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丹姐,原文标题:《广东男子被“浸猪笼”|封建主义的倒行,反成“男德”调侃的“羞”乐场》,题图来自电影《千王之王2000》
近日,网上流传一个视频,一男子遭捆绑后被放入竹笼中,几个人将该男子抬至疑似水塘边,视频中被捆绑男子一直在哭叫大喊,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浸猪笼”的刑罚。这场脱离现世的“返封”手刃,因其视觉的冲击力,以及对当事人情感纠纷的揣测,迅速引发受众围观。
11月20日,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官方微博@平安电白发布通报,针对网上传播的视频,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该视频是于20日凌晨发生的一起因情感纠纷引发的案件,涉案当事人正在被警方全力追捕。
▲@平安电白 发布的官方通报
一场情感纠纷引发的网络“狂欢”,随着媒体陆陆续续的报道,离奇上演。而谈论的焦点,不是凶手动机、不是案情进展,而是被放入竹笼的受害者。
而媒体的报道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浸猪笼”三个字。
▲@漩涡视频 视频截图
▲@沸点视频 视频截图
“情感纠纷”“浸猪笼”“破坏家庭”“通奸”“男小三”,几个关键词很快被网友串联起来,脑补出一场“男小三”勾引有夫之妇,惨遭正主辣手摧残的“爽剧”戏码。一场僭越法律的滥用私刑,变成大快人心的喜闻乐见,进而演变成不守“男德”调侃现场。
▲图源于新浪微博网友评论
该案件手段的暴戾恣睢,非但没有激起网友对凶手的谴责与讨伐,反而转化成一场大兴“男德”的宣讲会,评论中跟风式的调侃与滑稽打趣,观点相同的“讲师”们彼此抱团娱乐,逐渐淡化了案件本身的恶劣性,舆论的焦点从案情本身,转移到男性应该怎么做,而这最终的目的,都是出于“保护”男性。
▲图源于新浪微博网友评论
“男德”调侃的狂欢,是否仅仅是女性对于社会给予过多道德“枷锁”的不满呢?在“软性”抗争后,是否真的会迎来自由的春天?拨开情绪燃烧的余烬,应该将目光对准谁?
一、舆论失焦的大火,媒体也添了一把柴
“男德”调侃的媒体作为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外界信息的中介,肩负着客观公正报道的使命职责,纵观多家媒体在本次事件的报道,无论是视频还是文案,都带有强烈的标签化特征与性别符号色彩,“男子”加上“浸猪笼”三个字,轻易地拐走了受众关注的焦点,使整个事件多了一丝荒诞的格调。
“浸猪笼”是一种源于封建时期的惩罚,指把犯错的人捆绑起来放入竹笼当中淹浸,一般被用于处罚盗窃、通奸之人。古时候丈夫惩罚不贞的妻子,便使用“浸猪笼”这一私刑,被多用于女性,但是男性也有浸猪笼一说。
其手段的残忍与凶暴,很多影视剧当中也有体现。
▲电视剧《九丹》浸猪笼剧情截图
“浸猪笼”一般发生在宗族部落里,被捉奸在床的女子,在长老下达命令后,族人将其捆绑扔入水中。这种私刑带有强烈的男权气质与封建气息,因此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古代封建时期对女性的压迫。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浸猪笼”这一重返封建社会的古代虐刑,被多个媒体以“大字号”写入标题中,在古与今的冲突对立中,其法制的倒退与精神的“返魅”,框定在媒体报道框架里,影响网友对整个事件判断的基调。
用“竹笼”代替“猪笼”未尝不可,刻意的标题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为“情感纠纷”这个模棱两可的官方回复,画上了一个“心里有数”的句号。“易受”暗示的群体,接收到媒体的信号,将舆论的焦点迅速转移到对“男小三”道德行为的批判当中,忘却了这一重返封建蒙昧的酷刑,在法治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性。
道德守则的程序执行,离不开性别代码,男性女性的平权,是无休争论下的永恒议题,媒体的导向作用,不应该被流量与热度牵着鼻子走。
二、荒诞的“男德”兴国,另类网络文化的兴起
“不兴男德,国不将国。”
“男德男德,歪瑞古德。”
“还不是因为你不守男德,这全都是你的错!”
“男德”,是“女德”的性别对调,指的是将对女性道德要求的条条框框,也延用到男性身上。上到穿衣打扮,下到社会交往,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目的是为了能培养出贤良淑德、勤俭持家的居家好男人。
▲图源自新浪微博网友
看似无厘头的“男德”教育守则,体现的是公众对于极端“女德教育”存在的厌弃,以及对社会道德逼视的反感。层层枷锁下,觉醒的公众开始向以保护为名的道德教育,看似合理化的悖理条款发出挑战。
除了“女德”“男德”教育的道德限制,还有对自我外在认同的摇摆。
▲快手用户张光辉上传视频截图
11月17日,由赵薇作为发起人的网络独白剧《听见她说》在腾讯视频上线,第一集《魔镜》,聚焦女性议题中的“容貌焦虑”,主演齐溪坐在镜头前卸妆,同时告白自己对于颜值外形的焦虑心态。实时弹幕的观众也在讲述自己因为容貌而自卑的经历,抱有这种心理的女性会不断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如别人。
▲《魔镜》宣传截图,图源自微博@听见她说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提出:“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
被不断告知“该是怎样”的社会公众,在长久的“凝视”中寻找出口,反射的“镜像”筑成巨大的迷宫,封锁在其中的人挣扎着想要逃离,却一次次被传统教义重新框定。
▲图源自@肾肾先生 视频截图
前台与二次加工的受众,完成整场戏的表演
在压抑与被针对中,“诡辩”成为打击两性固化形象,打破僵化刻板印象的“软刀”,这种荒诞文化不痛不痒地戳及被“傀儡化”的女性角色,试图甩开对性别秩序与性别认同的压迫与制约。相比于出口成脏、恶言相向的“祖安”对决,这种反讽式的戏弄打趣,更容易被网友认同与接受。
传统性别秩序中的女性形象温柔、贤良、端庄、大气,这种夫为妻纲的两性关系否认人基本权利的平等,女人要遵循三从四德,对女性道德的裁判权转移到了男性手中,这显然不符合当下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电影《活着》中温柔贤淑的家珍
对“男德”教育的嘲弄,在性别的转换中,以其与现实社会常理的反差,彰显其荒谬性。也正是这种对传统性别秩序的“顺从式”建构,在与当今社会男女平等的思想浪潮对比下,显得无比的滑稽与可笑。
▲微博用户@烦仲淹 “灭霸版最强男德歌”
这种调转性向后的荒诞呈现、背离现世常理的文本内容,与幽默逗乐的创作形式,更能够吸引受众眼球,引起受众的共鸣。
“男德”调侃中出现符号化的新型“男性气质”,也成为网友争相模仿的对象,“男德体操”“男德课堂”“男德讲坛”,一套仿照“女德教育班”出现的“男德”教育在互联网上遍地开花。
▲@王尼玛 原创男德体操
得体朴素的着装、优雅知性的举止、念念有词的“男德”操守,迎合了用户对互联网反讽时代的符号狂欢,使得“男德”成为爆款的“迷因”,在几次方的裂变增长中,汇聚成一种充满女性向迎合意味的社会文化阵营。
迎合女性情感需求的“男德”调侃,以其幽默感、讽刺性、对两性气质的“再解构”,以一种文化符号的形式,渗透进互联网的文化“皮肤”当中,流入内容产品制作的“血管”,在一些影视文本创作中也能窥见一二。
▲网剧《传说中的陈芊芊》视频截图
“男德”的破圈层传播,与其他文化进行圈层互动,也逐渐异化为娱乐的符码。
▲@新浪娱乐 微博截图
哇唧唧哇旗下艺人夏之光、任豪被曝光恋情,一场“爱豆究竟可不可以谈恋爱”的争端由此引发,粉丝出现内部意见的撕裂。在这场争论中,“男德”教育被部分围观网友提上议程,“男德”调侃的狂欢也侵染到了“饭圈文化”中,开始有人将“男德”操守套在偶像爱豆的行业守则上。
▲图源自新浪网友微博评论
这场另类“狂欢”背后,不仅仅是荒诞的文化“盛宴”,一场无厘头的“道德标签”传销,也是对传统道德“枷锁”的批判。
三、道德的束带,捆住的是所有人的“小脚”
纵观“男德”调侃的主体,男性绝对不在少数。@王尼玛 在个人微博中开通#男德教育#课堂,发布一系列短视频调侃“男德”学习守则,浮夸搞笑的表演,搭配句句犀利的台词,让受众十分买账。
▲王尼玛 男德讲堂视频截图
▲@杰尼龟厨 微博截图
在“女德”教育之外,不温不火的“男德”教育,并不只是一种流动的“文化符号”。
以“国学”之名教导女人“德行举止”的“女德”班,在2014年曝光后引起舆论哗然,随后2015年在北京开办的“男德”班,虽然没有兴起大多风浪,但也提醒我们,“男德”不单单是一个存在于网络中的虚无想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成都“男德”班,图源于网络
“男德”的调侃不能仅仅当作一次网络文化的洗礼,这其中也是网民对极端道德规训的不满与宣泄。墨守陈规的道德压制下,看似是保护与正名,更多的是压抑与强迫,被无端“请入场内”的人们循规蹈矩的走上“圣人”之路,人性的压抑与被侵犯的“免疫”,教化出的可能只是重回封建时代被裹住小脚的“小女人”。
▲山东女子被当作“生育机器”,最后被虐待致死
网民对“男德”“女德”的揶揄,作为反叛“中性化焦虑”的产物,体现了其对传统性别秩序与两性气质的不认同,架空的想象在开放的网络时代再造为文化的“符码”,为受众提供了反讽吐槽的空间,夸张荒诞的“男德”表演让受众在娱乐欢笑中,讥笑其存在本身的脱离现实与认知腐朽。
然而在沉浸于欢乐之时,不要忘记其背后是僵化教条的闭锁,与人性权力的打压。违背道德常理的行为应该被谴责,沉重压于身上的身份“标签”也应该被挣脱,一阵娱乐营销过后,不该只有无尽的欢声笑语,更应该多一些反思与抵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丹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