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二本专升本学生,却不能和统招三本学生平起平坐
2020-11-18 19:02

我是二本专升本学生,却不能和统招三本学生平起平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峥峥,编辑:秋裤,原标题:《双一流不招收专升本,专科生还有什么出路》,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段时间,天津工业大学发布了一则公告,表示将“停止普通专升本招生”。


公告提到,“根据教育部2020年关于专升本招生政策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开展普通专升本招生。”


图/天津工业大学官网


“双一流”“专科”这些字眼放在一起,一时引起不少网友的质疑:专科层次的学生,难道不能追求名校吗?


事实上,类似天津工业大学的这类规定,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一则“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中,已有“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等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的内容。



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专升本考试的热度每年都在增长。热潮背后,那些奋力追逐踏进“本科”的庞大队伍,都经历了些什么?


一、被挑选和被拒绝之间,只差一个专升本


2014年6月,娴子和907万人一起结束了高考。她的同班同学有人上清华,有人进三本,娴子考进了一所专本一体的民办院校,成为一名专科生。


一开始,娴子对自己的专科学历不算敏感,身边的同学陆续报考专升本,娴子从来都只是旁观。


直到第三年,娴子进入一家物流行业的国企实习,她发现,同期的专科实习生只有两个,其他包括正式员工在内的同事,清一色是本科生。而这些本科生在她的描述里,都“挺厉害的”。


这是她第一次置身于本科学历的包围中。


没读大学的张格莱,在商社man群体中备受歧视。/《未生》


在这家国企的招聘公告里,面向专科与本科的职位比例,明显表现出偏差。当然,这种偏差在各大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各类考试(比如研究生、公务员考试)中早都见怪不怪了。


以金融行业为例,在四大银行历年的校招中,专科学生几乎无法通过网上简历的筛选。


本科生在争先恐后地逃离银行系统,专科生却连面试邀约都难以争取到手。/《半泽直树》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公务员国考中,供专科生选择的岗位大多分布在县级及以下单位,招考岗位数一共362个,仅仅占据总招录岗位数的2.61%。


眼前的各种数据和身边的现实,让娴子第一次强烈地希望自己拥有本科学历。


据了解,应届统招专升本考试在娴子所在的广东省被称为专插本,机会只有一次,而且这一次的含金量大到可以将第一学历直接改为本科。


统招专升本成为专科生“修改”第一学历证书的最后一次机会。/微博


这对娴子来说,吸引力非常大。但她在专插本中落榜了,之后参加的第一份工作,每月可以领取4000多的薪水。


当她准备升到管理层时,却发现自己无法以此为跳板,获得其他公司同等职位的offer,因为她的专科身份,无法满足面试官的学历要求。


还没进入大门,就已经被拒绝。娴子说,这一切她早有预感。


就业市场上的专科学生,有时连议价权利都被剥夺。/b站博主视频截图


曾经有一名从酒店管理专科跃升至211硕士的视频博主,在一则Q&A视频中表示,自己的专科室友基本走不出酒店领班、企业前台这几类选择。


而班上那几位升上本科,甚至考取硕士的同学,成为了寥寥无几的突围选手,毕业后得以在省会城市的高中执教。


工作多年,仍然有无数专科生在繁忙的日常间隙,准备各种各样的升本考试,包括早已自立门户创业的娴子。


她的解释是,大多数人都隐藏着一个本科情结。


只是,这个情结没有随着时间变淡,反而被一次次的“排挤”击中、加深。


二、大多数不公平背后,都有一个二八定律


每年的1月、4月、10月,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都会举办几场成人自考专升本,娴子的同学们,大多从专科第一年开始就报名了这类考试。


它和专插本(即统招专升本)最大的区别在于,无法改变第一学历。


可即便如此,在在校专科生当中,报名成人自考专升本的人数,还是远远大于专插本。


“自考专升本毕竟不是全日制的嘛,很多人可以一边工作一边上网课,大家都只为了拿一个文凭,不想再去多读几年书,自然就会选择自考这种相对省事的方式了。”


娴子口中所谓的“省事”,是不需要被课堂点名的恐惧支配,不需要每学期为挂科提心吊胆,不需要在两年内必须毕业。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没有一鼓作气把这13门考试打包通过,而是一拖再拖,好几年也没个结果。



不少专科学生因为惰性而放弃了刚入学时的升本目标。/b站博主视频截图


B站有无数个升本博主都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曾经的专科同窗普遍对自己缺乏信心,而且长期处于一个消极、玩乐的环境中,大家入学第一年都曾信誓旦旦要努力升本,三年过后能坚持下来的,实属“凤毛麟角”。


而这些“凤毛麟角”,在成功升本之后,还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皆大欢喜。


有些院校会将专升本同学插入某个班级中学习,而有些院校则把他们统在一起,单独组成一个班集体。


视频博主“再不睡天就要亮了”曾经坦言,进入本科院校就读后,她感觉并没有真正融入这所大学,除了常来寝室串门的同班同学,她能认识的本科同学不超过5个。


毕业准备开题报告时,她发现受欢迎的导师早已和本科同学提前打好了招呼,失落之际,也只能把这一现象归为“无可厚非”,毕竟导师更熟悉的还是四年制的统招全日制本科生。


即便升入本科院校,专升本的同学在人际、资源、环境等方面都比不上四年制的本科学生。/知乎


如果说这是不可左右的客观困难,那么学习能力就是她倍感挫败的主观困难了。


根据她的讲述,专科院校的期末考核通常是五五开:平时成绩和考勤占50%,期末成绩占50%,大家只要愿意翻翻书,就基本不存在挂科的风险。


升本之后,她控制不住地煲剧、打游戏、刷购物网站,等到考试周一来,她的临时抱佛脚根本招架不住难度升级的期末考。


今年疫情结束后,她去应聘了某个大型考前培训机构的销售岗,试岗、培训期、调配区域都已经商量妥当了。于是面试结束前,她坦承了自己是全日制专升本毕业的学生。


然而走出面试考场不到10分钟,她收到了面试官亲自发来的婉拒微信。


当她说出“专升本”三个字时,面试官话锋一转:你先回家等消息吧。/b站博主视频截图


事后她心平气和地向粉丝复述这件事时,仍然忍不住反问:


为什么我一个二本的专升本学生,都不能和名单里那批四年制的三本学生平起平坐?


三、越来越难的“第二次高考”


今年,娴子的专升本志愿填了湖南工业大学,这是一所省属一本院校,对她来说算是一个比较满意的报考选择。


但是在三年前的专插本考试中,她并没有这么大的自由去选择一所省外高校。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应届生参加专升本考试,只能报考本省院校的同类专业,换句话说,管理不能报师范,广东不能报湖南。


从宏观上看,这出于人才培养的考量;从个体出发,却是无可奈何的又一重限制。


2019年,山东省抬高了应届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的门槛: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不得低于同年级、同专业的前40%,引起一片哗然。


政策发布后,不少学生到官网留言,认为这属于“一刀切”行为。/山东省政务服务网


专科院校本就是为技术型人才开设的学校,这一对策的出台,照理说理所应当,专科院校也确实不应该沦为“专升本”的大型培训机构。


然而,舆论的骚动不是无风之浪,这一决定的偏颇在于,那些生源质量高的专科院校,何止40%的学生渴望升本?而那些稍微边缘的专科院校,又何来40%的学生想要去踊跃报考?


同样是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了一则公告,决定逐年减少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直到2021年停止普通“专升本”招生。


这些陆续“劝退”的政策让专科学生心目中的“第二次高考”,显得越来越不真实。



事实上,所谓“本科优于专科”“能上本科就不上专科”的观念,本身就存在问题。


专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从来都不该被视为比本科“低级”,在一个良好的教育体制下,它们应该是各司其责的关系。


专科生也应有继续深造、掌握高一层次的技术型教育的机会,他们掌握的技术能力,也能相应得到就业市场的回应。


当他们纷纷把出路孤掷于摆脱专科身份、拼命地挤进研究型本科大学时,无论是专科或本科教育,都将在无形中受到伤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峥峥,编辑:秋裤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