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人好像总是人均健忘症?
2021-04-16 12:23

为什么当代人好像总是人均健忘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易生周,头图来自:《记忆碎片》


当代年轻人,头发还没花白却总感叹老了,记忆断片起来,人均属“金鱼系”:明明打着电话却满世界找手机;话到嘴边突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最烦遇上输入密码环节,才发现到头来密码防的都是自己;临到门口总要花10分钟找钥匙,当你快要把包包翻烂三遍,手插裤兜作思考人生状,结果——从左边裤兜里掏出了那把钥匙。


©️《钱》,1983


日常健忘症似乎成了当代人的通病。英国一家保险公司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一项3000位受访者的网络调查,受访者称平均每天把东西放错位置的次数有九次,三分之一的受访者称他们平均每天花费15分钟用来找东西——手机、钥匙、文件是他们最经常找的物品。


对记忆的担忧似乎已经不再成了退休后人群的专属,而是当代人普遍面临的焦虑——为什么人们好像越来越记不住事情了?


记忆到底是什么?


记忆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对记忆最早的概念式理论,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假说,他们认为记忆的形态类似于蜡版上的雕刻,人类的“学习”,说到底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回忆。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等人,又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联想主义”,这个主义声称,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实质上只有两种:感觉和联想,而我们的经验,则是“感觉或观念的联结”。


但是,这些比喻都相对抽象,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倾向于关注心脏而不是大脑,认为记忆并不位于大脑,而是遍布全身。直到很久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记忆从大脑而来。它本质是一种大脑活动,连接着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器官,所以才会容易触发一种“a sense of dejavu(似曾相识的既视感)”种种奇妙的记忆类型。


神奇而遗憾的是,人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刻,比如出生的那一天,到摇摇学步,咿呀学语,吃第一口饭,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些人生初期的经历,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是完全想不起来了。即便后来我们有了逐渐清晰的童年记忆,但我们依旧在这段记忆上是缺失空白的。一些研究认为,大部分人大概能想起3岁半之后的事情,但是不同国家或者文化背景的人记忆水平似乎也有所不同。


科学则会告诉你,海马体是产生新记忆的关键,它能将某个记忆的不同方面整合起来,对新信息进行分类判断。但是总的来说,直到现在,回忆依旧是一个仍然没有被完全理解的神秘过程。


这似乎是人类避不开的bug,或许我们可以将它看成一种优势。回忆跟想象未来其实是能相互联系的,如果记忆仅仅只是像录像带那般准确,过去、现在、未来都看成一条直线,那我们也就失去想象力,无从幻想一个新的环境。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记忆并非生活的档案,而是想象未来的工具。因为它可以改变,就能把生活中不同时期的数百万个记忆片段重新组合起来,在脑海中预览未来事件,为未来提供无限的想象。


“有了记忆,我才是真正的我”


虽然科学研究已经知道,记忆可以被扭曲甚至重塑记忆,但无论如何,我们对自己的记忆,都不可避免地怀有强烈的认同和依恋——是记忆定义了我们自己。


如果记忆缺失,那我们在社会中又是谁?


在诺兰的电影《记忆碎片》里,记忆是当中毋庸置疑的主角,也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一种记录亦或是一场演绎。“我们需要记忆去确认自己的身份”,主角莱纳认为记忆并非可靠,真正的记忆是符合自己心情的结果。但他失忆之后,不断被人利用、走进圈套,知道最后一无所有,才发现连“我”都丢失了。


©️《记忆碎片》,2000


美国作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在《情绪》一书中说到:“情绪不是进化而来,而是大脑构建出的体验。”她将人类大脑比作一味厨师,不断地将各种原料,比如触觉、嗅觉等感觉输入,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混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概念。大脑得先理解情绪概念,才能构建出情绪实例。


也就是说,是回忆在塑造了我们,过往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模拟当下情境与反应的素材。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人们常说的“不如我们忘掉过去,重新开始”这样的鬼话。毕竟只要大脑还在,所有的“过去”就不会真正过去。虽然说记忆是可以被改变,但必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新信息输入累积,才能慢慢覆盖原有的信息,而且,这些过往往往还是徘徊在记忆深处。


或许是因为记忆常常就像人体藏着的录像带,你不知道是在哪一环能触发那个播放按钮,可能是一种气味,或者是一种味道,有时甚至只是一瞬间的触觉。就像我们最熟悉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的描述,或许没有那一口玛德琳蛋糕的香味,也就无从打开那道重返童年时代之门。


©️《追忆似水年华》,1999


布朗大学的心理学家雷切尔·赫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分别给实验对象一部影片、一段声音和一种气味,然后询问他们看、听、闻过之后,记起来的具体内容,并用各种尺度给这些记忆打分,结果发现,嗅觉激发的记忆,更情绪化,也更能唤起共鸣,而在生动性和具体情节上却稍微逊色一些。


就像很对小学小卖部的加餐豆浆和面包的味道还记忆犹新,多人会从烧秸秆的气味被带回到老家秋收的画面,即便这些嗅觉味觉记忆并不一定都是令人愉悦的,但它总能制造并保持着与过去的某种情感联结,或者成了你与某件事物之间的情感叙事。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回忆本身让人保持一种永恒的连贯性,让他确信自己在尘世的存在是连续不间断的,是一息尚存的。”祖母厨房的味道让你安心,让你觉得自己还是从前在厨房里玩耍的自己,回忆在被想起来的时候,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幅过去的连贯图景,让我们有能力生产关乎自我的叙事,尽管这幅图景未必合理准确,但它会持续存在且黏合,甚至持续生长下去。


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在《追寻记忆的痕迹》里是这么形容的:“回忆过往就是一趟心理时间旅行,我们得以摆脱时空的束缚,在完全不同的维度里来去自如。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是因为我们学习并记住的事物。”


正是因为记忆如此重要,我们才会在有些时候想记住一些东西,又害怕记住另一些东西。过去的映像和感知几乎就像DNA那般刻印在我们的骨子里。一旦丧失记忆,就会直接夺走我们的自我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关于阿尔茨海默氏症、失忆症、记忆互换、脑波互联等等设定在剧情片和科幻片里这么流行,我们焦虑的重点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脑子会出现橡皮擦,轻轻一笔就能将“我之前以为我”的记忆篡改甚至删除,我们怕丧失自我,而记忆才是铸就“我”的那支笔。


为什么当代人的健忘症会如此普遍?


记忆之所以珍贵,还在于稀罕难得,现代生活正在蚕食我们的记忆力。研究表明,虽然健忘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恶化,但日常轻微的健忘,确是每个年龄层的通病。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记忆七罪》的作者丹尼尔·L·沙克特称:“健忘是注意力和记忆临界区域出现的故障。”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也曾经对两千多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5.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经常忘事,82.0%的受访者感到身边年轻人容易忘事的现象多,其中13.8%的受访者直言非常多。


这些更偏向于普遍的“功能性健忘”,即大脑皮层记忆功能出现问题,现代都市生活肯定要为健忘承担一些责任。压力、疲劳和多重任务处理都是让健忘症加重的可能。


当我们提取记忆时,如果情绪状态不同于原始编码时的状态,那可能会容易出现故障。比如,过往经历的干扰累积就是故障之一,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记不住今天大门锁好了没,车到底停在具体哪个停车位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接触的信息量逐渐庞大,打开电脑,各种国内外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微博热搜实时刷新,小说都不如新闻更能刷新三观……我们正处于信息碎片化时代,任何可以预测和重复的体验都会让人对当下做的事感到精神疲劳,我们也越来越容易被无聊包围,对当下的信息感到厌倦麻木和记不住。


©️《美丽心灵》,2001


前两年,丹麦技术大学(DTU)的一项研究调查数据就说,推特上面的那些热点,平均热度峰值一直在逐年衰减,每个热点的维持时间从2013年能被热议17.5个小时降低到2016年的11.9个小时。如果以此推断的话,你在微信或者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热搜关键词,平均而言,半天不到大家就已经开始失去了兴趣了。在这样的倦怠社会,人均注意力消耗比电池还快,脑部的临时储存量实时告急,还能不健忘吗?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当代人过度依赖高科技,也让记忆系统变得越来越懒惰了。


记忆定义了我们,但当代人似乎越来越“空心化”了。有多少人有提笔忘字的“文字健忘症”,有多少人要通过照片才能回忆过去?我们会为失去记忆而紧张,不管旅途、大型演唱会或者纪念日,我们总是忍不住点亮手机,将这些画面与声音转换成安全的,且永久的数字记录才能安心。


这样想一想,技术确实是一件吊诡的产物,手机变成了我们的外接大脑,我们原先不过是想通过它来记录当下的事物,但偏偏也由此产生了依赖,以至于它代替了我们的记忆能力。一些研究甚至认为,相比起完全沉浸在体验的人,频繁停下来拍照的人群对事件的回想能力更糟糕。


人类从古至今的所有成就,都是千百年来所积累的共享记忆的产物,无论这种记忆是来自于书面记录还是口传心授。在万物皆可数字化的当下,既然记忆可以篡改,或许可以借助越来越多工具,能选择性上载到大脑,这样的未来看似指日可待,但也令人细思极恐,记忆可以被操控也就意味着自我权力的丧失,私有和共享的界限也许会更加暧昧不明。


所谓“正确的集体记忆”真的存在吗?同一件事情,不同人回忆起来的片段肯定就像《罗生门》那般光怪陆离。记忆始终是被重重稀释、发酵,被兑了其他东西调和的个人产物,并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版本。


或许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努力保持清醒,有些事情,你只能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然后用自己的脑子记——毕竟,记住真正应该记住的,才能真的算是捍卫了那个说什么都不能放弃的、内心深处的自己。


参考资料: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情绪》

埃里克·坎德尔,《追寻记忆的痕迹》

神经现实,《记忆从何而来?》

BBC,《时间概念与人们的错误认知?》

BBC,《为何人类没有婴儿时期的记忆?》

华尔街日报,《我们为什么总是丢三落四》

 果壳,《年轻人,你也健忘吗?焦虑的不止你一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易生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