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窗敲雨,编辑:Luna,头图:wikipedia
1939年,苏联电工谢苗·克里安(Semyon Kirlian)从自己维护的设备上发现了奇妙的现象。
那是一台用于“高频电疗”的医用设备,它会产生低电流的高频高压电。克里安发现,当仪器电极靠近患者皮肤时,它们之间出现了许多小小的闪光。
克里安并不清楚自己看到的现象是什么,不过他似乎对此格外着迷。于是,他开始自己搭建设备,与妻子一同对这些“光晕”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研究。
就这样,一种美丽的摄影艺术与糟糕的伪科学理论一同诞生了。
Thomas.Wedekind/Wikipedia
看见“气场”?
为记录下这些闪光,克里安自己搭建了类似的设备,并加上感光底片,将它变成了一种摄影技术——这种特别的摄影手法常被称为“克里安摄影”(Kirlian photography)。
摄影师Mark D Roberts拍摄的克里安摄影作品 | Wikipedia
最初,克里安将涂有感光层的玻璃板覆盖在金属平板电极上,放上想要拍摄的物体,再短暂地接通高频高压电源。这样一来,感光底片上就留下了围绕在物体周围的“光晕”。此后,他又尝试了用彩色胶片进行感光,在胶片上留下了奇异的色彩效果。
一种版本的克里安摄影装置图解 | Wikipedia
克里安最热衷的拍摄对象是手指,以及树叶。在克里安摄影中,树叶留下的光晕图案格外迷人:在叶片的轮廓周围以及叶脉处,都有丰富的细节在闪光中呈现出来。新鲜采摘的树叶会在底片上留下丰富的“光晕”,而在摘下几天之后,拍摄到的“光晕”则变得黯淡。
新鲜树叶的克里安摄影效果(左),以及两天后同一片树叶的摄影效果(右) | Allan A. Mills.
更有趣的是,树叶在这些拍摄中似乎还产生了一种“幻影”效果:如果首先拍摄一片完整的树叶,然后再将树叶切掉一部分再次感光,此时似乎依然有微弱的“光晕”能够展现出完整的树叶轮廓。
不幸的是,在试图解释这些现象时,克里安走向了完全错误的方向。他将自己记录下的“光晕”称为“Aura”,并认为这是自己借助高压电看到了生命散发的某种“能量场”。树叶“光晕”逐渐暗淡被他归结为“生命力”的丧失,而“幻影”则被解释成“生命气场”完整性的体现。而至于那些围绕在人手指周围的“光晕”,更是被他看成了分析情绪状态、诊断疾病的窗口。
利用克里安摄影拍摄的手指,这种图像常与“气场”(Aura)联系在一起 | Wikipedia
其实,一切只是寻常的物理现象
其实上,克里安所看到的、记录到的,只是一种寻常的物理现象——它被称为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在局部电场的作用下,空气分子被电离、激发,进而产生放电发光,仅此而已。在克里安的“发现”之前,这种现象已经为科学界所熟知。
这些在空气中产生的发光是蓝紫色调的,这由空气分子的性质决定。而当放电直接作用于彩色胶片时,还会产生其他不同于肉眼观察的颜色。
利用彩色胶片拍摄时,克里安摄影会产生奇异的色彩效果 | MrX/Wikipedia
而至于那些指尖与树叶周围奇妙的“光晕”变化,也与“生命力”毫无关系——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其实是水。用人手指拍下的“光晕”,其形态特征与密度并不取决于情绪状态或是健康与否,而是主要与皮肤表面的潮湿程度相关。而同一片树叶的“光晕”随时间变化,其实是因为叶片内部逐渐失水,改变了组织的导电性。切掉之后依然闪现的树叶“幻影”则源于操作中挤压叶片,在表面留下了痕迹。
硬币的克里安摄影——或者说电晕放电图像。当然,这与“气场”或“生命力”毫无关系 | Chemikus69/Wikipedia
克里安摄影的“气场”理论曾在上世纪70年代流行一时,此后又渐渐衰落。这些闪耀着电火花的图像不能揭示生命的奥秘,也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应用,不过它们独特的美感依然吸引着摄影爱好者。
安全提示:网络上也能找到很多克里安摄影的DIY教程,但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安全地操作高压电,最好还是不要尝试。
参考文献
[1] Allan Mills (2009) Kirlian Photography, History of Photography, 33:3, 278-287, DOI: 10.1080/03087290802582988
[2] David G. Boyers and William A. Tiller.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44, 3102 (1973); https://doi.org/10.1063/1.1662715
[3] JO Pehek, HJ Kyler, DL Faust. Image modulation in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Science 15 Oct 1976: Vol. 194, Issue 4262, pp. 263-270 DOI: 10.1126/science.968480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rlian_photography
[5] https://web2.ph.utexas.edu/~coker2/index.files/kirlian.s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窗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