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之前,我曾讲到,我们要避免“计数器思维”。
有朋友问:是不是所有的目标量化都是不好的呢?我们是否要抗拒一切这样的做法呢?
当然也不是,也是存在正向的目标量化模式的。我举个例子:
情境1:我这周要读某本书,每天要读50页,一周内读完。
情境2:我这周要读某本书,希望能产生一些灵感或想法,最好能做3张~5张知识卡片。
这两个情境是相似的,但后者的思维方式,就要比前者好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前者会给你一种明确的要求和限制,它会驱使你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那么,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你就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任务”上 —— 也就是读完规定的页数 —— 而不是“如何从读书中得到收获”上面。
这就是之前讲到的: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降维”成一个单一的平面,从而养成一种不好的、一味追逐数字的行为习惯。
而后者呢,它的限制和要求宽松很多,只是给你指定了一个方向 —— 读书,并去做知识卡片。那么,你就可以有更大的余力和空间,去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动和思考。
只要目标一致,如何去达成目标,甚至达成目标的量是多少,其实就不是特别重要了。
简而言之,一个更有效的做法是:用“我如何衡量我的收获或表现”,来替代传统的“我如何量化我的行为和结果”。这样会给你留出更高的“自主性”空间。
所以,在考核团队的时候,我一般会针对表现进行考核,只要你的表现能够达标,并且过程不违规,那么,你是如何做到的,花了多少时间精力,用了什么方式,都可以自由去决定。
一
不过,我今天想谈的,是另一个话题。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上面讲到的例子。在情境1中,你很容易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你会更容易关注到任务的目标,自己的进度,以及“我还有多久才能完成目标”。
换言之:你关注到的,始终是那个高悬在头上的结果,以及跟结果之间的差距。这会给你不断带来阻力。
想一想:你每天在锻炼前,都想着“还有20斤的目标要去达成”;每天背单词前,都想着“还有1870个单词”……久而久之会怎么样?
你会一直生活在压力之下,被压力驱使着去行动,一步步逼近目标。
这个过程对你来说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坚持”—— 这种现象,我称之为“被迫的自律”。
而采取情境2的思维方式,可以令你的视角发生转变:你不再会去关注结果和差距,而是会关注到: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成长。你会始终保持一个正面的心态。而这种正面的心态,会不断产生成就感,为你的行为提供动力 —— 也就是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很多次的“正面的循环”。
一个好的行为模式,一定不是靠指标来驱使你去行动的,而是靠你从行动中获得的反馈,来自然而然地产生动力。这才是做成一切事情的根基。
这两种模式,在心理学中恰好有一个对应的理论,叫做调节焦点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
1997 年,心理学家 Higgins 提出了调节焦点理论。他把一个人尝试去达成目标的模式分为两种,分别是:
预防焦点(Prevention focus):我的行为会不会产生坏结果?
促进焦点(Promotion focus):我的行为会不会带来好结果?
简单来说,预防焦点就是“不做错误的事”,而促进焦点则是“做正确的事”。
所以,当你用情境1的心态去行动时,其实就是落入了“预防焦点”的模式之中:你会以“理想的状态”作为合格线,认为:达到这个状态才算合格,不达到这个状态就不算合格 —— 于是,你的一切行为,都会受到对于“不合格”的恐惧的驱使。
换言之:你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我必须如何如何”的心理预设,再推动自己去实现这个预设。
反过来,情境2的模式呢,则是促进焦点的心态:你是以“现状”作为起点,只要一切能让你离这个起点取得进步的行为,都是好的,都是有用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我可以如何如何”的心理暗示,它可以帮助你给自己松绑。
二
当然,前面讲的只是一个例子,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看待“预防焦点”和“促进焦点”?
我把习惯采取预防焦点的人,称为分析者。把习惯采取促进焦点模式的人,称为进取者。
分析者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
在面对一项任务时,分析者会先去收集大量关于这项任务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先把所有的可能性想出来、想清楚,再去考虑怎么去做 —— 这也是我把它叫做“分析者”的缘故。
那么,一般会有两种情况:
1)他们会更容易关注到一件事情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其中的负面结果和威胁。从而,更倾向于去规避它。
如同我在《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中所说:分析者会更容易产生内耗。因为他们在面对一项任务时,往往会更容易注意到任务的困难之处和失败的后果,从而会更容易夸大对任务的恐惧。
这种恐惧投射在他们的心智世界中,就会造成“灾难性想象”,导致内耗和踟蹰不前。
2)他们会更倾向于遵循一条已经被证实可行的道路去行动,从而最小化过程中的差错。
很多朋友在之前的留言中提到“内卷”,这也可以算是“内卷”这种现象的一个成因(当然只是成因之一)。因为太多的人属于分析者,因此他们会更容易挤在同一条路上,这也就导致了,这条路会变得更拥挤。
因此,结果就是:分析者的行为往往偏保守,偏“保持现状”。他们要么不做,要么因循守旧,很少能够有突破和创新。
举个例子:当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分析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往往是这么三个步骤:
1)烦恼: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好好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来打破我的生活状态?
2)恐惧: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棘手,它会不会很难办?会不会占用我很多时间精力?如果我处理不好,是不是会很麻烦?
3)回避:我能不能先做点别的,先拖着它?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再去面对。也许拖着拖着,它就不见了呢。
对分析者而言,维持现状是足够好的,他们不喜欢变化,也不喜欢风险。除了采取必要措施来防止产生不好的后果,他们一般不喜欢行动。因为不去做就不会错,但做错了就可能很麻烦。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行动力很差,喜欢拖延、不去行动,不要急着给自己贴“懒惰”和“不自律”的标签,因为除了“状态导向”之外,也有一种可能:你属于“分析者”,倾向于规避错误,难以承受失败和负面结果的威胁,更喜欢保持现状。
不要停留在表象,要去挖掘藏在背后的原因和可能性,这样才能真正地从系统和结构上去解决它。
三
上面讲了“分析者”,那“进取者”呢?
进取者的特征和心态,一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先做再说”和“随机应变”。
也就是说:比起收集信息、分析任务,进取者更喜欢先采取行动去试探,从试探中得到反馈,再去修正和完善自己对于任务的理解和预测。通过不断循环这个过程,最终把任务解决掉。
这就是“进取”:去做,可能会出错;但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深浅。
在这个过程中,进取者很容易碰到意料之外的阻碍和问题,但他们很善于采取行动来试着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因此,比起分析者,进取者往往会有更强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 也就是构建正向的循环。
另外,进取者往往不能忍受重复和无聊,比起“做同样的事”,他们往往更喜欢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因此,他们会更有创新精神。
同样,当面临一项挑战时,一个进取者标准的心态是什么呢?
1)兴趣:有新的东西出现了,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我可以观察一下,它有哪些点比较吸引我?
2)试探:它看起来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采取什么简单的行动来尝试一下,增进对它的了解?
3)改变:看来这个方向似乎不太行,那么我能不能改变一下,换一种思路和做法来试试?
当然,进取者也不是全然都好,他们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
1)容易空耗精力,在一件事情上耕耘半天一无所获;
2)容易低估风险,从而遭遇自己难以处理和解决的困境。
那么,如何大致判断一个人属于分析者还是进取者呢?
与习惯“谋定而后动”的分析者不同,进取者看起来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见过这样的人:
活力十足,一想到什么点子就立刻行动;
风风火火,经常拉着你一起探讨、交流;
喜欢尝鲜,总是在做不同的事情,而且间隔期都很短……
那么,他很大概率就是一个进取者。
另一个简单的做法是,观察他面对一个新鲜事物时的第一反应。
如果他的反应是“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问题”,那他多半是一个分析者。
而如果他的反应是“看起来很有意思,我可以尝试一下”,那他就很有可能是一个进取者。
四
讲了这么多,是不是说分析者一定不好,进取者一定会更好呢?也不是。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预防焦点和促进焦点,而不是把自己绑定在某一种类型上 —— 但不用说,这是非常困难的。
实际上,由于大脑固有的一些惯性,我们通常是会有比较明显的倾向的。
一种惯性是“损失厌恶”:在远古时代,获得收益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遭遇危险则往往是致命的 —— 你很可能直接死掉。因此,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和传承,我们继承了这种对“失去”的厌恶,以及对威胁的高度敏感。
这就导致了,我们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采取预防焦点。
另一种惯性是路径依赖。对大脑来说,根据不同场景采取不同策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会消耗很多资源和空间。因此,我们更习惯的做法是:用一套模式去应对不同的场景,只是稍微对它进行微调。
因此,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偏向于分析者。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高度强调“行动”和“收益”的社会。你因循守旧,那你就会跟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难以脱颖而出;反过来,你去行动,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虽然很可能遭遇失败,但也因此使得自己有出类拔萃的机会。
所以,我们会觉得什么样的人会有“领导力”,有“领袖气质”呢?往往不是那些思考问题非常缜密、全面的人,而是那些具备出众的勇气、魄力和行动力,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的人。
虽然这两者各有优劣,但总的来说,进取者的上限会更高一些,当然下限也会更低一些。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进取者整体的生活满意度会幸福感,会比分析者更高一些。
Higgins 的一系列研究发现:
当一个进取者取得成功时,他会体验到高强度的快乐;反之,当他遭遇失败时,他会体验到低强度的痛苦。
而当一个分析者取得成功时,他会体验到低强度的平静;反之,当他“出错”时,他会体验到高强度的紧张。
也就是说:一个进取者,他的人生体验是一条虽然偶有波折、但整体向上攀升的曲线。只要不遭受重大的打击,生活满意度就会越来越高。
他们追求的是“快乐”。
反之,一个分析者,他的人生体验是一条平缓的曲线。偶尔也会有“脱离正轨”的恐惧,但都能比较快地恢复原状。
他们追求的是“平静”。
并不是说“快乐”一定比“平静”更好,实际上,最理想的生活,一定是两者兼备的,这才能构成最完整的生命体验。
但是,如果你过度地倾向于分析者,那么,适当往进取者的方向去移动一下,也是不错的。
这可以使你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混乱、不确定的外部世界,增强自己的反脆弱性,不至于受到“脱离正轨”的冲击。
五
最后,简单提一下:如果你是比较极端的进取者或分析者,可以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平衡?
如果你是进取者,那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参考这三个小建议:
1)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好应急预案(也就是俗称的 Plan B),这可以帮助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快地恢复状态。
2)多复盘,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系统的模板、流程、方法论,可以做成具体化的步骤和核对表,方便自己避开可能的“坑”。
3)多拓展自己的视野,跟不同的人接触,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从而为更多的可能性和探索留出空间。
如果你是分析者,那么,可以参考这些方法:
1. 转变分析视角
分析者常用的分析视角,是从事物本身出发,去考虑“它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它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这种心态,就特别容易夸大和凸显事物本身的威胁,从而造成虚假的恐惧。
所以,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把分析视角,从事物本身,转移到“我跟它的关系”。
亦即:从考虑“它会有多糟”,转变成“我可以如何影响它”“有什么对事情有帮助的做法,是我可以去做的?”
举个例子:你要向客户、领导、合作伙伴讲一个坏消息,你可能会很担忧,会在心里不断想象他们勃然大怒,或是失望的样子。但这种想象,只会进一步加剧你的担忧,让你长久地困在内耗之中,对解决问题是毫无帮助的。
更好的做法是:想象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提出什么问题,会说出什么样的话,然后,针对他们可能的反应,想清楚: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他们,来尽可能地缓和场面、降低负面的后果。
通过思考“我能做什么”,并不断地在心里预演,那么当你去行动的时候,就可以无需再动脑思考,可以直接调用你预设好的框架来回应,从而减轻你的负担和认知负荷。
2. 拓展可行路径
前面讲过,分析者很常犯的错误,就是困在一条已经被证实的道路上,不断地重复,难以挣脱出去。
这种路径依赖,完全依靠自己是很难挣脱的。这时候,不妨试着去拓展自己的圈子,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从他们身上了解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路径,来让自己知道:原来通往终点的路,不一定只有一条。
举个例子:有些朋友可能年岁渐长,困于职业的平台期,感觉自己没有太大成长,但又不敢贸然改变行业。为什么?一方面缺少方向,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尝试会以失败告终,白白空耗了时间精力。
这个时候,依靠自己闭门造车去想、去思考,其实是很难有突破的。你可以做的,是去拓展圈子,接触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的故事。他们有没有遇到过跟你类似的困境?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是否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样,不论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还是转型到一条新的赛道上,你所做出的决策,都会有更可靠的依据。
所以,我一直很强调一点,就是多元化的碰撞。你的过往经历,会决定你的思维模式;你的思维模式,又会决定你的视野。它会限制住你的认知边界,使你只看到眼前的路,看不到其它的可能性。
记住:知识是有网络效应的,可能性也是。你拓展的节点越多,所可能创造的联系,也就越多。
3. 积累成功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去行动,其实差的是什么呢?也就是那么临门一脚。咬咬牙,闭上眼,往前走一步。你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那么,如何鼓动自己走出这一步?
最关键的就是:在跟恐惧对抗的过程中,你怎样能够让自己抢占到上风 —— 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只要把握住这一瞬间,迈出去一步,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一个有效的建议是:积累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可以是自己受到的肯定、认可、赞赏,也可以是自己的心得 —— 在过往类似的情境中,我做对了什么?我是如何做对的?
通过这个方式,来完善和丰富你的“内隐自我”,使你拥有更足的底气。
很多时候,面对困难和挑战,你所缺少的,可能就是这么一颗小小的、轻微的砝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