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神番”的它,只不过是“美国包装盒”下的日本“软糖”?
2020-10-20 17:23

被称为“神番”的它,只不过是“美国包装盒”下的日本“软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若风,原文标题:《被称为7月最强黑马番,但它或许并没有那么「神」》,题图来自:《GREAT PRETENDER》


在这个10月新番正轮番轰炸观众片单的时候,笔者却想与大家聊一聊一部7月的黑马番:霸权社的《GREAT PRETENDER》(以下简称《大欺诈师》)


制作过《进击的巨人》《鬼灯的冷彻》等作品的霸权社(Wit Studio)可以说是质量的保证。而此番的人设由《EVA》的人设贞本义行担任;剧本则由目前日本最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编剧之一,古泽良太(《Legal High》《行骗天下JP》)操刀;加上网飞进行全球独播,这样豪华的阵容到底会制作出一部怎样的作品呢?想想就激动。


《大欺诈师》讲述了自称”日本第一欺诈师“的枝村真人,在某一次对外国人进行诈骗时,却不想落入一个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中,从此被卷入一个世界级的诈骗团伙,行骗于世界各地。


回想打开第一集时,一瞬间就被极富特色的美术风格所吸引,加上主角被倒吊在好莱坞看板这样新奇的展开,心想这剧稳了!心中一股发掘到宝藏的窃喜。


而在豆瓣等评论网站,很多观众甚至毫不吝啬地给出了“神番”“年度最佳”“动画界的一股清流”等称赞。


起初,笔者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当苦等3个多月(该动画6月播放前三章,直到9月底才放出第四章),面对强行大团圆的结局,笔者既欣慰又深感无奈——《大欺诈师》让我失望了。


之所以失望并不是说它不好,相反,在近几年制作优秀且风格独特的动画中《大欺诈师》算是佼佼者了,尤其是令人拍手称赞的画风和配乐。但遗憾的是它存在几个非常明显且有些“致命”的问题。


接下来我主要从人物塑造、叙事严谨性两个角度对《大欺诈师》进行一些分析。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请介意的读者谨慎阅读。


一、“美国包装盒”下的日本“软糖”


《大欺诈师》表面上非常美式,但是其内核却相当日式。


《大欺诈师》在制作方面,维持了霸权社一贯的高水平发挥,全片的背景用了非常复古的美式插画风格,色彩艳丽,线条粗犷,很有味道。




OP·ED都能称得上经典:OP选择了剪贴画配上爵士乐的形式,可以看到经典好莱坞犯罪电影《猫鼠游戏》或动画《星际牛仔》《鲁邦三世》的影子,同剧中角色们的人生一样,有一种詹姆斯邦德般戏谑人生,潇洒不羁的酷。


而ED则是英国国宝级乐队,皇后乐队的主唱牙叔所演唱的同名歌曲《GREAT PRETENDER》配上猫片,反正笔者已经反复看了无数遍。




剧情上主角所在诈骗团队成员来自美国、韩国、日本、英国、中东等地,片中也有很多中文、法文、英文、韩文穿插。


他们辗转世界各地对黑帮、富豪、奸商进行动则上亿美元的大型诈骗。



美式画风+蓝调配乐+多国人种(语言)+全球性犯罪题材,《大欺诈师》从各层面都想方设法地去打造一个庞大世界观。


《大欺诈师》作为网飞独占,早在6月便先行全球放送,而后才在日本电视台播放。在笔者看来《大欺诈师》和其他大部分“网飞原创”一样,有故意迎合来自世界,尤其是欧美观众的倾向。这也正是网飞所想要的作品:一部能够吸引全世界观众的动画。


但这样的“世界性主题”对这部动画来说真的是优势吗?日本动画人虽然很熟悉如何“讲好一个日本故事”,但是面对一个“世界性的命题”他们能够交出优秀的答卷吗?


CASE4中涉及到过多元素,如:同一场景中美国、日本、中国黑帮+(伪)警察大乱斗


答案是否定的。《大欺诈师》在表面上非常世界性,但是其内核却相当日式。并不是说这不好,只是在《大欺诈师》中表现形式和内核的割裂感异常明显。


其中最明显的是《大欺诈师》的人物塑造存在明显瑕疵。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日式价值观套用在每个角色身上,让人物显得比较空洞。即:用日本人的思维去决定角色的行为,而不是从角色背后的所属文化和个性决定行为。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剧中的角色都是披着外国人皮的日本人。


当然,在很多日本动画中都有日式外国人角色,但是由于《大欺诈师》的世界观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并且角色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与角色本身联系紧密,动画本身也特别强调角色的国籍身份,导致了外国人角色的性格落差(违和感)特别突出明显。



主角固有技能:嘴炮


《大欺诈师》表面虽是“世界性”的犯罪题材,但它的核心仍然没有脱离出以一个“傻白甜”主人公为中心(视角)进行叙事的框架。(全片中主人公在团队中的作用除了“人体摄像机”和“增加难度”之外真的很迷。)


主人公枝村真人是一个善良的让人觉得不真实的角色,时不时就来一段心灵鸡汤。


他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到手的一大袋美金自愿去蹲牢;会为了给朋友留一个“念想”,擅自把团队获得的价值2000万英镑的名画送给别人;在新加坡篇最后的比赛中,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感不去执行团队交给他的任务。



这种日式角色的“好人思维”如果放在日本本土文化环境或许可以成立。比如本动画编剧古泽良太的电视剧作品《行骗天下JP》,与《大欺诈师》类似,它同样讲述一个诈骗团伙的故事。如果之前有看过《行骗天下JP》的观众,可能就会觉得《大欺诈师》不太“够味”,角色塑造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行骗天下JP》的故事背景在日本,且由于有长泽雅美、东出昌大等真人的演出,可以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进行补充,让人物更加丰满,而不像《大欺诈师》中的主角显得比较单薄。


比如下图中,东出昌大饰演的主人公与枝村性格类似(都是工具人),本来他极力反对诈骗行动,却还是唯唯诺诺地拿了自己的份子钱。一个小动作便能表现人物内心对于拿钱与否的矛盾与窘迫,人物的多面性得以展现。



当看到长泽雅美卖萌  她的正面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  


但是,相对于真人影视,动画天生不善于通过刻画细微动作和表情来塑造人物,所以对于动画而言,角色具体的行为对塑造角色尤为重要。


剧中的团队虽然号称“欺诈团队”,可他们的行为更像是在劫富济贫。剧本给予所有角色的形象都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好人”模式。


并且由于前3章大量篇幅放在交代剧情上,主要角色之间的私下互动和对话实在太少,从极其碎片的角色行为和互动中,看不到属于人物自己的个性。所以尤其是在前三章中大部分角色都非常脸谱化。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反派角色们身上。


我们以前5集的美国故事为例。剧情是主角团队利用伪造的毒X“樱花魔术”去诈骗美国黑帮。剧中涉及到美国黑帮、毒X、追车戏、警匪等经典B级片元素。


《教父》


《爱尔兰人》


关于美国黑帮的电影或许我们已经见过许多,比如黑帮片的“圣经”《教父》三部曲;以个人视角见证美国黑帮史的史诗巨作《美国往事》;传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和一票巨星拍摄的传奇巨制《爱尔兰人》。


好莱坞经典犯罪电影之所以能被世界接受,因为它所展现的始终是独特的美国文化所塑造的核心价值观:金钱和地位至上。为了金钱和地位这个核心利益,黑帮成员会有相应的行为,如杀人、犯罪、背叛等。这才符合美国黑帮的真实历史和观众们的常识。


但是在《大欺诈师》中的黑帮角色完全体现不出人物的内在驱动力,编剧并没有站在美国黑帮的立场去建构角色,而是从一个“善良的日本人”思维去推导角色的行为。(同理其他反派角色)


换句话说编剧的思维是“我觉得他会如何行动”而不是“他应该会如何行动”。所以反派角色们总是做出一些违背常识和笔者认知的行为。


如片中的黑帮老大为了主角的一句中二发言,就愿意加钱收购伪造的毒X。


像极了日本社畜向领导汇报工作


另一个场景,黑帮让主角当场亲手制作毒X,以检验他身份的真假。但是主角居然以工作环境太脏拒绝,黑帮们还提出为主角装修一间制作室,主角顺利逃过一难。



还有黑帮老大卡萨诺的保镖萨拉札尔,曾是黑帮老大的萨拉札尔在发现男主和药品都是假冒时,居然表现出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



影视剧本中对于戏剧冲突的建构,一般只有突出反派角色的强大才能反衬出主角们的机智,通过正反两面的不断对峙,制造出剧情的张力。


可《大欺诈师》中的反派们,给笔者的感觉却像是日本那些有点倔强的大爷们。如果该片仅是以诈骗为辅助手段,重点在于表现角色们的内心和对过去经历的释怀,那么既然人物是如此日式的价值观,又何必强行嵌套在文化背景千差万别的世界性中呢?将人物和故事限定在日本会不会更有说服力?


抛弃人物冲突和剧情悬念的犯罪片,它的看点在哪里呢?


和CASE 4中日本黑帮的气场相比,美国黑帮的刻画根本感觉不到压迫感


二、当搞笑和夸张成了遮羞布


整部动画中很多对峙戏份和需要仔细推敲的细节处,编剧几乎都一笔带过,让观众自行想象。


虽然有些观众会说,《大欺诈师》就是一部搞笑轻松的下饭剧。确实,对于很多犯罪悬疑片而言,主角最后当然会成功,我们无非就是看创作者如何给观众下套,通过巧妙的悬念设置和出奇的反转情节颠覆观众的预期心理。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说过:所谓“复杂的行动”,指通过“发现”“或“突转”,或通过二者而达到行动。


“从这个定义来看,‘突转’可理解为悬念电影中的‘反转’。悬念引发的突转不仅指剧情的跌宕起伏,而且还立足于人物刻画,力求通过情节的合理突转而表现人物或剧烈或细腻的丰富变化。”[1]


从犯罪悬疑片的传统来看,“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反转结构中的内在逻辑需要十分严谨有说服力。但是《大欺诈师》在叙事和剧本上其实非常粗糙,这也是为众多观众之诟病的地方。一些剧情根本经不起推敲,如果为了轻松和搞笑,是否就能抛弃严谨性呢?


比如在洛杉矶篇中,黑帮派人去日本化学研究所调查主角的博士身份的真假,主角团队简单地让2个人假扮研究所的员工,证明主角博士身份是真的。(这里明显是参考了电影《骗中骗》的剧情。)



乍看之下逻辑是成立的。但是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要验证一个博士的真伪有太多渠道了,更何况是一位能够独立制造出毒X的大咖。


这个例子可能有些过于吹毛求疵,但是笔者想说的是:这样看似合理,但是经不住推敲的段落在片中实在太多,对于看过编剧古泽良太其他作品的观众应该会有很强的既视感。


《大欺诈师》的编剧古泽良太曾创作过《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LEGAL HIGH》《行骗天下JP》等人气作品,他是近几年日本最炙手可热的编剧,同样也是笔者最喜欢的日本编剧之一。


《LEGAL HIGH》


《行骗天下JP》


熟悉古泽良太的观众都知道,他十分善于使用搞笑和夸张元素去讲述一些比较严肃的内容,用搞笑和夸张段落去弥补专业性和逻辑上的不足,这是古泽良太一贯的风格同时也是优势。



在电视剧中,用搞笑和夸张的手法去讲述相对严肃、紧张的内容能够有效,很大原因是因为有人气明星们的表演,明星效应和真人表演可以一定程度上模糊观众对严谨性的深究,加上电视剧时间相对较长,有足够空间对细节进行打磨和铺垫。


但是在犯罪题材动画中没有明星效应,没有演员的表演,加上一集24分钟的限制,古泽良太的这种做法让剧情缺乏严谨性的问题十分明显地暴露出来,从而削弱了作品可看性。


笔者以伦敦之雪篇中的一段演出为例进行拉片,来解释这种做法对剧情的伤害。


这一段剧情是:主角找到了专画假画的托马斯,想让他参与团队掉包世界名画的计划。此时托马斯却因为借了当地黑道200万英镑,正被流氓抓住。



流氓们拿着刀围堵托马斯,男主发现了他们,并被要求过去。此时通过男主的特写可以得知情况十分紧张,即将进入一个小高潮。


接下来,主角向流氓们保证自己有一笔买卖,将会一次性还清托马斯的欠款。双方进入对峙阶段,进入高潮戏。观众猜测,流氓会选择相信吗?这个计划是什么?



然后一直沉默不言的托马斯突然问主角,那笔买卖是xxx吗?主角吐槽。



下一个镜头,主角和托马斯已经在另外一个场景。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古泽良太将最高潮部分,即双方对峙的顶点用一个笑话处理掉了。视听体验来看,观众们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直接被归0。


整部动画中很多对峙戏份和需要进行仔细推敲的细节处,编剧几乎都用类似的方式一笔带过,让观众自行想象。这也是很多观众觉得《大欺诈师》不够爽或者小儿科的主要原因。


在犯罪题材动画中运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致命的,因为类似题材和情节已经被拍了很多,像《大欺诈师》这样,掩盖自己不善于处理高潮情节的弱点,就会显得很拙劣。


用主角的突然暴走削弱剧情上的对峙


需要说明,其实搞笑和夸张与犯罪题材并不冲突,好的搞笑片段甚至能够很好的塑造人物魅力和辅助剧情发展。比如在好莱坞犯罪欺诈电影《骗中骗》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主角康多尔夫和胡克试图在一场扑克赌局中对仇人行骗,金盆洗手多年的诈骗高手康多尔夫在练习老千手法。




康多尔夫熟练的玩着扑克,正当得意之时却失误了。



这一段戏虽然很简短,故事结构来看甚至可有可无,但是它却犹如神来之笔,既展示了康多尔夫的老千手法高明,还用了一个小失误制造悬念:赌局中会出现失误吗?通过一系列表情和对话塑造了两人的人物魅力。


这是一个成功的搞笑片段案例。也说明了其实比较严肃的题材和搞笑并不冲突,甚至可以成为好“佐料”。


但是在《大欺诈师》中古泽良太却用了大量比较戏谑的手法填补情节。对比同样以夸张搞笑为主,但笔者认为比较成功的电视作品《LEGAL HIGH》《行骗天下JP》,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古泽良太对这类题材的功力不足,且还没有适应动画的叙述方式。



《大欺诈师》是古泽良太第一次接触动画创作,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采访时,古泽良太这样描述撰写《大欺诈师》的剧本过程:


如果是动画的话,怎么样才是符合逻辑成立的呢?很多我自己判断不了。于是就和导演经常交换意见,导演给了我很多细节性的想法和意见,我很感谢。


果然因为动画是一幅一幅画出来的。不是(像电视剧)把已经有的东西聚集起来。穿什么样的衣服,使用什么样的小物件等等,这些都必须要考虑,也总是在讨论这些细节,实在是不可思议。虽然我个人觉得怎样都好(笑)


从这段采访中可以看出来对于古泽良太来说,第一次接触动画剧本创作其实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在动画中,角色的塑造,剧情的展开等等,都与他所熟知的电视剧剧本有着很大的不同。


每次都考虑很多、写很多、然后删除很多、修改很多,一直重复这个过程。尽管如此,明明最开始想的是,一定要拿出厉害的剧本。


但每次写到途中,总会觉得:这种程度的剧本远远还不够。每次交给制作方的剧本,基本上都是自己的极限了。


犯罪欺诈题材本身是十分烧脑的,而很大一部分看点也在于“智斗”。为了这部动画,古泽良太在采访中也表示,他参考了非常多的电影和电视剧。比如上文提到的70年代经典好莱坞电影《骗中骗》。


在《大欺诈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参考《骗中骗》的痕迹。如真假钞票调换、罗兰和阿比的假死、假扮FBI、伪造地下赌场,等等。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70年代老电影中的手法,放在B级片泛滥的如今,已经显得有些过时和俗套,且在当下时代或许已经不合理。



三、结语


作为十分看好霸权社的笔者,对《大欺诈师》可以说爱之深,“恨”之切。


对动画的批评,目的从来不是挑刺和吐槽,而是为了挖掘作品中更加本质的东西,提供一种冷静客观的思考。


回到开头,笔者所失望的,不是说《大欺诈师》不好,而是他的优缺点都过于明显。尤其是在观看前2章节的时候由于过于强调作品的世界性,“美式包装盒下的日本软糖”这种外表和内核割裂的感觉过于强烈(后两章因为带入大量感情戏,突出了人物描写,割裂感一定程度被掩盖),加上剧本中大量的反转剧情是建立在不够严谨的逻辑之上,使之尽管能称为佳作,但远远谈不上“神作”。



如果只是把《大欺诈师》当作一部下饭剧看待,这部动画完全能够满足需求,甚至有点奢侈。但是,如果把他视作一部:顶尖动画公司动用豪华班底制作,面向全球播放的动画,那么它完全可以,也理应做得更好。


或许,与同季度、同样是网飞的《日本沉没2020》一样,正是这种“全球性”束缚了作品本身吧。


参考文献

[1]周栗.韩日悬疑电影中反转结构的内在逻辑与美学特征.当代电影.2020(8).p1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若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