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商业知识(ID:BKfudan),原作者:Kimmo Eriksson(马拉达伦斯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教授)、Irina Vartanova(未来研究机构研究员)、Pontus Strimling(未来研究机构副教授)、Brent Simpson(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学教授),编者:王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聘副教授),题图来自《千与千寻》剧照
线上从长远来看,自私可以自利吗?理性选择理论表明,自私的人主要从获得自己的利益中得到满足,而利他的人则更关注他人的利益是否得以实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自私的人得到的结果应该比利他的人更好。如果这种观点具有普适性,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利他的行为和动机何以持久?
为了回答这个难题,本文的作者们通过五项研究,质疑了自私会带来更好的结果的说法,并证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远来看,慷概的付出总会有好的回报。
作者们使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多个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其中包括美国的一般社会调查、欧洲社会调查以及英国家庭纵向研究和美国家庭收入的相关数据。样本涵盖了来自美国和23个欧洲国家的大约53000人。
后代繁衍
作者们发现,利他的动机和行为均可以促进生育。从纵向来看,自私的人尽管在研究伊始拥有更多的孩子,在之后的5年里,孩子数量增长的速度却并没有利他者来得快。这种模式不仅在短期出现,在长达14年的研究窗口中也是如此。而在第14年末,相比自私的人和中度利他的人,具有高度利他动机和行为的人的孩子数量最多。
经济收入
相比繁衍,利他和收入之间的线性关系并没有那么直截了当,而是取决于这种利他是利他动机还是利他行为。利他动机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如认为人们应该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或者认为帮助周围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而利他行为则包括了参与慈善机构的志愿者工作、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为他人让座等具体行为。
作者们发现,利他动机越高的人收入越高。而比起自私的人和利他行为最多的人,在过去12个月中利他行为频率中等的人的收入最高。但从纵向来看,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利他程度中等的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往往没有利他行为最多的人快。而自私自利的人则收入起点更低,增长速度也较慢。在第14年末,利他行为最多的人的收入最高。
自私与繁衍
为什么利他会带来更多的后代?作者们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生养子女通常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以及其他方式的自我牺牲,这些投入和牺牲往往需要个体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可能降低了自私的人生育孩子的动力。另一种可能性是,利他的人往往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更多的机会生育孩子。
自私与收入
作者们认为,利他最大的益处之一是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能会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帮助利他的人找到更好的工作,并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此外,利他的品质在工作场所也难能可贵。利他的人往往更乐于帮助同事,并会为组织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行为都有助于他们获得更高的地位或被委以重任,进而获得更多的物质收入。因此,从长远来看,利他的人往往有更快的收入增长。
但是,利他的特质也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使得利他的人或者更倾向于将精力投放在帮助他人的志愿服务中,从而忽略了个人的职业发展,或者主动选择那些可以帮助他人的低薪工作。因此,相比较那些利他程度中等的人,利他行为最多的人反而表现出较低的绝对收入水平,使得利他和收入呈现出倒U形的关系。
其他可能性
作者们还指出,这项研究设计的本身也可能影响了研究的结果。例如,数据模型中并没有考虑到教育和宗教信仰等个人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自私与生育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此外,这项研究将利他和利己当成一个数轴上的连续变量,但并不排除在现实生活中,利他和利己动机相互交织,例如,一个人为了确保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而去关心帮助他人,看似利他行为,实则出于自私的动机。这些复杂的现象,均有可能影响到本研究的结论。
人们关于自私的代价的直觉是什么?
如果利己主义确实不利于经济收入和后代繁衍,那么人们会预料到这种负面影响吗?还是他们相信自私可以自利?
作者们根据一个人是否会关心他人的福祉并帮助周围的人,把人分成三大类:利他者,自私者和介于中间的。他们从美国招募了400名被试,让其评价这三类人可能有的生活状况:“平均而言,哪类人的孩子数目最多、身体最健康、收入最高、人际关系最高、幸福感最高?”
结果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直觉都是很准确的,特别在关于利己主义的负面影响上,人们可以准确预料到自私会恶化人际关系、降低幸福感并减少生养孩子的数量。但是,就收入而言,与实证研究结果背道而驰的是,人们的直觉认为,自私的人会赚到更多的钱。这一发现揭示了利己行为的矛盾之处:如果人们预料到利他行为可以带来更多的好处,那么自私的人可能会因为利己的缘故而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但是,由于人们的直觉错误地认为,利己可以得到更高的收入,因此,自私的人反而自认为利己行为是理性的最优选择。
本文的研究表明,利己主义不利于后代繁衍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类可能正在向着更多的利他、更少的利己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可能并不是由于遗传导致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例如奖励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制度及其他社会因素。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当今“嘈杂”的商业环境中,利他的合作策略可能比利己策略和严格的互惠策略都要好。
在严格的互惠策略中,如果一种好心的行为被误解为有自私的目的,则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谴责,甚至会引发对方报复性的行为。尤其在现实的商业环境中,交易双方的本意及行为的影响往往并不总是一目了然,更多的利他的合作策略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降低误解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商业知识(ID:BKfudan),原载于第22期《管理视野》,编译自:Generosity pays: selfish people have fewer children and earn less mone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20,118(3): 532–544,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37/pspp00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