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ID:renkou8gua),作者:作者:王涵(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 社会学博士生),责编:李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图编:欧阳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原文标题:《小酌难以怡情,畅饮却能致富?》,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是一个烟酒消费大国,在长时间习惯积累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烟酒文化”。《2010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中国有超过3亿的烟民,占世界总吸烟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发现,我国15岁以上的人群吸烟率为26.6%,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烟民。相较于2010年的28.1%,成年人吸烟率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是烟民的主体,成年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仅为2.1%。
我国酒精消费群体的数字,同样巨大。据估计,目前酒民的数量超过5亿人,其中近4成的人每天饮酒在1次以上。《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饮酒相关的死亡率全球最高,远高于流传的轶事里以爱喝酒著称的俄罗斯。与吸烟率降低的趋势相反,我国成年人饮酒率在大幅度增加。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中,饮酒率为21.0%(男性饮酒率为39.6%,女性饮酒率为4.5%)。2012年达到了30.5%,其中男性饮酒率为53.8%,明显高于女性的12.2%。从饮酒量来看,我国人均年酒精类饮品消费量也在显著地增加,2005年为4.1升,而在2016年这一数字快速攀升到7.2升。是不是很震惊,酒精的消费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
对于吸烟和饮酒习惯的养成,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今天小编就介绍几项经济学的研究,尝试来解释为什么我国成年人中,吸烟率在降低,饮酒率却在上升?吸烟、饮酒与人们的收入之间,是否有着显著的关系?
尹志超,甘犁(2010)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吸烟、饮酒行为与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吸烟行为对于收入没有显著的影响,烟龄对收入也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吸烟不能获得正向的经济回报,即吸烟不能增加收入。与此相对应,饮酒却对收入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饮酒的城镇居民收入比不饮酒的高出约7.43%。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产生疑问了,买酒跟买烟一样,明明都是要花钱的,为什么却对收入有正向的影响呢?
学者认为,饮酒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即饮酒可以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收入。从性别结构来看,相对于不饮酒的人,饮酒的女性收入会高出9.58%,饮酒的男性会高出7.91%。由此可见,相对于男性,饮酒对女性收入的影响大于男性。
从工作单位的性质来看,研究者将政府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和研究所界定为公共部门;将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等类型的企业界定为非公共部门。研究发现,在公共部门,饮酒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在非公共部门,饮酒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从工作类型来看,饮酒对于文职类工作的收入如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非文职类的工作,有提高收入的正向影响。
在有工作的人中,从收入类型来看,饮酒对工资性收入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不饮酒的人,收入会多出约27%。而饮酒对于非工资性收入,没有显著的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饮酒对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主要是通过影响工资收入来提高总收入的。
那么饮酒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影响人们收入的呢?研究者对饮酒影响收入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饮酒对收入的影响并不是通过改变健康水平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增加劳动机会实现的,而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的收入而增加总收入的。换句话说,饮酒行为具有社会交往的目的,且具有工具性。通过参加酒局,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机会,或者带来收入或职业上的提升,从而提升收入。研究者还发现,饮酒频率对收入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每天都饮酒的个人收入显著的高于其他人。这表明,每天饮酒,可能是出于社交的需要,通过饮酒,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扩大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从而带来较好地职业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收入的提高。
同样有研究指出(黎娇龙,杨继生, 2017),饮酒习惯对于居民的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社会网络”效应。即饮酒者通过饮酒活动,能得到较多社会交往的机会,更容易发展人脉,积累社会资本,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网络,而社会网络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促进居民金融投资的行为。可以看出,饮酒本身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作为一种中介,通过它自身的社会网络作用,来影响人们的收入。
那么为什么,与饮酒相比,吸烟并不能通过类似“社会网络”效应来影响人们的收入呢?这是因为吸烟和饮酒在社交贡献上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有研究指出(管世源等,2019),烟的消费主要变现为个体成瘾行为,并不会转化为群体成瘾行为,烟的交际性消费的贡献仅为6%左右。与吸烟不同,酒的消费主要表现为群体成瘾行为,酒的交际性消费的贡献在30%~60%之间,明显的高于烟。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社交依赖性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就说明,酒在生活中,更多的充当了交际媒介的作用,其社交需求表现的更明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饮酒行为会通过“社交网络”效应来影响人们的收入,而吸烟不会。
通过上述分析,小编认为,可能正是由于饮酒会带来潜在的经济性收益,而吸烟对于收入没有正向的影响,因此,我国居民吸烟率在近些年来缓慢降低,而饮酒的比率却在显著地上升。尽管饮酒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也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种风格迥异的“酒文化”,但许多人表示,交际性饮酒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是自愿行为,而是出于社会交往的压力。这一点我们从诸多新闻热点上也看出,职场的“酒文化”,对当代青年有些苦不堪言。
如电视剧《都挺好》中,明玉为了向合作商致歉并展现“诚意”,她的做法是端起桌上的白酒,“自罚三杯”。由于酒精潜在对身体的伤害作用,明玉饮酒致歉无疑是一种“自残”的行为,通过酒精惩罚自己,来获得对方的理解。而这种行为,无疑带来错误的示范效应。联系到盐巴上次关于饮酒危害的推文(国庆中秋小酌怡情?这个观念是时候改了),饮酒没有“有益”说,任何剂量的饮酒都会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小编认为,通过“酒文化”获得的经济收益,可能仍然无法弥补饮酒本身对于健康的损害。
因此,这篇文章目的,并不是要大家通过饮酒来增加收入,而是要倡导:寻找一种新替代方式,来进行社会交往,而不是通过饮酒伤害健康,来扩大自己的社会资本。远离香烟、酒精,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对于整个国家的国民健康水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在“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下,我们更应该选择积极合理的社交方式,倡导更加文明健康社交文化,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尹志超, 甘犁. 香烟、美酒和收入. 经济研究, 2010(10).
黎娇龙, 杨继生. 社交-成瘾性消费的偏好迁移、收入效应及隐性成本. 经济学动态, 2017(7).
管世源, 周弘, 汪惠玉. 饮酒习惯会影响家庭风险资产投资吗? ——基于 CFPS 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研究, 2019(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ID:renkou8gua),作者:作者:王涵(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 社会学博士生),责编:李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图编:欧阳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