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5 5 文集 深度 号外 热文 时间线
听我解释,关税不是那样算的
2025-04-03 14:37

听我解释,关税不是那样算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嬉笑创客,作者:CB,原文标题:《听我解释,关税不是那样算的!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等关税一出来后,市场上很多解读,随机大家发现了一个bug,美国似乎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计算对等关税。


细节可以看朋友180K的阐述,简单地说就是:


增加的关税税率=(某国对美顺差/对美出口额)再除以2。


换句话说,就是你从我身上赚了100元,我要用关税拿回来50元。Over。



从消费者身上赚的银两,两边政府各拿一半,大家五五开。(让子弹飞既视感)


线性拟合也验证了。



听起来有点荒谬,似乎是实习生连夜想出来的。也似乎很符合老特简单粗暴的特性。不过真是这样的吗?


我们找到了官方实际计算方式:https://ustr.gov/issue-areas/reciprocal-tariff-calculations  。


美国贸易代表处还真有一个计算公式,还引用了不少论文,有模有样!此处不少对美绝望党纷纷起立,表示还是讲科学的啊。



核心计算公式在这里:



我知道你们讨厌公式,那就用AI帮忙解读成白话,从美国的角度:



或者我们再白话一点。从中国角度,上面不就是对美顺差,下面不就是对美出口规模(=美国进口)吗?只不过下面的出口规模乘了两个系数——进口弹性和关税传递系数。


听起来很合理、很科学,不过这两个参数是怎么算的呢?



看,引用了很多论文吧!


进口的价格弹性长期是2,但为了保守起见,算为3~4。哦,为了考虑让加价对进口的影响大一点,价格敏感一些(看看对你们多仁慈),提升到4。


价格传导系数,根据某个论文,比较低,也就是不容易传导。这个系数大概是0.25。


嗯,那相乘起来,4 X 0.25等于1!


所以,公式可以简化为……


等等,这不就是开头的算法吗?


所以官方的算法最后弯弯绕绕回到了粗暴算法,只不过加了很多引用。


像不像写毕业论文的你我?


我开始怀疑白宫内部有一个团队专门为老特草台化的决策做合理化解释。


或者这么说,为大领导的拍脑袋做模型和计算,这是否似曾相识?投行和IC小伙伴们、公司战略部、总裁办……我可以继续点名。


小到公司,大到世界第一大国的决策。


也别忘了,我们在产业政策、开发区规划、诸多政策上也踩过同样的坑。


人们崇拜决心、勇气、果断的同时,不经意间让反智占了上风。在逐渐将思考交由AI的同时,放弃人思考的主体性。如果没记错,在20世纪初期,人类文明有着同样的倾向。


这可能才是21世纪最危险的信号。


当然,如果老特真的研读了公式并且细致探讨了参数的选择,当我没说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嬉笑创客,作者:CB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