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职场后,他们逃离“内卷”了吗?
2020-11-11 18:23

离开职场后,他们逃离“内卷”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eLens(ID:we-lens),作者:Lens,题图来自:《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这些天,关于#不想上班#的讨论又多了起来。原来还只是每周一前暂时犯一下上班综合症,到现在,几乎每天早上都要问候一下彼此:“早安,打工人。”



然后压下心里的厌倦,挂上社畜专属笑容,靠着这波现打的鸡血坚持着走出家门,完美变身“打工人”。


不想上班的理由各种各样,但离不开工作的原因归根结底也不过是那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不干活,就没饭吃。区区七个字,支撑着无数打工人继续埋头苦干。



前段时间,时隔七年回归的日剧《半泽直树2》成为了不少人本年度最爱的职场爽剧。剧中的主人公半泽直树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职员,却敢于挑战那些光鲜的银行家,甚至是整个银行系统。


面对难题与阻碍,他却坚定地迎难而上,让那些百般刁难他的对手“加倍奉还”。看多了丧丧的日本职场剧,这样一个反叛且充满理想主义的角色难免让人着迷。毕竟,谁在被现实生活锤过之前,没想过成为自己领域的半泽直树呢?


然而,回到现实世界,半泽直树就像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饰演半泽直树的堺雅人,就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说:“正直的成年人绝对不要学半泽啊,不然立刻就会被开除的。



大多数人还是要一边心里呐喊“我不想上班“,一边忙忙碌碌过完一整天。理想被挤丢在人满为患的地铁里,激情也淹没每日对午饭吃什么的纠结之中。偶尔忍不住想想,这样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日复一日的挣扎不过是徒然。那块巨石上上下下推了无数次,结果是一步都没有前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内卷”来形容这种停滞不前的状态,也有人用它来比喻自己全部的努力不过是一种无意义的自我消耗。


暂且不论这个被挪用而来的新词汇到底如何定义才是恰当的,这个词汇的流行至少体现了当下人们普遍的焦虑。



职场新人看不到发展的未来,而职场老人又发现自己等待了十几年却依旧停留在原地。机会也并非少到什么了程度,只不过一轮轮的竞争更迭得太快,其结果是人们越来越难以获得自我实现和职业满足感,更遑论进行所谓的阶级跨越了。


这场铺天盖地的焦虑的结果,也只能是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工作的情绪。



面对这样的工作状态,职场空窗期就成了不少人难得的喘息时光。有人被迫离职,有人则是选择主动辞职。


在不上班的日子里,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吗?



突然什么都解开了,整个人变得无比轻松


@童童打灯,女


我马上满29周岁了,之前做过艺术杂志编辑、金融医疗公司的策划,最近的一份正式工作是科技公司的客户经理。去年年底辞职,到现在快一年没上班了。辞职后回了老家海边小城,上半年疫情睡了半年,下半年也没找工作,在自家培训机构里搬砖。


站在老家二楼望出去,一排杨树开始变黄稀疏,秋天的天空很空旷明亮,我觉得很美,像这样的场景在我老家都是被忽视的


应该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坐在办公室一个月就开始怀疑人生,感到虚无……说实在的,工作大都是为了糊口而做的,就算当初有热情,最终也被耗尽在无穷无尽的改稿和摩擦里,上班的大部分时候都觉得付出是无效的。


也尝试过不靠工作养活自己,比如说2018年就辞职开了个小店。彼时刚结束一段三年多的感情,找到了道门的师父,挺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不过小店最后亏了。就去了朋友开的公司做市场,万一赚钱了呢,把坑填了又是滑溜溜一条好汉。然后一年下来很累,倒也没有如愿以偿。去年年底,感觉各方面都到了一个点,身体需要休整,生活方向也需要调整,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生活四年半的广州。


立秋后的一个傍晚,在天台上拍的


辞职的决定没有多纠结,人到了一个阶段会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是不愿承受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我是在2017年底突然什么都解开了,整个人变得无比轻松。


不上班的日子当然很爽。辞职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睡觉,补我这些年被福报剥夺的睡眠,几乎每天睡到中午起床。一整天看看书、写写毛笔字、喝茶。当然我也没有真正拒绝任何搬砖,培训机构的事做着,有稿子就写写稿子。


傍晚回老家经过一片田野,路上有个大爷放羊回家,在车上拍的


我觉得自己得做点什么,即使磕磕碰碰的


@H Z,男


已经有四年没上班了,感觉自己好像更适合一个人工作。


以前一直做设计的,做了大概有四年吧,后来就不想干了,感觉太多束缚了,我也不是一个很能融进团队的人。辞职的事儿倒也没有纠结很久,一冲动就给辞了,打算辞职之后全心去画画。


位于郊区的画室


其实平时自己周末就会画一些画,不过没有把这个事情真的要做下去。刚离职的时候还去教一些画画儿,周末也做一些兼职,做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吧,就开始什么都不干、专心画画了。


身边儿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上班一族,和他们说起来他们都很羡慕,但其实真的做起来这个行业,不比上班轻松。


《对她说》


《猫先生》


《我的诞生》


1892年,高更放弃了在法国的体面工作,去了塔希提(太平洋上的小岛),跟土著在一起,画画,生活,期间委托法国的画廊出售作品,无人问津。人到中年大部分人早已经没了心气,他像是中邪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的故事放在今天也足够惊世骇俗,上面这些画的灵感就来自这里。


前两年压力特别大,因为刚开始画卖不出去,尤其是第一年,画了40幅,大概一张都没卖出去,基本就是零收入的状态。到第二年的时候卖了一些,稍微好一点,不过还是跟以前的工作收入没有办法比,后来才慢慢才好一些。


未来的规划大概就是一直画下去吧,不打算再换别的工作了。我觉得自己得做点什么,即使磕磕碰碰的,终日泡在郊区的画室里,无论快乐还是疼痛都是真实。


后记


关于那些暂时停下工作的人,我们曾在微博做过一个征集。


他们中有人去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魔王Mori


2017年末快生日了裸辞,去大理做义工,1个月管吃住,每天有半天时间出去玩。然后从大理一路往北去了丽江、虎跳峡、去雨崩徒步,从川西到成都,再去西安。差不多玩了两个月,玩到兜里剩千把块钱不敢再乱玩就回老家过年了,年后找了份工作一直在老家呆到现在。


@帕洛马67


旅行,上了一门一直想学的课程,练瑜伽,刷老友记,看了很多偏门的书。但最重要的是学会了种地,每天跟我妈折腾她的小菜园子,播种松土除草什么都会了,最后一件事非常快乐。


@李可可Parfait


我正处在工作空窗期,上个月15号辞职的。旅游看剧睡觉吃喝就是最近的主旋律,闲得越久就越懒,更不想上班了。现在遛弯买烟呢


有人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地看清了自己


@Tiffany呀


曾经亦是一员,几乎都没有花钱的地方,日常开销都很低,心理上每天都乐得自在,人都变美了,更关注自身了,但后来还是去上班了,不过找了一份更轻松的工作。


@Audieicing


今年为止就上了三个月左右的班吧,微信阅读了23本书,无聊的时候写日记发呆慢慢认清自己的本性,然后就是看剧、听歌,没了……


有人正在慢慢探寻之中:


@盯张小周


从2019三月辞职到现在,中途创业半年不到之后就一直迷茫。大概率就是感觉 一直在飘,真的是不上班会上瘾,焦虑是间歇性的,反正我也有点社恐。讲真问我在干什么,我感觉就是一直在看各种视频资讯还有无所事事吧。


@Tinyrain_渐行渐远


没有工作第五个月,呆在老家,最大的收获是看清楚了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工作真的不是借口,家里什么家务都可以不做,也不太催找工作,但自己这么闲,也没有努力学英语或一门外语,没有健身没有练个马甲线,没有学编程,没有出门拍视频……总之自己就是很懒的一个人,说完真的不知道这几个月都在干啥。


一些人还是重新回到职场


@永远的傲娇先生


说句实在话,很享受那段不工作的日子,情绪上缓解很多,当时感觉自己快抑郁了。后来又面临再找工作,就比较焦虑,主要还是一直想要的offer拿不到。总结下来,除非家里有矿,不会被饿死,没事儿还是别辞职。还有就是如果自己就是个搬砖的,还是挣钱要紧。


@桃子汽水1412


每天在焦虑中玩手机,混吃等死中投简历!并且在找到工作前对自己彻底失去自信!but真的找到工作了,第一反应却是不想上班,人类真复杂。


也有人走出迷茫,重新找到方向:


@跑跑心


即便现在有工作了,我回想起着过去失业找工作的那一年时间,依然觉得后悔自责自己没有更加努力迅速地脱离那个状态,然后回想的时候依然对失业充满恐惧。


@Dioooz


因为陷入虚无而产生了巨大的精神负担,精疲力尽后才明白人活着一定要有目标,然后自律并纯粹。


其实,与其哀叹和纠结自己是否正在困于“内卷”之中,不如仔细思考下自己究竟为什么会陷入到这样的一种处境,并试图寻找到一条向外的转化之路。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并没有真正糟糕到那么不可承受的地步。未来,总是要慢慢一步步地到来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eLens(ID:we-lens),作者:Lens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