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作者:CxEric,原文标题:《击溃你最爱的观点(1/4)》,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作者:CxEric,原文标题:《击溃你最爱的观点(1/4)》,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击溃你最爱的观点》。这个题目来自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在任何一年,如果你没有破坏掉一个你最爱的观点,那么这一年,很可能就是浪费的一年。”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有一个观点,你非常相信、热衷,甚至视为真理,但某一天你突然决定放弃它。
如果我问:你放弃过的“最爱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怎么放弃这个观点的?——你能否脱口而出、清晰地讲述?
我问过很多人,结果发现:人们一旦试图回应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支支吾吾、言语不详,会回忆起一些累人的经历,甚至是很不舒服的感受。这个问题,“谁回答谁难受”。
因为这道题目,不关乎口才、不关乎智商,只关乎你的理性与勇气。
如果你愿意,可以先试着问问自己:“我有没有放弃过一个我深爱的观点?如果有,我是怎么放弃它的?”
我相信,尝试回答后,你会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难度,也能体会到芒格这句话中蕴藏的智慧之深。
一、观点的“修正难度”
这场演讲的主题是“击溃你最爱的观点”,那么,什么是“观点”?
我们的头脑,就像一部复杂的思维机器,里面装满了许多思维模型,产生了许多想法和观点。这些观点包括:你的偏好,你的价值观,你看世界的方式,以及你的工具论和方法论。
比如:
你觉得豆腐脑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这是观点。
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这是观点。
有人认为地心论是正确的,这也是观点。
还有人觉得乐观、自信是最重要的品质,这同样是一种观点。
我们的头脑里装着无穷无尽的观点,但你会发现,这些观点并非全都一样——有些观点很容易修正,有些观点却极难修正。观点与观点之间,明显存在着“修正难度”上的差异。
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观点最难修正?
什么样的观点,即使出现了大量反对证据,你也不愿意放弃它;反之,什么样的观点,只要出现一点点证据,你就能轻易地放弃?——即,是什么东西决定了观点的“修正难度”?
我的答案是:观点和“我”的距离,决定了观点的“修正难度”。
当一个观点离“我”很远时,人通常可以轻松修正它;但当一个观点离“我”很近,甚至已经融入我的生活和自我认知,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时,人就很难摧毁它。
摧毁它,就相当于摧毁自己。
举个例子:假如某人宣称“地球是圆的”,在某些过去的时期,这种说法会被认为是异端;如果有人说“人不是上帝创造的”,这种话甚至可能引发杀身之祸。并不是因为这些观点的对错,而是因为它们触碰了人们最核心的自我认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情景:当一个观念与你的自我深深绑定,它就很难被放弃——甚至为了守护这个观点,你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劝你试着放弃。
二、为什么要击溃最爱的观点?
我们遭遇的第一个难题是动机:为什么?
当我第一次读到芒格这句话时,确实感到疑惑:既然这是“我最爱的观点”,我为什么要破坏它?我爱这个观点,可能是它让我成功,可能是它带给我美好回忆,又可能是它满足了我的心理需求。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要摧毁它?
试想,如果我要你摧毁一个“错误的观点”,你会觉得很容易——错误的东西,当然要摧毁;
如果我要你摧毁一个“对自己有害的观点”,你会觉得这也不难——对我有害的东西,自然应该放弃。
但当我要求你摧毁一个你“爱的观点”呢?
这种情况,就会变得极其困难。因为你爱的这个观点,可能已经变成了你的“自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你存在的一部分。要放弃它,会非常痛苦。
摧毁错误的,容易;摧毁有害的,不难;摧毁你爱的,非常难。但是我们往往忘了,它们三者在逻辑上既不冲突也不相悖,它们完全可能三合一——你爱了一个既错误又伤害你的观点。
在生命中很多时候,最误导你的观点,就是你最爱的观点;
在生命中很多时候,最伤害你的观点,就是你最爱的观点。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不妨再从概率角度想想。我们的大脑里装着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观点。这些观点覆盖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行业的判断,对生活的理解。
试问:所有这些观点,恰好全部都“正确”的概率是多少?这个概率几乎为零。
我甚至敢断定,这里面必然充斥着一大堆错误。
因此,你必须承认:在你的众多观点中,必然存在一些错误的、甚至有害的观点。而非常巧的是,这些错误与有害的观点,有时恰好就是你最爱的观点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摧毁最爱的观点如此重要,同时又如此困难。
三、科学史的借鉴:当你拒绝修正错误
从科学史的角度看,摧毁旧观点是进步的必经之路。
看看物理学的发展。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再到牛顿、爱因斯坦,直到量子力学的建立,就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观点、颠覆既定认知的过程。更有趣的是,这些被摧毁的观点,往往是这些学科的“基石”。它们可能是学生们大一时最先学到的知识,也可能是权威人物赖以成名的依据。但随着新证据的出现,旧观点必须被推翻,学科的发展才能滚滚向前。
然而,当一个人已功成名就,这种摧毁便不是理性问题,而是情感问题了。历史上,有些专家、学者不愿意接受新证据,他们深深爱着自己的旧理论,死守着自己的观点,甚至攻击提出新理论的人。
那么,科学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答案很简单:等那些老家伙离开。
在科学史上,等不愿意接受新观点的一代人退出舞台,新的观点就会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研究,这个学科就会再次加速向前发展,这个势头谁也无法阻挡。
所以你看,就算是一位学科权威,当他顽固捍卫一个他爱的错误观点时,他也无法左右学科的前进方向,无法阻碍学科的长远发展——他能阻碍的,只有他自己的发展。
通过观察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借鉴。
其一,与科学发展史相似,个人的成长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不断推翻旧观点的过程。
其二,与科学发展史相似,如果你顽固捍卫一个错误的观点,或许会满足你某部分心理需求,但长远来看对你没什么好处——事实上,你什么都无法捍卫,你只是在妨碍自己的成长。
四、东方智慧的呼应:减损之道
有趣的是,关于放弃旧的观点,不仅是西方智者芒格提到过,东方智慧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达。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东西方智慧,总是在高处相逢。
比如老子的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增加,而修道的过程是不断减少。放弃旧观点,正是一种“修道”的行为,它是一个不断减损的过程,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只有不断去掉那些旧有、不必要的积累,才可以回归真正的道与自然。
这不正是一种对芒格哲学的回应吗?摧毁“最爱的观点”,就是一种减损的过程,其本质是削掉你固守的旧想法和偏见。
儒家思想的修身观念也与此相呼应。
《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指的是什么?“修”有修剪的意思,就像修剪花草一样,修剪多余的枝蔓,扭正长歪的枝干。这个过程就是修身。
换句话说,修身的实质,是剪掉不必要的欲望,不必要的杂念,以及错误的认知。
所以,当我们摧毁“最爱的观点”的时候,你不妨想象为,这是在修剪我们自己的枝叶,淘汰那些有害的、错误的东西,好让自己这棵“树苗”长得更加茁壮,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清晰有力。
我曾回溯自己的成长历程,结果发现:我快速成长的时间,往往就是我摧毁掉某个“最爱的观点”之后——这让我更加确信,芒格是对的,摧毁旧观点是有意义的。
甚至我觉得,放弃一个重要的错误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重大成长。
毕竟,当你方向错误时,停下就是前进;当你掉入坑时,不再往下挖,也是一种进步。
当你倒掉隔夜茶,你才能开始装新茶。
就此而言,“减损”之道何尝不也是一种“增益”之道?
老子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有些事物,你减损它,它反而会增益;你增益它,它反而会减损。
成长或许就是如此。
五、值得击溃的三个观点
在去年年度分享中,有网友(躺赢君)问了一个有趣问题:“今年,你有没有击溃掉一个你最爱的观点?”
当时我的回答是:一年击溃一个自己最爱的观点,这当然很棒——但这太难了,以至于我不敢企望。在我看来,只要两三年能摧毁掉一个“最爱的观点”,就已经很了不起。这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成长历程。
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观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击溃的?哪怕用上三年、五年、十年的时间?
我试图举出三个这样的观点,与大家一起思考:
这些观点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它们需要被击溃?
我们该如何击溃它们?
击溃之后,我们又能得到什么?
这三个观点是:
“我很聪明。”
“我的不幸,都是XX造成的。”
“Happy-When:当我拥有XX,我就能开始真正的人生。”
我想先从第一个观点开始:“我很聪明”。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洗儿》
六、当我觉察:“我不聪明”
人类的生物学设定、内嵌心理机制是: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与天赋——这样,人才能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推动整个族群的发展与突破。
而在“聪明”这件事上,这一倾向更是普遍可见: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自认为是一个聪明人——至少,我们会觉得自己肯定“高于平均水平”。
但统计学告诉你,这不可能。这种“大家都高于均值”的想法,不是搞错了“均值”的定义,就是单纯展示了自视过高的心理倾向。
我自己就曾如此。在中学时期,我自以为是一个蛮聪明的人,因为我的成绩还不错,也做成过一些事情,得到一些师长的表扬。
但当我陆续遭遇一些挫折,比如高考考得不好、在职场上受挫,我开始反思:或许,我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
渐渐地思考下去,疑问句就变成陈述句:是的,我并不聪明。
反思过后,我甚至暗下决心:未来要找一个不需要拼智商的领域,如果一个领域像奥数竞赛一样,我肯定没有胜算——那时我并不知道,社会中的大多数领域都不是“拼智商”游戏。
这就是我人生中击溃的第一个重大观点——“我很聪明”。这让我开启了一段快速的成长历程,也影响了我的多个人生抉择。
说实话,拥抱这个观点是愉快的,打破这个观点却是痛苦的。但现在的我,或许可以坐下来,谈谈我对这个观点的认知。
当一个人说“我很聪明”,他在说什么?
让我们来想一想:当一个人说“我很聪明”时,这句话背后代表了什么?在我看来,它有两层隐含意思。
第一层是优越感。
当一个人说“我很聪明”时,其逻辑前提必然是存在一个比较对象:要么是同学,要么是同事,要么是模糊的“普通人”——对比,才能凸显出自己的“聪明”。
所以这句话实质是在宣称,自己是“比较”游戏的胜出者:我比你强,我比他强,我比普通人强——至少,我是高于均值的存在。
然而,这是一种虚假的优越感,因为注定会有大多数人,只是普通的智商,普通的天赋和普通的能力——没有“大家都高于中值/均值”这种事。
目力所及,大家都是两个标准差以内的存在。
第二层是自信。
“我很聪明”这句话,暗示了一种对能力与知识的高度自信:“没有我学不会的/没有我不知道的/没有我做不到的——如果有,那不过是我没认真、没努力而已。”
这是不真实的。
事实上,不管你怎么折腾,我们(绝大多数人)注定只能精通个别领域,而对于大多数领域,我们终生都只能维持门外汉与小白水平。
同时在知识上,我们对大多数领域不过是一知半解,充其量只是会照本宣科地背诵术语、重复流行观点而已——会Google和ChatGPT,通常不能算真的懂。
所以,真有那么多人同时懂中医、国际政治、人工智能和慢性病管理吗?我不相信。
力有所不逮,才是人间常态。
如上所述,当一个人执着地认为“我很聪明”,这可以带给他优越感与自信心,但这不过是廉价、虚假且脆弱的“价值感”。真正的价值感,不需以“比较胜出”为前提,也与你懂多少无关。
老子曰: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你了解自己,却不需要刻意展示自己;你爱自己,却不用彰显自己的“优越”与“崇高”。
你在,本身就是价值;爱自己,就是自己。
七、聪明的“成功学”:聪明=价值?
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聪明”?这可能与教育制度有关。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有一个数字,无时无刻不跟随着我们,那就是“成绩”。不管你在学校表现多好,是辩论赛冠军,是篮球赛MVP,交了几个好朋友、有多开心……大人们只会问一句:“你考了多少分?”
成绩,成了唯一的价值评价体系,而成绩又被直接绑定到了“聪明”这个指标上。
这种评价方式,甚至延续到毕业后。当你开始工作,另一个数字成了衡量你价值的标准——收入。
在“三姑六婆”的聚会中,没人关心你做了多少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只会简单地问你:“月薪多少?年终奖多少?”
于是慢慢地,我们形成了潜意识里的逻辑:“聪明=优秀”、“聪明=价值”,甚至进一步认为,只有足够聪明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够被人喜爱,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是一种非常戳心、残酷的逻辑。当然,它是错的,错得一塌糊涂。
八、当你执着“我很聪明”:三个潜在害处
换个角度,不谈聪明的对与错,只看看它的潜在利弊。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一个人顽固地坚持“我很聪明”,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潜在危害。
第一,聪明人往往不愿意用笨方法,也不屑于下苦功夫。
聪明人会觉得:“我是聪明人,我用得着用这些笨方法吗?”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件事——方法没有“聪明”和“笨”的区别,方法只有“有效”和“无效”的区别。
比如投资。
有些人会觉得长期持有股票、买完放着不动是笨方法,而高抛低吸、波段操作、逃顶抄底才是聪明方法。
可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能用“笨方法”赚大钱,也有人用“聪明方法”亏大钱。聪明人容易忽略了这一点,陷入对方法“歧视”之中,不知不觉间“作茧自缚”,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
是的,方法只论有效无效,工具只论会用不会用——无关“聪明”或“愚蠢”。
第二,聪明人容易高估自己,变得傲慢和自大。
既然我是聪明人,我必然能做点别人做不到的事,懂一些别人不懂的知识——譬如,明天股价的涨跌,俄乌局势的下周变化。
哲人或前辈的告诫?那是说给笨蛋们听的,我不需要。
芒格说,“如果你以为自己的智商是160,而实际上只有150,那你就是在自找麻烦。相比之下,智商130却以为自己只有120,反而会更为明智。”
诚哉斯言。
第三,聪明人害怕失败,擅长为失败找借口。
如前面所说,“我很聪明”是一个优越性标签。对从小就沉迷这种标签的人来说,当事情不如所愿时,他们会本能地捍卫这个标签,哪怕为此否定现实、推卸责任,也在所不惜。
展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就是:找借口。
我想起一个段子:有两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那热烈地讨论经济如何不好、政策如何不对,影响自己无法就业。一旁的保洁阿姨听了半天,感慨了一句:读过书真好啊。
大学生来劲了,问:你说说怎么好法?
阿姨说:像你们读过书,找不到工作可以怪经济、怪政策;但我这种没读过书的,找不到工作就只能怪自己。
自认聪明的人,为了保全那份“价值感”,总是倾向于为失败找借口;而且越是聪明的人,越能找出动听、“合理”的借口。
九、“聪明”被高估:赛车的思想实验
聪明的重要性被显著高估,不是被应试教育高估,就是被社会评价高估。
我们想象有一辆跑车,它的理论时速高达300公里(400也行),但如果它在广州城中村开,或者在北京晚高峰开,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它一定跑不快。哪怕理论上它能达到300公里/小时,但在实际路况下,只能以时速二三十公里爬行。
这就是理论与现实的距离:理论上,理论与现实没有差别;实际上,理论与现实有很大差别。
我们再做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两辆车要赛跑,一辆是专业跑车,一辆是五菱神车,你能预测出谁赢吗?
你无法笃定。因为胜负的关键,不单纯取决于跑车的理论性能,还关系到起点的选择、路线的设计,甚至路况、天气和驾驶技术都有巨大影响。在一些条件下,跑车就是会输给五菱神车。
聪明也好、智商也好,就和跑车的理论时速一样,是一种孤立的、理论性能的象征。在真实世界的运作场景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更加重要,比如你的性情、选择、品德,以及对自我的认知。
这里必须引用盖伊·斯皮尔的一句话:“你在那些学校可以很容易得到一辆精神领域的法拉利跑车,但在现实世界中你所需要的,是一辆可以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如的吉普车。”
如果你饱经世事,就会知道这句话是对的:在生活中,一部能够翻山越岭,适应乱七八糟路况的吉普车,远比专业跑车更有价值。
因为现实世界的运作方式,不是宽敞平坦、目的地明确的赛车跑道,而是充满混乱、随机性和障碍物的复杂街道——现实,从来就是乱七八糟的。
所以,你真正要在意的不是一部车的理论性能,而是问自己:我的驾驶水平如何?我能否适应当前的复杂路况?要知道,你的驾驶技术,会很大程度左右汽车的实际表现——不然,赛车比赛就不用比了,直接看理论时速就完事。
总是有人洋洋自得自己开的是跑车,却陷在泥泞地里无法动弹;也有人哀叹自己开的只是小电驴,却忘了电驴在晚高峰里也可以一骑绝尘。
选好你的赛道,开好你的车,比啥都重要。
毕竟,你又不能换车。
十、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当一个人击溃“我很聪明”这个执念,他就会开始接受一个观点:“我不是很聪明”。
接受这个观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种自我贬损,一种价值感低下,一种自卑自怜吗?
不。接受这个观点,只意味着一件事:你看清了事实。
事实就是:我们只是普通人。
我们有着跟大多数人相似的智商,不会高多少,也不会低很多;我们有着相似的心理机制,易犯大多数人会犯的错误,追求大多数人都想要的东西。
甚至连烦恼,我们大家都是相似的——我猜,你应该很少焦虑如何拯救地球——但你肯定跟我一样,曾担心别人的看法,焦虑下周的报告,讨厌某个作妖的同事。
作为普通人有什么不好吗?我觉得没有。
就算是普通人,你依然可以用普通人的方法,走普通人的道路,获得普通人的成功,得到普通人的幸福——是的,作为普通人,我们对“幸福”的诠释,很可能都是相似的。
这没有什么不好,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带来好处。
因为,一个不聪明的人,一旦接受“我不聪明”,他的行事就会忽然聪明起来;
一个普通人,一旦接受“我很普通”,他的心态就会趋于平和与理性,而平和与理性都是宝贵的素质。
你可以说这是理性的力量,也可以说这是“实事求是”的威力。
一句话总结:
承认自己不聪明,通常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本身就很不普通。
芒格曰:常识就是普通人没有的知识;
段永平曰:平常人很难有平常心。
诚哉斯言。
十一、击溃第二个观点:我的痛苦,都是XX造成的
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第二个需要击溃的观点是:“我的不幸/痛苦,都是XX造成的。”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执念。很多人一生都陷在这种思维里,无法自拔。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我的失败,都是因为当年的选择。”
“我今天过得不好,都是因为高考没考好。”
“我的痛苦,都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
“我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当初走错了路。”
这种归因方式听起来很合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我建议各位,要试着放弃这种思维,尽快击溃它、摧毁它,因为这关乎你能否夺回你的力量。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作者:CxEric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