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9:10

纸媒没落一瞥:那些年追过的最小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墨一的电影漫聊,作者:墨一

文章摘要
回忆《最小说》对九五后青春的影响。

• 📚 《最小说》封面设计吸引青少年。

• 🖼️ 杂志配图丰富,增强阅读体验。

• 📉 纸媒衰落,承载童年珍贵记忆。

去年我在家时,看到墙上的最小说,突发奇想做了一个最小说回忆视频。视频发布后,有一个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妹妹联系到我,表示我做的最小说视频对她的论文很有帮助,希望能有时间聊一聊。



随后在一个晚上,我对一个陌生人讲起了我和最小说的那些回忆,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那次聊天仿佛让我短暂回到了过去,现在回想,还有些意犹未尽。


希望用这些文字,再将那份回忆留存。


回忆是一种时光隧道,每次回家翻书架,总会翻到一些曾经的童年回忆,那些漫画、小说、杂志浸染了无数人的童年,而在那个非主流时代,总有些东西不会随着时间溜走,反而会随着时间流逝,将记忆加深。



作为一名九五后,一定或多或少经历过非主流时代,而在我的回忆里,除了杀马特的造型之外,还有一本青春杂志在当时一度很火,这就是郭敬明于2006年创办的最小说。




我本人是在2010年开始接触最小说的,那时候我上初中,学校旁边有个报刊亭,经常会放一些比如读者、意林、故事会这类的杂志 。


小学阶段 一定有不少人读过这些读物,那种线条式的极简画插图以及那些短故事剧集,也曾吸引我挑选一二读个不停 。


但这类杂志的封面设计非常单一,偏向传统,比较保守。


所以当最小说那酷炫奇妙的封面一出现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郭敬明或许也做了调查,那种奇幻的封面是国内大多杂志都没有过的尝试,而这对于那些正处于成长发育,对世界有着巨大好奇的青少年群体来说,无疑是吸引人的。





个人觉得最小说当时火爆的很大原因就在于其封面非常符合青少年时期的审美风格奇幻优雅神秘 。


这些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东西,通过最小说这样一个切口走进了全国青少年群体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阅读粘性。





除了封面之外,最小说的文章配图也非常好看,杂志里前面几篇文章是比较知名的作者,所以都是彩图,比如郭敬明、笛安、落落、消失宾妮、恒殊等等。


中间部分是网友投稿,配图是黑白的,但即使是黑白的,我当时也非常喜欢那些图片的风格,非常自由、青春,很有想象空间,哪怕如今来看就是很普通的非主流。




当年最小说每期的稿件基本都有配图,每篇文章大概会配到2~3张图,现在回看的话,很多时候其实图片和文章没有关联,但那个时候的我甚至会根据文章自动把配图脑补进文章里。


纵然图片和文章可能丝毫不相关,但在阅读的那些时间,这些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仿佛进入了一种阅读式的“小宇宙”。



最小说还会附赠两本册子,一本叫最silence,一本叫最漫画。


最silence每期会有一个主题,里面的文章和附图都是关于某一主题的,比如童年回忆、影视,收藏癖等等,这本册子很薄,薄到几分钟就能读完,但这本册子却是我每次会花最多时间阅读的。


因为这本册子里的配图和文章主题高度契合,而且多是彩图,图片的质量也很高清,每次翻看,那些图片都值得反复观摩,人物的表情、动作、场景、物品、人与物 人与环境的关系都在这一张张图片里 。





每次观看,都像在寻找宝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找到一张自己特别喜欢的图片。


最漫画则是最世旗下漫画作者的连载本,开本比最小说小很多,内容类似漫画party,多个漫画在这本册子里进行连载,不过都是黑白漫画,包含都市、爱情、奇幻、神魔等各种类型。




2011年1月,当时的最世五周年聚会还放了许多宴会照片,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如此多的新人作者。


当年上学的时候都会把名字记得很牢,时间荏苒,再见到这些人,我的记忆也开始模糊,如果没有名字对应,我可能也记不太清了。







我手里最早的一本是2010年的八月刊,当时最小说是每月一刊 一刊15元,所以我每月初都会拿着15元等在报刊亭,时间一长老板和我已经有了默契,一个眼神就知道到没到新刊。


15元对当时家庭不富裕的我来说不便宜,但我老妈还是会每月给我这个钱让我去买,因为对比去游戏厅打游戏,去网吧上网,阅读起码不是一件坏事。


而这本杂志最重要的一点,是成为了我对于上海初印象的物质载体。


最小说在上海创刊,所以杂志里经常会出现很多上海市的照片,有人物也有风景照。







那时候每读完一本最小说,我都会幻想那座城市是什么样的,那里究竟有多大,东方明珠是什么样的。


虽然现在我通过各种视频已经逐渐了解到真实的上海,但我依然会怀念那时看最小说时对上海的幻想。


提到最小说,一定离不开郭敬明每期的自信一拍,他当时不仅是杂志主编,也是自拍达人,几乎每本最小说里都会有他的自拍,当时年少无知的我,真的以为他是一个高大帅气的杂志主编。嗯...


而像一些参加活动或者出去玩的时候,书里的照片就更多了,尤其是,下一站神奈川,最后几页简直就是他的个人写真集......



后来随着网络媒体发展,我对他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每月的最小说和百度百科里对他的描述,我了解到他的出身,他的经历,他后期进入影视行业所经历的各种舆论。


在我看来,他在那个时代确实以一种前卫潮流的眼光引领了很多青少年群体,尤其是九零后为主的一代,可这些人逐渐长大,对他的文字也不再感兴趣,那些矫情的、精致的不再是当下年轻人所需要的。


所以那几年他拍摄的《小时代》《晴雅集》等作品也都口碑不佳,他活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世界里,把一切不好的都揽在自己的身高和出身上,这或许也是他从文字转向影视化后,观众对他已经不买账的原因。


说回最小说,当时的最小说为了鼓励新人出现,经常会设置金、银、铜三大奖项,给予其丰富的奖金,金奖1000、银奖500、铜奖200,说来惭愧其实我也投过稿,但是早就不知道扔哪了,不过即使留着那些文字,现在的我可能看着也会觉得十分尴尬。





在2010年到11年 最小说还举办了两届文学之新比赛,通过选拔新人作者进行出道,最世的很多作者都是从那两届比赛里开始出名的。





冠军会得到奖金(具体多少记不清了)以及出版社为其量身打造的作家发展计划,作家包晓琳就是其中第二届比赛的冠军。


那两届文学比赛,基本都是通过每期最小说附赠的比赛册子进行赛程跟进,里面会有每次比赛进程,参赛者撰写的稿件,以及他们参赛时的照片,只不过纸质差一点,摸起来比最小说的用纸差很多。




现在回忆起来,其实这就是很早期的“真人综艺”只不过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充满了纸媒时代的味道,那个时代没有直播,也没有实时回放,我通过每月一期的最小说,逐渐了解了比赛的过程和残酷。


前段时间我突然想起这个比赛,好奇去微博查了下有些参赛者的名字,发现有的人已经成为了作家,娶妻生子,有的人已经转行做编剧,远离纸媒,有的人则消失在了互联网里。




另外不知道看过最小说的有没有同感,杂志最后总会放一些编辑部内的一些搞笑互动比如互相吐槽互相拿出一些自己的物品讲述一些小故事有些甚至比文章还好看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重要原因那种熟络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近很亲切。





通过最小说,我也认识了很多其他最世作者,比如消失宾妮、落落、笛安、安东尼、恒殊、肖以默、陈晨、芦丽莉等等。


但我手里的最小说只有2010年到2012年这两年的,不是2012年之后就不追了,而是那个报刊亭不进货了,或许是每月没有几个像我一样坚持购买的消费者,进货也赔本 。


我也去其他书店看过,也没有我对它的记忆和喜爱也逐渐在时间里消散了。


某种程度上,那个报刊亭可能就是当年纸媒没落的开始。


时间就这么来到2018年,当我得知最小说即将停刊后,许多回忆涌入脑海。



这件事让我想起鸟山明先生去世有些事物不知不觉间陪伴了我们很久又在我们长大后逐渐被遗忘但突然想起时记忆又会瞬间涌入脑海这些事物就是我们童年的一部分当这些事物远去我们的童年也远去了。



随着我长大,再看最小说里的文章有些其实是很空洞的,但这些书籍确实曾在某个时间段启迪了我对于文字的喜爱和思考,成为了一些人的时代印记,单从这一点来说,我很感谢最小说。



近几年其实我也在网上搜索过当年那些最世作者的现状,发现大多都投身于影视行业了,多集中于编导、编剧、设计师、插画师、导演等等。


这些人这些文字曾经在某个时间点恰好的切中了我,虽然纸媒没落,但它启迪了我对于我文字的思考和想象,如今时过境迁,我依然感谢这本杂志曾带给我的感动和美好。


时代在发展,纸媒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但我相信那些记忆会一直存在下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墨一的电影漫聊,作者:墨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