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5 5 文集 深度 号外 热文 时间线
特朗普的主菜开始了
2025-04-03 14:37

特朗普的主菜开始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坡原创 (ID:xipo-history),作者:西坡,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特朗普宣布全球性对等关税政策,拟对中国加征54%关税,引发经济争议。文章分析其政策背景、民众支持动因(孤立主义与制造业复兴诉求),对比罗斯福执政策略,探讨美国社会撕裂现状及特朗普能否通过关税战实现制造业复兴,强调民意分歧与精英阶层批判的冲突。

• 💥关税核心政策:特朗普推出全球性对等关税,中国面临54%叠加税率,引发经济连锁反应。

• 🎯民众矛盾支持:部分美国人愿承受物价上涨换取制造业复兴,反映阶层利益分化与孤立主义传统。

• 🕰️历史策略对比:罗斯福以渐进策略引导民意参战,特朗普激进风格考验政策微操与社会凝聚力。

• 💸精英与大众割裂:经济学家抨击关税损害经济,草根群体支持“长期收益优先于短期资产波动”。

• 🌍孤立主义根源:美国社会“被占便宜”心态深刻,影响对国际事务与贸易政策的立场。

• ⚡社会撕裂加剧:关税政策激化阶层矛盾,舆论场呈现“精英批判”与“草根拥护”两极分化。

继续观察美国政治。预先声明一下,我对美国政治感兴趣,但我不是政治学者,我也不是特朗普粉、泽连斯基粉。为什么要提泽连斯基,真的很奇怪。因为在中文互联网上,基于非常复杂纠葛的原因,很多人是以泽连斯基粉丝的心态去观察美国政治的,导致他们看到的是非常扭曲的景象。


我只是以一个资深读者的身份,向大家报道一下我的观察和思考。我有一个主张,有了AI做我们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助手,我们可以踢开那些半吊子学者,直接面对一手信息。只不过一开始你要有经得起推敲的认知框架。


一个普适的原则:要把一个东西放在它本来属于的筐里,而不是随便拿自己的筐,去装别人的东西。比如说,特朗普是美国人的总统,观察特朗普,就是为了理解当下的美国社会涌动着怎样的潮水。潮水里包含着价值观、利益诉求,当然也有情绪。


这本是常识。但我们看过太多的高谈阔论,那些发言者要么把特朗普当成了自己的总统,要么把特朗普当成了全人类的总统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道德指摘,要么自己站在珠穆朗玛峰那么高的位置指挥特朗普施政。总之,他们的位置感很奇怪,导致信息经过他们的过滤之后,会变得七扭八歪。我们不如自己来。


为什么现在要说一嘴特朗普,因为这是一个关键节点。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全球瞩目的“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将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20%到49%不等的关税,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也为10%。


这件事对我们会有影响。白宫官员确认,34%的对华对等关税将与原本的美国对华关税20%叠加,因此对中国征收的总关税税率将达54%,这一税率预计将在4月9日生效。但它属于全球性质的东西。想必大家早就注意到,特朗普这次上台之后,对加拿大、欧洲这些盟友,一点都不客气。


财新发了一篇评论文章《打关税战损人害己》,这是我方一贯观点。可是真正有效的问题在于,美国普通民众难道不知道关税会“损人害己”吗?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愿意支持高举关税大旗的特朗普上来呢?


也就是说,特朗普把这张牌打出来,我们不该感到意外,他其实是在兑现选举承诺。


宣布关税动作之后,特朗普以他一贯的修辞方式将这一天称为美国的“解放日”。有意思的是,他特意将“解放日”从4月1日推迟到4月2日,以避开愚人节——“因为那样的话,就没人会相信我说的话。”在此之前,这个日子已经推迟好几次了。


之前,马斯克和他的DOGE十分高调。但那其实只是前菜,关税才是特朗普的热菜、硬菜、主菜。引用大西洋月刊的说法:“特朗普的政治理念并不连贯,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倡导通过关税来减少贸易逆差、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并且无视经济学家关于关税可能推高美国消费者价格、甚至导致经济停滞的警告。”


就在这几天,马斯克在政治上输了一场关键的比赛。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马斯克像大选一样高调带资入局,但是他所支持的候选人最终仍以10个百分点的差距落败。


所以这场关税战,对特朗普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民主党当然是唱反调的。众议院少数党领袖Hakeem Jeffries说:“共和党正在实时摧毁美国经济,把我们推向衰退。这不是’解放日’,而是’衰退日’。”


关税这个特朗普嘴里的“万能神药”,最终会对美国、对世界产生这样的后果,还得持续观察。但是怎么观察,需要捕捉关键指标。


首先得回到那个问题,相当一部分美国普通民众为什么要支持特朗普打关税战。精英视角往往只会告诉我们大众的不理性,但是大众的不理性的往往也有理性的东西。


特朗普许诺的大棋是,关税只是手段,目标是让美国恢复本土制造业。但是这里的问题首先在于,特朗普有没有系统、完整的纲领,还是说,先喊喊大家听了高兴了口号,上来了另搞一套?


下一个问题是,特朗普即使有这个纲领。美国的制度设计和变化不定的民意,能否支持他这盘大棋下完?


我让AI搜集了一下美国民意。Grok的反馈是:


研究显示,普通美国人对忍受物价上涨以恢复制造业的态度不一。根据2025年3月的民意调查,支持率在37%至50%之间波动。例如,ABC News报道的一项调查显示,37%的美国人认为,如果能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就业,忍受更高的成本是值得的。


而Harvard CAPS/Harris Poll的2025年3月数据则显示,50%的人支持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政策,尽管问题未直接涉及物价上涨与制造业的权衡。这表明,支持率因问题措辞和调查时间而异,但总体上未达到多数(50%以上)


对特朗普来说,民意不是很乐观,但也没那么悲观。民意肯定是既要又要的,问题在于,既要又要在现实中会生发出怎样的路径。这其实非常考验微操技术。


可以参考的是罗斯福总统在二战前期的做法。罗斯福本人是十分同情英国,极端厌恶希特勒的,但是一直到不列颠空战,英国命悬一线,罗斯福都没有明确宣布站队。一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才正式下场参战。为什么会这样?就是美国社会的孤立主义太严重了。


美国的孤立主义对局外人来讲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大体来说就是,美国人认为自己是新世界,整个旧世界不管打成什么样,都是“他们”的事。而且美国吃过一战的亏,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打赢的仗,最后胜利果实都被英法这些旧帝国瓜分了。特朗普天天说的“全世界都占我们便宜”,在美国社会有很深的基础。关于俄乌战争,特朗普甚至说过,没准哪天他们打着打着又变成一家了,所以我们要拿回我们的“投资”。这些都是孤立主义情结的发作。


我对特朗普的基本判断是:他的大方向是没错的,美国社会的核心痛点是去工业化,很多问题找到头上就是这个。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中,精英阶层是受益的,中产是受损的。美国没有我们通常理解的所谓底层。他们的底层就是我们理解的中产。他们的精英则是我们想象中的“财务自由阶层”。为了修复这个社会,必须恢复制造业,带来更多高薪岗位,重建中产中坚。


但我保持怀疑的是,特朗普有没有罗斯福那个微操本领。接下来正是观察这个的时机。


罗斯福当年是怎么做的,简单梳理了一下:


1,罗斯福利用“炉边谈话”等无线电广播形式,直接向全国民众解释国际局势。通过这种亲民且温暖的沟通方式,他缓和了民众对介入战争的恐惧,同时激发了大家对国家安全和全球责任的认同。


2,在国会和公众依然普遍主张中立的情况下,罗斯福采取了“援助而非参战”的策略。一步一步带领全民进入战争心态。


3,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频繁会晤,共同制定“海上宪章”等文件,间接地让民众认识到国际局势的严峻性与合作的重要性。


4,罗斯福深谙美国民众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战情绪,因此他总是在局势愈发紧张、盟国处于危险之时,再逐步加码援助措施。通过不断调整政策和讲话内容,他让民众逐渐接受了一个“为了保护美国安全必须支持盟国”的观念,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民意迅速转向全面参战。


合格的政治领袖,不仅要指出共同体面对的问题,更要维持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大家还在同一艘船上。


特朗普的做法是,从共同体内部,挑出一部分作为敌人。当然,这首先是因为过去这些年,美国精英越来越不把民众当自己人了。MAGA对精英的反动,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已经赢了之后,还能继续攻击对方是沼泽是敌人吗?


还有一点,是特朗普和罗斯福这两个人的风格迥异。罗斯福以稳健、细腻且富有同理心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特朗普则是以攻击性、战斗性聚拢受众。这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基质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奥巴马当年有点想要模仿罗斯福的意思,但只模仿了一个外壳,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延宕之后,美国社会的内部冲突反而更加激烈了,给了特朗普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关于美国社会的分裂,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特朗普关税政策发布之后,Lawrence H.Summers在X上连续发帖抨击,说关税引发股市下跌、美国家庭资产缩水:


“特朗普的关税是美国数十年来最昂贵且自损的政策。对特朗普关税的一项粗略估算表明,其预计损失高达20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四口之家损失超过20万美元。”


“从未有哪位总统的一小时言论让如此多人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市场在我之前的推文后仍在波动。目前,对关税政策损失的最佳估算接近30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四口之家损失30万美元。”


Lawrence H.Summers是谁?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和校长,克林顿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奥巴马总统时期的NEC董事。美国精英的代表。


在他的评论区,则是另外一个画风:


“所以就要任由其他国家对我们征收关税而无所作为?”


“真的有那么多人更关心他们短期内的401k波动,而不是为他们的子女和孙子女的美国产业安全吗?短期痛苦,长期收益,为未来几代人的美国优越性!”


“市场下跌了7%,奥巴马第一任期内市场下跌了近20%。”


最有代表性的一条回帖:


“你认为一个四口之家有30万美元的想法很奇怪。美国工人并不富有资产,主要是因为现行的经济政策导致的。而特朗普正在改变这一现状。”


翻译一下:你们资产缩水,关我们毛事,我们本来就没有资产。


从这些反馈来看,特朗普对于美国社会痛点的捕捉还是很准确的。但是他能不能带领美国重振制造业雄风,还得观察。目前看到的景象是,美国社会的撕裂仍在继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