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尽”背后的科学规律
2021-03-18 12:00

“友尽”背后的科学规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山大学(ID:gasadaxue),翻译:Ting,编辑:朱珍,头图来自:《流金岁月》剧照


高小山说:


朋友来来去去,相识和友尽原因各不相同。为什么有些友谊地久天长,有些朋友却渐行渐远?


在人际交往中,你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发达的社交工具是否挑战了人类的社交极限?社交风格如何影响交友选择?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最新研究揭露了人际关系背后遵循的规则,而一个人的社交风格也深刻地反映着他(她)的个性。


热衷社交网站Facebook的人曾一度看起来朋友无数人脉广泛,Facebook的商业策略就是要说服用户尽可能地去结交“朋友”,不过2007年用户开始对这样的社交方式产生质疑,因为有研究指出,即便在Facebook上拥有几千个朋友,真正能保持联络的也就150个,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Dunbar's number)


“邓巴数字”有很深的进化生物学基础。尽管人类具有高社交属性,但是处理人际关系并非易事,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人类社交圈的大小受到脑容量的限制。


20年前,邓巴在研究中指出,不管我们的社交意愿有多么强烈,大脑皮层的面积决定了我们只能和150个朋友保持友谊。


不过,最近又发现,这个规律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社交指纹”,即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个体的“社交指纹”不会因为他(她)的朋友圈变化而改变,却能极大地反映个性特点,甚至能影响他(她)在这次新冠疫情中面对社交限制的处理方式。


你为朋友花多少时间?


典型的150人社交圈由一系列层级组成,每一层级包含明确的朋友数量,以及和每位朋友接触的频率、亲密程度、为对方提供帮助的意愿度。


事实上,我们的社交世界本质上包含两类人:朋友和家人。我们的感情更倾向于后者。由于“150人限制”,我们会优先把精力放在家人身上,其次再是朋友。因此,生于大家族的人往往拥有较少的朋友。


几年前,邓巴试图研究在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人群究竟会花多少时间用于家人和朋友的社交。


他在调查中找到了六名研究者所记录的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一天内花费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包括睡觉、做饭、休息和社交,这些人群包括东非地区的马赛游牧民族、尼泊尔山区农民、新几内亚园艺从业者、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农业部落、非洲南部的昆申狩猎部族和英国敦提的家庭主妇。


邓巴经分析得出结论,这些人平均每天会花20%左右的时间用于社交,也就是每天花大约3.5小时和别人交谈、吃饭或者进行其他互动。这个时间虽然不短,但如果分配给150个人的话,每人仅被分到1分45秒。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分,而是会把40%的社交时间用于最亲密的5个人(Support Clique),人均17.5分钟,20%则分配给下一层级的10个人(Sympathy Group),人均4.5分钟,其余的135人每天平均大概只能获得你35秒的注意力。


以上提到的社交并不总是面对面的互动,尤其在朋友家人分布五湖四海的今天。


社交上有一种效应叫做“30分钟法则”,是指你愿意为了见一个人跑多远,重点并不在于走路还是坐飞机,而在于心理上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来实现这样的见面。


研究显示,我们更倾向于用电话或者短信来联系物理距离比较近的朋友,随着彼此物理距离的拉大,电话联系的频率也会逐步降低,并在距离160公里的时候有一个大幅下降。


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朋友之间若缺乏联系就会影响关系,所以会做出弥补行为。


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Kunal Bhattacharya和Asim Ghosh发现,两个亲密好友两次电话联系之间相隔的时间越长,下一次通话的时间就越长,但这一规律并不适用于关系一般的朋友。


事实上,人类并不是唯一在潜意识里会进行这种时间弥补的物种,邓巴发现埃塞俄比亚的狒狒也有相似的行为,随着狒狒宝宝的长大,母狒狒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喂奶,导致和朋友的互动时间减少,反而把维系友情的任务转嫁到了朋友身上。而当狒狒宝宝断奶后,母狒狒则会对好朋友作出补偿,花更多的时间帮对方整理毛发。


新朋换旧友,友情到底多脆弱?


不同于亲人间的血脉相连,友情是脆弱的,需要依靠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维系。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Bob Kraut做过计算,两个亲密好友只需要三年时间就可以“降级”为普通朋友。当然,有些友情能经得住时间和距离的考验,但那些关系都是在刚进入成年期时就形成的。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手机流行之前,两个朋友一旦有一方搬走,友情就会渐渐消失,那现在还是如此吗?


英国切斯特大学的Sam Robert和邓巴合作进行了一项追踪调查,他们挑选了一个30人的大学生小组(15男15女),对这些人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之后的18个月进行了跟踪研究。


这30人每个月都会提交手机通话账单,研究者可以获知他们都给谁去了电话和短信,这30人还要在整个研究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填写问卷,告知自己的朋友圈都有些谁、和每个人关系密切程度如何、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何时、见面的时候会做些什么等等。


Robert和邓巴收集大量信息后分析发现,每个学生的社交圈分层都很清晰,但他们对不同层级所花费的时间却完全不同,有人每个月会给知心密友打30次电话,给好朋友打10次电话;也有人每个月给最好的两个朋友每人20个电话。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在18个月内朋友圈换血了40%——这对年轻人来说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仔细观察他们变化前后的朋友圈时,会发现“一对一平行取代”的关系,即新朋友会完全取代旧朋友原来的层级位置和联系频率。


Robert和邓巴的研究显示,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社交指纹”,你联系朋友的频率或许能反映你的性格特点,如外向、神经质、富有责任心等等。


另一个影响“社交指纹”的因素则是性别,对女性来说,如果是大学前就结识的朋友,一起聊天就能够维持友情,而这对男性则完全行不通,男性需要通过一起运动、泡吧、爬山或者其他活动才能够维持友情。


通话时间和时长,男女有别


新冠疫情期间无法见面的朋友关系会一如往常吗?男女打电话时的通话时长为何如此不同?……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朋友之间平时打电话的风格中获得。


每个人的打电话时长偏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女生要比男生长,女生在早晨和朋友的通话时长大约为150秒,晚上则增加到500秒,男生从早到晚的平均通话时长则均为100秒。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前面调查中的30名大学生打电话的时间段也有所不同,一些人会在白天频繁和朋友通话(以下简称“早鸟”),一些人则是在晚上(以下简称“夜猫子”),而这样的习惯并不会因他们的朋友圈换血而改变,18个月后“早鸟”仍然是“早鸟”,而“夜猫子”也仍然不改本性。


阿尔托大学的Talayeh Aledavood针对1000名丹麦大学生的做的类似调查研究中同样发现,20%的学生是“早鸟”,20%的学生是“夜猫子”,“早鸟”更喜欢和“早鸟”做朋友,“夜猫子”则更偏爱和“夜猫子”在一起,换而言之就是我们更喜欢和同类型的人做朋友。


“夜猫子”的社交圈则比“早鸟”要大,和朋友打电话的频率也更高,但每一通电话的时长却很短,只有94秒,“早鸟”则有112秒。


“社交指纹”是一项让邓巴感到惊讶的发现,也促使他去探索不同个体的社交风格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交友选择。


而更让邓巴意外的是,每个人的“社交指纹”是如此稳固,并不会随着朋友圈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需要的是有朋友,至于朋友是谁其实并不重要。当然,我们一定更乐意结交意气相投的朋友。


友谊不仅仅能带来快乐,更有益我们的身心健康。世界瞬息变换的世界,我们结交朋友和维持友情的方式应该是既灵活又稳定的,这样才能将之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保持友谊的六大法则


人一生中的朋友来来去去,相识和友尽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想要维护好一份友情,以下六条法则供你参考:


  1. 坚定的支持


  2. 分享重要信息


  3. 提供情感支持


  4. 给予对方信任和信心


  5. 乐于帮助对方


  6. 尽力让他(她)快乐


友谊的七大支柱


你的朋友们可能和你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


1. 你们说同样的语言(甚至方言)


2. 成长在同一地区


3. 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类似


4. 兴趣爱好相似


5. 三观一致


6. 同样具有幽默感


7. 对音乐的品味相似


文章来源 |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4933240-700-the-hidden-rules-that-determine-which-friendships-matter-to-u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山大学(ID:gasadaxue),翻译:Ting,编辑:朱珍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