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能把善意和真实还给互联网吗?
2021-03-30 19:12

我们还能把善意和真实还给互联网吗?

从上周一开始,我们经历了一场彻底的疯狂。远方的事件和不清楚的事实,大量我们早已熟悉的叙事框架再次袭来,矛盾快速升级,大斗争、大对立,人们不可遏制地陷入狂欢。这一切让互联网显得像是一种文明的诅咒。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李厚辰,编辑:翠羽,监制:猫爷,原文标题:《分崩离析的世界里,放下拳头更需要勇气》,题图来自:《搜索》


近来,很多人都沉浸在密度巨大的政治性抑郁情绪里,即便深知网络世界的不可控性,但还是再一次被其可怕的伤害力度所震惊,从愤慨不解到失语麻木,最后干脆关闭微博,退出这场失序的线上战役。


李厚辰在前面两篇文章里,从具体事件(“上海小区导盲犬事件”和“iPad失物招领事件”)切入,探讨互联网对公共生活产生影响的另一种方式。


在今天的这一篇文章里,他将以更广泛的角度,试图总结线上争端的属性,以及是否有可能建立一个更善意,更敢于说“我错了”的互联网世界。


在李厚辰看来,这需要我们多一点温柔和勇气,多一种新的美德。


以下为全文:


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改变了公共环境的结构和样貌。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网民们大概都能说上一点,比如“信息茧房”或“政治极化”,并对此深恶痛绝。


不过这样的表述未免过于简单,“极化”只能说大略地描述了互联网言论的结果,我们不会因为听到“极化”就放弃极化或克服极化。


因此,这两个词汇勾勒的是一副对于互联网状况过于简化的图画,这个图画除了让我们感到“互联网真糟啊”之外,能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少,而“同温层”“信息爆炸”“注意力攫取”也并非是解释这个问题的好方向。


在过去的两篇文章中,我尝试在“上海小区导盲犬事件”“iPad失物招领事件”中,用具体事实描述另一种互联网对公共生活影响的方式。


在“导盲犬事件”中,我想要讨论的是,互联网让很多离我们相隔遥远的事件被推到面前,供我们判断。这些我们没有实际参与、承担,对其中的利害没有真切感知的事件,组成了互联网舆论的绝大部分内容,并导致我们容易作出轻率的善恶判断。


在“iPad失物招领事件”中,我想要说明的是,不管是网上以“崇洋媚外”之名,勾连近代史强国叙事,来理解一份简单的失物招领;还是衍生的以“父权制”和“民族主义”之名,勾连大历史中的深刻矛盾,来理解一种轻易的愚蠢,都是一种利用故事,将自己纳入他人经验的方式。


而这种故事左右着我们对事态的理解,让事态本身的功能、细节和常识被剥离,完全陷入到故事本身的冲突中,而故事的冲突也侵入了真实生活。



与此同时,从上周一开始,我们经历了一场彻底的疯狂,它不断印证着上面的两个观点。远方的事件和不清楚的事实,大量我们早已熟悉的叙事框架再次袭来,矛盾快速升级,大斗争、大对立,人们不可遏制地陷入狂欢。


这一切让互联网显得像是一种文明的诅咒。


一、热衷于“评断”的互联网世界


在“微博”还很新鲜的时候,有一个贴切的笑谈,说早上浏览微博就像古时帝王早朝批阅奏折,一个人对着天南海北,寰宇四极,上至国家争端,下至家长里短的事情品评一番。


这个比喻的贴切之处在于“评价”,这是一个特殊的行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计划、执行、调解、传达、沟通、建议,我们总是以这些角色参与到各项事务中。


除了去饭店消费后,或看完电影后有一番品评,我们鲜有对其他事情的评价权。这是互联网赋予的全新能力,我们确实在网上热衷于“评断”。


我们评断他国的国事、他国与我们的争端、他人的生活。在社会争端中站队,为电影游戏的评价好坏吵得头破血流,在偶像明星领域,为了明星和其作品的好坏,进行更残酷的竞争。


“评断”当然并非毫无意义,也事关“公正”。简单来说,就是:被夸赞之人是否得到足够夸赞,被批判之人是否得到足够的批判。


疫情后,娱乐明星发言常喜欢说一句“抱歉占用公共资源”。这里指的是公共注意力,可公共注意力毕竟不是真正的人力物力。虽然有些时候,确实是先有公共注意力的极大关注,再倒逼行政或企业回应,但若真有这样的事情,几个明星的私事也不至于被全部掩盖。


说到底,这里真正的张力在于,我们认为尚有大是大非需要“评断”,还轮不到明星的私人生活。每每有“公共英雄”被制造出来,人们都不禁感叹,平时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娱乐明星抓去了,没有关注到这些真正作出贡献的人。


这种注意力资源的分配,其实是奖惩资源的分配,这才是明星自感抱歉的“被占用的公共资源”。


不过求仁得仁,特朗普在2020年高居微博热搜榜名人第一名,作为“最应该”被批判的人物,2020年在微博上确实被不断批判、讽刺、揶揄,还都是关于人命或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不知道这算不算公共注意力资源的合理运用。


为本该得到夸赞的人求得争取夸赞,不管是网上的各种“最美XX”,还是各种“感动XX”,到饭圈的几乎所有操作、刷榜,几乎都可以符合此种朴素的公正计算。


揭露问题,让那些该被批判的东西,被批判得更厉害。讨伐公知、明星、企业,讨伐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性别,几乎都可以符合此种朴素的公正计算。


当然评断不会和“建议”全无关系,尤其一个东西值得批判,我们当然不只认为其只该在网上被骂。不过在网上,我们对大多数事情的“建议”都惊人得类似,几乎可以用四个字涵盖“封杀惩罚”,或是“解除关系”。我们的建议是如此粗暴。



这是互联网公共舆论的基本特征,在公正算计主导下的“评断”,不是调解、建议、沟通、对话。对部分网民而言,事实如此清晰,进一步的了解并无必要,他们现在就要下场,激烈地批判,高昂地赞美。


“评断”,几乎主宰着互联网舆论中的一切。当然,有“评断”,就有基于评断的对抗。我们夸赞的东西,竟然有人不喜欢,有人责骂,那除了让对方闭嘴外,当然还需要额外的夸赞,才能让事情公平。


反之亦然。这就变成了豆瓣上关于争议电影的评分战,你打一星,我就打五星。这当然也不是中国的专利,在IMDB影史评分榜中,《教父》粉丝与《黑暗骑士》粉丝为争夺IMDB影史评分第一名的宝座,也互相给对方的电影打低分。就这样,将《肖申克的救赎》送上了影史第一的宝座。


最近发生的一切,也都是关于“评断”,那么互联网的评断,到底会影响什么呢?


二、线上比线下还要残酷


以下一些场景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上面的这个问题。为我们揭示,互联网与真实生活,到底差异何在?


第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设想一些现实的争端,这样的事情很多,地铁上占座的争端;同事因为矛盾发生争执;同学间因为各种原因开始顶着讲话;饭店中两个素不相识的食客因为眼神而打斗起来。真实世界中有无数争执,甚至你自己参与其中,或是你的亲人朋友也参与其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少听人说“打得好,就该治治他。”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上前拉开两人,不断地说“没必要,没必要。”为了缓和他的情绪,放弃继续争执,我们一般都各打五十大板:“他刚才那样做肯定不对,不过你那样回话也有点过了,不至于的。”


这就是典型的和事佬的态度,在日常生活的争执中,即便争执中有我们的亲人朋友参与,我们也都秒变和事佬。


这是说只要是线下实际争端,我们就是和事佬吗?当然不会,我小时候在小区院子里也目睹众人抓住一个入室行窃的小偷,被绑在树上,大家群情激愤,都纷纷说:“打死他。”虽然最后不至于将其真的打死,不过那肯定是一顿不轻的皮肉之苦。


你的同事和其他同事闹了矛盾,或是你的朋友和他的男女朋友闹了矛盾,只要这段关系还要维持,我们从中调解时,一般都会说“其实你也有责任”来帮助他人消化争执。


而一旦关系已经破裂,例如你的朋友已经分手,你也不想撮合他们复合,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和朋友一起将对方贬斥地十恶不赦。


在这里我们回到评断,可见评断还是调解,单方面的指责评断,还是双向度的缓和调节,不取决于所谓“客观事实”,而在情境和目的。互联网构成了一种倾向于评断,而非调节的环境。


在导盲犬事件中,远距离评断是容易的,远距离调解却很困难;在iPad事件中,用故事去阐释是容易的,但说服大家冷静下来却困难,在最近的事件中,就更是如此。


倾向于评断,还是调解,到底对我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影响?


三、放下拳头才更需要勇气


评断而无法调节,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如说,这是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它在回答,我们有争斗的天性吗?还是我们有合作的天性?或者回退一点,我们有克服争斗的天性吗?


一旦接受有争斗天性的假设和战争的必然,利维坦强权的需要,就马上浮出水面。一旦接受我们可以克服争斗,合作的、商讨的、共识的社会就成为可能。


霍布斯就认为,我们绝无可能克服争斗,他说人的自然状态是“无休止的征战”,我觉得并非如此。原因也很简单,我们怕受伤。


我愿意说,人的自然状态之一肯定是“无休止的矛盾”,因为稀缺性,我们不愿意被他人支配,矛盾总是存在。但矛盾不总是转化为“征战”,这就像我们面对线下的激烈争执都本能地想当个和事佬,一是止息争端对大家都好,二是在激烈争执中,激进地支持其中一方风险和代价都不小。


试想在一个餐馆中,隔壁两桌快打起来,你站起来支持一方说:“我刚才瞅你也不顺眼。”估计结果只是将自己也拉入争斗。我们怕受伤,也不愿看到他人受伤,面对矛盾,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调解,说服双方妥协。


但换个环境就不同了,就像那个小区抓住小偷的例子,只要胜负分明,我们便对争斗来了胆子。这个时候,说服大家放下拳头才需要额外的勇气。



互联网就像后者,在互联网上,当和事佬反而成为最危险的事情,往往意味着被两方唾骂。我在面对“清华学姐性侵”事件的一期电台节目中,就当了这样一个双方都理解的和事佬,结果如前所述。


这是由互联网的特殊性造成的,也是语言暴力的特殊性。肉体的暴力具有止息暴力的效果,暴力施加到对方,只要让对方也对受伤恐惧和厌恶,就能达到以暴制暴的效果。


但语言暴力,一般而言无法止息,因为被骂实在不疼,只觉人格受辱就格外想要报复回去。我们见多了街头打架比划一两下就停手的,但街头一旦骂起来则极难停止。


同样,现实生活中在争端中拱火儿可能导致自己卷入身体暴力,而网上如此,至多一起开始对骂,风险很小。


因此网络是个非常脆弱的环境,现实社会中,少部分偏激疯狂的言语并不能影响整体的交往秩序,因为日常生活有其功能,常识与这些功能自然地合一。但是在网上,一小部分偏激的疯子,就足以主宰整体的氛围。很明显的案例就是,微信群里只要有一个人哪怕说一句过激的话,可能整体讨论也就要崩溃。


所以,我认为并不像霍布斯所言,止息人类争斗必须依靠利维坦,人类自己对伤害的逃避足够让他们停止大多实际的争斗。但网络隔离了我们的实际暴力,让语言暴力成为唯一的显像,人们便肆无忌惮。


如同那个小区抓小偷的例子,网络也极容易构成这样的不对等环境,骂战也基本能赢。例如在虎扑支持男性主张几乎一定能赢,而在豆瓣鹅组则正相反。只要找对场合,你的“评断”基本就能受到一致支持,得到廉价共鸣,这已经是网民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另外,你的同事间互相争执,你的朋友出现了矛盾,或是你的朋友与他们的男女朋友发生争执,你为何有时居中调解呢?因为你了解你的朋友,保住工作,保住朋友,保住亲密关系对他而言也许才是“明智”的决定。


但网络上却几乎一律劝分,一律劝与老板大闹后换工作,因为大家素未谋面,几乎不可能就你的生活和性情从长计议,所以“评断”都看当下一刻,怎么过瘾怎么来。


当然,以上的分析并未穷尽互联网上尽是“单向评断”的原因,例如针对很多大型的公共事务,普通人确实失去了亲身参与、计划调节的权利和行动的可能性,剩下的似乎只有甩下一个好坏的评价,这是现代性的一个大问题。


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互联网与评断的关系,除了具体的情境差异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群,就是媒体和名人。互联网的基本资源是关注,以阅读数、订阅数等指标显示,而很多媒体和名人,就是以这些数字为食的野兽,因为这些数字背后似乎有了不起的权力和利益,有时确实如此。


那么媒体和名人主张调节,还是主张评断和对抗呢?


你上次看到一个媒体说,“你错了,你的敌人是对的,你应该和他妥协。”这样的言论是什么时候了?你上次看到一个媒体说,“你的敌人多可恶啊!”又是什么时候呢?五分钟前?


不用多高的智识和水平,都能品出这个互联网媒体时代的“财富密码”,找准一个人群,夸他们想夸的,骂他们想骂的,凡他们喜欢的“评断”,你就变着花样喂给他们,且别忘了给这一切言辞冠上正义的名号。



这门生意的优越之处在于,只要你的读者的困境仍然存在,或他们想象中的困境仍在,即便是完全相同的道理,你也可以换着词汇讲给他们听,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因为对自己认为该夸耀的,那是夸多少都不嫌多,批判的也一样。


我们看过多少讽刺网民行为似“群氓”,形如《乌合之众》一样论理低劣的文章了?但每次都一样的过瘾。我们看过多少教育行业和知识付费行业“贩卖焦虑”的批判了,虽然每次除了“贩卖焦虑”也没多说什么,但每次都一样的解气。我们看过多少资本家黑心,行业内卷的批判了?虽然每次都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但每次都一样令人共鸣。


因此,很多媒体迫不及待地想要代表一个人群,做他们的“评断领袖”,教他们去玩这个评断的游戏,代表他们去玩这个评断游戏。重复而简单的道理重复说一百次,但每次都博得满堂彩,这真是个好生意。


因此我觉得媒体从业者应该有个基本的操行,就是不要给你的读者看他们早已经知道的东西,看他们在其他地方已经爽过无数次的道理,虽然这样的行为一定会在评论区被狠狠夸赞,光芒万丈,而写新东西则会面临疑虑和挑战,因此我说这是媒体行业的操行,因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当然这样的生意绝非一本万利。


当一个媒体自觉成为受众的“评断领袖”时,你获得的并不是真正的崇拜,而是成为了受众赢得网络评断战争的武器,你的流量不属于你,而属于他们。虽然平时对你尊敬有加,但这一点不像尊敬师长,更像在驯化一个动物。


一旦你辜负他们对你“评断”的要求,轻则循循善诱,“善意”地提醒你,若是此时不履行“评断”的义务,则会被抛弃,若履行“评断”的义务,则像以往一样,可以获得诸多好处。


重则像TLOU2时某知名的游戏媒体,作出和受众相反的“评断”,被受众激烈网暴,还被提醒“你的一切都是我们给的。”同理,饭圈也是如此。


可以获得豁免的似乎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人们对专家似乎俯首帖耳,但专家毕竟是功利主义权威,从来不事与价值和公正有关的评断,一旦涉足,同样被激烈批判。张文宏医生建议不要喝粥仿佛就触碰了这个整体生活方式的高压线,在这里,专家都不能取得豁免。


其实,评价好的媒体的方式非常简单,它可能会经常说:在你遭遇的这个争端或敌对中,你是错误的,你现在应当如此妥协。


五、一句话,就可以是一把刀子


网络评断并非轻描淡写,只是“说说而已”,那背后是失去的工作、破碎的家庭、受辱的人格、遭害的心智和尸体。


疫情早期,对野生动物养殖业者和食用者,很多人极尽评断之能事。这当然彻底摧毁了这个行业,难以计数的家庭生计切断,只得另谋他路,不知一年多后回看,人们是否会觉得当时的评断有点太绝对呢?


在江歌母亲与刘鑫的对峙中,我们大可在网上大谈一定要对刘鑫追责,罪不容诛。留下此句后,继续过着我们的生活,该吃吃,该玩玩,而江歌母亲得到这个执念则无法满足,吞下仇恨的苦果。


清华学姐事件中,双方都已经取得彼此谅解,但我们依然将他们再次拖出,拿他们做棍棒搏斗一番。B站事件、杨笠事件,直到最近发生的事件,我们激烈评断,要求仇恨与关系的解除。


现在看来,是评断重要?还是沟通和理解重要呢?是我们全对,错误全在对方,还是各自过失,各退让一步重要呢?



我们的身体存在于现实中,我们从不可能拥抱无限的对立和暴力,因为身体是如此的脆弱,保全我们脆弱的身体就像是一种本能。


而互联网仅仅承载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身体被安全地隔绝在千里之外,一切遏制对抗的自然本性都不再起效。而政治的基础,就在此处彻底改变。


但互联网的言语对于处于漩涡中心的人,又是现实中不可能积累的巨量,并带来政策的改变、他人的猜忌、判决的重考。互联网的言语确实狠狠地刻在当事者的生命中。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不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拱火恐怕自己也卷入争端,但在网上则可高枕无忧,骂过、批判过,立即投身享乐。倒是当个和事佬两头不讨好,不过这恰恰是网络和事佬的重要性所在。


尾声:温柔也可以很锐利


行文至此,我们大概明白了网络到底为公共生活,为政治带来了什么?


在第一篇关于导盲犬事件的文章中,我们揭示了一种被互联网塑造的无承担道德判断,在第二篇关于ipad失物招领事件的文章中,我们揭示了一种被互联网符号串联的宏大叙事,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揭示了被互联网的无身体性彻底颠覆的政治哲学基础,即我们对争端的态度。


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投机性的自媒体和明星不断放大互联网的这种不平衡,用整齐划一的互联网景观、骇人的数字,不断凝结和重复流行语和概念,彻底构成了一只异空间的怪兽,它不断撕开现实与互联网的屏障,吞噬人的尊严和命运。


而在旁观者看来,这样的吞噬恰恰反证这头巨兽的实际存在。


如此这般,我们就走到了现在。调解的常识被激励的评断替代,双方各自退让被单向度的迁怒替代,知根知底友人明智的劝告被陌生人一时快意的冲动替代。我们被此般情形左右,不再对沟通交往持有任何信念,善意成为武断的道德欺凌,真实成为故事的燃料,容忍被当作软弱和背叛,我们彻底委身于残酷。


在两性的战场、升学的战场、职业的战场、国与国的战场,在所有被互联网巨兽入侵的战场。在互联网中,一个霍布斯预言的世界才降临下来,而那后面另一只更大的利维坦已伺机而动了。


而解决之道又是如此简单,需要一点勇气,需要一种新的美德,一种属于互联网的和事佬。


邻人、事实、调解,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一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李厚辰,编辑:翠羽,监制:猫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