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时光VGtime(ID:VGTIME2015),作者:箱子,头图来自:《超级马里奥:奥德赛》
春节前的某一天晚上,孤苦伶仃的我,拉着 1000 多公里外同样孤苦伶仃的友仔,联机把初代《合金弹头》打了一遍。当通关动画里的纸飞机缓缓飘过战场,屏幕上出现“Game Over”的字样时,我没过脑子地说了句:“明明是日本人做的游戏,为什么不用日文来表达游戏结束呢?”
接着在日本留学了五年的朋友立马开启说教模式,指出“Game Over”本身就来自“和制英语”,然后他不知道从哪本字典里翻出一段解释,大意是指这个古怪词组的来源,其实是因为日本当年游戏行业的影响力太大,结果把从英文转化来的和制英语,又逆向输出给了西方世界,顺序很可能是“Game is over ——ゲームオーバー—— Game Over”。
对于朋友较真的性格,我早就习以为常,毕竟在面基时他都能抱着一本法国思想家写的《景观社会》,将消费主义和贩卖焦虑的商家骂得一文不值。但不幸的是我也突然上头,于是两个单身男人这一个月以来的话题,从寒暄就突然变成了争论“Game Over 到底从哪来”。
日本人的百円神话
Game Over 来自日本的误解不是无迹可寻,其实往前追寻年代久远、广受欢迎又运用了 Game Over 一词的电子游戏,1978 年由 Taito 推出的《太空侵略者》,大概是最能将这几个特性完美集结的例子。
过去曾有一则谣言提到,由于《太空侵略者》太火爆,引发了 100 日元的硬币短缺事件,全日本都被卷入到了兴奋之中。尽管真相并非如此,但它备受推崇却是不争的事实 —— 截至 1978 年底就有 10 万台机器出售,仅在日本便获得了超过 6 亿美元收入,一度为 Taito 带来了 5 亿美元利润。
欧美玩家同样对其青睐有加,当它在 1980 年移植到 Atari 2600 后,又成为了家用机上的第一款杀手级应用,首年卖出 200 多万套,也是第一个销量可以超过 100 万张卡带的游戏。
撇开那些冷冰冰的数字,Square Enix 前社长和田洋一在接受《日经 Trendy》采访时描述了当时的盛况:
“当时喫茶店里放着很多机器,种类不少,但实际体验了之后觉得果然还是 Taito 产的机器操作性最棒,所以我到处去找有那种机型的店家。那时还有种被成为“INVADER HOUSE”的喫茶店,里面只摆了《太空侵略者》的机台,我可以一直玩到晚上。
对了,尤其那些店家机台上的摇杆多半都快被弄断了,所以只能去找些还能操作的机器来玩。”
《太空侵略者》大概有着最为经典的游戏结束方式,当玩家操控的飞船不小心被子弹击中时,屏幕上方就会一个字母接一个字母的打出 Game Over,提醒菜鸟们该投币了。
后续的一批日本游戏,如《超级马力欧兄弟》和《塞尔达传说2》,以及 1997 年登陆 PlayStation 的《恶魔城:月下夜想曲》,一定程度上都继承了这种设计。换一个角度来看,若是说日本游戏将 Game Over 一词转化为一种流行词汇,让广大群众所知,这种观点大抵是没有问题的。
从游艺机到游戏机
但 Game Over 一词出自日本吗?我始终持怀疑态度。实际上 1871 年出版的书籍《爱丽丝镜中奇遇》中就有一句台词 ——“if the game was over”。
当然这根本证明不了什么,“game was over”是一个语法正确的造句,日本游戏说不定恰恰就是基于这种句式,将其转换为简写的和制英语,就像“Family Computer”之于“Famicom”。
真正让人打消疑虑、并且和游戏有一定关联的,是 1948 年出自芝加哥硬币机械公司(Chicago Coins Machine Company)的广告。他们当时正在宣传一款叫做“沙狐王”(Shuffle-king)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个电子计分板,可以连接至“沙狐球”的桌台,上面印有 Game Over 标记。
不妨将沙狐球理解成桌上冰壶,玩家需要在一个六到七米打着蜡的桌面上,轮流将壶推至长桌尽头,谁远谁得分。而“沙狐王”在一方得到 15 分后,Game Over 会发光并宣告游戏结束。
有很多例子能证明 Game Over 在 1950 年前后便被欧美人广泛应用了,包括一台名为“微型保龄球”的游艺机,从专利信息来看这台设备也可以用灯点亮 Game Over,同样代表了游戏结束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微型保龄球”最早的专利提交方正是芝加哥硬币机械公司,个人猜测他们很可能是 Game Over 一词的始作俑者。因为如果再往前看类似的产品,像是 1936 年出品的“Bumper 弹球机”,它虽然同样采取发光灯泡作为指示,但却是拿“Game Complete”指代游戏结束。
转头到了 1955 年,我们甚至能从纽约罗切斯特一份报纸的校园俚语一栏找到 Game Over ,报纸对它的解释是“当男朋友不再打电话来的时候”,已经变得如此之接地气。
至于日本人将这个短语运用到游戏,也许都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事情了。比如世嘉于 1969 年推出的游艺机《Gun Fight》,两名玩家分别用“把手”控制塑料牛仔小人对战,期间可以横向移动和射击,小人被打中就会暂时倒地,然后桌面上的计分栏点亮一灯,直至一方获胜出现 Game Over 的字样。
或许有人会觉得,《太空侵略者》好歹是“电子游戏”,而上述一系列游艺机几乎都是由机械元件组成的,不具有可比性。其实这中间有个缓慢转变的过程,也有一定技术限制的缘故。
目前可考的、带有 Game Over 一词的首款电子游戏,是由游戏保护组织 Gaming Alexandria 成员伊桑·约翰逊(Ethan Johnson)发现的街机《Sport Center》(体育中心),1973 年出品。
这台由 FOR-PLAY 研发的机器鲜为人知、寿命极短,不过倒是在美国参过展,所以资料还比较齐全。它的玩法没什么好说的,典型的《Pong》克隆,画面由方块和圆点组成,不过亮点是柜子上有个 Game Over 标记,运行逻辑还是游艺机的老一套,游戏结束时就会被灯点亮。
由于早期由晶体管、开关电路塑造的游戏,大多数都不支持将文本扩展到屏幕上。况且存储空间也太宝贵了,得腾出来给玩法本身,用机械的方式展现 Game Over 比较节省成本。
而 1976 年上市的街机游戏《Night Driver》(午夜狂飙),终于用上了微处理器来运行存储程序,屏幕上能够看到清晰的计分数字和闪烁的 Game Over,它也是首批呈现实时第一人称图像的作品之一。
但作为显示文字的代价,玩家驾驶的汽车并不会出现在屏幕里,而是用一张塑料卡片替代,扣在屏幕的底部中央。而且为了尽可能减少画面内容,开发者在背景设定上选择了夜晚,因此行人、建筑什么的都不用画了。
祝你死得愉快
20 世纪 70~80 年代,街机可以说是体验游戏的主要平台。“Game Over”一词对提升机器吃币率有一定帮助,它往往会接上“Play Again?”或“Continue”的提示,提醒玩家续币以免游戏结束。
但当电子游戏的主战场开始往家用机和 PC 平台转移时,Game Over 的提示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尽管还有很多作品保留了传统,但由于不用考量经济效益,开发者可以肆意放飞自己对“游戏结束”场景的脑洞。
比如在 1977 年到 1982 年间,PC 上的文字冒险游戏《Zork》(魔域)三部曲,对 Game Over 的处理大概是当时最宽容又最有趣的一个。
通常情况下,玩家选择“重新开始”便能立马续命,但制作组也加入了许多搞笑彩蛋。其中《Zork 3》里有个桥段是用时光机穿越到过去然后死亡,因为从历史悖论来看,你的角色在当前时空是不存在的,于是程序会立即退出到命令提示符界面,一定得用老系统玩才有那个味儿。
除此之外,如果有人在森林里朝着一棵特定的树扔东西,道具会立马反弹回来把主角砸死,此时游戏将自动重启,接着一切恢复原状。但若是采用同样的方法自杀三到四次,屏幕里就会出现“你怕不是有毛病”(You are obviously unstable)的提示,然后跳出 Game Over 的相关信息。
家用机方面,1986 年的初代《勇者斗恶龙》也有特例。当勇者面对最终 BOSS 龙王时,对方会提出共同统治世界的倡议,如果玩家同意,龙王会将大陆分裂成两个王国,接着屏幕渐渐变黑,意味着世界已经陷入黑暗。伴随着“你的旅程结束了,现在好好休息一下,哈哈哈……”的台词,游戏宣告结束。曾经一度还有传言说这会导致玩家的存档被删,但最后被证明只是都市传说。
专注于剖析流行文化现象的 Tvtropes,将这种设计比喻为“死得愉快”(Have a Nice Death),它们在如今的游戏中更为常见。
比如初代《战神》的最后一战,玩家需要一边保护家人,一边对抗阿瑞斯召唤的克隆人军团。如果此时 Game Over,家人不仅要跟着丧命,主角也会在绝望和悲伤中被敌人肢解。
到了《战神2》的最后一战,命运三女神之一的阿特罗波斯(Atropos),又会调出奎爷当年对抗阿瑞斯的场景,她的目的是破坏你用来杀死战神的巨剑。若是没能在时限内击败阿特罗波斯,巨剑就会跨时空损坏,导致过去的奎托斯被刺死,接着当前时空的奎爷也痛苦不堪、倒地而亡。
而在《半条命》的 DLC 中,主角一上来就可以在靶场射击 NPC,导致游戏失败。《半条命2》也会由于开车没开到位置、关键盟友死亡、或是从 17 号高速公路的悬崖上坠落而出现特殊 Game Over。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死在叛军旁的一个片段,NPC 会突然冒出一句:“这套衣服是我的了!”
从文字描述的层面来看,对“Game Over”做文章的游戏就更多了。《生化危机》和《求生之路》显示的是“You are Dead”,《GTA》中有“Wasted”“Busted”或者“Mission Failed”,《猎天使魔女》里的变体是“THE WITCH HUNTS ARE OVER”(魔女的狩猎结束了)。
《AMID EVIL》更是将各种死法分门别类,死于烧伤的“Cooked!”(熟了),死于刀伤的“Sliced!”(成片了),死于冲撞的“Squashed!”(被压扁),死于 BOSS 法术的“Melted!”(溶解),死于落入无底洞的“Splat!”(吧唧),死于爆炸的“Kaboom!”(卡嘣)等等。
最搞笑的是《世嘉拉力赛》(Sega Rally Championship),游戏结束时不单单显示 Game Over 的字幕,背景里的人声还会用变调唱出“GAME OVER YEAAAAAAAAAAAAAAAAAH”,无比魔性。
当然,无论如何玩花样,最终还是围绕着 Game Over 的含义做文章。它的意义和影响力也不再局限于游戏,早就辐射到了各种流行文化。
比如在电影《异形2》里,比尔·派斯顿扮演的一名士兵在救援无望的情况下大喊“Game over, man. Game over!”,这段其实是脱离剧本的加戏,詹姆斯·卡梅隆可能觉得挺有意思,居然没要求重拍。而在 2011 年,突尼斯、埃及和也门的几场抗议游行中,人们也纷纷拉起了写有 Game Over 的横幅。
如今距离 Game Over 一词首次在电子游戏中运用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仍然沿用了这种传统的游戏结束方式,作为一家活了 130 多年的老厂商,这或许任天堂是对旧时代的一种致敬吧。
参考资料:
Non-Standard Game Over
Bouncer and Turbo Sub
The First Game Over | Retrohistorie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时光VGtime(ID:VGTIME2015),作者: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