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头图:电影《浪潮》
安全感与优越感
一个比较资深的同事在群里发了一个段子,你一看就发现是老段子,但周围的人都在“哈哈”,你想了一想,还是“哈哈”一下吧,这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的人的特点。
人人身边都有这样一个讨厌的同事,每次你说了什么段子、观点或新闻,他总是在角落里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要么纠正你的某些错误,要么嘲笑你的大惊小怪,这通常是追求优越感的人的特点。
缺乏安全感的人在人群中,总是希望跟身边的人一样;追求优越感的人,总是追求跟身边的人不一样。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安全感和优越感这两个迥异的心理需求,都是几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生活状态的缩影。
人类祖先们在面对天敌时,那些喜欢跟群体保持一致的个体,更有可能隐藏自己,争取更大的存活机会。这种特征遗传下来,导致现代的我们,越是身处复杂的环境,越是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
可光活着没有用啊,生物体还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基因留下来。求偶的时候,如果你跟同类不一样,你被选中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于是,这种追求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的特征,也被遗传下来。
你看,生存需要低调,求偶需要高调,要么让自己活着,要么让自己基因“活着”,这是多么矛盾和拧巴的生活状态。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其实就是听着玩玩,但对于理解自己为什么有时缺乏安全感,有时又追求优越感,非常重要。
安全感
人的安全感来源有很多,群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有研究认为,童年里父母关系不佳的人,成年后比较容易缺乏安全感,而童年时,家庭就是最重要的群体。
但群体提供安全感的前提是被群体接纳,群体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的作者认为:一群人在一起并不足以形成群体,他们还必须放弃差异化的个性,甚至降低智商,以获得群体的统一特点,此时才能作为一个群体。
一方面,人为了寻找安全感加入群体,另一方面,有很多圈子反过来又要靠追求安全感的人来维系。
有一次,我发表了对一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看法,就被拉进了一个“XXX公司基本面深度交流群”里。刚刚入群,就看到群里人发明显有主观猜测性质的资料,既然是“深度交流”,当然知无不言,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立刻,有几个人上来围攻我“懂个屁”,有几个人怀疑是我“XX黑”,建议把我踢出群。
我恍然大悟,所谓“深度交流群”,其实是“深度受伤心灵相互抚慰偶尔交流群”,公司股价长期下跌,估值低迷,这里的人在外面饱受嘲笑,又不愿割肉,于是组织了一个群抱团取暖,名为“交流信息”,其实根本就是只听得见一种声音。
由于这里关于XX公司的信息确实比较丰富,我只得假意认错,表示从内心深处相信该公司是真正被低估的大牛股,这才没被踢出去。
所以,向群体获得安全感的前提是要放弃个性,降低智商。人的适应性很强,跟知心朋友在一起时,个性到光芒四射,可以一旦回归群体,就立刻乖到面目模糊,你好我好大家好。
上学的时候,每个班都有那种学习成绩很好,但每次集体干坏事的人中都有他的学生,让老师们心疼不已。其实老师不懂心理学,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更怕被群体孤立,适当地参与干坏事的群体活动,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真傻的没几个,都是在集体中寻求安全感而装傻的。
优越感
安全感,我用的词是“缺乏”;优越感,我用的词是“追求”。因为安全感只要有就行了,不用很多;但优越感,不但要有,而且永无止境。
刚刚毕业,你的优越感是“到大公司,混得比同学好”;真实现了,你的优越感就是“混得比同事好”;再实现了,就在一帮“成功人士”中显得更有品味,反而重点的不是跟谁比,而是跟谁比能体现你的优越感。
不过,一个人的优越感很容易招致反感,因为威胁到他人的优越感。所以,人更喜欢躲在群体中,建立一种相对安全的优越感——群体优越感。
所以最典型的群体优越感是“鄙视链”。
鄙视链有一个特点,它只会鄙视离自己最近、跟自己有点相似的那个群体,就像《围城》里说的“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鄙视跟自己最像的那个群体,这样才能跟别人区别开来,华为用户鄙视一切手机用户,但最喜欢鄙视的还是小米用户,也是因为华为的用户跟小米的用户的接近度高于其他用户。
这就为我们展开了一个鉴别逻辑——你鄙视的人,自然是你讨厌的人,但你内心深处最鄙视的群体,往往是跟你的群体最像的。
最典型的是追求小众的优越感。一样东西,当它还是小众的时候喜欢,一旦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接受,就心生嫌弃。其实扩圈总是一步步来的,大众化没有那么快,但一定是跟你最接近的那群人先接受你接受的东西,这就严重挑战了你的优越感——你也配姓赵。
优越感不会鄙视离自己太远的人,否则太掉价。鄙视外地人的都是底层土著,是周立波那种浅薄的优越感。层次太高的“土著”不但不会鄙视,还要充分表现出自己对“文化多元性”的认同——不过,这也是一种优越感。
中国网民为英语世界贡献了一个词叫“白左(Baizuo)”,指那些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的民主党左派白人,盲目提倡文化多元性的无知自大的救世主情结。
其实,嘲笑“白左”的中国网民,他们跟“白左”的相似度恐怕远远大于黑人、拉美裔人。
群体鄙视不但有鄙视链,还有“远交近攻”。
安全优越感
安全感和优越感在个体层面是矛盾的,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我们追求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又开始追求优越感。
但在群体层次,个人的安全感就是群体的优越感,用群体的优越感,来建立个体的安全感。
在那个“XXX公司基本面深度交流群”中,整个群建立了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群外的人都是SB,看不懂公司的价值,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巴菲特的信徒。
这种群体的优越感背后,是一个个因为受伤而追求安全感的心灵。
不要以为这种“群体的暴政”只是教科书里的名词,我已经在一些新媒体及社群传播理论中看到了这种“群体认同传播法则”,分为四步:
一个共同群体:先找到你的受众的最大共同点,给他们一个自我认同的标签,形成群体意识
一个假设的敌人:一个跟他们作对的人或群体,是他们一切失败与不如意的根源,比如无恶不作的“熊孩子”,为老不尊的“变老的坏人”,没有隐私意识的亲戚们,马路杀手的“女司机”……
一个不合理的现象:制造不合理的现象,并放大“敌我”冲突。
一个能唤起优越感的标题:
收拾熊孩子的1001种方法/坏人变老,我们就无可奈何了吗?/“女司机”是一种怎样奇葩的存在?/……
这四步下来,目标受众很少能逃过,毕竟人人都有不愉快的记忆,个个都有深恶痛绝的人,这种划分群体,制造假想敌和人为冲突的方法,很容易触动你缺乏安全感的内心,让你在一瞬间智商打折。
安全感驱使着我们走进群体,但我们永远要警惕群体对独立人格的破坏力。
一个被群体情绪所感染的人,会感觉到自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一旦体验到这种力量,就会害怕失去它,然后永远成为群体的附庸,然后用廉价的偏见构筑成本最低的优越感。
然而,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会产生于优越感中。
正如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活着不容易,这是伟大的真理之一。人生惟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