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评论 (ID:shangyepinglun),作者:江月,编辑:小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评论 (ID:shangyepinglun),作者:江月,编辑:小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上海,奥乐齐与盒马NB以小店业态抢占社区零售场景,力求得到更多“精致穷”人群的青睐;近1000公里外的郑州,连锁折扣小店同样如火如荼,折扣牛、多乐囤、一仓一库等区域品牌在大小社区之间,轮番上演“巷战”。
不仅是新业态,传统商超也开始“回潮”,加速布局小超市业态。比如2024年9月,中百集团旗下12家中百社区超市重装开业,更贴近社区消费人群;12月,浙江联华华商开出首家小业态门店“联华富德”,计划明年再开50家“小超市”。
实际上,从最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到新零售时期各家品牌的mini店业态,再到如今流行于大街小巷的折扣店、社区奥莱,开在家门口的社区小超市,一直是主流业态。
但在消费市场经历供需升级后,社区小超市为何又成为焦点业态之一?与过去相比,这一轮社区小超市的浪潮,有何创新与升级?
一、大胆探索与波折失败
自新零售概念被提出以来,新旧零售品牌就轰轰烈烈地开启了一场对社区小超市业态的探索,当时还是叫mini店。
业态探索背后,原因并不难理解。彼时互联网流量正转向存量时代,巨头企业开始向线下以及线上结合的部分寻找增量,而人群更集中的社区场景、业态更老旧的社区零售,都是值得被改造且更具潜力的市场。
2019年,盒马开始探索盒马mini业态,并宣称“盒马mini开业三个月的坪效就能超过盒马大店”,次年盒马宣布将再开100家mini店;同样在2020年,小润发全国首店在南通开业,主攻社区生鲜消费,此后最高峰时期,全国共有103家小润发门店。
传统连锁商超也加入到“mini店”的战局中。2019年,永辉超市期待mini店业态累计开出超过500家门店;沃尔玛在2018年重启布局小型门店“惠选”,计划5~7年内开出500家惠选店。
当年的mini店创新确实声势浩大,但如今看来都是一地鸡毛。
升级传统的社区小店,把过去杂乱的散称蔬菜做好预包装,把昏暗低照度的白炽灯换成更温馨的暖灯光,重新规划超市动线和货架布局,让空间分布更合理,这些变化确实能在短期内让一部分用户重回超市。
但除去表面上的改变,新旧零售业态都犯了一个错误:用大店的思维去做小店,把mini店变成了缩小版的大卖场,二者在选品逻辑、供应链管理、人效管控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往往被mini店所忽略了。
比如一家传统大卖场的SKU有上万支,但社区小超市仅有约上千支SKU,主要是满足社区居民日常消费,同时生鲜占比高于大卖场,并且社区日常消费更追求新鲜度,生鲜的淘换率也更高,这极为考验零售门店的库存管理能力。
一位零售专业人士也指出,大店更注重前台,mini店则重后台,而且mini店的单平米造价成本比大卖场要高,应该对人工成本效率有更严格的管控,因此mini业态对单店运营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一味追逐规模效应的零售创新者们,几乎都在mini店上折戟。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永辉mini店亏损高达1.3亿元;到2021年,永辉mini店仅剩33家;盒马mini在喊出“百店”计划后,一年内仅开店14家,最终,原盒马CEO侯毅只留下一句话:当初认为“盒马mini店是最好的商业模式”,是判断失误。
不过,并非所有社区小超市都是业态创新的“炮灰”。在拥有生鲜传奇的合肥市,数据显示,2019年仅有16%的人会经常到社区生鲜店买菜,到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到30%。
一定程度上,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由于物理活动范围的缩小,离家更近的社区超市变得更受青睐;同时,在新一轮的消费市场变局之下,零售业态也进入到变革周期。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2)》显示,在相关政策支持引导下,超市企业通过多品牌、多细分业态、多门店类型等模式,努力拓展新赛道,超市会员店、社区商业等模式加速发展。
但这一次,有何不同?
二、市场嬗变,重新出发
近年来,“性价比”正在成为消费市场及零售品牌最关注的热词之一。
“中产阶级对于什么是好产品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消费者更加理性,他不想再交智商税,他希望有好的产品但价格更低。”BCG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章一博说。
另据德勤2023年的调研问卷显示,“理性务实”正成为国人消费者的主流消费观念,有41%的受访者认为“我买的东西都是我真实需要的”,36%的受访者认为“我乐于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和品牌”。
“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而在疫情期间,由于线下实体遭受冲击,品牌供应商有了更强的意愿去接触新渠道,并且针对规模较大的渠道,可以采取特定的合作方式,甚至出让一部分定价空间,比如与渠道合作推出定制产品。
同时,和2016年相比,公域的流量红利变得更为匮乏,当线上流量向私域转移时,线下业态更进一步向人群集中的社区场景转移,量贩零食的崛起就是典型案例,这也带动新一轮的社区小超市业态变革。
入华五年的奥乐齐,也从2023年开始启动折扣化变革,推出“超值”系列自营商品,9.9元的500mL浓香型纯粮52度白酒、8.9元的950ml鲜牛奶一度成为爆款商品,并且计划在2025年进入苏州、无锡,首度拓展上海之外的市场。
凯度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有近1/4的上海家庭都去奥乐齐买过生鲜。
与之相对应的,盒马NB截至2024年12月底已经开出200多家门店,并且已经走出上海开店,集中布局长三角市场。盒马新任CEO严筱磊还对内表示,在2025财年结束前,盒马NB将开出300家店。
不仅是线下零售品牌,叮咚买菜也在2023年12月开出首家线下奥莱店,主要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生鲜消费需求;不仅是在上海,在合肥,2015年创办的生鲜传奇,定位于社区生鲜平价超市,目前已经在当地开出200多家门店。
入局者众多。
对比曾经的mini店,这一轮社区小超市的业态创新主打“折扣”与“平价”,其中突出特点是对自营品牌的强化布局,通过优化流通成本与零售渠道费用,实现更高的商品性价比。
过去,品牌商品之所以卖得更贵,除了巨额的营销投入外,还要给商超交库存费、货架费等;而商超自营品牌不仅能免去额外成本、压低价格,还能更灵活地控价、在周转上省去部分流通成本。
持续开发差异化的自有商品、追求极致的运营效率,也成为当前社区小超市业态要打造的核心能力。
据了解,目前奥乐齐门店内的自有品牌占比超过90%;主要布局上海社区市场的清美会员店,目前约90%的商品为清美集团自产自销,而清美在上海拥有约一万亩高标准蔬菜设施农田,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从整个零售行业来看,增强自有商品能力已经是不可逆的大趋势。来自2021年的数据显示,超市百强企业平均拥有自有品牌商品SKU近千个,销售占比约4.7%,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强化自有品牌背后,各家零售品牌在这一轮创新中都更加注重供应链能力,这也是提升经营效率的关键一步;相比于新零售时期大谈互联网思维、数字化经营,这次社区小超市的“文艺复兴”,对商品和运营能力的重视,也是回归与深耕零售本质。
但前路依然漫长。
三、尾声
如前所述,社区超市并非新鲜概念,除了盘踞合肥的生鲜传奇,区域性、地方性的小超市品牌也数量众多。
典型代表如钱大妈,核心市场是华南地区,因为主打“不卖隔夜肉”而契合当地居民对食材新鲜度的高要求,成为当地头部的社区连锁小超市品牌。
不仅是同业竞争,异业竞争同样激烈。
围绕着社区消费市场,从业态上来看,即时配送到家的前置仓,从需求不同的消费人群入手,成为了社区小超市的主要竞对;而在品类上,量贩零食品牌切走了日常零食消费的市场份额,并且也在向折扣超市等新的业态场景去扩张。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对社区零售场景的抢占还会继续升级。来自尼尔森IQ的分析显示,如今国内高密度住宅区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社区消费流量,仅2023年,国内社区店的数量占到全国现代渠道52%,相比2020年增加6%。
未来,这一数字肯定还将增长。
面对中国零售品牌与消费场景高度分散的现状,社区小超市面临的竞对只会越来越多,但中国零售业已经走过了激烈且残酷的竞争时代,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社区小超市的这一轮崛起,背后是中国零售市场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巨大迁移,传统的商品供应链与零供关系有了更大的变革契机。
当下,唯有真正解决消费者需求,在商品、服务和运营能力上更具备综合实力的零售业态,才能有“文艺复兴”的时机。
参考资料:
《谁能成为折扣零售的「中国样本」》,来源:地歌网
《Mini店退潮》,来源:灵兽
《「小超市」崛起,会员店之外的未来新星》,来源:零售氪星球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