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作者:南桥北桥不是桥,原文标题:《比凡尔赛更厉害的,是豆瓣组学》,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是网易文创数读出品的“组学研究”第1期。
“组学研究”是一个聚焦豆瓣小组的栏目,豆瓣小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这里聚集了各式各样好玩的年轻人,也为中文互联网提供了诸多话题。
读懂年轻人,先来读懂“组学”。
如果你是网上冲浪十级选手,最近一定不会没听过“凡学”。在“蒙淇淇77”上微博热搜前,“凡尔赛学”就已经在豆瓣有了根据地,有4万人在“凡尔赛学研习小组”学习什么是“凡尔赛”。
鉴别一个话题火不火,只要看它有没有上升到“学”。很多“学”在社交平台短暂爆火,终究归于平静,但在豆瓣,学习永不止步,人们加入和建立各式各样的小组,不仅研习各种“学”,还会创造各种“学”,比如探讨怎么糊弄别人的“糊弄学”。
豆瓣小组,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聚集和社交的重要阵地,可以说,读懂了豆瓣小组,你就读懂了年轻人。
而我们,将聚焦点放在豆瓣小组,并称之为“组学”。不论是宏观的豆瓣小组组织规律,还是微观的小组内部活动,都是我们的关注点。
到底什么是“组学”?不妨从这篇开始。
组学的精髓:万物皆可组
“凡尔赛学”是一种表演高级人生的精神,而“明学”可以用一句“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来概括,“花学”的学派教义你只要记住“上一季的人都正常”这句话就够了。
但“组学”,很难定义。为了更好地了解“组学”,截止到11月10日,我们统计了豆瓣上共5165个小组684万条帖子。
1. 豆瓣小组,不止娱乐八卦
2005 年,阿北在北京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写下了豆瓣的源代码。十几年来,豆瓣小组已经聚集了一批庞大的青年用户。
在豆瓣,有27个大类小组,每个大类下都有着百万级别的成员。
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豆瓣存在感最高的大类小组,并不是知名的几大公共娱乐八卦组。
租房类小组拥有的成员数最多,达到了 1814.7 万。在北上广深打拼过的人都懂,上豆瓣筛选租房帖是他们的必备技能。
从组均人数看,时尚、宠物、求职、租房这四大类别的小组最吸引人,组均成员量均在 4 万以上。
看来,对时尚有着自己的追求,审美相投的一群人,更喜欢扎堆聚集。而宠物类的小组在规模上紧追时尚类,以微弱的差距位列第二,其中成员最多的三个小组全部都是与猫有关,可爱的小猫咪不管在哪都能让人为它停驻。
追剧、动漫、人文、艺术等类别的小组虽然有些有着较多的成员总量,但总体较为分散,组均成员量比较少。
2. 豆瓣小组,早年还是文艺青年聚集地
可以看到,豆瓣小组的类别已经很完善了,而且每个大类中都有拿得出手的大组。
要了解“组学”,就要了解建组的初衷。曾经的豆瓣,还是文青的聚集地。根据对小组创建时间的统计,我们考古出历史最久远的十个小组。
“爱猫俱乐部”“王小波门下走狗”“我爱三毛”“海子”……从这些元老级别的小组身上,仿佛还能看得出早期豆瓣文艺青年的模样。
文青也爱猫,在豆瓣成立的那个月,他们就创建了自己的根据地,作为最为久远的小组,爱猫俱乐部经过 15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猫咪的百科全书。
有趣的是,豆瓣最早的同城小组,并不是北京,而是广州和成都。
3. 在豆瓣,没什么不能成组
不过现在,豆瓣小组早已不仅是文青的专属,万物皆可组——才是豆瓣“组学”的精髓。
收下这份豆瓣小组名称的奇妙配方,你就离“组学”的奥秘更进一步。在组名的词频统计中,租房又一次喜提榜首,豆瓣果然是个租房软件。
招聘、兼职频繁出现,工作成了又一重要的话题。或许在豆瓣吃瓜的途中,就能找到新的跳槽机会。爱好者、交流、电影、文学等关键词则又重新勾勒出社畜背后文艺青年的轮廓。
还有很多的小组名称分词没能展示,没被这些高频词覆盖的,是各式各样的奇形怪状的小组,而它们构成了豆瓣小组的底色。
例如,13 万人聚集“烫头失败小组”,只是为了分享自己烫头失败的经历。
在豆瓣小组,你甚至还能欣赏到行为艺术,让你大开眼界之余,一定能让你开怀大笑。“史上最沉默小组”就是“组学”行为艺术的代表作,小组里空无一帖,简介只有一个小点,18 万人在小组不说一句话。
另外,千不要尝试加入“加入这个小组你就会被踢出去”小组,因为真的会被踢掉......还有“景涛咆哮”“我们就要中英文夹杂着”这样用特殊文体讲话的小组,也绝对能满足你猎奇的心。
不管你有什么奇怪的兴趣、癖好,在豆瓣,你总能找到志趣相投的人抱团。
人们爱在小组自嗨,也爱串门
当然,大部分来豆瓣小组的人,并不想像沉默组那样一言不发。不要小瞧当代青年的活力,他们在豆瓣小组非常活跃,27 个类别下的热门小组在一个月内能产生几千万的帖子。
其中组内互动最多的是“哇靠这么巧!你也来团购啊”小组,该组虽然只有 10 万主帖,却拥有超过 1600 万的历史发帖和回帖量,超出了第二名近一倍。
“我爱化妆品”小组的互动量排名第二。上班摸鱼之际的日常吐槽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固定节目,难缠的甲方、隔壁部门的八卦、食堂的新菜单……来“上班这件事”小组找办公室的瓜就对了。
除了上班吐槽外,下班后的游戏、深夜的情感故事,很多人也都有话说。
不过最受关注的,还是租房。在互动指数排行前 20 的小组名单中,有一半都和租房有关。大城市租房又贵又难,豆瓣成了他们新的房产中介。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领域,虽然大家喜欢在组内自嗨,但玩小组怎么能只加一个呢,串门是少不了的。
通过分析豆瓣 20 个类别下的大组活跃组员之间的重合度,我们发现打卡、生活和娱乐类小组的组员更喜欢串门。
“我今天出门了!”小组位居榜首,理财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排在第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以 79.73 的串门指数,位居第二。该组与还与“生活组”有着 26.6% 的成员重合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爱笑的他们也爱生活。
“下厨房”与“猫”组也有着 21.3% 的成员重合,猫奴们似乎对动手做美食有着更多向往。
相较之下,考研党就一心向学,“考研”组的串门指数只有 31.16。“豆瓣稿费银行”聚集了几万写手,只有码字功夫的他们也无暇去其他小组逛。“租房小组”的串门指数只有 9.44,排在末位。
这三个小组,可能是豆瓣最圈地自治的小组了。
有些人一直在,有些人已经离开
除了组内互动量,衡量豆瓣小组的活跃情况还有个更精准的指标,就是日活。
“我爱化妆品”组有着近 4000 的日均活跃人数,高出第二名近 1500 人。由前文可知,时尚组是豆瓣组均人数最多的小组大类,“我爱化妆品”正是其中最大的组。
大家对于上班的吐槽也非常集中,“上班这件事”组平均每天有 2426 名组员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也和组内互动指数榜相匹配。
最大的差别在于,靠庞大的发帖和回帖量霸占互动指数榜的各大租房小组,未能入榜。
情感和娱乐八卦组也是大家活跃的阵地。其中“豆瓣劝分小组”不负众望地冲进榜单前三,上一代妈妈们手里的《知音》,在这一代的劝分小组里再现,精彩的八卦故事,总能吸引一大帮吃瓜群众。
吃瓜一线在豆瓣,前身是著名八组的“豆瓣鹅组”和其他类似的娱乐类小组,也有着很高的平均日活。
在这里,除了娱乐八卦,还可以异想天开,或者分享日常,甚至还能 get 到奇奇怪怪的冷知识:
用你 60 年的寿命交换这些超能力,你最想要哪个?
男性 受外力袭击比女性生孩子还痛?
但有高日活还不够,能留住这些活跃组员才能走得长久。因此,我们进一步统计了豆瓣 27 个类别下各自人数 Top 5 的小组的留存率,共计 135 个小组。
日均留存率最高的是“租房小组”和“北京租房豆瓣”,分别达到了 86% 和 73%,看来要租到满意的房子,真的很难,就算现在租到了,保不准明年还得搬家,小组就不退了。
“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也有着 65.5% 的日均留存率,在买买买成为第一动力的同时,省省省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坚持。
“每天提前上床N小时我们一起读书”小组,也能够在一天后留下过半的人参与互动,也难怪“一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是他们的座右铭。
如果放松标准,以周为单位,有 8 个小组能达到 100% 的留存率。人们在这里分享美食和好看的餐具、撸猫,对外强身健体研究格斗,对内修艺术读百科,有趣的灵魂总能聚集在一起。
还有像“你荒废时间的时候会有多少人在拼命”这样的正能量小组,有几十万人在这分享自己努力的故事,自律打卡、互相监督,低谷颓废的时候来这里看看一定能让你干劲十足。
在统计的 27 类共 135 个小组中,还有 61个小组日均留存率为 0% ,71 个小组周留存率为 0%。
小组伴随着豆瓣成立至今沉浮十五年,有的被雪藏,有的已无人问津,但也有小组保持着超强的生命力,比如豆瓣成立最早的小组“爱猫俱乐部”,至今的周留存率还能达到 100%。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很难找到第二个豆瓣了。“组学”最大的意义在于,不论是大众还是少数群体,也不论你有多无厘头的癖好和奇怪的想法,在豆瓣小组,你都不是一个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作者:南桥北桥不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