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李放鹿,原文标题:《车厘子降价,配得上中产的水果又少了一样》,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俗话说得好,什么事都要趁早。
不信你看,跨年的时候感动女友的“车厘子捧花”,要是等到现在再做,浪漫程度或将跟价格一样惨遭腰斩。
2020年12月31日,河南郑州一位大二男生亲手用车厘子做捧花的新闻刷屏。/via@澎湃新闻
前不久,#车厘子价格腰斩#冲上热搜第一。
早已实现(或号称实现)车厘子自由的城市精英,表面上看起来冷静自持,对这条新闻漠不关心,其实刚关了微博就立马打开APP实时查询价格。
话题后面小小的“沸”字,无情揭露了这届网友对它迫切的关心。
对车厘子的社交档次寄予厚望的网友十分灰心,纷纷表示:“真降了?完犊子。刚买来准备送礼的,现在送不出手了。”
稍微勤俭持家一点的,懊恼的是入手太早很亏:“腰斩了?我昨天才下的单!是不是买贵了!”
最高兴的要数一直在自由边上徘徊的准中产:“终于买得起了,从今以后是个正经中产啦!”
殊不知,在月薪10000和月薪50000的人同时下单的这一刻,这种曾经集浪漫、美色、高贵等各项特征于一身的水果,就丧失了为中产代言的资格,再也无法作为财务自由的象征。
下一个圣诞节,再也不能用车厘子圣诞树炫富了。
满打满算,“车厘子自由”这股风潮,到现在刚好两年。
2019年春节前,一篇《26岁,月薪一万,却吃不起车厘子》的文章突然刷屏,“车厘子自由”被纳入90后女性财务自由的15个阶段中,正式拉开车厘子统治中产圈的大幕。
“有些人表面上看光鲜亮丽,背地里连车厘子都吃不起。”
一时间,全国90后都在盘算自己吃不吃得起车厘子,可很多人算完发现,真的吃不起。
于是,超市水果摊的大妈们惊讶地发现,店里来了很多只买一颗车厘子的年轻人。
八毛一颗、一块五一颗、五块甚至十块一颗的车厘子,让这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年轻(穷)人初识了世界的真相。
吃得起车厘子的人,则就此成为朋友圈里的天之骄子。
车厘子让他们在还没有“凡尔赛文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早早掌握了全套凡学写作手法。
一碗圆润饱满的车厘子,很快取代咖啡馆里的精修自拍照,成为交友市场的硬通货。
渐渐地,车厘子开始脱离“吃水果”这种原始需求,向更高层次的享受跃进。
贵气逼人的车厘子奶茶、车厘子蛋糕,虽然看着已经不像凡人能吃的东西,但好歹还属于食用的范畴。
而车厘子捧花的出现,已经轻轻松松把爱情的奴隶转化成了车厘子的奴隶。
在这真·人间富贵花面前,多鲜艳的玫瑰也只能黯然失色。
前文中的翟同学就是人间富贵花的粉丝,但他认为买来的不如亲手做的有诚意。
就连各大不差钱的购物平台,都愿意放下身段,恭迎车厘子来为他们尊贵的会员加冕。
这些还都只是小打小闹,真正把车厘子的高贵价值发挥到极致的玩家,敢于直接将车厘子作为麻将桌上的筹码。
这样的麻将桌,没个八位数的身家,你敢随随便便坐上去?
他们大腿上毫无美感堆放着的不是车厘子,而是我那永远遥不可及的自由。
到后来,车厘子的真身已经不足以支撑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时尚大咖、美妆icon纷纷跨界出马,专门为它设计了新的营销术语:车厘子红。
这么多年来,能够取代“本命年”成为红毛衣最强定语的,我只见过“车厘子”一个。
不仅如此,指甲油、口红、球鞋、围巾……有红色系的地方,就一定有车厘子的身影。
虽然一般人根本看不出“车厘子红”跟往年的“酒红”“宫墙红”“玫瑰红”到底有什么差别,但这不妨碍它成为新一届断货标签。
不是没有人在车厘子狂潮中保持清醒,试图唤回众人的理智。
在他们坚持不懈的科普下,我们知道了车厘子的真实身份,不过就是长在国外的大樱桃。
可是这有什么用呢?进口水果的高身价,注定了国外的樱桃就是比较甜。
哭着喊着要车厘子自由的90后,早就忘了当年因为偶像剧里的樱桃发夹而对樱桃爱得要死要活的往事,甚至觉得有点羞耻。
爱过樱桃的90后已经成了钮祜禄·90后,樱桃不过是被遗弃在碎玉轩里的蜀锦玉鞋,早就不值一提。
唯有车厘子,才是能帮助他们大杀四方、干掉皇后的名贵珊瑚。
爱过。
中国年轻人对车厘子自由如此渴望,最开心的要数智利人。
在“车厘子自由”登上热搜的2019年,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智利车厘子销量同比暴涨32倍多。
这个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把90%的车厘子都卖给了中国人。在智利,靠车厘子产业链讨生活的人多达50万,占智利水果产业从业者总数的三分之一。
因为中国食客的热爱,智利果农种植车厘子的收入,比其他水果要高5倍。
不管你有没有得到车厘子自由,至少你对自由的追求,让远在大洋彼岸的智利果农获得了真正的财务自由。
想想也算是功德无量。
去年猪肉涨价时,“猪周期”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简而言之,就是猪肉便宜的时候没人养猪,于是猪肉减产,随即价格升高;养殖户一看价格高就增加产量,于是供大于求,又造成价格下跌。
这个怪圈,如今又发生在了车厘子身上。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车厘子产业发达的智利,今年增产30%,“物以稀为贵”成为往事,目前市场上随处可见车厘子。
价格腰斩,车厘子自由的价值也跟着腰斩。
早已实现车厘子自由并以此为傲的中产或许扼腕叹息,但对于大部分贫穷打工人来说,这仍然是他们离“车厘子自由”最接近的时刻。
可惜的是,当我兴冲冲地打开购物网站,以为终于能自由一次的时候,却发现车厘子的斩后价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便宜。
传说中被腰斩的价格,就这?就这?
即便便宜了一半,车厘子也还是你买不起的水果。七十元一斤起步的车厘子,与普通人对“自由购买”的期待值仍然相差甚远。
想要成为“价格亲民”的水果,车厘子还有很大的退步空间。
在我妈眼里,“价格腰斩”的热搜,就跟北京一套房从两千万降到了一千万的小道消息没什么区别。
“跟我有什么关系?好像一千万我们家就买得起似的。”
担心价值下沉的车厘子早鸟可以放心了,它仍然可以作为你们送得出手的礼品,傲视平民。
按照互联网话题的平均寿命,风风火火红了两年的车厘子自由,算得上超长待机了。
即使在遍地贵族的进口水果界,像车厘子这么战斗力持久的品种也不多见。细究原因,好不好吃不是根本,车厘子的成功,或许源于它一开始就跟财务自由牢牢绑定。
车厘子火热的这两年,恰恰也是财务自由频频被讨论的两年。
赚多少钱才是财务自由?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唯一同步的,是那个数字都离现状非常遥远。
渴望车厘子自由的这一群体,上不能望富豪项背,下不愿与平民共舞,而车厘子刚好是人们能接触到的、最能彰显财务能力的商品。
两百块一箱水果的确很贵,但两百块对他们来说,其实不算多大一笔钱,咬咬牙就能掏出来。
只要不想着“那只是一盒樱桃”,多想想照片发到朋友圈里的惊人赞数,想想樱唇微张、一口吞下五块钱的矜贵的身份感……
那这钱就花得很值。
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用消费来寻找身份认同是一种常态。
在他们虚构出来的、岌岌可危的阶层堡垒里,高价格的商品最重要的不是实际价值,而是它们能够像护城河一样,给这种脆弱的群体尊严带来些许安全感。
作为一种进口水果,车厘子再怎么“价格腰斩”,也不可能像香蕉苹果梨一样“价格亲民”。
所谓车厘子自由,终究只是少部分人的自由。
而特殊的2020年和它尚未驱散的阴影,让车厘子的行情变得更加复杂。有车有房的中产领导告诉我,自从有了两个孩子,他已经很久没享受过“车厘子自由”了。
从前就算车厘子贵到一百多元一斤,自己想吃,买一小盒尝鲜也无所谓。但家里人一多,250g的尝鲜装就不顶用了,一出手必得一斤起步。
往年还稍微好一点,如今疫情阴云未散,有钱都不敢多花,昂贵的车厘子着实不是划算的选择。
在“财务自由”的幻梦沉浮许久的中产,从2020年起,也开始学着关心香蕉、苹果、梨,做一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人。
车厘子自由诚可贵,但生活价更高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李放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