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人际疏远的人,如何自救
2020-11-25 11:07

习惯人际疏远的人,如何自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聂熙伦,原文标题:《“疏离只是我的保护色”|“假性疏离者”自救指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常留意到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疏离的议题。


本文所指的对象,通常可以保持大部分生活中正常的社交关系。例如在同事、亲戚、普通朋友、初次见面的人的关系中有恰如其分的表象。不过,在一些较为深度的、亲密的关系中,他们常会感到无措、麻烦、辛苦、容易“费电”和耗竭,时间久了会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的状态是更舒服和自在的。常有一些说法把他们归位内向型人(introverts),但仔细想来却又不仅如此。


我自己的观点是,这种人际的疏离有时候并不只是一种人格特质,有时候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比如,他们可能在过去人生中常体验到一种“虽然自己不是特别需要,但对方是对自己好/没有恶意,所以没有理由拒绝”的感受。这样的态度表面上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中对他人的宜人性,但对个体本身而言,会产生个人边界被侵占、自我的真实需要被忽略或掩盖的感受。


TA们担心,当面表达拒绝会引起“关系有可能因此破裂”的恐惧和“辜负了他人好意”的歉疚。更让人感到耗竭的是,在担心和歉疚的夹击下,更难理直气壮地通过说“不”来保护自己的边界。


于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产生了——TA们会悄悄地淡出一些关系,或者干脆和人保持一定距离。这样的方式虽然被动,但好处是:保护自己的领地、也不至于让关系破裂。


要形成这样的人际模式,不仅仅是天生的人格特质,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其中文化、教养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几个方面都会对这样的人际模式产生影响。


文化中对于“懂事和顺从”的期待


每一种不同的文化后都存在着对个体不同的期待。以我们的文化为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父母会更期待孩子是听话、懂事、孝顺和有教养的。这些期待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演变成要求(例如:你必须达到这些期待)和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指标(你不听话、不懂事就是坏孩子)。同时,文化的期待通常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我们所处的环境,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规则去敦促个体的发展去顺应社会文化的期待。


举个例子:


  • 孩子如果是顺从的,那么ta将会受到家长、老师等权威角色的褒奖,会得到同辈的羡慕,这些积极评价会鼓励个体通过顺应文化期待,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交好评。


  • 反之,如果你在过程中过于坚持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相对会更容易被评价为:不懂事、固执、幼稚和叛逆,也可能会在亲子、师生或同辈关系中遭遇更多的困难。


在这样一正一反的两股力量之下,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取足够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通常会让自己的成长轨迹更贴近于文化对于个体的期待。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听从权威、和大部分人步调保持一致,会给自己省去许多麻烦或责备,在群体中保持相对安全的状态,而做自己,表达个人的观点却相对要冒更多的风险。


以爱之名的教养方式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纳入基本国策,此后大部分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在养育过程互动的对象骤然变少,一部分父母会不自觉地把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期待投注在单个的孩子身上。此外,50、60后两辈人大多经历过动荡和变革,他们的经验和经历传递的生存信号是:衣食无忧和安稳。


由于种种原因,50、60辈的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常出现多子女家庭导致的个体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个体的发展会更多地受到客观环境的阻碍;种种因素会让50、60一代的父母们更倾向于把自己没有得到或完成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提供给自己的孩子,也造成了以爱之名、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和压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父母们会想当然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当作孩子也认为好的东西。例如要求小孩好好学习、严于律己、考个好大学、找一个靠谱的对象等等。父母们当然是发自内心地想对孩子好,却从中忽略了孩子和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一致、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直接导致矛盾的产生。


我们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我都说了我不喜欢,可我爸妈非要让我去,说是为我好”,或是“你还小不懂事,听爸妈的没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的多是自己的声音没有被听到,自己的意见不重要,自己必须要接受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但是父母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及在自己想方法设法表达拒绝后,会因为被评价为“不领情和不懂事”而感觉到强烈的愧疚和自责。


自我概念


在文化和教养方式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概念也会受到影响。自我概念大概可以理解成为一个人以何种方式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存在。在亲密的关系中,他人的需要和自我需要的混淆,有可能会让个体的自我概念无法稳固地建立。


如果我们在亲密的关系中(无论是父母、恋人还是朋友)体验到的被爱的感觉是捆绑、混淆或有条件的,那么这种体验传递出的信息有可能就是:如果我拒绝了他人的“爱”,我会让他们失望/我会伤害ta们/我会失去一段重要的关系/我不是一个懂事的人。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在被关心的同时感觉被侵占的、被忽略的,被情感绑架,并且深深地相信自己需要是有危害的(因为如果我坚持了自己,别人就会因为我坚持自己而受伤)。你会因为总要去“照顾别人”而一次次不断地牺牲自己的需求。


长此以往,个体会被两种感觉撕扯:如果要获得亲密、我就必须要牺牲自己的需求和空间,但如果我表达了自己的需要,我会因此伤害关心我的人,并且沉浸在无边的愧疚和自责里。 


在这样撕扯的关系中,人会很难去清晰和有力地感觉到坚持自己的需要是一件被允许、被祝福以及对自己有益的事。个体也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突:一方面有强烈的愿望坚持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因为诸多限制而不敢明目张胆地这么做。而这个情况下,慢慢疏远一些让自己感觉到被侵占的关系、或者甚至不开启一段亲密的关系成为了损失最小、又得以保护自己的方式。


人际疏远是不好的吗?


如果在你身上,人际疏远是用来自我保护的这个假设成立,那你大可不必谴责和怀疑自己这样的“模式”是坏的,因为这个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让你有所受益。


一部分人或许并不期待改变,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了让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圈子、以及有一份让自己内心可以源源不断得到满足的爱好或事业,他们看上去“舍弃”了亲密的关系,但获得了自由和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是可以自得其乐的。


如果你对亲密的关系有一些期待和渴望,或许可以试着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


1. 试着反复、温柔、坚定、大声地说出自己的需要,重要的事情可以说三遍或三十遍


过去你可能已经放弃和别人争辩,因为你体验到的是自己的声音被忽略。而你的沉默或者不作为可能某种程度也会强化对方认为你“需要这样”的想法。所以,当你感觉到自己不需要的时候,可以试着坚定地表达出你的意愿。在这些中的一部分人或许真的会觉得你“变了”而离开你,但也会有一部分人会在试图尊重你的意愿前提下而继续跟你保持一段关系。


2. 逐渐独立完善自我概念


以前的你或许更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因为你是在迎合这些期待和评价中成长的。而你的自信和良好的自我概念也可能会随着他人评价的波动而波动。试着去想想自己真正想变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差别,以及你可以从什么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让自己的状态接近自己想要的模样。


3. 建立一些更包容和多元的人际关系


试着交一些更包容和多元的朋友。包容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你不为自己没达到某一个的“好的”标准而发愁,这样的关系是允许你换轨道、允许你尊重你自己的感受、允许你没那么努力的。当然好的关系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也不要轻易放弃这样的可能性。


4. 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一个匹配的心理咨询师,可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包容和接纳的关系。在这样一段关系中,可以更确定地体验到自己的需求被允许、自己可以拒绝而不用“付出代价”、自己可以做自己而被祝福的感觉。相信许多有冲突和挣扎的人,其实都包含着某种未开发的自我能量,而这样的能量在一段开放和包容的关系中可以更自然而然地流露和显现出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聂熙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