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5 5 文集 深度 号外 热文 时间线
中国AI情趣机器人,“杀”向全球
2025-03-28 09:32

中国AI情趣机器人,“杀”向全球

当AI技术撞上情趣产业,硅胶娃娃不再只是冰冷的玩偶,而成为能记忆、会共情的“赛博伴侣”。状态好时,会送上“击败全球99%男性”的俏皮夸赞,也会在状态欠佳时温柔安抚“两分钟也很棒”,甚至还能切换不同风格陪你聊天。而技术革命的背后,中国厂商也正颠覆甚至超越日本这一百年产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凤凰网财经,原文标题:《AI情趣机器人杀疯了,日本这一产业迎来最大危机》,头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中国AI情趣机器人通过集成ChatGPT等AI技术,赋予产品情感互动与记忆功能,以高性价比和完整产业链优势冲击全球市场,颠覆日本传统产业。但行业面临技术提升、隐私安全、伦理争议等挑战,未来增长潜力与风险并存。

## 亮点

• 🤖AI情感升级:AI技术让硅胶娃娃具备记忆与共情能力,提供定制化情绪价值,如夸赞或安抚。

• 🌍碾压日本市场:中国厂商凭借逼真外观、低价策略(约4815元)和完整产业链,挤压日本老牌企业生存空间。

• 🏭产业链优势:中国拥有仿真材料、传感器、AI芯片等完整产业链,支撑产品快速迭代与成本控制。

• 💰订阅制模式:产品采用年卡订阅制,后续需续费维持语音和记忆功能,增强用户长期依赖。

• ⚠️隐私与伦理争议:用户敏感数据泄露风险高,且过度依赖AI伴侣可能影响现实人际关系,引发伦理问题。

• 📈市场潜力与挑战:全球情趣机器人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300亿美元,但技术优化、价格门槛等问题仍需突破。

一、情趣娃娃有了“人”味


这年头,连硅胶娃娃都卷入了AI的赛道,只需2200刀,宅男们就能把一个赛博女友迎回家,开启别样的生活体验。


去年,有企业推出一款AI情趣娃娃,“肉身”升级为更软更逼真的STPE高分子材料,还接入ChatGPT、Llama等AI模型,赋予娃娃长时记忆,使其能更好地与用户互动。


曾经冰冷又笨重的硅胶玩偶,一下子有了“人”味,变得超乎以往地有趣。要是在某些时刻表现得极为勇猛,她会用甜美的电子音夸赞:“恭喜你击败了全球99%的男人”,瞬间让你成就感爆棚;可要是状态欠佳,她也会适时安慰:“没关系,两分钟也很厉害了”。这恰到好处的情绪价值,把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让人难以抗拒。


厂家更是深谙宅男心理,给这些硅胶女友设计了8种人格皮肤,提供8种“性格”供用户选择,温柔、知性、活泼、大胆……哪怕与用户畅聊三天三夜,它仍能保持独特风格,清晰记得交流中的每一个细节,持续提供高质量陪伴。


这背后是厂家的一盘大棋,当单身人口越来越多,日本宅男把娃娃当家人,这群生意人突然发现:孤独比性欲更刚需。于是硅胶娃娃集体转型“情感保姆”,顺便把订阅制玩出了新高度——毕竟,让人戒掉陪伴,可比戒掉情趣难多了。


就像电影《我的机器人女友》里,男主次郎爱上了机器人,两人在危急时刻消除隔阂,用爱逆转生死,创造奇迹。当个体孤独成为社会常态,精神陪伴的需求或许会超越肉体,智能机器人开辟出一片解决情感需求的新领域。


但电影归电影,回到现实,这款产品有个比较“心机”的设计——得买年卡。买回去后,厂家赠送一年语音服务,到期后,得花每年100-200刀续费,否则你的赛博女友瞬间变哑巴还失忆。


不过,有了AI的加持,国产的情趣娃娃在全球市场风头正盛,甚至大有干翻日本这一百年产业的势头。


二、碾压日本,杀向全球


曾几何时,高端情趣娃娃市场那可是日本厂商的天下,但谁能想到,中国玩家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场子,这一下,直接把原本的行业剧本撕得稀巴烂。


2024年8月,日本情趣娃娃老字号“オリエント工业”突然宣布关门大吉,官方说法是创始人“由于健康的原因退休”。


但当地的媒体可不这么认为。有本地财经媒体直接跳出来拆穿,直言中国情趣娃娃的迅猛进步和低价竞争,才是把这家老字号“拍死在沙滩上”的关键因素。而且该媒体还对中国情趣娃娃的优势进行了一波深度剖析。


一方面,中国制情趣娃娃外观更为逼真,不仅采用模拟体温的人工皮肤,摸上去跟真人没区别;而且脑袋里还装着AI,各种表情变化都能轻松拿捏。这交互体验,直接把日本同行甩出好几条街。


另一方面,中国情趣娃娃堪称“价格杀手”。就算是搭载AI功能的高端型号,价格也就10万日元出头(约合4815元)。而日本同行,还抱着90年代的手工打磨工艺不放,成本降不下来,一台娃娃定价敢标到80万日元,自然是卖不过中国的产品。


而能把产品做得这么牛,不仅是因为中国拥有一流的技术,关键是还有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仿真材料、传感器,还是AI芯片、监测摄像头,产业链上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一大波厂商能站出来承接业务,大家分工协作。


截至2024年,中国从事成人用品相关产业的公司多达103.29万家,其中EXDOLL、春水堂、俊影、金三玩美、美造人等品牌,都是中国实体娃娃的有力开拓者。


在市场推动下,这些厂家研发出了娃娃细腻逼真的妆容,还借助数据模型精准凹凸出了曼妙完美的身材。在市场这只“无形大手”的推动下,这些厂家一个个研发出的娃娃妆容细腻逼真,身材更是借助数据模型,打造得凹凸有致、完美无瑕,在全球大杀四方。有数据显示,全球70%的硅胶娃娃产自中国。


三、300亿美元市场需要迈过去的“门槛”


成人用品市场一直都很低调,但需求增长却很稳定。


QYResearch(恒州博智)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成人用品市场销售额都达到536.5亿美元了,预计到2030年更是要冲到120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能有12.4%。


而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多家调研机构预计情趣机器人市场将在2025年突破3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40%。


尽管未来前景看着特别广阔,可问题也不少。


就拿AI技术来说,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但目前AI情趣娃娃的交互体验仍存在一些不足。像交互信息的准确性、自然度这些方面,还得继续提升,不然用户用着就容易不痛快。而且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功能丰富度也得加把劲,毕竟用户需求那是五花八门的。


还有价格问题,艾媒咨询数据表明,2023年客单价大多集中在300-1000元这个区间,像那种动态表情技术丰富(比如说14个电机驱动嘴部)、善于互动的AI情趣娃娃成本又特别高,所以很难大规模推广开。


信息安全也是个大问题。涉及情趣的产品,用户从购买的时候就特别在意隐私。AI情趣机器人在交互的时候,要收集用户大量敏感数据,像习惯、作息、情绪、性偏好这些,这些数据要是泄露了,那对用户隐私侵害可大了,心理上也得受伤害。所以怎么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是当下AI情趣娃娃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最后是世俗伦理问题,当AI技术为情趣娃娃注入人格化交互能力时,一个深刻的伦理悖论随之浮现: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既非人亦非物的新型存在。有人甚至会对这些娃娃产生真感情,日本某实验室研究显示,32%的长期用户在潜意识中已将其视为“特殊家庭成员”。


此外,这些娃娃永远不会对主人说“不”,可能导致有些人沉迷虚拟关系,反而更难适应现实世界中需要互相理解的真实人际交往。韩国就有人因为沉迷AI娃娃搞砸了现实恋爱,反而去告制造商。


众多“门槛”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情趣机器人或许仍将是一个隐秘而边缘的产业,难以真正进入主流视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