼而遭到农民的敌视。我们每年都会接到数起狗獾在玉米地里被夹死的消息。
除此之外,秋季农忙之后,闲得蛋疼的人们也经常会上山拉獾子(抓狗獾的俗称),手段包括挖洞、放狗咬、下夹子套子等。
很少有人懂得欣赏狗獾的魅力。
在我们热炒非洲平头哥——蜜獾、欧洲人钟爱着花园后院的欧洲狗獾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我们的审美观价值观是不是出了啥问题呢?
第七位:野兔
中国分布有好几种长耳朵的野兔,常见的包括华北华中的蒙古兔、华东华南的华南兔、东北的雪兔、新疆的塔里木兔、云南的云南兔、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兔等。
在这里,被吃得比较多的主要是蒙古兔和华南兔。
一只蒙古兔坐在森林里,它有很多想吃它的邻居,比如豹、豹猫、赤狐,但不应该包括人
兔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到豹猫、狐狸,大到金钱豹、金雕,都会抓兔子吃。
某些地方,兔子是某些食肉动物最主要的猎物。比如青藏高原上的猞猁就很专注地抓兔子吃;在山西,我们也多次拍到抚育幼崽的母豹叼着兔子回家去喂小豹。
带兔子回家喂孩子的母豹F4
在北京的山里,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走着走着就被一个小钢丝套套住脚,这些都是套兔子的,成本低廉安装简便效率很高。
这种毫无节制的捕杀导致很多地区生态失衡。
内蒙草原上甚至还有专门捕猎兔子运往内地销售的盗猎分子——这直接就是在和草原上的狼、狐狸、金雕、草原雕、雕鸮等争夺口粮。
更不用说兔子还可能传播疾病。就在过年前,北京发现两例鼠疫患者,据报道就是在内蒙私自捕杀和吃野兔导致自己得了病。
第八位:豹猫
豹猫是一个令人心痛的话题。在过去,它因为美丽的毛皮而被大肆捕杀。
今天,吃肉和非法宠物养殖依然在破坏着这种小型猫科动物的野外种群——我没看到今天还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会对这样一种漂亮的小型猫科动物痛下杀手。
关于豹猫我们发过的文章已经很多,我们也一再强调,豹猫是底线,无论是生态还是文明。
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地方的豹猫可能真的没有了。
南方的豹猫由于毛色艳丽而同时受到非法宠物和食用的双重迫害
过去我从未想像,适应力如此顽强、分布如此广泛的一种小型猫科动物会在某个区域彻底消失。
然而当我们在江西宜黄、井冈山、安徽黄山等地做过调查后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豹猫真的是可以被打绝的。在武汉海鲜市场的网传图里,我们赫然发现有个豹猫趴在笼子里;咸鱼上贴吧里关于非法养殖豹猫的消息一搜一大堆(一般叫亚豹)。
微信朋友圈里非凡出售的豹猫 来自微博@大侦探家福尔摩斯
诸多信息显示,广西目前是非法捕猎豹猫的重灾区,不但吃肉,也当宠物捕捉和贩卖。
有时候不禁感慨,人真的是可以没底线的。所以国家说吃野味是陋习,一点都没错,人得Low到什么程度才会见啥都想吃啊。
第九位:果子狸
果子狸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灵猫,目前我们知道它的分布北限一直到达北京。
这在南方的灵猫大家族里可是个很牛X的记录,这充分说明果子狸的适应能力有多强。这种适应性往往是基石物种的关键能力,它因此可以分布很广、数量很多。
实际上果子狸是一种非常羞涩、优雅和漂亮的动物。在四川,很多次夜巡我们都与果子狸不期而遇。
它往往在树上大快朵颐,如果和我们距离较远,它往往不在乎我们的注目礼。
一只果子狸在四川老河沟的一颗野樱桃树上吃大餐,并不太在乎旁边的我们
事实上我并不知道果子狸在多大程度上被食用,因为我很少在饭馆的菜单上看到果子狸。我也不知道被渲染的很大的果子狸养殖产业究竟给多少人带来财富,又给多少人带来了必须的营养。
第十位:鼠
在这里,鼠类是个泛指。
在常见的野味菜单里面,它可能是大个头的豪猪,也可能是南方常见的白腹鼠,或者是别的大个子老鼠。
关于吃老鼠这件事情我一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我想想就觉得没胃口。
但是我们在黄山做调查的时候,一个向导发现我们在山脊上的红外相机拍到了不少豪猪的时候,那表情就是:“原来藏这里了啊!”那种惊喜的样子。
夜色下,豪猪们成群出动
老鼠的重要性也无须多说。
猫科会吃、犬科会吃、鼬科会吃、鸮会吃、鹰隼雕也会吃,几乎所有的食肉动物都会吃老鼠,这是大自然里面名副其实的大米饭。
老鼠如此重要,受到的关注却非常少。
我们国内只有一家做老鼠保护的机构:新疆的瞳之初一直在保护我国最大的老鼠:河狸。
蒙新河狸 ©瞳之初
以上就是我们根据野外经验,所列的十大常见野味:野猪、小麂、赤麂、狍子、猪獾、狗獾、野兔、豹猫、果子狸和大老鼠。
国庆佳节,大家在山里可以野得昏天黑地,但不碰野味依旧是底线。
如果你确实遭遇了食用野味的情况,可以勇敢地站出来,拨打110向执法部门举报;或者拍下菜单、收集证据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