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人都在研究的“推辞学”,到底是什么
2021-01-14 14:45

13万人都在研究的“推辞学”,到底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何书瑶,编辑:王朝靖,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眼看着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大龄单身男青年阿武,人还在南京西路的写字楼里坐着,春节假期的相亲行程就已经被二姨安排上了。


日常生活已经被工作加班和社交活动塞满,阿武最怕的就是来自七大姑八大姨冷不丁地一个消息抖动,并热切地问候他工作最近忙不忙。


“下一句不是介绍她们手里的相亲资源,就是让我帮忙在某购物软件砍一刀。”阿武苦笑道。“都是家里的长辈,我能说不吗?哎太烦恼了!”


回到老家拒绝不了亲戚、工作上拒绝不了同事和领导、恋情里也犹犹豫豫不敢对爱人说不……翻开当代年轻人的微信列表,勉强自己、成全他人的“不好意思拒绝记录”绕地球一圈也不嫌多。


对于自称社恐的年轻人来说,日常最大的社交苦恼莫过于——如何优雅地推掉别人的饭局、Party和各种奇奇怪怪的礼物、邀请,而又不失礼貌呢?


在聚集了13万人的豆瓣“推辞学”小组,优雅拒绝这件事已经成为一门深刻的学问。为了满足地球人的生活刚需,我们扒了推辞学小组的所有帖子,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当代年轻人推辞指南》。


年轻人都想推辞哪些事情?


没事逛逛推辞学小组,就算不能马上学会推辞技巧,社恐青年们也至少能得到一丝心理慰藉——“耶,拒绝无能的我原来不是一个人。”


在这里,面对来自各种场合、不同对象的要求,每天都有无数年轻人在线求助推辞大法或是在事后发出懊恼的抱怨和自责。


我们统计了推辞学小组“举手提问”板块下将近1700条的求助文本,看看大家都因为哪些对象的要求手足无措,又难以推辞哪些事情。


在近1700多条帖子里,被讨论最热的话题,要么是推辞难度较大需要大家群策群力,要么是要求过于无耻、众多组员难以坐视不理。


这些问题既有烦人的亲戚仗着亲情羁绊提出无理要求的,也有不懂边界感的同事室友在当事人的底线边缘来回试探的。



那么,到底是哪些人的要求最困扰大家?


我们发现,年轻人最常需要应用推辞学的对象前三名分别是朋友、室友和同学,其次则是同事、领导、老师等。令人意外的是,大家需要发力推辞亲戚的情况并不算多,也就和女孩子们拒绝男朋友、给男生发好人卡的场景出现频次差不多。


亲戚提出的无理要求,虽然特别容易引起反感和争论,但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更多处理的还是与同龄人之间的相处问题。



而在大家想要推辞的事情中,来自他人的各种邀请,最让年轻人头疼。


邀请这个字眼,意味着对方大多是以友好的方式提出一些需求。因此,“邀请”似乎有什么魔力,能够让一切在我们看来不合适、不喜欢的要求,变得那么顺理成章、理直气壮。


比如“一面之交的驴友邀请我出去旅行”“表面友好实际塑料的同事对我发出非工作日的约饭邀请”“室友邀请贫穷又毫无自制力的我一起办健身卡”“亲戚频繁邀请我给熊孩子辅导作业”等等等等。


年轻人内心纵使有一百个不愿意,但在不成文的礼尚往来、以德报德的社会人处事原则面前,又不知如何友好吐露自己的心声。


落到具体的事情里,推辞学的种种难题则分散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几乎时不时就跳出来给我们大喊一句surprise。


有相当多的学生党烦恼于不知如何推辞同学抄自己作业、以及平时从来不好好听课的同学只想着从自己这儿白嫖学习资料等。


而走入社会的打工人,烦恼就更多了。不熟的同学、朋友、同事结婚了,邀请函都发到我手上了,不想去(不想交份子钱)怎么拒绝?去年欠我的50元巨款还没还,今年又来借钱的朋友怎么推辞?职场里名为团建写作无偿加班的聚餐,我能不能婉拒?



这些生活中的纠结时刻,似乎个个都能输送到某辩论节目,在唇枪舌剑之间,成为引爆打工人心里那座休眠火山的热搜话题。


推辞困难背后,年轻人为什么这么费劲?


看了上述堪比人间比惨大会的案例,相信不少朋友都恨不得帮助当事人重拳出击。但代入自己,作为一个有包袱的成年人,我们真的能潇洒、决绝地说出“不”字吗?


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纠结?他们的包袱又是从何而来呢?


从直接原因来看,许多人不好意思推辞是害怕这份关系变形或者恶化。


在推辞学小组,曾经有组员发帖表示“为什么有些人现实生活里不会拒绝,回复组员却很会拒绝”。可见,如果你对这份关系并不重视,它也并不影响你的现实生活,人们能够提出拒绝的成本自然降低很多。


大家感到头疼的是维护现实里像普通朋友、室友、同事领导这样处于中间地带的社交关系。


另一方面,也有组员提出“感觉拒绝别人自己很愧疚,明明不是自己的问题但感觉自己有错”。


小时候要做个懂事的孩子,长大了要做个懂事的大人。我们往往无法接受一个“不被别人喜爱的自己”。



同时,我们也都注意到,优雅地推辞可能会耗费一定的沟通成本,有时候甚至需要高超的沟通技巧。在工作、生活中本就压力山大的年轻人,在同样不轻松的社交课题前,也就更容易受挫。


厉波是一个90后,参加已经工作两年的她时常烦恼时间、精力不够用。


“我觉得我的时间,只够顾得上工作、男朋友,再加上1个~2个闺蜜。我真的再顾不上好好维持其他社交关系了。” 厉波下班一回家就累得只想刷刷微博、看看沙雕视频,周末遇上约饭也不乐意出门。“如果有人占用我的非工作时间,需要我额外做一些杂事,我真的会很烦躁。”


各种社交平台的出现和流行,让我们的社交圈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和延伸、认识了过去不可能认识的朋友,但同时也加上了不少三观、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陌生人。他们或许仅仅是因为朋友圈点过一个赞,就能理直气壮地找你盖楼、拼单和砍价。


一方面我们确实有更多的社交资源,但一方面受制于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社交关系,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又常常感到疲惫不堪。


那么,怎样才能优雅地推辞?


无论如何,推辞学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门必修课。我们不妨抱着积极的心态来做做功课。


结合推辞学小组无数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案例,以组员们的精彩建议和学术探讨为理论基础,我们尝试整理出了这份《推辞家的自我修养》,希望就如何成为一名推辞大师这个问题为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这些建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合失败案例为你总结的“一名合格推辞家绝对不能做的举动”,二是“提升推辞胜率的几个知识点”。


先说说合格推辞家需要避免的一些注意事项。


1. 急于给出回复


在许多失败案例中,当事人面对自己办不到或不想做的事,往往会先违心地答应下来,导致后续再想反悔更加困难。如果做不到第一时间拒绝,或许可以试试克服自己急于给出回复的心态。毕竟对方才是提出请求的一方,出门看部心灵奇旅并遵守影院规则关闭手机、吃桶爆米花再喝杯咖啡,再打开手机看看对方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2. 主动给提出要求的一方递话茬


表达完自己的意愿后,有时候大家会为了缓解尴尬,多嘴又问一句。这其实又把自己推回了原点。用一句“昨天看了部叫“奥特曼心灵奇旅”的电影,绝赞推荐,你看了没”,及时转移话题很重要。


3. 哪怕是一瞬间,产生了“也不是不可以”的想法


许多推辞无能的患者,尽管心中有一些模糊的底线,但面对他人理直气壮的触犯,反而极其容易被动摇。记住,犹豫就会败北啊!


(在失败案例“和情侣住,到底水电怎么算”中,当事人一边强调道理的正义性,一边又示弱想要表达自己的“大度”,导致推辞失败。)


4. 面对不熟的人不好意思发脾气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有时候过分看重自己在无关紧要的人的面前,那并不伟岸的形象?(不如快快乐乐地接受对方的邀约,并开出你的价码:“砍一刀5毛、下载APP3块、打包一个月28,友情价八折,开通全年砍价会员只需233”)


5. 为了体现自己无能为力,把他人或外部原因作为推辞的借口


很多人往往为了让推辞看起来不那么生硬,喜欢将借口归因于“老师不同意”、“父母不同意”、“朋友找我有事”等。但这反而容易露出马脚、甚至被对方用“那我帮你问问老师/父母/朋友”的方式直接击破。


那么如果要成功推辞,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技巧也供你参考。


1. 明确并坚守自己底线的位置


许多人容易被动摇,在于平时并没有划定好自己的健康的个人边界。面对不同的场景,我们对压力和不舒服的承受度是多少?当对方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或许该扪心自问“诶,自己刚刚是不是被冒犯到了”,然后明确地告诉对方已经越过边界,“这样不行,我会觉得被冒犯到。”


2. 不想帮忙,就不要关心和主动推动事情的进度


这与上面失败推辞举动的1、2点对应。你又不是他人生活的PM(项目经理),你没有义务对事情的进度负责。委婉地话锋一转,聊聊奥特曼和心灵奇旅吧。


3. 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真实想法,字数越少越好


当对方提出一些需求,他最想知道的是你对这份需求的态度。我们回答的方式越直接、越简洁,越有利于他了解你的真实想法:“不”“NO”“だめ”“‍”“摇头.gif”。


4. 实在难以直接回绝,这里有一份高阶玩家的漂亮借口模版


当然如果你的脸皮实在太薄又或者这个人让你难以直接回绝的话,你也可以适当给出一些借口:明天我肚子疼、我对星期六过敏、我的被子生病了我得留下照顾它。


以及公务员式的“这个不归我们管”、甲方的“有机会再合作哈”、财务的“好的好的,不过我得走一下我爸的流程”。


另外,豆瓣网友给我们分享了几个模板,你也不妨参考一下。


(1)别不识趣型


题干:邀请唱歌


答:不唱,我聋哑人


题干:多年未联系的死对头问我在哪上学


答:艾利斯顿商学院


题干:如何避免二手烟,饭桌酒局,高危险的活动


答:我在备孕(万能答案但有风险)


(2)留足余地型


题干:你某一天有时间吗?


答:我也不确定,得看看情况,如果有事或者有时间再跟你说。


5. 一个重点:在大部分情况下,拒绝就是正义,拒绝不需要所谓的“正当理由”


这一点,在所有案例中都适用。当对方提出一些请求,他可能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帮助他人和奉献是一种美德,拒绝也是一种正义。如果你确实不忍心,担心对方受不了被拒绝的打击在严寒的冬季雪上加霜,一份先扬后抑值得拥有,“我知道你的处境,但是...”“我明白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去拿饭确实非常艰难、但是...”“我懂白嫖一份朋友提案的快乐,但是...”


总之,我们被教育了太多次如何让别人满意,这一次,也该好好补习一下“如何让自己满意”这门功课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何书瑶,编辑:王朝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