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留意,进入“付费上班”时代了?
2025-01-15 14:33

一个没留意,进入“付费上班”时代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猎聘 (ID:liepinwang),作者:luna,头图来自:《我,到点下班》

文章摘要
假装上班公司应对失业焦虑,提供沉浸式工作体验。

• 💼 创意公司:提供付费上班,模拟真实职场环境。

• 🤝 社交支持:参与者互助,增进社交和职业资源共享。

• 😢 心酸实景:反映失业者的焦虑和对职业空白的恐惧。

3年前,橘子突然裸辞了人行的工作,朋友纷纷表示震惊。


毕竟,那可是人行啊,香得不行人人抢破头的职位。也因此,橘子辞职,只能完全瞒着父母。


辞职后,她和老公创业,在住的小区里租了个小户型,做减脂餐外卖生意。


但因为还跟父母住在一起,为了瞒天过海,辞职之后她继续扮演人行白领:


早8出门,晚10回家,晚归解释成加班,其实天天在出租屋里围着小厨房打转。


外卖生意就指着夫妻俩人,她也没时间上街瞎转悠,自然也没啥机会被外人拆穿,这个谎言愣是维持了1年,直到她主动摊牌。


橘子算得上是初代假装上班人。


但好歹,她还是真的在上班,只是辞了职偷偷创业。但新一届假装上班的社畜们,则只能选择哪里倒下哪里躺一会儿:


想上班,但又找不到自己想上的那种工作,干脆DIY个自己喜欢的班的形式先糊弄着。


事实证明,有需求就一定就有供给。



假装上班公司应运而生。


在这种公司里,除了不用做上班的工作,所有上班的规制一应俱全。在这里,你的梦中情位由你做主。


不是星巴克去不起,而是这里更有性价比


付费上班公司,又名大型成人托管所、沉浸式上班主题餐厅,近日如泥石流般涌入公众视野。


这种公司乍一听不靠谱,实则创业动机十分清晰。


拿“某公司”举例。



要成为这家公司的“员工”,每月付公司3500元,公司拿其中2500元给你发工资。


剩下1000元,公司包一顿午饭,提供办公场所、工位、wifi、不讨厌人的同事和不难缠的领导。


换句话说,你用1000块换月供食堂+座位费+其他。


这个“其他”里面包含的内容就很丰富了。


公司按需提供工作内容,提供老板和监工,让你能真正模拟坐班的实感;


不定期有老板来给你布置工作任务,但和真工作的区别是:


不想干不认可可以直接把方案扔经理桌上,扭头就走。


当然,扔桌上这种服务是另外的价钱。


此外,公司是需要打卡的,早10晚5,你可以迟到早退摸鱼旷工,甚至可以选择上五休二还是大小周;


但,加班是要额外付费的,10元/小时。


你可以选择缴纳社保和不缴纳社保,可以自拟薪资,还可以开实习证明。


但如果想坐老板的工位,加50块才能坐大办公室。


简而言之,月付1000或日结49.9,即可一键直达“我在上班”的幻觉,网友们一盘算,甚至觉得超值。



毕竟,不去付费上班,在家闲着也是要花钱吃饭的,更别说在家还得消耗的电费、水费、空调暖气费,去咖啡店上自习还有餐位费。


更别提那种整天宅在家里与世隔绝和无所事事的淡淡“死感”。


为了假装上班,职场人用尽所有力气和手段


你以为假装上班有限公司是在哗众取宠,但至少它的初衷是真的想帮打工人解决问题。


毕竟,或主动辞职、或被裁员的中年人,为了假装上班已经疑似用尽所有力气和手段。


新都市流浪儿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打法:


坚持早上8点出门,之前步行上班的,绕公园刷满微信步数,以免引起薛定谔式监控的爸妈疑心;坐地铁的,换乘至少2次以上到人少不熟悉的街区,免得遇见熟人被抓包;


喜欢溜达的,这里看个免费展览,那边公园躺着晒晒太阳;喜欢静止的,找个地方坐着蹭wifi,一坐就是一天。到点了,大家还得主动去挤晚高峰,营造回家时分的“班味儿”。


逢年过节迎来年度最大开销:中秋节买月饼,过年取私房钱,哐哐往父母家送,自掏腰包凭一己之力营造“关心关爱员工、福利待遇超群”的前司氛围。


环境好,安静,有茶水,有暖气,有网络,有浓厚学习工作氛围,特别适合一些自控力不高的人来此相互约束。


最关键还免费。对于断掉收入的人而言,25一杯含座位费的咖啡也变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能省则省。


前几日刷到一个帖子:别再裁35+的老人了,我们社区图书馆要坐不下了,配图是一张塞满中年人的图书馆群像。


你会发现“35岁被裁了的人都去哪了”这个问题瞬间有了答案:


都在图书馆里抱团群暖。


在这里,有人码字,有人炒股,有人考证,有人直播自习。


一来二去,图书馆人满为患,哪怕早上八点开馆就冲,也发现鲜有空位。


但公立图书馆毕竟数量有限,随着失业大军人数不断增加,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打工人又将目光投向了支持孵化创业的众创空间,也就是假装上班公司的前身。



这种众创空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创业者减轻创业成本,提供孵化产业的各种资源整合和支持,但很快出国备考的、裸辞考公的、wfh、还有失业准备面试的,都在此汇聚一堂。


收费模式可日结、月供、季租,“新员工”还能体验9.9的优惠价。


在上海南京西路的高楼里就有这样一个写字间。已经“入职”1年多的王女士表示:


跟常来办公的几个“同事”成了朋友,夏天的时候办公室里还会奶茶社交和团建,平时还能互换有无,交换资源和信息,找到工作和面试机会了还会互相祝贺,怎么不算一种限定归属感?


也就是说,在图书馆免费上自习的基础上,众创空间更集结了社交和职业支持功能,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资源。


但收取租用费用,多少还是令更广大的失业者却步;


而假装上班公司,则更像真正意义上“飞入寻常百姓家”,虽说也收费吧,但管饭还挂靠社保,给予员工“正式入职”的体面,比图书馆活络,比咖啡馆实在,性价比似乎更高了。


假装上班的B面,是成年人自娱自嘲的心酸


当然,也有热心网友替假装上班有限公司的老板担心这是回不了本的生意。有网友粗略估算,按照1000元的收费标准,一家付费上班公司得至少保持日均在职员工15人以上,才能保本。


也有专业人士质疑,没有实质经营内容的挂靠社保等行为是否属于擦边,法律这关是否过得去?是否会有人趁机诈骗?


更有扎心吐槽:有一群人失业了,所以开了一家“假装上班有限公司”,正好你也失业了,就去付费假装上班了。这下好了,他是真有班上了,而你还是失业。


总之,关于付费上班这回事,支持和质疑的声音都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裁员失业的成年人,在听说还有假装上班公司这种选择时,多少有点笑中带泪。


假装上班,看似掩耳盗铃,不靠谱,实则背后写满成年人的焦虑。


顶不住父母的谴责,悄悄辞掉别人眼中的金饭碗,找个地方假装上班,是保全与父母“永远不能互相理解但绝不鱼死网破”的最后一丝体面;


上有老下有小、从来报喜不报忧的中年人,每天花30块假装上班是为了替家人扛下多份担忧和焦虑,用自身的窘迫换取家人的安宁喜乐。


一生不被允许裸辞、担心“Gap等于有案底”的职场人,自缴社保、付费领工资是为了抹去Gap痕迹,让自己在未来的HR眼中看起来尚存职场价值。


而失业在家,每天抱着电脑投上百份简历却杳无音讯转而上某红书刷2小时“35岁危机”信息自己膈应自己的中年人,白天放空、夜里失眠,假装上班是为了逼自己走出去,来到人群中,不再在抑郁的漩涡中打转。


最重要的是,习惯了“不工作就是犯罪”的我们,需要这样一场自我欺骗。


人们需要一个定点、一个方向,一个在拔剑四顾心茫然时只需要花费轻微代价就可以接纳自己的去处;


哪怕付费,也需要感觉自己还在桌上,没下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