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投资评论(ID:caituandzd),作者:胡一帆、王羿文,编辑:陈若焱,原文标题:《“抱团股”重挫,风浪过后谁可以笑到最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牛年开局不利,抱团股连遭重挫,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也较为惨淡。短期来看,抱团股陷入调整,成了惊弓之鸟,周期股逆势走强,但持续性存疑,市场风格切换的迹象愈发明显,但能否切换还是未知数。
投资者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一方面,所谓的核心资产,基本面扎实,成长确定性强,消息面充斥着各种利好,但问题在于前期涨幅较大,估值不便宜。另一方面,一些周期等传统行业公司,估值相对合理,但成长性一般。不过,这些并不能成为市场风格一定会切换的必要充分条件。
面对这种情况,基民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通过结合数据,筛选出一批历史业绩表现好且“抱团度”低的基金经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个新视角
过去几年,基金抱团和个股分化成为市场的新常态。
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截止2月23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的涨幅分别是:7.07%、4.15%、-2.35%。以“大盘股”为首的沪深300指数涨幅远好于“小盘股”为主的中证1000指数。
另外,在两市4106只股票中(去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年初至今(截止2月23日)股票上涨、下跌的比例为34:66;两市个股涨幅中位数为-5.39%;涨幅超过20%的股票有318只,占比7.74%。
也就是说,虽然今年市场指数表现不错,但是大部分股票却是下跌的。那些上涨的股票集中在沪深300为首的指数成分股里,而这正是公募基金持仓集中的区域。
近两年一些个股的持续创新高,让投资者见识到了资金抱团的威力;而年后的这波杀跌,则让投资者重新认识了抱团的风险。避开高位抱团股,避开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逐渐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为此,我们梳理出一张表格:
筛选步骤:首先,筛选出过去7年年化收益15%+,且(年化)夏普比率大于1的产品;其次,按照这个区间收益率进行排序,选出排名前30的产品;最后,分别计算出这30只产品的“抱团集中度”情况。
我们对“抱团集中度”的定义是:先筛选出公募集中度最高的50只个股。如果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在这个集中度最高的50只个股中,则将该只个股的仓位记录进集中度。以此类推,算出这个前10集中度之和。简单来说,“抱团集中度”数值越高,代表该只产品前十大重仓股中和市场最热的50只股票重叠度越大。
可以看到,这份表格中有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比如当前的“公募一哥”张坤,去年四季度持仓的“抱团度”达到了58%,这主要是因为持仓里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股的持仓占比较大。另外,谢治宇、劳杰男、萧楠、胡昕炜、刘彦春、孙伟等基金经理持股也较为抱团。
最近几年,只要参与抱团的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业绩都不会差,很多基金经理更是借助这一波行情,成为流量明星,管理规模出现井喷式增长。不过,也有一些基金经理选择不抱团,但长期业绩同样优秀。而在抱团阵营松动的大背景下,这类基金经理无疑更值得配置。
二、潜力明星
从上表中,我们重点挑选了4位基金经理进行点评,他们分别是:交银基金杨浩、何帅,万家基金黄兴亮,以及银华基金李晓星。
1. 交银何帅、杨浩:大道当至简,基本面为王
何帅和杨浩是交银“双雄”,两人的投资理念也比较相似:大道当至简,基本面为王。他们对机构抱团的看法也十分一致。
何帅认为:“投资还是要靠基本面的研究,而不是去抱团做趋势[1]。”而杨浩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他对抱团的看法,在以往的数年里,杨浩所持的大多并非市面上最红的抱团股,更是入围了不久前业内盘点的十大不重仓白酒的明星基金经理。
两人在过去也不做跟风投资,坚持独立思考和研究,这样的基金风格明晰,投资者能更容易把握。这样的风格形成和两人过往经历密不可分。
先来看何帅。他早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长股猎手,主要看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行业增速,市场份额,卡位优势等。在对当期的增长相对确定后,配合目前增速以及估值的性价比来做投资。
但这种投资框架在2017年遇到了些问题。2017年,市场给予了蓝筹股更高的估值,而成长股则受到了资金的冷落。何帅管理的产品业绩也并不理想,对此,他进行了一番反思。市场的估值逻辑不再是简单基于公司的成长性和估值匹配度,而是愿意给优秀的公司给予更高估值,给不优秀的公司给予低估值。
现在的何帅,更像是一位“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者。
杨浩也是一位典型的成长股选手。得益于IT科班出身,以及5年的研究员经历,杨浩对TMT行业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投资框架十分清晰:短期看行业景气度;中期看个股行业所处成长期;长期看重企业价值观与为股东创造价值。[1]
短期的行业景气度方面,关注高频景气度变化以及捕捉景气度攀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中期维度的产业生命周期方面,杨浩认为行业与行业间存在关联。“一个行业景气度转好可能是另一个行业转好的先导指标;或者,有时候我们也会逆景气度买入质优公司。”
而从长期维度的价值观来看,可以在多行业中找到未来的蓝筹白马,也可剔除当前“热门”或仅从公司自身短期利益角度出发的“伪创新”。
但在短期维度上,关注行业景气度、捕捉行业轮动机会的基金经理大有人在,若单纯追随行业景气度,就容易造成基金净值的波动。对此,杨浩的方法是:不会单一扑向景气度这一维度,坚持行业分散;理解景气度的驱动因素,严格限制主题投资比例。如果是大规模基金,则必须有一定比例用于逆向投资。
基于以上的投资理念,两位基金经理成绩斐然。其中,何帅管理的交银优势行业混合和杨浩管理的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双双以28%+的复合年化收益率名列前茅,并且夏普比率分别高达1.14和1.22,兼顾了风险和收益。
2. 万家黄兴亮:特立独行,从容迈进
黄兴亮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成长股选手,与目前的抱团股存在偏离是并不意外。
他认为,抱团现象可以说是A股不断推进制度改革,生态不断演进的长期必然结果[2]。这背后隐含的是市场参与者在制度更加完善的时代大背景下,权衡风险与收益之后所作出的自然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抱团的行列,抱团板块可能会成为事实上的市场基准,进而逐步趋向平均收益。
他更倾向于去选择拥有“空间+能力”双重逻辑的企业,但这通常意味着这类企业处在活跃变化和成长的状态中,往往没有得到市场普遍认同,与抱团板块可能呈现出一定偏离[3]。
在实际投资中,黄兴亮采用的是长期成长策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主要看两点:一个是有空间,另外一个是有能力。”[4]
1)长期增长空间要大,或者天花板要高。粗略用量化角度来看,差不多3年或5年的业务规模业务体量能够增长一倍,甚至未来还可以继续增长。
2)要看到这家公司能够体现出某一些方面的特质和能力,比如说非常专业、非常专注的管理层,或者是非常好的行业卡位,要有一个持续增长的基础。
他的代表作品万家行业优选混合,自2019年3月2日接管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获得了212.60%的超高回报。
3. 银华李晓星:景气度趋势投资
理工科专业出身、曾在实业工作过多年的李晓星,则更加注重从景气度、业绩增速和估值等因素挖掘确定性的投资机会,简单来看,就是景气度趋势投资。
李晓星认为,选股需具备四方面要素[5]:
1)选择景气度向上的行业
2)选择利润增速快的公司
3)挑选估值合理的股票
4)在行业上下游调研寻找预期差
其中,收入加速、盈利增加,ROE出现拐点在他看来,都属于景气度向上的标志。
除此之外,李晓星也很青睐那些盈利能力上有预期差的公司。预期差意味着其看法与市场大多数的看法不一致,如果能够看对,那就会产生可观的超额收益,这就解释了为何李晓星管理基金的抱团集中度相对偏低。
正是这样严谨和成熟的投资纪律,使得李晓星获得了不错的业绩。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2月19日,银华中小盘混合自李晓星任职以来的将近6年里,收益高达224.54%,复合年化回报率为29.93%,在同类374只产品中排名第一。
三、写在最后
牛年开局的调整,其实给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在市场经历了连续两年上涨之后,不被高收益冲昏头脑,用冷静、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投资,选择那些在较长时间里能够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
选择长期优秀的业绩、投资方法论可持续的基金经理一定程度上锁定了基金组合获胜的“概率”,而从当前来看,选择“抱团度”低的产品便是进一步锁定组合的“赔率”,再结合“长期投资+分散化配置”的方式淡化短期的市场波动,形成可持续的复利回报。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观点不对市场走势构成任何保证,历史业绩不保证未来表现。提及行业不构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场及个股情况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 公募基金经理专题:交银施罗德杨浩(作者:之乎者也)
[2] 万家基金黄兴亮:抱团是市场生态演进结果(来源:券商中国)
[3] 独家揭秘万家基金黄兴亮: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来源:财经达人)
[4] 万家基金黄兴亮:将成长空间作为投资标的选择的核心考量(来源:时时企闻网观)
[5] 银华基金李晓星:找准景气度向上结构性机会(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投资评论(ID:caituandzd),作者:胡一帆、王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