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作者:林子人,编辑:黄月,原标题:《今天的文化产品还能以国家来界定吗:从日本导演执导〈水浒传〉想到的》,题图来自:《王者天下》剧照
据外媒报道,Netflix近日宣布启动《水浒传》(The Water Margin)电影拍摄项目。该片被描述为“中国文学名著的未来主义版动作冒险传奇大片,充满荣耀、浪漫和阴谋,探讨忠诚、领导力和我们冒个人代价去面对社会问题的责任等永恒话题”。Netflix版《水浒传》将由日本导演佐藤信介执导,其代表作有《王者天下》《弃宝之岛》《沙漏》《狗狗心事》等,《水浒传》将是他与Netflix合作的首部巨制。曾担任过《深海浩劫》编剧的Matt Sand将担任该片编剧。
消息一经公布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中国网友的争议点集中在外国人是否能拍好中国四大名著上。今年有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口碑扑街的前车之鉴,一条点赞数颇高的评论哀叹,“不要再祸害中国文化了好吗?别又搞出来一部《花木兰》。”另一条评论对导演和编剧的身份提出质疑,“一个中国故事由日本人执导,西方人编剧。”
客观而言,《水浒传》出场人物众多,意涵丰富,连中国本土导演和编剧都难以把握。至今公认最佳的98版《水浒传》在央视电视剧版四大名著中依然评分垫底(在豆瓣上,《水浒传》评分为8.8,《西游记》为9.6,《红楼梦》为9.6,《三国演义》为9.4),也不免更令人担心与中国历史和文化有隔阂的外国人会如何处理这部煌煌巨著。
导演佐藤信介的履历也值得我们注意。由他导演的《王者天下》改编自以中国秦朝为时代背景的日本国民漫画,在2019年凭借优秀的制作在日本获得了近60亿日元的票房,是近年来日本真人电影中的佼佼者之一。在此之前,他曾与游戏公司光荣株式会社合作制作《新三国无双》,为这部带有科幻感的三国志主题游戏拍摄开场和结尾映像。《王者天下》上映时,佐藤信介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拍摄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原创作品方面,他已经有十年的工作经验。“如果要拍一部正统的历史剧的话,还是要中国自己的企画比较好,但是像拍这种虚构的历史娱乐大片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完成的。”
《王者天下》海报
事实上,日本当代动漫和影视作品的题材大量来自外国。今年10月,Netflix举办了“Netflix动画祭2020~和你一起看动画的未来~”线上活动,公开了十几部动画新作,其中一部IP改编作品为山崎麻里的漫画作品《罗马浴场》。该作曾被改编为6集TV动画和两部真人电影,由于“古罗马浴场与日本澡堂”的搞笑穿越设定,《罗马浴场》在欧洲引起了许多关注,漫画作者还获得了意大利政府颁发的骑士勋章。这些当代影视和动漫作品反映了日本文化长久以来兼收并蓄、善于吸收内化外来文化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看清,在文化交流和资本流动加快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产品几乎已经不能用“国家”或“民族”去界定。
从《怀风藻》到《水浒传》:吸收和改编中国文化
“日本民族的身份一直存在‘杂交’特性,其现代性并非简单照搬基于西方常态的通用‘现代’模式。”
在《神奈川冲浪外》一书中,日本史学者南希·K.斯托克(Nancy K. Stalker)指出,吸收和改编外国文化形式,然后着力于本土实践是日本史上的重要模式。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日本曾与多国有所往来,日本社会、文化与经济亦曾深受这些国家影响。在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人开始进入东亚地区,成为日本获取科学、艺术和地缘政治信息的新来源之前,中华文明曾经由朝鲜半岛,对日本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按照日本著名中国史学者藤家礼之助的说法,中日交流史历时两千年,“虽说两国同文同种,但日本在接受中国文化的时候,经常对接受的对象进行微妙的改动。这种接受文化的方式,似乎也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质。”
日本固然从未成为过“中国式国家”,但从飞鸟时代(552~645年)起到19世纪上半叶,繁荣强大的大陆国家中国一直是日本钦羡、模仿乃至意欲与之一较高下的对象。在政治领域,从6世纪中期到8世纪,大和氏族吸收了隋唐和百济、新罗的政治理念,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8年),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支持的意识形态,以多种形式在日本民间广泛传播开来。
在文化领域,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更是绵延不绝,形成了为贵族、武士乃至平民各个社会阶层所共享的文化资源。751年编纂完成的《怀风藻》和759年编纂完成的《万叶集》是日本史上首批真正意义上的诗集。《怀风藻》收录了120首汉文诗,多数作品大量引用中国文学历史典故,展现出当时的日本精英阶层对更高等文明的尊敬与向往。相对而言,《万叶集》中的诗歌较少体现受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典故的影响,被认为是日本诗歌传统的真正开端。但斯托克认为,以此称《万叶集》展现出未遭中国哲学、宗教和文学“玷污”的日本民族性,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中已然展露较深程度的中国影响。”
《神奈川冲浪外:从传统文化到“酷日本”》[美] 南希·K.斯托克 著 张容 译方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10
城市化与商品经济在德川幕府治下的江户时代迅速发展,带动了平民都市文化的繁荣。以“浮世”之名——这个词来源于佛教,最初指的是人世无常,但到江户时期指向的是充斥着幽默、情欲与自我放纵的花花世界——面向平民的艺术、文学与戏剧百花齐放,其中亦不乏中国文化的身影。人形净琉璃和歌舞伎是江户时期深受平民喜爱的戏剧形式,人形净琉璃剧作大家近松门左卫门创作的《国姓爷合战》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历史剧。1715年,该剧一经上演就创造了连演17个月的记录,远远超出了常规周期。
《国姓爷合战》的剧名源自郑成功从唐王获赐的朱姓,他也因此得到“国姓爷”的称号,该剧的主人公和藤内的原型正是他。在这部剧中,明朝被与鞑靼王勾结的逆贼李蹈天(李自成)攻破,思宗(毅宗)皇帝被杀,皇帝的女儿逃亡海外,在日本肥前平户海滨被和藤内救起。和藤内得知父亲的母国情况危急,便与父母一道奔赴中国,经历了种种误会,终与将军甘辉和忠臣吴三桂一道打败了李蹈天,复兴了明朝。在藤家礼之助看来,该剧固然篡改了真实史实,但作者在剧中展露的对拥有一半日本血统的郑成功的亲近,对其忠诚的尊重,以及对明朝落败的同情,是与日本观众产生共鸣的关键。
《中日交流两千年》[日] 藤家礼之助 著 章林 译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7
对于《水浒传》,日本人更是毫不陌生,甚至有评论者指出该书是明治以前最广泛渗入日本民间的外国小说。除了译本、改编本之外,日本还出版了许多讲解《水浒传》的辅助读物,例如《语解》《水浒传抄译》《字汇外集》等。明治以后,《水浒传》依然受到日本读者的欢迎。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指出,明治后翻印的活字西式装订版《水浒传》有诸多个版本,最晚在大正时代(1912~1926年),日本已经拥有很多水浒迷了。他本人就是因为儿时从父亲的藏书中发现了一套《国民文库》版《水浒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其治学亦是从《水浒传》所处的时代——宋代——开始的。
宫崎市定观察到,日本学者对《水浒传》的研究和中国学者相比反而束缚更少。1920年7月,胡适发表《〈水浒传〉考证》一文,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在给亚东图书馆新式点评本《水浒传》做序时,竟没有读过七十回本以外的任何一个版本。众所周知,《水浒传》有诸多版本。百回本被认为是最初的版本,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断定百回本的后三十回为伪作,只取前七十回,并添加了评论刊印为七十回本,之后在中国流通的《水浒传》基本都是这个版本。根据宫崎市定的考证,《水浒传》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在明末清初就已传入日本,其日文译本广为流行。在日本流通的《水浒传》版本之多,曾令胡适吃惊不已。
《水浒传:虚构的史实》[日] 宫崎市定 著 赵力杰 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8
二战后,《水浒传》的魅力延续到日本流行文化中,它不断被改编成文学作品、电视剧、漫画和电子游戏。1972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拍摄了许多中国主题的影视作品,其中就包括改编自施耐庵原著和横山光辉同名漫画的电视剧《水浒传》,当时BBC曾译介过该剧。1980年代,日本游戏公司开始制作水浒传主题电子游戏,其中“水浒幻想系列”深受玩家青睐,从1995年发售第一部作品起,该系列共发布了五部本篇、四部外传。另外,日本推理小说与冒险小说作家北方谦三也撰写了号称“日本版中国历史小说”的长篇小说《水浒传》,长销不衰。可以说正是因为《水浒传》在日本拥有不小的群众基础,Netflix才有底气邀请日本导演执导《水浒传》。
超越国家和民族:全球化时代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什么?
“这部作品既不是纯历史剧,也不是全部虚构的,取两者中间是它的特点。对日本人来说,在那段熟知的人文历史中,却创造出了一个完全崭新的空间,让人觉得很有魅力,非常有趣。”
在谈论《王者天下》时,佐藤信介曾如此解释日本人拍摄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电影的意义。
据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将在《水浒传》中继续延续这一创作思路。虽然很多人认为电影故事内容的出处很重要,执着于是否有原作或是否符合史实,但在佐藤信介看来,这与电影本身的价值无关,重要的是电影创作者要如何呈现一部优秀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如果将视野放到本国以外更广阔的市场,佐藤信介认为导演将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去拍摄电影、去重新定义“好电影”的标准。“最近像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也越来越流行,在这些媒介上可能会有很多人去观看,甚至可能比在日本公映时观影人数更多,所以我认为今后企画本身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佐藤信介说,“现在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日本以外的市场了,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发挥呢?我们其实也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至今为止,我们都是努力迎合日本的市场需求来拍摄的,现在的话可以说我们被解放了。”Netflix的数据显示,该平台上超过一半的用户会观看日本动画,这些观众90%以上来自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
日本电影人的这种“解放感”,来自超越国家和民族拥抱全球市场的决心——在电影研究者看来,自诞生起,电影这个媒介就是高度国际化的,拥有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市场之一的日本电影也不例外。虽然西方电影研究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日本电影”视作完全异质的、有其内在独特文化和审美的电影,但自1980年代晚期以来,这一范式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1899年,在电影放映机被引入日本两年后,日本人开始自主拍摄电影,又在次年开始制造摄影机。在《日本电影走向全球》(Japanese Cinema Goes Global)一书中,日本社会学家手塚义治指出,日本电影走向全球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上映,并于次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它即象征着战后日本重回国际舞台,又激励了日本电影的国际化;1989年,索尼并购了好莱坞影业公司哥伦比亚,这起并购案标志着媒体巨头并购和全球文化时代的开始。
Japanese Cinema Goes Global: Filmworkers' JourneysYoshiharu TezukaHong Kong University 2011
全球化要求电影内容具有某种普世性,在这一方面,好莱坞电影为所有有志于登上国际影坛的电影人提供了样本。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认为,鉴于整个世界或哪怕仅仅是5000万消费者很少有意见一致之处,更大的普世性意味着“电影所涉及的是人类的一般特征”。这亦是好莱坞电影的最大启示:一部想打入全球市场的电影必须争取普世性。有意思的是,或许是因为好莱坞的成功,普世性也就此成为了“美国性”的特质之一——商业化迫使美国将“能卖到全世界”的东西作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为了成功赢得全球市场,美国人在部分程度上抛弃了他们的排他主义性格。”
《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美] 泰勒·考恩 著 王志毅 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12
在英裔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埃里克·琼斯(Eric L. Jones)看来,执世界文化之牛耳的美国极大地得益于其文化混合主义。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共同合作生产了美国的文化产品,他们一方面广泛采用世界各地的主题,另一方面也运用了全球最有活力的文化制成品包装手段和零售手段。“美国商业社会从未停滞不前,因为它不停地将丰富的元素糅进新的图书、新的艺术作品和新卖座的好莱坞电影里。”
《文化融合: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文化批判》[英] 埃里克·琼斯 著 王志标 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4
因此,考恩和琼斯提醒我们注意“文化融合”的价值。考恩用“贸易利得”(gains from trade)的视角看待跨文化交流。他认为,就像贸易能使国家在物质上更富裕一样,它也能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考恩也承认,全球化/文化融合与特定民族、地区或部落对身份认同的执着之间的张力或许永远都不会消失(这就是外国剧组拍摄中国主题电影总能引起中国人不快的原因)。然而他认为,这种张力——他称之为“多样性的悖论”——实际上也在为整个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当许多文化制作者和消费者认同文化产品的差异性价值时,“文化局外人身份能够促使他们不断生产出高度独特的创造品。”作为整体的全球市场依然能获得更多选择,比如你既能选择好莱坞商业大片,也能欣赏到小众的欧洲艺术院线电影。
无论乐意与否,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世界主义”(cosmopolitan)的时代。按照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的观点,世界主义的日常化是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重塑个体主体性的副作用之一。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外来文化也往往与本国文化并存。在信息、知识、观念和资本加快流动的当下,我们几乎已经不能用“国家”或“民族”去界定文化产品。事实上,从古自今文化融合的现象一直存在——变革的资源来自五湖四海,帮助一个群体不断创建和重塑文化。琼斯援引秘鲁作家略萨的观点认为,文化无需通过保护来保持活力和适应性,真正的认同源自个人创意,而非地理归属。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日本导演翻拍《水浒传》抱有更多的宽容呢?除了文化保护的既得利益者之外,更多的文化产品选择总是能让我们获益,哪怕只是博君一笑。我们或许应该庆幸人们能对改编《水浒传》保持兴趣——如此,它将作为全球文化脚本的一部分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当没有人对它感兴趣时,这部作品的影响力也将枯竭。至于“尊重原著”“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无法假手于人。
参考资料:
【美】南希·K.斯托克.《神奈川冲浪外:从传统文化到“酷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日】宫崎市定.《水浒传:虚构中的史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日】藤家礼之助.《中日交流两千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英】埃里克·琼斯.《文化融合: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文化批判》.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美】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Yoshiharu, Tezuka. Japanese Cinema Goes Global: Filmworkers’ Journey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Martin, Marcos P. Centeno and Nori Morita. “Japan and the ‘Transnational Cinema’.” Arts, 2020, 9, 50; doi:10.3390/arts9020050
《对话佐藤信介:我尽力拍好作品,坦坦荡荡的展现给大家》,豆瓣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03000/
《一口气又是十几部动画新作,Netflix走的什么路数?》,界面新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180945.html
《外国人翻拍<水浒传>,好汉的绰号该怎么翻译?》,国家人文历史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g1NjA2NA==&mid=2650513496&idx=1&sn=1a346619a2dfd0b5e223e54817a3dfe7&chksm=beb166b789c6efa1f0f59c123059462334de814b0c771c0dceb1e6880c713b4b827e0a12d813#rd
"Trending in China: Netflix Adapt Chinese Classic ‘Water Margin’ But is it Cultural Appropriation?” Caixing Global
https://www.caixinglobal.com/2020-11-13/trending-in-china-netflix-adapt-chinese-classic-water-margin-but-is-it-cultural-appropriation-101627334.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作者:林子人,编辑: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