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观书评,作者:高世扬,头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观书评,作者:高世扬,头图来自:AI生成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房地产产业的兴起使得“居住”成为世界各地政府与居民都必须面对的难题。当房子变成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商品,居住在某种程度上已脱离了“经营邻里社会关系”的传统意义,并被资本的流动与各种充满创意的投机行为更紧密地绑在一起。
在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州的全职最低工资(minimum wage)工作者能够在不支付超过其月收入30%的情况下,负担得起一间一卧室的住房单元的租金(30%是联合国与学界公认“住房可负担性”的标准基准),这说明了发达国家住房市场供需之间日益失衡的窘境。在中国,“拥有一套房产”不但与就学和医疗等社会保障紧密关联,甚至被社会绝大多数人视为年轻人结婚的必要条件。
在《金门:美国住房之战》一书中,康纳·多尔蒂(Conor Dougherty)通过加州旧金山湾区 (San Francisco Bay Area)居民的故事,探讨日益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多尔蒂用抽丝剥茧的手法层层述说不断上涨的房价及租金背后的经济、法律、历史和日常经验。
《金门:美国住房之战》
[美] 康纳·多尔蒂 | 著
相欣奕 张美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9月
旧金山湾区为我们思考全球居住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退役美军人员在这个终年阳光普照的地方开启了第二人生。他们试图把用在战场上的军事科技转换成消费性产品,为硅谷的发展奠定了扎实且无法被取代的基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旧金山湾区无疑是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龙头:世界上最具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包括APPLE、NVIDIA、GOOGLE、Facebook、AMD、Netflix和Broadcom等都在此地设立总部,而这些企业每年产值的加总甚至超越了许多国家的GDP。
但极其讽刺的是,在这个资金泛滥的全球都会区域,一般民众却越来越无法找到一个容身之所。10年前笔者在旧金山市区Mission District居住时,以每月1,300美元的租金住在一个一房一厅的公寓。10年后的今天,旧金山一房一厅公寓的平均租金已疯涨至2,650美元。对于那些从事非高科技产业的民众与家庭——如教师、餐厅酒店服务员、自营店家、医疗体系基层的护士与看护工等等——旧金山湾区的房价与租金涨幅已经彻底失控。
有不少人迫于无奈住进了行动拖车甚至在公共空间搭起了帐篷(当地人戏称这些公共空间为 “Tent City”)。本书作者多尔蒂在旧金山湾区长大,目前依旧住在旧金山。他是《纽约时报》的经济记者,长期报道加州房地产和工资议题。这个背景让本书的写作融合了记者的冷静视角与个人的洞见,为加州乃至美国的住房危机提供了翔实且有逻辑的记录。
《金门:美国住房之战》以清晰而细致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旧金山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住房危机。多尔蒂反驳了美国主流社会把无家可归者视为“个人不够努力工作”的看法。无法负担的房价与租金的背后代表的是畸形的房地产产业以及政府失能。
书写居住:从个人“维权”到社会“集体想象”
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的主流媒体,居民与房地产商(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角力往往被写成是个人或特定社区“维权”的过程。《金门:美国住房之战》跳脱了这个原子化的狭隘视角,把叙事提升到社会集体想象的层级。
多尔蒂以索尼娅·特劳斯(Sonja Trauss)的故事为核心展开:索尼娅是美国“欢迎来我家后院”(Yes in My Back Yard,简称YIMBY)运动的创始人。书的开头是索尼娅第一次出现在公众听证会上,支持在旧金山湾区建设更多住房。那时她快30岁,是一名经济学辍学博士生,徘徊于教授数学和面包店的工作之间。
在她人生的这个不上不下的阶段,她充满激情却缺乏专注,曾有一长串被放弃的爱好——包括举重、角色扮演游戏和参加喜剧团体等等。YIMBY的倡导让索尼娅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她开始出现在旧金山湾区几乎所有关于住宅建设的公众听证会上,要求政府官员与民意代表建造更多的住房。
索尼娅的故事呼应了城市理论家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60年前的诉求:在1961年出版《伟大美国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中简·雅各布斯曾强而有力地呼吁:“一个成功城市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人们必须对彼此承担一定的公共责任,即使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索尼娅所领导的组织名为“旧金山湾区租户联合会”(San Francisco Bay Area Renters Federation,简称SF BARF)。这个组织致力于为那些因未能建造出适合居住的住房而受到伤害的不同群体发声,并积极施加压力以降低租金。这一举措标志着住房倡导领域的重大转变:在关于新建设的讨论中,必须尽可能地容纳来自社会各界的多元观点,而不仅仅局限于当地居民与项目开发商这两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
索尼娅的“建造一切”立场,以及她积极参与地方斗争的习惯,使她与传统的可负担住房非营利组织、当地居民、市议会和开发商之间产生了显著的冲突。尽管如此,她的运动旨在引起公众对居住问题的持续关注,推动更广泛的社会讨论。索尼娅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住房条件,更是希望通过激发公众的意识,促使更多人参与到这一重要议题中来。
她的工作成功地吸引了当地记者的目光,并赢得了大额捐赠者的支持。这种关注不仅为她的组织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也为住房问题的讨论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种方式,索尼娅希望能够推动政策的改变,促进更公平的住房环境,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安全、可负担的居住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多尔蒂在书中对YIMBY运动的特权进行了令人钦佩的批判性描述,犀利地指出该运动主要由白人组成,且常常由科技资金支持。多尔蒂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批判性调查报道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的精神与价值:在书写社会集体倡议行动的时候,我们必须采取独立的观点,才能更全面地评论倡议行动对既有社会结构的影响力。
跨越城市规划专业与人民日常生活的鸿沟
在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中,专业空间规划的设计者与一般民众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渐扩大。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得民众在城市生活中的声音变得微弱。专业培养的过程往往将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与设计师推离民众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在设计时难以真正理解和反映普通人的需求与愿望。与此同时,一般民众也极少有精力或能力将自身的居住经验进行概念化,以有系统的方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这种缺乏沟通与理解的局面,使得城市规划往往无法有效回应民众的真实需求。
《金门:美国住房之战》展示了跨越这道鸿沟的可能性。通过深入的调查性报道,多尔蒂让专业空间规划设计者与一般民众看到了高房价与高租金背后的复杂性与多层次结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公平与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民众的声音得以被听见,专业人士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众的困境与期望。说故事成为跨越鸿沟的超能力,它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激发共鸣,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本书述说了住房短缺以及随之而来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和不平等问题,并且呼唤社会展开一场围绕国家良知的人权辩论。虽然多尔蒂讨论了诸如实施租金管制、减少建筑限制、改变建筑行业以及增加多户住宅区划等解决方案,但这些并不是书的中心论点。相反,《金门:为国住房之战》一书的结尾强调,住房危机在许多方面关乎我们愿意为那些最贫困的人提供什么,而这往往是以牺牲那些拥有更多财富和权力的人为代价。
加州拉法叶市的城市规划师史蒂夫·福克(Steve Falk)在讨论在BART(轻轨交通)站附近增加密度时,因居民的愤怒而辞职,他指出:“所有城市——即使是小城市——都有责任应对我们时代最重要的挑战:气候变化、收入不平等和住房可负担性”。
《金门:美国住房之战》入选了《时代》杂志2020年100本必读书籍名单,也是《纽约时报》的编辑推荐,并且在Planetizen的2020年最佳城市规划书籍名单上。这些荣誉实至名归。本书对那些在该领域外工作的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没有相关背景的人也能轻松阅读,并对地方规划的复杂性和民主过程中的摩擦产生兴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观书评,作者:高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