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顶思,作者:Lisa,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顶思,作者:Lisa,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曾经被认为最“不差钱”的国际学校,如今举起“降本增效”的大刀。“降本”,意味着压缩成本、裁减人员;“增效”,则成了内卷和压榨的代名词。校领导杀伐决断“稳准狠”。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亲历了“降本增效”“省钱大法”的操作如何一步步损害师生的利益……
“合班”“砍课”,“精品教学”沦为“拼盘杂烩”
在南方某校国际部,原本宣传的“小班分层精英教学”,在“降本增效”之下,摇身一变成为“拼盘组合”——9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被拼成一个大班,30多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教室小,课桌没地方放,于是三个学生共用两张桌子。老师讲课的声音被学生窃窃私语的“嗡嗡”声盖住,只好要带着扩音器才能让后排听清。优生抓狂,差生放空,中等生摸鱼,课堂沦为聊天大会……“国际”二字更是形同摆设——八门课里只有一门是外教课;教师墙上挂着的十多张外教的照片,多数外教早已离职,只是照片还没有来得及取下。
同样在东南地区的学生分享了他所在国际学校的“奇葩操作”:“我们11年级本来有6~8门课,学校为了省钱,规定只能上5门。第一个学期后,又削减成4门课。我们每周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自习。”更无奈的是,11年级的学生因为即将面临大学申请,转学基本无望,只能硬着头皮耗下去——学校算盘打得明明白白:反正你走不了,只能忍着。
而那些副科的命运则更加“五花八门”:音乐、美术、体育这种非考试科目,全校统统跨年级合班,9到12年级学生“一锅炖”。音乐课变成大型KTV,美术课俨然画材批发市场,体育课则成了一场随缘进行的群众运动。老师们站在讲台上划水,学生们在下面嘻嘻哈哈,出勤全凭自愿,大家心照不宣。
表面上,学校通过“合班”“砍课”节省了成本,但背后的隐性代价远超表面的数字节约。对于美国课程体系的国际学校,这种安排相当于直接断送了学生申请美加顶尖院校的机会。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也并非“副科”,而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和校园多样性贡献的重要指标。减少课程数量看似省钱,实则削弱学生的竞争力,让他们在全球申请中失去关键优势。
老师的“降本套餐”:“暗箱操作”花式百出
一岗多责、兼职聘用、不设专职——在不少学校,这些“降本增效”的套路几乎成了标配。某位海归老师要同时教数学、统计、经济,甚至托福,忍不住感慨:“我考过托福,可考过就一定能教吗?”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则成了退休人员“一年一签”的临时工专场;至于冷门科目,只能交给线上兼职,连老师在哪个时区都没人过问。而心理咨询、教务、实验室管理、图书管理等岗位也被“顺带”塞给了现有的教师,害怕失业的老师只能默默承担。
但这些还只是“规定动作”,更让老师防不胜防的是各校精心研发的“暗箱操作”。有学校的教材预算被砍得只剩几千块,只能每门学科买一本正版教材。老师从家里搬来自己的扫描仪,把唯一一本教材拆开,逐页扫描成电子版发给学生。有的学校则直接拿正版教材影印,或者干脆买盗版书给学生用;更有甚者,连教材都没有,美其名曰“校本融合讲义”,实际上是让老师自己找材料、自己打印。
还有学校舍不得升级网络,导致老师们连网页都打不开,逼得大家自带网卡上班。不仅网速限流,打印纸也限量。每次打印,老师们都得带上“私囤”的A4纸,打印完还得把剩下的纸张带回收好,以备下次再用。双面打印是硬性要求,彩色打印直接禁止,墨盒不到看不清字迹绝不更换——“环保”就这样成了老师们的“被动贡献”。
在原本有限的福利方面,老师们也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精准削减”。厕所用纸?自带,赶上肠胃不适就要祈祷够用。洗手液?凉水冲冲就好。丰富的自助午餐?带壳的板栗也算菜品之一。餐后水果?小西红柿。生日礼物?一句祝福。团建活动?AA制平摊。年会抽奖?“迟到券”和“打卡券”轮番上阵。至于办公用品,别人家是“每包、每袋”,有的学校则是“每张、每支”。学校的成本砍得一干二净,老师的尊严碎得七零八落。
有位老师无奈调侃:“我们学校什么都不给,包括钱。”一句自嘲,却道尽了老师们实实在在的疲惫和失落。这些精打细算的“降本增效”或许能让校方的预算账本好看一些,却无形中削减了教育应有的温度与价值。被省掉的不只是资源,更是对老师和学生最基本需求的体谅,以及对教育行业应有的尊严与信任。
无奈自救:从“副业补偿”到“躺平摸鱼”
当校领导们忙着开会、部署“降本增效”时,老师们也逐渐摸索出一套“生存攻略”。“降本”的秘诀很简单:对领导安排的任务“凑凑拖拖”,能偷懒的地方绝不多干,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增效”的精髓则是利用一切可用时间——上班偷偷搞副业开网店,下班转身摆摊做家教。工资不够用?没关系,自己补齐,堂堂正正实现“闭环生存”。至于“实用主义”,那就是办公用品“能拿就拿”,学校的便宜“该占就占”,将“降本增效”这四个字彻底发扬光大。
那些没法在副业上大展拳脚的老师,也摸索出另一套“低风险生存法则”——能混则混,能拖则拖,既然如此,何不躺平?面对领导训话,老师们奉行“三不原则”:不争论、不反驳、不上心。领导发火?点头如捣蒜,“好好好”“行行行”是基本功。开会布置任务?随手记在本子上,好多任务拖着拖着就没了,问题自然解决。毕竟,这些在校领导眼里的“高效管理”,在老师眼里不过是无意义的折腾罢了。“只要想反驳争辩,你就输了”一位老师这样安慰自己。
“降本”是领导的目标,“增效”却成了老师的苟且。但苟且并非心甘情愿,而是现实的无奈。当拼命工作的结果是更多压榨,而划水的后果不过是领导多骂几句,谁还愿意继续拼命?老师们很清楚:要么兢兢业业累倒,要么出事就当背锅侠。拼命有风险,划水更安全。躺平,不是消极,而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结语
学校真正该降的是什么成本?
学校真正需要削减的,是那些隐形却消耗巨大的成本。
无效会议浪费时间与精力,需精简形式提升效率;沟通失真拖累协作,需透明机制优化传递;人才流动消耗资源,需通过提升满意度稳住核心人才;流程混乱制造内耗,需科学管理杜绝重复劳动;文化低迷扼杀热情,塑造尊重与信任的文化,才能为学校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当学校只顾算计成本,却忘了教育最宝贵的是人心与信任。或许,是时候让家长、老师和社会一起发声:别再把“降本”的大刀砍向本就脆弱的学校。教育绝不是一场生意,学生和老师也不该沦为数字游戏的牺牲品,没有哪家国际学校能靠透支师生利益赢得未来。当教育的初心被透支殆尽,省下的每一分钱,终将以更大的代价偿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顶思,作者:Lisa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