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新结算方式开启,能遏制偷票房行为吗?
2021-01-28 13:27

影院新结算方式开启,能遏制偷票房行为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吕世明,原文标题:《一些小影城没有“春节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得益于多方好消息,影视股今日全面大涨,行业一扫阴霾。但对于一些小影城而言,幸福还远远没有到来。


他们不仅仅面临着“就地过年”的所带来的观众缺失,正在推进的“新结算”协议或许让他们面临春节无秘钥的窘境。


片方、院线、售票平台(以及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一项举措:向一些院线要求之前违规的影院必须签订新的结算协议。规定影院在1月底~4月的结算必须直接打款到院线或者片方账户上,再按周期与影城结算。假如不签署这个协议,直接停盘停密钥。


这项并不为普通人所了解,看起来似乎也是不痛不痒的一个新结算协议,却会对未来中国电影市场有非同凡响的影响。


去年疫情过后《八佰》已经采取了类似的发行方式。而这一次,已经不是某一部片的单独行为,跨年元旦档的回暖让片方似乎有了自信和资本去运作新的发行和结算方式,如果该政策长期执行下去,可能是内地电影市场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了。


新的结算方式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到底意味什么?


新结算方式开始,保护片方利益、或抑制偷票房


如果说从去年《八佰》只是一个试探的话,那么到了今年春节档,这个情况会影响到更多的院线和影城,这是最值得大家关注的。


需要知道的是,即便从《八佰》开始,部分影片实行了分时段秘钥发放的政策、但各种举措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盗版和偷票房的情况,不过每一项举措的实行,都从各种方面和角度上来维护了更多方的利益,是从市场良性运行的基础上而出发。


如果说《八佰》当时限定的门槛仅仅是票房作为一种依据的话,那么这次协议的发放和下达明显有更强的针对性,近两年违规的影城,被相关部门通告的影城,一些票房不达标的影城均在被通知的范围内,这其中更多集中到中小影城。


目前大家讨论的是,目前的甄选影城的标准并不确定,除了违规的影城之外,还有拖欠票款和出现其他问题的影城,结算方式也变为将票款直接打到第三方的指定账户上,影城方面不在留存,之后再与影城方面进行结算,这个周期可能是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这其中更多还是以中小影城为主,毕竟他们仅依靠正常的运营是较难生存,违规和出现问题更多集中到中小影城身上。


中国内地大部分的私营和自营影城,他们仍然要遵循市场规律去做事,也都会遵纪守法的合理经验,尽可能避免一些违规、违法操作。但必须要承认,缺乏大影管和院线公司的协助和管理,这部分影城的抗击打能力和生存境遇并不理想。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一些有大院线依附的影城身上,一些影城的老板(或实际出资人)他们可能是原来省市电影公司的内部人员,掌握一部分的行业内资源和便利条件,或利用一些行业内的漏洞来钻空子。


新的结算方式不仅仅是针对了一些曾经过往出现问题的违规影城,同样对一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影城也是一种震慑作用,特别是在即将来临的春节档,此举毫无疑问会对片方的利益给与最大程度上的保证。


改革势在必行,符合更多人利益是第一位


其实如果不是疫情的阻碍,可能去年内地行业热点会成为“去票补”、“涨票价”和“大整合”三个方向,毕竟在银幕数量逐步增加的基础上,观众会面临被进一步的分散和切割,更好的提纯优质并有高度粘性消费习惯的观众非常必要。


当疫情的打击是突然和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一些特殊手段去刺激行业,同时让影视行业每一个环节都去做自己专属的事情,让从业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通过政策的调整做出应变。


也许在电影行业中,未来是不会存在“躺着赚钱”的低风险部门。


以往三四线、乃至一些乡镇影城依靠春节和暑期档便能赚到每年九成票房收入,以至于这部分影城会在春节期间直接拿场次去要挟片方,这种竞争本身是违背了市场基本规律和相关部门的初衷。


当然从市场层面来考虑,在稀缺的档期内,把有限度的场次拿出来议价并不算什么大事。不过相关部门早就对这种“敲诈”行为有耳闻,让影城提前签署协议势必会让大家从基本的市场回报出发而去考虑,毕竟一天的排片费看起来诱人(且稳稳当当揣兜里),但整个档期内优厚的收入更容易被大家所看重。


其实内地每一次行业的改革都要面临一定的阻力和质疑声浪,毕竟他要触动一批人的既得利益,并改变一些现有的规则。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下,大家都知道把资金牢牢掌控到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当电影局直属中宣部主管后,内地电影市场的改革进度就一直在加速,但总体政策方针在执行力度方面总会遇到市场潜规则的干扰和阻碍,推进的力度非常艰难。我们又不能直接出手对一些影城自身的正常经营做干扰和调整,只能从大局出发做出一些变革性的举措。


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以引发一些争议和不同声音,也会触动一批既得利益者的权益,毕竟没有人想在疫情后的恢复期去承担哪怕一点点的风险和危机,当必须要承认资金的快速流动对于制片方的利益和更多正常经营者的权益仍然是最大的保障,是不是真的要牺牲掉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仍然需要在市场层面做更多的考核和演练,毕竟在春节档期间,大家普遍的利润都是会有保障的。


院线单打独斗的时代将终结


在这次新的结算协议发出后在这几天基本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不同于《八佰》,大部分收到协议的影城均在较短时间内接受了该协议,毕竟距离春节档预售的时间只有不足一周了。


当然春节档整体的大格局没有被动摇,毕竟经历了一年的停摆后,无论是《唐人街探案3》,还是《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和《侍神令》,都已经具备将春节档再次推高的可能性。


中小影城将再次扮演在春节档时期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今年春节档有可能要面临着上座率的限制而导致观众群体的进一步分散和分流,也给一些以往竞争力不如大影城的中小社区影城更多的机会和机遇。


当然对于业内人士而言,这次协议改变的突兀和仓促是大家容易诟病和质疑的,毕竟在疫情后减少规则上的改变毫无疑问是对于中小影城的最好的保护。


不过即便如此,中小影城在去年疫情出现后,其所呈现出的抗击打能力明显不如大院线和大影城。同样一些中小院线旗下的明星旗舰店,也会因为其院线、影管公司自身能力所限,在疫情后短期很难恢复。


众所周知中小影城他们很难和大影城相匹敌的原因在于他们所掌握的资源有限,能够在第三方平台获得的支持远不及大影城。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影城获得的票补(和回扣)可能是小影城的数倍,如果仅仅就座位和银幕数量做对比的话,所有小影城的性价比都远远逊大影城。


简单一点说,片方和第三方如果对大影城投入一万元的费用,那么对比座位和银幕数量只是减半的影城,其投入费用可不是只减少一半,甚至会面临完全的抛弃。


大家一直都在谈希望中小影城可以抱团取暖,同样在政策面相关部门也希望内地的院线数量可以控制到一个合理的范围,目前五十余家院线的情况是非常不利于管理的,更多自营和私营影城的也非常容易不受约束。


中小影城之所以并入大院线有难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经营有很多便利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三四线影城,他们非常倚重的春节和暑期档,更多要依靠贩售场次获益,排片什么的对于他们并不重要,日常档期更是如此。


新协议的施行,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权利上的重新赋予,同样也是对他们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新契机,小影城单打独斗的时期已经渐行渐远,内地观众的口碑和影片宣传的下沉速度加快,都会让内地电影市场发展速度加剧。


中小影城在这个特殊阶段和时间接待上,自己重新定位并完善自身经营策略,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吕世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