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活,作者:先活,头图来自:《泳者之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活,作者:先活,头图来自:《泳者之心》
当时代情绪弥漫着焦虑和自我怀疑时,每一个被裹挟的个体都爱听关于信心和勇敢的励志故事。
在2024年与2025年交接之际,许多人都把对2024年的回顾评价为“糟糕的一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加上预期财富增长形势的不乐观表现,企业业务内缩、增长乏力,纷纷降本裁员增效;个体陷入职场内卷、降薪失业、生活水平收缩的处境。焦虑不安、迷茫困惑,到自我怀疑的情绪萦绕在2024年的工作和生活中。
这种看不到方向所导致的没有信心,远比一般挫折所造成的气馁来得痛苦,因为它笼罩了一层“努力也不一定能看到成果”的阴霾。
新年作为辞旧迎新的象征,蕴含着人们观念上的新希望。近几日,我们在各大媒体平台和朋友圈上看到的2024的总结和2025年的寄语,几乎都在表达对2024的不快吐槽与对2025的期望寄托,当下时代群体的痛点显而易见。
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两位大咖吴晓波和罗振宇,更是精准抓住了这一痛点,他们在跨年演讲中铺就了大量的激励金句、利好数据和励志故事,高频给予焦虑者信心,自我怀疑者勇敢。
然而,信心固然“比黄金珍贵”,但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前,能否始终保持坚韧的勇气,攻坚克难,都需经住实践考验。
保持理性思维,顺应客观规律
保持理性才不会在慌乱中失去阵脚。经济学家付鹏在谈到:“当下经济到底是信心不够,还是有效需求不足?”时表示,随着经济下行,导致资产缩水,大家的财富效应收缩,有效需求会相应减少。传导到企业身上表现为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一些企业就开始恶性竞争,但这注定是一种不会产生赢家的竞争。
于是,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让财务报表的数据好看,便又开始降薪裁员增效,这意味着员工的财富效应又一步被收缩。而作为市场消费主体的他们,自然再次降低消费需求。结果导致企业依旧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状况,继续恶性竞争,降本裁员增效,不断陷于恶性循环。
问题的解决方案,付鹏只提到:“取决于怎么做、如何做、做不做”,或许,背后牵扯更宏大的叙事。但企业作为市场单体,在环境波动的不可抗力中,保持理性的视角看待局面的变化,适时改变原有追求利润增长的单一目标,并承担起至少对员工的责任,不免是第一视角下破局危机,平稳度过下行周期的关键。
否则,在变化的时代中盲目追求旧有的标准,迎来的不是“逆势增长”,而是“恶性循环”。吴晓波提到我们正处于“康波周期的第三个阶段”,一个经济中低速增长的时代。显然,在这个阶段企业想要保持在高速增长时代的利润增长率,不再现实。只有理性的心态看待下行周期的瓶颈与紧缩效应,顺应时代规律,适应市场变化,时间才会给出新的业务机会和对的市场方向。一味内卷产品和业务,反而乱了阵脚,绝非良策。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就业环境降本裁员增效的大环境下,员工再怎么内卷,也逃不过企业优化成本的砍刀。电影《逆行人生》中的高志垒,尽管在公司飞速发展期时,作为技术骨干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十几年来高强度的工作惹出一身病。还是没摆脱“年纪大成本高”的裁员结果;《胜券在握》中的11号员工白胜,任劳任怨的陪着公司从市场初创到商业巨头,却因为手握800万期权,被公司提前成本优化。
这些尚且在企业发展中功不可没的主角,也难逃时代的洪流,更何况普遍的职场人和那些初入职场,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一个个时代人物的故事,映射出当下环境“努力难有相应正比回报”的特性。原有“努力学习就能找到好工作,好好工作就能过上好生活”的固有价值观和人生奋斗路径逐渐开始崩塌。
我们从“明天会更好”的心态,掉入电影《艋舺》那句话的失意中:“曾经我以为我是风,直到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原来是草。风往哪吹,草就往哪边倒。”原有的人生奋斗方向被时代的不确定替代,无所适从者的心态变得焦虑,长久以往,无法安然接受“努力不再得到等比回报”的人,就会在与现实的持续拉扯和内耗中,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的心态,失去生活的朝气。
吴晓波引用的那句话:“行于可行,止于当止。”告诉我们,理性地面对时代波动规律的下行现象,才能不被阶段浪潮所吞没自我。个体在原有的上升标准被时代规律冲击后,不妨果断重估一切价值,辩证看待旧有价值体系在当下时代中的可行性。顺应潮流规律,随着变化理性调整价值路径,方能诸事通达。
《看不见的中东》作者姚璐在战乱地区观察时发现,在一场仗结束后,人们还能维持一种正常的生活。身处战乱的人们在废墟的街上喝咖啡,在被炸毁的房子里布置商店。当地人告诉她:“这种事情也没办法,生活总要继续。”
就像姚璐所感受的一般,人在宏观完全不可控的大背景下,依然可以去做一些事情;虽然生活严苛得多,但也可以一直在用微小的力量去尝试让自己活得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样子。
用当下的确定,破解未来的不确定
财经作家吴晓波靶向受众于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的主要受众为年轻创业者和有创业需求的年轻人。两位大咖不仅被粉丝奉为“商业导师”,更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人生成长路上的“精神导师”角色。
这些在商业上渴望有所成就的群体,在跨年场域中吸收着两位导师振奋人心的信心和勇气,积蓄着对即将到来的2025“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力量。那一刻未来的一切都在肯定的气氛下变得“异常确定”。
2024内心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都对事业失去了掌控。迷茫的情绪从客观现实导向了主观生活中,乃至出现精神上的压抑。初中数学试卷中有一道题目:“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必须有( )和( )这两个条件”,答案是“方向”和“距离”。假设需要确定的物体是“企业目标”和“人生目标”,显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方向和距离都是模糊的,但其中还有一个词“相对”。寻找相对确定目标时,要有一个首先确定的物体位置。这个物体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当下”。
而我们正在未来的不确定情绪中,忽视当下的确定性。中国的古话早有面对挑战时的道理:“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剩下的事交给时间,船到桥头自然直。”眼前的一切,是我们能够确定的事情,专注深耕当下,机会来临时才能顺时应接。
《逆行人生》里的高志垒失业后,从不甘现状到处找工作碰壁,消耗积蓄,到从容地接受眼前处境,选择当外卖员,慢慢把外卖的职业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专注当下能做的事。最终,在电影结尾时,他开发的送外卖小程序被公司领导看见,准备提拔他。
当然,电影主角高志垒身上的主角光环闪耀,现实远不尽人意。但把握脚下之路的确定性,总是生活的不二法门。毕竟,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将成为当下的确定,而当下的确定也曾是过去的不确定。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同时也在生活中深有感触。微观意义上,我们寻找的“未来的确定”都是相对我们内心的,只有内心的肯定,未来的确定性才会存在,它就是对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而宏观意义上,这种确定性是不存在的,因为世间万物都在流动变化,一切随机的可能性都会发生。个体在这种宏大变化中,是不可抗力的,只能调整自己,面对变化。
因此,维护好当下的确定性,才能破解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脚下的确定性都迷失了,那我们还怎么能找到相对确定目标的位置。
向内挖掘信心,在实践中开拓勇气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引用了一句话:“懂得那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这让我想起陆游的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吴晓波和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以及许多媒体及企业领导的新年献词里,全都把金句含量拉满,这些字词中所象征着的希望和道理,有如鸡汤灌输一般,令人兴奋。
来自外部的亢奋道理固然能注射一时的鸡血,内心是否能做到且这种“准绳式信条”能否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另外一回事。其实,如同这篇文章所分享的一些想法一样,都是理论上的东西,而答案只有自己能给,问题只能在实践中解决。
源于自己内心的信心,才会有持续的力量。这种信心可能源于你对某种生活的追求或某个理想的坚定。电影《泳者之心》的特鲁迪·埃德尔生活在一个保守到女性穿不得体衣服都要被逮捕的年代。她想实现游泳理想,不仅要挑战人类体能的极限和不确定的自然危机,还要打破社会环境的偏见和否定。
后来,她破纪录跨越34公里天堑,超越了男性记录两个小时。埃德尔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一切都不确定,甚而目睹有先发优势的男性选手,在挑战过程中死亡。但内心对实现目标的坚定,给了她强大的信心。
信心也许有时候不来自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准确预测,而是来自内心想要做成一件事的坚定。这种坚定,也帮助你在失败中保持勇气。
电影《奈德》同样是游泳运动员的故事,主角黛安娜·尼亚德痴迷于完成一项号称游泳界“珠穆朗玛峰”的游程,从古巴到佛罗里达,全程110英里。为了完成这项目标,她耗时30年,失败了4次,所有人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完成,但她每次在失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总结经验,调整策略。终于在64岁时第五次挑战,连续游了53小时,完成了这件事。
往目标前行时,不会和想象中的那样一蹴而就到达终点,会遇见各类不可预知的困难。尼亚德在每一次失败后,并没有觉得这件事不可以完成,而是在失败的经验中找到新的方向和勇气。周轶君说过:“恐惧的情绪,比实际的冒险,要更危险。”我们在面对未知的困难时,总是习惯停留在理论的反复思考中,因为没有确定成功的答案,就没有勇气,不敢行动。
回到这一节的开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外在的理论和道理能给我们一定的力量和方向,但要步履不停,终要自我挖掘,内心生长出来的信心和行动中的勇气,才不会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电影《泳者之心》,剧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活,作者:先活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