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机动资讯组作品
作者 | 竺晶莹
题图 | 纪录片《特朗普:一场美国梦》
美国当地时间11月7日,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赢下了内华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达到290张选举人团票,赢得大选,将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
尽管美国多家媒体已确认拜登胜出,拜登也发布了胜选演讲。但截至目前,特朗普尚未承认败选,并向多个州发起选举诉讼。无论特朗普对于选举结果有多少异议,也多半是强弩之末了。可是这种行事风格却很“特朗普”。
特朗普的风格多少可以从纪录片《特朗普:一场美国梦》(Trump: An American Dream)中找到端倪。2017年,英国电视四台(Channel 4)出品了四集短片,后在Netflix播放,讲述了特朗普如何从一个商人当选美国总统的历程,片中采访了特朗普的敌人与朋友,有人认识他已超过五十年。
纪录片《特朗普:一场美国梦》海报,豆瓣评分8.3 / 图片来源:豆瓣
我曾在两年前的一个晚上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在豆瓣打下五星,心想简直精彩过《纸牌屋》。如今重温,仍旧是一声叹息:特朗普实在太好命。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时候这句话会起到宽慰的作用,让失败看起来不那么丧气;有时候却听起来政治不正确,因为它否定了努力的作用。
纵观特朗普当上总统前的小传,无疑贯穿他一路的关键词就是“幸运”。90年代,特朗普的商业帝国在摇摇欲坠前瞄准了华尔街狠赚一笔,瞬间东山再起,他甚至趁热打铁出版了一本书,叫做《东山再起的艺术》(The Art of the Comeback)。
被邀请上电视节目时,主持人问特朗普:“曾经深陷债务危机的帝国如今转亏为盈,答案是什么?” 特朗普双手交叉,微微一笑:“答案?幸运,也许是幸运。”
伍迪·艾伦在《赛末点》开篇便点明运气的重要性——那些说“本事好不如运气好”的人才算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人们害怕直面这样的现实:生活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运气。一想到那么多事自己无法左右,就让人害怕。网球比赛有种情形叫“擦网”,那一瞬间有可能过网,也有可能弹回。运气好,过网了你就赢;或者没过网,你就输了。
特朗普的人生就有过多次“擦网”的情形,而他总能幸运翻盘。
胜在好命
纪录片的第一集名为《曼哈顿》,那是特朗普作为地产商之子起家的地方。“你做小事在布鲁克林,做大事就得在曼哈顿,根本没法比。” 特朗普多年好友尼基(Nikki Haskell,80年代当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耸耸肩,理所当然地评论道。
尼基一袭红衣,颈上缠绕着七圈珍珠项链,这硕大的重量却丝毫没有压垮她直挺挺的脖子。她在意形象,开机前还捧着镜子描画唇线,尽管衰老已经爬上了面庞,却无碍于她神情间的肆意飞扬。在那双直挑到太阳穴的眉毛里,你依稀见到了曼哈顿70、80年代的派对缩影,有点过时,有点纸醉金迷。
特朗普多年好友Nikki Haskell总是维护她的Donald / 图片来源:《特朗普:一场美国梦》
本质上,尼基和特朗普是同一种人,来自旧时代,他们喜欢用赤裸裸的财富装点自己,并且极度自信,不容反驳。当特朗普被多次指控不尊重女性时,尼基始终是他的啦啦队队长,从未说过唐纳德一句不是,即使她也是一名女性,即使她的力挺根本不受当今时代的欢迎。
不过尼基这句话没有说错,特朗普把父亲的地产版图从布鲁克林扩展到了曼哈顿,这是他证明自己青出于蓝的证据。
特朗普踏足曼哈顿的第一个项目是改造康莫德酒店(Commodore Hotel)。70年代,被称作“恐怖城市”(fear city)的纽约民生凋敝,因此特朗普提出他愿意出资来接手破产的康莫德酒店,但以此为条件换取纽约市政府为该物业减税40年的政策。市政府犹豫,双方博弈,最终在1976年5月的听证会上,众人表决通过了特朗普的减税诉求。
每年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减税预计在40年内为特朗普节省1.6亿美元。不同记者对该事件有不同看法。有人说:我当年忠实写出——这是剥削纳税人的钱,是政治操纵,它引起民愤。有人却说:我会写成这是投资纽约市的故事,他敢冒险,就有报偿。
首战告捷后,特朗普盯上的是全球最值钱的地段之一——第五大道和57街转角。毫无疑问,他拿下了这个地块,如今特朗普大厦就矗立于此处,Tiffany隔壁。而擅长造势的特朗普还买下了大楼上方的领空权,从而使这则新闻风靡全国,因为当时从没有人买过领空权。大厦建成以后,法国版《Vogue》封面上的宣传广告更是体现了特朗普的公关功力。
当年《Vogue》封面,没人比特朗普更懂怎么卖楼 / 图片来源:Google
但特朗普大厦内的昂贵公寓却败絮其中,尽管视野无敌。根据总设计师芭芭拉(Barbara Res)披露:“唐纳德总想省钱,用最差的地板,厨房用料也不合格。我说,你不能这么做,这样很缺德。”
然而,特朗普专断独行的性格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芭芭拉评价道:“特朗普攻击两种人,一种是弱者;另一种是攻击过他的人,他会加倍奉还。”
面对所有质疑诘问,特朗普的回应是雇佣罗伊·科恩(Roy Cohn)。科恩是当时最令人胆寒的律师,五大黑道家族都雇佣他。这就是特朗普的武器,凭借着科恩的人脉和行事,自此敢威胁他的人大大减少。
特朗普聘用了最不好惹的科恩作为律师 / 图片来源:Google
此后,特朗普也将投资的目光放到了赌场之中。赌场的投资让他在80年代赚得盆满钵满,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转眼又由于资金链断裂,无法承担债务,让特朗普的商业帝国危在旦夕。他宣布了旗下赌场泰姬玛哈陵的破产。由于特朗普无法偿还债务,众多供应商和小公司由于收不到该项目的款项而倒闭,但迄今为止,特朗普都没有向这些人道过歉。
低谷时期,特朗普的公司在1995年进入华尔街IPO,股价上升,市值超过十二亿美元。特朗普至少进账8200万美元,并用5000万来偿还他个人担保的债务。危机就这么暂时转移了。
而幸运甚至让他死里逃生。1989年10月10日,一架直升机在纽泽西坠毁,五人身亡,其中三人是特朗普亚特兰大赌场的高管。特朗普本来也打算搭这架机,却临时改变了主意。他在接受CNN采访时回忆说: “我原本要搭的。他们问我要不要一起。我说,我也想,但还没把事情忙完。我离死神那么近,几乎是一半一半的机会。”
公民特朗普
特朗普曾被问到自己最喜欢的电影,他回答是《公民凯恩》。
想起曾经教授解析这部电影前,跟我们调侃道:“但凡要证明自己对电影有些了解,说你喜欢《公民凯恩》总不会错。” 这部影史经典由报业大亨凯恩的遗言“玫瑰花蕾”(rosebud)展开,回顾了凯恩的发迹历程和他如何竞选总统失败的往事,同时讲述了凯恩与总统侄女的婚姻,以及他与第二任妻子的复杂关系。
凯恩得到了一切,又失去了一切 / 图片来源:《公民凯恩》
无论从财富、政治或婚姻任何一个角度来看,特朗普身上都有几分凯恩的影子。难怪特朗普和凯恩有惺惺相惜之感:“财富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凯恩拥有财富却不快乐。餐桌变得越来越大,他和妻子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与此同时他变得越来越富有。也许我能体会他的心情。”
记者问:”如果你能给凯恩建议,那会是什么?” 特朗普直截了当:“换个女人”(Get yourself a different woman)。
又是一个让观众捧腹的答案。这或许就是为何特朗普的名字能够通过流行文化家喻户晓的原因,这些”妙语“虽然一点都不体面,但人们却觉得那是大实话。
在女伴这件事上,特朗普的口味一直都很一致——年轻模特,异国的更好。
第一任妻子伊凡娜·特朗普(Ivana Trump)是捷克裔,年轻时和特朗普站在一起,相当登对。据特朗普好友回忆:“唐纳德很难跟一个女生约会超过两次以上,却和伊凡娜陷入了热恋。” 他们甚至很快走入婚姻,有了三个孩子。
特朗普与第一任妻子伊凡娜 / 图片来源:《特朗普:一场美国梦》
不过指望特朗普转性恐怕是要失望的,他很快有了情人玛拉(Marla Maples)。风言风语一开始并没有传入伊凡娜的耳朵,特朗普为了转移视线,甚至赠予她广场酒店(Plaza Hotel)进行管理。伊凡娜在事业上展现了抱负,而这却引起了特朗普的不满:“我让她接管广场酒店,她做的很好。但每晚回家她都颐指气使,说我们接下来该怎么改进,像娶了一个生意伙伴,那对婚姻伤害很大。”
显然,特朗普并不想要一个强势的妻子。尤其当他们出席派对时,有些朋友直接上前恭维伊凡娜,他被冷落成了伊凡娜的陪衬。一想到自己的称谓有可能变成“伊凡娜的丈夫”,这就让特朗普火冒三丈。
事情的分野在1990年,当特朗普全家在滑雪场度假时,玛拉也跑了来,直接杠上伊凡娜,说:“他不爱你。” 婚外情败露,伊凡娜倒也不是忍气吞声的角色,执意要离婚。这自然成为了纽约的城中大事,甚至被电视主播说成是跨入1990年的第一件大新闻。
滑雪场婚变事件 / 图片来源:《特朗普:一场美国梦》
特朗普与媒体的关系可以从这件离婚风波中窥得一二,他永远都是那副样子——媒体说他好话时,他便称赞你。媒体揭他短时,他就中伤你。只要你说他不好,你就是fake news(报道不实)。
伊凡娜将第一手资料曝光给《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报纸出街,她抢得先机获取了公众的同情,这时的特朗普正在日本出差被打个措手不及,当时没有Twitter,所以他被迫沉默了几小时。
而一到纽约,舆论哗然,摄影机追着他跑。特朗普突然在镜头前一本正经:“媒体监督太夸张了,我不是政客,不是公职人员,不用接受公众监督,整件事就是两个人渐行渐远,老实讲我觉得不该被媒体这样大肆渲染。”
但是,当时跟踪这单新闻的记者在纪录片中回忆说:你以为他讨厌这种不必要的关注?宣传大师特朗普先生自己也火上浇油呢。他常打电话给有影响力的专栏作家,直到《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跟他站在了统一战线,对付前妻的不利言论。
伊凡娜与特朗普的离婚风波是城中大戏 / 图片来源:《特朗普:一场美国梦》
被媒体称作“特朗普大战特朗普”(指伊凡娜,婚后冠了夫姓)的戏码落幕后,玛拉成功上位,但她也很快体会到了伊凡娜的滋味。意大利模特卡拉(Carla Bruni)成为了特朗普的最新追求对象。
一时之间洛阳纸贵,纽约又为城中八卦而沸腾,报纸头条刊出犀利的大标题“Carla trumps Marla”(卡拉赢过玛拉),此处“trump”一语双关。记者打电话到特朗普公司追问,秘书说五分钟后回电。
另一份小报打出“唐纳德甩了玛拉”的标题 / 图片来源:Google
一位自称是约翰·米勒的男子如约回电,他说自己代表特朗普先生作出回应:“特朗普并没有将玛拉赶出公寓,玛拉想复合,但他觉得太快了。私下说一句,特朗普觉得玛拉可能不太适合自己,他现在更喜欢卡拉。因为公司财务正有起色,所以不希望这些新闻曝光……”
听着听着,该记者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心想:特朗普怎么会雇佣一个跟自己声音这么像的人呢?她已经有了答案。电话通完,她立马把这12分钟的录音播放给整个办公室听。同事们大笑:我敢保证,这就是特朗普!
伪装成另一个人代表自己辩解,这事恐怕也只有特朗普做的出来了。既然难改渣男本性,绯闻就也从未远离过过特朗普。与玛拉的婚姻持续了不到七年以后,他又回到了一周一个模特的状态。当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梅拉尼娅(Melania Trump)出现时,众人也不过当她是“本周模特”(The model of the week),结果竟成为了后来的第一夫人。也许,他们彼此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只是,你真的很难对特朗普产生任何一丝尊重,毕竟他对女性的态度是如此不体面。与伊凡娜离婚时,他在电视节目里堂而皇之地说:“我不想跟有孩子的女人同床共枕。” 记者追问:“但他们是你的孩子。” “我知道,但我想要开放式婚姻。”
奥巴马的玩笑
如果将特朗普传拍成电影,或许比《公民凯恩》更有戏剧性。从权力的头衔来讲,特朗普甚至超越了凯恩,因为他真的竞选上了总统,而凯恩失败了。当特朗普的四年任期即将耗尽时,我们大概快忘了他是怎么走上总统之路的。
在这部纪录片中,特朗普竞选团队的核心人物罗杰·斯通(Roger Stone)出了场。他指出,首先特朗普有群众基础。走在街上,你看到印有他名字的大厦,报纸上你看到他的八卦,电视里你又发现他的真人秀。特朗普这个名字俨然已经是个品牌。
Roger Stone是推动特朗普竞选的关键人物,他本人热爱尼克松并将其头像纹在后背 / 图片来源:Google
尤其是进入2000年,当新一代人不熟悉特朗普时,他凭借打造职场真人秀《飞黄腾达》(The Apprentice)再次出圈,而特朗普挂在嘴上的“你被解雇了!”成为当年最流行的一句话。
但是,徒有群众基础是没有用的,竞选需要策略和运气。
以策略来讲,前明尼苏达州州长杰西(Jesse Ventura)就是特朗普模仿的民粹对象。杰西曾是一位专业的摔跤运动员,与政治毫不沾边。当他宣布竞选州长时,没人在意,但是民众喜欢他。在辩论台上,杰西满溢的肌肉形象让人很怀疑他的政治智慧,但民众已经厌烦了政治。杰西的大白话,才能赢得阵阵喝彩。而站在杰西身边的两党候选人,履历光鲜侃侃而谈,反倒落了窠臼,因为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像——政客。选民不爱政客。
1999年,杰西当选明尼苏达州州长后,特朗普与他进行了闭门会议,讨教经验。特朗普从杰西处学到的是:民众不不记得你说什么,只会记得你怎么说。要是他们觉得你说的是事实,就会情绪高昂地支持你。
在特朗普之前,Jesse Ventura曾利用民粹赢下州长选举 / 图片来源:Google
罗杰·斯通一语成谶:“特朗普想把杰西的方式复制到全国。”
尽管2000年时特朗普就有意竞选总统,但深知不能成事就找了借口退出。但此后,特朗普常会发表些政治性言论,也算在政治圈混了个脸熟。尤其当Twitter风靡以后,特朗普找到了跟粉丝直接沟通的工具,他的团队也逐渐拿一些标语和议题在Twitter上测试效果,例如之后的“我们要建造一堵墙”就是在该测试中胜出的竞选话术。
然而,若提到特朗普踏上总统竞选之路的导火索,恐怕真的要“怪”奥巴马,他曾大快人心地开了特朗普玩笑。
二人恩怨起于特朗普的不识相。奥巴马成为第一位非裔总统后,特朗普质疑奥巴马是否出生在美国,并大肆渲染这个议题,要求他提供出生证明。就像罗杰·斯通说的:“特朗普穷追猛打,这在文化上是非常政治不正确的,然而特朗普却在盖洛普民调中跃升至了第一位,超过罗姆尼……因为共和党的选民显然喜欢这个。”
奥巴马为了平息这场无聊的风波,公布了详细的出生证明。2011年4月的最后一天,在白宫记者晚宴上,奥巴马用一段精彩的脱口秀回击了特朗普。“这一周真是多事之秋,你们可能知道夏威夷州详细公布了我的出生证明。但恐怕没人比唐纳德更高兴了,因为他终于可以回去关注更重要的议题,比如我们是不是在登陆月球上也造了假?”
奥巴马拿特朗普打趣,视频链接:Donald Trump DESTROYED By President Obama / 图片来源:Google
奥巴马的嘲讽一波接着一波,赢得了台下的笑声、掌声与口哨声,坐在席间的特朗普只能强颜欢笑。参加那场晚宴的记者Ceraldo Rivera回忆说:“这些话太酸了,重伤了特朗普,让他很尴尬……白宫记者晚宴现场的人都在取笑他。” 特朗普一言未发,提早离场。
Ceraldo继续评价道:“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就是这个晚上,让特朗普走上了竞选总统的道路。”
特朗普被奥巴马的punchline“伤”到提早离场 / 图片来源:Google
2015年6月16日,纽约特朗普大厦,特朗普宣布正式竞选美国总统。就像他说的:“全世界都在笑我们。要是我成为总统,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这就是一切的起点,如果你还记得2016年全球是如何开始走向失序的。
在国际政治中,决策者的个性很多时候会左右时代走向。尤其涉及外交政策分析,认知理论(cognitive approaches)是理解决策产生的方法之一。
回溯特朗普当政的这四年,美国在外交上基本遵循杰克逊主义(Jacksonism)——本国优先,不关心海外事务。因此,美国相继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全面撤军。而这些决策,尽管遵循杰克逊主义的外交传统,也需要特朗普政府团队的大量商议。但无法忽略的是,特朗普本人的个性在决策时或许也占据了一定比例的分量。
没有人知道特朗普最终会以哪种方式告别白宫。在特朗普众多朋友与敌人的回忆中,纪录片《特朗普:一场美国梦》像极了一出现实版的《公民凯恩》,在各种线索里揭示了特朗普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多少与过去四年全球的政局有着隐秘联系。
我是虎嗅机动资讯组的竺晶莹,关注国际政经、文化以及影视领域,若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可以邮件联系zhujingying@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