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衣公子的剑 (ID:yigongzidejian),作者:衣公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衣公子的剑 (ID:yigongzidejian),作者:衣公子,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我一直往返于中东、杭州。
中东真是世界割裂的最佳写照。叙利亚、加沙、也门、黎巴嫩,战火纷飞,每天都在诞生无数死亡和难民。同一时间,石油财富+改革意愿,让沙特、阿联酋、卡塔尔成了全球投资热土,C罗内马尔杰拉德,人类最耀眼的球星云集。
苦难和繁荣,不过一墙之隔。C罗表演帽子戏法的主场,往西走一个杭州到广州的距离,就是加沙。往南走一个杭州不到长沙的距离,就进入七十多年战火不停歇的也门。
高举“2030愿景”的沙特,远不是岁月静好。2017年,胡塞武装向沙特首都利雅得发射导弹。2019年,伊朗无人机轰炸沙特阿布盖格炼油厂(全世界规模最大炼油厂),沙特王室紧张得要躲到美军基地避难。
一批中国人正喊着“不出海,就出局”,向着中东土豪奔来,但是鲜有人研究清楚,沙特的暗流涌动。
如今,全世界都在为特朗普2.0做准备。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东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上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破天荒地选择沙特,而不是传统邻居加拿大、墨西哥。沙特也办得风风光光,萨勒曼国王和小萨勒曼亲自接机。一年前,奥巴马访沙特,只是利雅得市长接机,沙特电视都不报道,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2019年,伊朗无人机攻击沙特本土,特朗普却拒绝干预。这阴晴不定的关系,把沙特的不安全感拉满。
特朗普推动订立《亚伯拉罕协议》,企图推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如果实现,可以提升中东和平。但是,类似的剧本已经在中东上演了无数次——每当和平有进展,一定会爆发极端暴力事件,把局面彻底搞乱。刚订立企图带来和平的《戴维营协议》、《奥斯陆和平协议》,时任巴以领导人遭刺杀,萨达特、拉宾惨死于近距离枪杀。果然,这一次,是2023年10月哈马斯突袭音乐节绑架人质,仇杀和报复再起——中东更乱了。
在美国总统竞选中,中东是份量极大的话题。现在,特朗普2.0来了。
上海直飞利雅得,12个小时的飞行接近尾声,我透过窗户凝视下方的阿拉伯半岛,忍不住思考,这片土地在新时代会去向何方。满怀期望、本已艰难的中国企业之海之路,又将被时代的大潮推向何处?
一、一次没有安全根基的改革开放
把沙特改革类比为中国改革开放,并不准确。
有两点重大不同。
第一,产业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抓手是中国的广大廉价劳动力,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再由下往上逐步产业升级。但是沙特,劳动力既不广大(两千多万沙特人+一千多万外来务工人),也不便宜,改革的抓手是石油财富——花钱。花钱投基建,花钱把好的产业引过来,人类历史上,没有可以复刻的模板。
第二,安全环境不同。1978年,中国的安全状况很好,北面的苏联式微,走向解体,无力干涉中国。东边,中国和美国建交互访,连同日本。南边的印度、越南,以战促合。总体上,当年的中国没有安全隐患,可以统一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仔细看看历史,战后,每一个经济奇迹/复苏,都在国家没有安全顾虑的前提下取得。除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四十年,还有战后的日韩、西欧,把安防交给美国/北约,从而把有限的资本、精力都集中到经济建设。
相比之下,沙特的发展,是在背负极重的安全顾虑下进行。沙特看似富裕太平,但是底层极度焦虑,安全才是最大的追求。其中,安全顾虑最突出为这三项。
沙特王权——长期面对世俗革命、伊斯兰主义的颠覆威胁
阿拉伯身份——作为阿拉伯第一强国,如何和以色列、伊朗(波斯人)、土耳其人和平共处
宗教冲突——逊尼派(沙特为首)vs什叶派(伊朗为首)的激烈对抗
中东历史问题,盘根错节,极度复杂,很可能已经超越了人类智慧,注定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沙特改革的独特模式,我把它概括为:安全胜过经济,安全高于一切。
我们常说的中东地区,包括中东、北非,从地中海南岸、东岸延伸到波斯湾地区。这块位于欧、亚、非正中心的战略要地,人口以阿拉伯人为主,加上部分波斯人、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不似今天的无休止仇杀,长期大一统王朝,先是阿拉伯帝国,再是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帝国陆续完成对整个阿拉伯地区的征服。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奥斯曼帝国来自土耳其,阿拉伯人不甘外族统治,兴起“驱除鞑虏”的民族起义。
沙特家族加入这股时代大潮。早期创业者阿卜杜拉·本·沙特,反抗奥斯曼帝国失败,被斩首,头塞在胳膊下示众。
沙特历史,到这个阶段,还是中国人容易理解的——类似我们的元、清。被临近的民族武力征服,反抗+民族融合。
但是进入近代,中东变得复杂。奥斯曼帝国统一而强大,占据欧亚非大陆的要道,垄断东西方贸易。为了避开强大的中东,欧洲才探索海上航道。葡萄牙的迪亚士、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北上,到达印度。西班牙王室紧随其后,投资哥伦布,向西航行找印度(凭借当时的新知识——地球是圆的),最终到达美洲。依靠大航海掠夺+工业革命,欧洲崛起。
是时候收拾中东了。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国家,入侵并殖民了地中海南岸的北非——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拿破仑的一个命运转折点,就是远征埃及。
在石油之前,中东就是宝藏,不仅有极佳的地理位置,还盛产棉花。英国工业革命,棉花来自北美;而法国,来自叙利亚、黎巴嫩。
英国不在地中海,本来对中东兴趣不大。但是随着苏伊士运河的诞生,英国介入埃及,打败法国,夺走这块宝地——苏伊士运河缩短了英国本土和印度的距离。
欧洲列强彼此争斗,但是有一件事高度共识——中东是个好地方,因此这里不能再出现一个强大的大一统国家,最好分裂成多个国家,最好彼此冲突不休,那么列强就永远可以插手,永远可以控制中东。
奥斯曼帝国就是中东的“大清”。从前看不上欧洲洋人,但在欧洲完成工业革命后,又打不过洋人。土耳其收获一个屈辱称号——欧洲病夫(而后才延伸出了“东亚病夫”一词)。一战战败后,奥斯曼帝国被彻底瓜分肢解。
了解这段经历,你才能理解现在的中东。
比如,土耳其国力很一般,但是为什么民族主义那么强,到处宣扬民族自豪感?因为它就是“大清”,曾经是一个天朝上国,落后挨打,有了屈辱的近代史,热衷“重回伟大”的叙事。
再比如,中东很多邻国的边界线,就是一条笔直的直线,简直就是拿尺子画的。那是因为当年殖民者划国界的时候就是很随意,以至于中东几乎所有相邻国家都有领土纠纷,大量到今天都没解决。
英法缔结的瓜分奥斯曼帝国的《塞克斯-皮科协定》,提议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当时巴勒斯坦地区居住的犹太人才两三万人,从此,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涌入,达百万之众。中东的复杂度也指数上升。
1931年,沙特建国。大背景是——英国为肢解奥斯曼,鼓励阿拉伯人起义造反。长期以来,这份造反事业的大哥是埃及、叙利亚、巴格达等中东富裕地区。沙特,是中东最穷最弱的,国土就是一片沙漠,连历史上列强都懒得占领。沙特家族通过和保守且凶残的瓦哈比主义宗教势力结盟,获得号召力。
按中国人常理,更开明更包容才有号召力,为什么一种保守的宗教势力能带来号召力?但这就是中东独特的历史,也延续到今天——在中东积贫积弱的几百年里,诞生了一种理论,为什么我们被异教徒欺辱?为什么真主没保佑我们?因为很多伊斯兰信徒不够虔诚,因为伊斯兰被西方文化污染了。正确的做法是,净化伊斯兰,回归《古兰经》最严格的指引,以获得力量。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东底层,尤其是因为战火沦为难民的人群中特别有号召力,直到今天。早年,沙特战士们勇猛无比,争着赴死,因为瓦哈比告诉他们,战死沙场,直接进天堂。最终沙特打下了麦加、麦地那两座伊斯兰圣城,有了事业的第一桶金。
沙特人没有想到,当年自己掷出的回旋镖,有一天,也击中了自己的后代。
二、军官革命vs君主制
在石油之前,沙特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全球穆斯林来麦加、麦地那朝圣带来的收入。
石油发现之初,沙特并没有暴富。一来,早期石油售价不高,二来,根据协议,收入大头属于探出石油的西方石油公司。
但危险却与日俱增。沙特第一次巨大的不安,来自西边接壤的埃及。
欧洲主导肢解奥斯曼帝国后,中东涌现的独立国家,都是和沙特一样的君主制王国。
1952年,纳赛尔率领自由军官推翻了埃及的法鲁克王朝,成立了埃及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强势从英法手中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一下成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英雄。
这在当时的阿拉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几百年里,阿拉伯人受尽屈辱,先是被土耳其人统治,随后欧洲人入侵,在战场上阿拉伯人完全不是对手,永远在输。好不容易,跟着欧洲打仗,推翻了奥斯曼帝国。但是,在分赃一战成果的巴黎和会上,阿拉伯人表面上是战胜国,但是英法不打算兑现承诺,阿拉伯人又一次在外交上饱受羞辱。
怎么样,是不是和同期的中国一模一样?
再后来,欧洲看似走了,但是,阿拉伯人以数倍的人口和土地,却打不过弹丸之地的以色列,反而被打得满地找牙。就在这时,埃及的纳赛尔,从英法列强手里强势收回苏伊士运河,(虽然这背后其实是美苏在打击欧洲),在阿拉伯人看来,和外界打交道,从来只有受欺负的份,但今天第一次在和列强的对话中赢得成果。阿拉伯人感觉自己站起来了。
打个类比你就能理解了——如今输的满地找牙的中国男足突然2:0赢了韩国或者日本,第二天一定会成全国偶像。
这场阿拉伯人的幸事,却令沙特极度不安。
纳赛尔推翻国王,政变上台,也一直在为自己的造反找合法性。现在,志得意满的纳赛尔,对其他国王们指手画脚,向整个阿拉伯喊话:为什么我们民族受尽屈辱?因为我们制度落后,阿拉伯人要崛起,先从推翻君主制开始,再通过革命政权联合,实现阿拉伯民族统一。
世俗革命的战火很快烧到了沙特的家门口。1962年,沙特的南方邻国,也门革命。
已经被骄傲冲昏头脑的纳赛尔,让埃及军队进入也门作战。另一边,沙特领导君主制国家阵营,双方在也门打起代理人战争。最终,也门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就像冷战下亚洲的朝鲜,欧洲的德国。不过,也门后来的经历比朝鲜、德国还要悲惨百倍。
从此,也门的战事再也没有停歇过。阿拉伯世界所有的思潮,都会在这里碰撞、冲突、打仗。
君主制vs军官政变——也门打仗;
站队社会主义vs站队资本主义——也门打仗;
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支持向美国求助vs反对向美国求助——也门打仗;
逊尼派vs什叶派——也门打仗……
也门沙特边界,离利雅得仅仅700多公里,是杭州不到长沙的距离。
三、伊朗
让沙特没有安全感的内容包括:
1、主张推翻君主制的世俗革命。
2、南方邻国也门永不停息的战火。
3、混乱滋生恐怖主义,和异教徒美国结盟的沙特,一直是恐怖分子重点敌视对象。
4、赤裸裸的抢油田。埃及入侵利比亚,萨达姆吞并科威特,都是大国财政危机,直接抢别人油国。
还有,目前沙特最大的敌人——伊朗。
同样是伊斯兰教,以沙特为代表,中东大多数国家和居民,信奉逊尼派。伊朗是唯一一个什叶派掌权的大国。
逊尼派和什叶派,差异点在于,穆罕默德的继承人是谁。在后来的历史恩怨下,分歧越来越大,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水火不容,比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差异还大。逊尼派和什叶派,基本互相视对方为邪教。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
多年前沙特扔出的回旋镖,终于射向了自己。早年建国发家,沙特倚仗瓦哈比主义,宣扬极端保守宗教。如今,更激进的人来了。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政教合一,以“净化伊斯兰”为使命,国家合法性就建立在,对逊尼派、异教徒永远的“圣战”之上。为此,伊朗长期扶持真主党、哈马斯、胡塞武装、伊拉克的库尔德人……
1979年11月20日,1000多名反派者,占领麦加大清真寺,要求净化伊斯兰,摒弃西方价值观,斥责沙特王室腐败伪善。僵持两周后,军队介入,死亡数百人。
同一时间,沙特东部爆发暴力示威,反叛者高举伊朗领袖霍梅尼的画像。沙特主流是逊尼派,但是沙特东部是什叶派聚集地,这里靠近伊朗,而且沙特油田集中在东部。
也门,继续为新的主题打仗。
还有一个头疼的,东方的卡塔尔。和沙特相邻,却是伊朗的铁杆。卡塔尔和伊朗,共享当前世界上最大天然气田——北方-南帕斯天然气田。
中东各国语言基本相通,广播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是埃及纳赛尔控制的阿拉伯之声,电视时代,到今天,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是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半岛电视台经常批评其他君主国的内政,沙特很恼火,多次联合君主国对卡塔尔断交,最凶的一次是2017年,沙特断交且封锁卡塔尔,差一点世界杯都办不了。
说起来,沙特是中东实力最强的那个——GDP第一,国土面积第一,石油储量第一,两座伊斯兰圣城所在。但是沙特内心极度不安,本土看似太平,其实和动乱只隔着一层纸,而且炮火长期就在家门口。
因此,沙特GDP世界第19,但是军费世界第5。
了解一个国家的特点,才能做好出海。
在我看来,沙特劳动力贵(是越南、泰国、印度的3~8倍),人口不多(2000万本地人+1000万外籍打工人,对比之下,印尼3亿,土耳其近9千万),市场不大,劳动者不积极,承接产业链很难。
沙特的特点就是石油财富,愿意花钱。广为人知的一个刚需是基建,2030愿景下,如今整个沙特就是一个大工地。但是我在调研中还发现一层,沙特的另一个刚需是安全。
2030愿景里有一项,武器本地化生产要到50%——军事安全。
从乌克兰到巴西,沙特收购、投资了大量农业、淡水项目——粮食安全。
PIF和大华合资,海康威视、大华在沙特做得很成功——社会安全。
四、搞平衡的大师
际遇决定了,沙特一直都是玩平衡的高手。
中文互联网有一种言论,沙特正在抛弃盟友美国,倒向中国。恕我直言,短期绝无可能。沙特的确在修正和两个国家的距离,但是为了骑墙,在搞平衡中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
一百多年的安全际遇,让沙特养成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事实上,久经沙场的沙特一直是搞平衡的高手。从不冲锋陷阵,最后坐享其成。
沙特建国就是利用欧洲肢解奥斯曼帝国的势力。
后来,美国和英国抢中东的主导权。沙特的姿势就很优雅,看你们斗,左右逢源,等英国大势已去,沙特再很自然地和美国到一起。
很多事例可以佐证这个观察。比如,沙特是如何收回石油利益的。
石油开采,按照最初的协议,承担探测风险的西方石油公司拿大头,毕竟要钻探,修管道,提炼,运输,组建销售网络等等,前期投入大,承担巨大风险。但是产业成熟后,利润上来,阿拉伯国家却说不公平,自己应该多分点。由于沙特石油储备最大,收益也最大,照例说应该它牵头来闹事。但现实是,利比亚出头,卡扎菲做得罪人的狠事,和西方撕破脸。等到卡扎菲从西方石油公司手里收回石油控制权,一直躲在兄弟后面的沙特,要求自己也享受一样待遇——让兄弟去斗争,沙特坐享其成。
沙特自诩阿拉伯第一强国。但是对抗以色列,冲前面的从来不是沙特,而是埃及、约旦、叙利亚。另一方面,沙特的巨大石油财富受益于巴以冲突,属于渔翁得利,改变国运。
1973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利雅得,希望沙特动用石油作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发起石油减产、禁运。
这才是沙特在巴以冲突中露脸最多的一次。沙特牵头组织产油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石油禁运,石油价格从3美元,涨到11~13美元。沙特石油收入1970年是12亿美元,1973~1974年禁运高潮时期是225亿美元。1979年到达700亿美元。
沙特这才开始享有真正的财富。
所以,沙特可不是中文互联网中的“人傻钱多”,也不会对中国的成就“惊掉下巴”。利用各方斗争,骑墙周转,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一直是沙特最拿手的事。
今天地缘政治发生很多变化。页岩油气革命后,美国从沙特采购的石油只有十年前的1/5。美国自己成了国际市场油气的大卖家,中东稳定对美国的战略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从美国2021年从阿富汗不负责地撤军,就可以看出)。现在,最希望中东保持稳定的是中国。
沙特国内有一种共识,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沙特最大的石油买家是中国。对今天的沙特来说,中国能带来产业升级、工业化,不过,沙特第一位的诉求,是安全。我把它概括为,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高于经济。
沙特看的很明白,安全靠美国。
海湾国家进口的武器75%来自美国,来自中国的仅不到2%。美国在中东有驻军,有很成熟的情报网络,打过好几次战争证明过自己。在中美博弈中,如果沙特果真是那件事触犯了美国底线,美国只需要松一松手,让沙特对手搞一点小动作,沙特就会立刻出现在美国谈判桌上。
因此,所谓颠覆石油美元,协助人民币国际化,沙特乐于和美国博弈,但是绝不会触犯美国的底线。
另外,我在沙特的一个观察,美沙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比中沙充分很多。比如现在沙特很多演唱会,音乐节。欧美歌手唱着英文Rap,台下很多很多沙特人跟着唱。我再问问沙特人对中国了解多少,音乐?明星?电影或者书籍?几乎没有。
这就是当下中国企业出海的玻璃天花板。出海沙特不可能速胜,只能缓缓图之,只能摆平心态,多站在沙特角度看,沙特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一单一单,踏踏实实赚点钱。
五、尾声
上海直飞利雅得的航班,去要11小时,回要8小时,漫漫旅途,我带了这本尤金·罗根的大作《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The Arabs:A History)。
在万米上空,看这位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大师为我们剖析中东几百年的来龙去脉,苦难变成冰冷的数字,到处都是这样的段落——A袭击了B,几百人死亡;B报复A,轰炸造成几千人死亡,几十万人成为难民。
阿拉伯人、奥斯曼、殖民者、犹太人、基督徒、君主和军官、逊尼和什叶、恐怖分子和平民……周而复始,中东的问题庞大错杂,已经超出人类智慧和胸怀的边界。
不久前,叙利亚推翻了独裁家族,走向民主,但是可以明显感受到,欢庆气氛远不如十年前的阿拉伯之春。中东这片土地,推翻的东西太多了,推翻奥斯曼帝国,赶走欧洲统治者,没有带来安定和富足。那就推翻君主制,还是不行。当年赶走国王的军官们,萨达姆、卡扎菲、穆巴拉克、叙利亚每个人都想着要传位给自己儿子,战争终于把这批独裁军官也消灭了,但是,拿到自由、选票的伊拉克、阿富汗,还是没能走出怪圈。
路太长,书很好,邻座大叔,借书一阅,攀谈起来。他说,国内实在需求凋敝,他的生意好难,不得不在全球到处找市场。我说,最近在中东、东南亚见的企业家,都和你一样。我谈了谈我出海的见闻,以及对沙特市场的一些思考。
分别时,我感慨,中国人总是痴迷宏大叙事,而对自己的际遇后知后觉。他点点头。我整理成文,致敬那些到了今天还不甘命运,还在路上挣扎和奋斗的中国人。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