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5 5 文集 深度 号外 热文 时间线
昔日造车新势力冠军遭经销商堵门,LOGO设计费被爆高达5亿
2025-04-15 07:54

昔日造车新势力冠军遭经销商堵门,LOGO设计费被爆高达5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凤凰网财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哪吒汽车从新势力销冠跌落,三年累计亏损超183亿元,销量暴跌致债务危机。原CEO张勇被曝赴英融资,拖欠员工薪资及供应商款项近4亿元,工厂遭经销商堵门讨债。品牌转向海外市场求生,计划债转股及港股IPO续命,但面临供应链成本高、政策风险等挑战,未来存疑。

• 💰【天价LOGO】哪吒汽车logo设计费被爆高达5亿元,远超小米200万设计成本。

• 🎤【周鸿祎怒批】360创始人公开批评哪吒营销混乱,呼吁学习小米模式。

• 🌍【海外求生】押注东南亚、南美市场,但供应链成本高企难解盈利困局。

• ⚖️【贾跃亭镜像】低价策略未筑护城河,被指重蹈法拉第未来覆辙。

• 💸【讨债风暴】员工、供应商集体讨薪,总负债近百亿元,工厂陷停摆危机。

• 🚫【限消令缠身】创始人方运舟2025年收8次限制消费令,公司信用崩塌。

曾以为哪吒低价策略能复制特斯拉的崛起,但现在看来,这更像是贾跃亭故事的另一种翻版。


前有贾跃亭赴美造车,后有张勇跑到英国融资。近日,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在英国引发热议。张勇在朋友圈紧急回应称:“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与原CEO跑路相对应的是,网络流传多段哪吒汽车经销商代表齐聚桐乡工厂讨债的视频。



裁员、降薪、工厂停产……这家曾以“为人民造车”口号搅动行业的造车新势力,如今深陷债务泥潭,而其命运轨迹正引发外界对新能源车行业集体狂热的反思——当资本褪去,谁在裸泳?


针对裁员、降薪、工厂停产等相关传闻,一位身处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哪吒汽车客服告诉凤凰网财经:“客服部门目前正常运营,其他部门运营情况以官方信息为准。自去年张勇离职之后目前哪吒汽车CEO为方运舟。至于目前车辆是否会准时交付等事宜,需要与具体门店核实。”


一、从资本宠儿到“弃子”:logo设计费用高达5亿元


哪吒汽车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方运舟,安徽桐城人,曾经是奇瑞汽车的元老级人物,是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的左膀右臂。2014年,方运舟离开奇瑞新能源创立合众新能源,即后来的哪吒汽车。合众新能源的元老级人物大多技术出身,曾经在奇瑞、北汽担任营销总经理的张勇便成了营销推广的“天选之人”。


2021年,当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以29亿元注资哪吒汽车时,这家公司的估值一度冲至250亿元。彼时,资本对“下沉市场”的狂热催生了造车新势力的第二梯队神话:哪吒V系列以7万元起售价横扫网约车市场,2022年交付量飙升至15万辆,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榜首。


很多人认为只要卖出10万辆车,就能靠规模效应翻身。然而,这种乐观在2023年急转直下。哪吒汽车2023年营收为135.55亿元,净亏损68.67亿元,2021、2022则分别净亏损48.4亿元、66.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83亿元。随着补贴退坡和价格战,主打B端市场的哪吒汽车毛利率跌至-18%,2023年交付量同比下滑16%。不但在当时主流的五家新势力中垫底,且是唯一销量负增长的头部新势力。



2024年,哪吒汽车销量同比暴跌40%,2025年以来哪吒汽车整体经营情况惨淡,其中1月销量仅为110辆,2月及3月销量并没有明确公开的数字。如今,面对造车亏损和高额员工工资支出等压力,2023年还“不着急IPO”的哪吒汽车将融资续命的希望放在了港股IPO上。


事实上,合众新能源已融资10轮,融资金额达到228亿元,投资机构包括宁德时代、合肥高新、桐乡市财政局和360集团、华鼎基金等,但是造车烧钱速度惊人。据国际洞察室报道,哪吒汽车前CEO张勇曾爆料,哪吒汽车logo的设计费用高达5亿元,而被雷军们重视的小米汽车logo,邀请的日本设计大师,总花费只有200万。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张勇2023年的总薪酬高达3099.4万元。


与哪吒形成镜像的是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F)。后者曾凭借“生态化反”概念圈钱超400亿元,但量产车至今仍未交付。不同的是,贾跃亭靠“画饼”维系资本信心,而哪吒的问题更显现实:低价策略虽带来销量,却未能构建护城河。


二、见昔日造车“新势力”冠军凉了,员工、供应商上演讨债大戏


被爆拖欠员工薪资、供应商款项,哪吒汽车正游走在崩盘边缘。


按照方运舟的话来说,创业十年的哪吒汽车正站在凤凰涅槃的十字路口。面对近两年市场竞争的极度内卷化、舆论传播的瞬息扩大化,叠加自身在战略、组织、管理体系上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致使公司的发展遭遇了短期震荡。


2024年10月起,哪吒汽车被爆全员降薪50%。2024年11月,哪吒汽车启动裁员潮,承诺对于离职员工将补齐工资以及赔偿N+1。据相关媒体报道,包括认购股权退还等在内,哪吒汽车累计拖欠补偿、应付款项近4亿元,涉及员工超3000人。


一位去年11月离开哪吒汽车的公关部人士告诉凤凰网财经:“一直没有收到‘N+1’的赔偿,庆幸的是自己没有欠薪,但是大部分同事都遭遇了薪资拖欠问题。有的去年9月到11月份的工资都还欠着,欠了一半。”据了解,目前哪吒汽车的总负债接近百亿元,其中对供应商的债务占据了绝大部分。


今年3月,哪吒汽车召开供应商大会,针对部分供应商欠债讨论了债转股方案及E轮融资进展。计划70%债务转为母公司合众汽车股权;E轮融资共30亿元,原定今年3月底交割,但因为目前哪吒汽车高债务风险,延期到四月。


三、哪吒还有救吗?


哪吒汽车如今的现状让员工、供应商、车主等感到痛心,也让背后的“金主”——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力推的互联网造车模式蒙上了一层阴影。


周鸿祎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品牌力不强是造成哪吒销量不佳的原因之一。但业内某分析人士却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产品力不行,没有产品力就谈不上品牌力,哪吒内部向来是把营销看得重于研发,过去多次“硬蹭式”营销虽带来了流量和曝光,但没有过硬产品支撑,长期下去难以支撑销量的增长。


早在2024年3月,周鸿祎在参观哪吒汽车工厂时就狂怼哪吒原CEO张勇:“你们什么都想不明白。”他直言哪吒汽车的命名策略让人困惑,营销和产品规划也存在问题,甚至呼吁哪吒高管向小米学习。


2024年12月6日,哪吒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接替张勇兼任CEO。方多年来在幕后运筹帷幄,技术出身,资历足够,却话题不足。更糟糕的是,据爱企查显示,2025年以来他已经收到限制消费令8次。


虽然国内业务几近崩盘,但是海外业务对于哪吒汽车来说还有一线生机。自2024年以来,哪吒汽车的发展重点已明显转向海外市场。方运舟将海外市场视为救命稻草,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国内外销量对半开”。


近期,哪吒汽车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动作不断。去年11月,哪吒汽车与玻利维亚合作伙伴签约,深化南美市场布局;在印度尼西亚,哪吒汽车新店成功开业。2024年,哪吒汽车海外销售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累计销售近3万辆,销售渠道扩展至184家,覆盖东南亚、中南美等全球主要市场。


对于未来发展,方运舟提出了具体目标:在全力以赴实现IPO的同时,未来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内、一半在外,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这一战略令人联想起乐视汽车早年“北洛硅线”全球化布局——贾跃亭曾宣称要在美国自建工厂,最终却因资金链断裂沦为笑柄。


哪吒的海外野心同样面临现实拷问:低价策略在竞争日渐白热化的印尼电动汽车市场是否会有突破?面对供应链短板,玻利维亚工厂仍依赖中国零部件空运,单台运输成本高企下是否有盈利空间?此外,在政策风险方面,南美市场普遍设置本土化生产门槛,哪吒尚未取得玻利维亚整车认证,或影响其在该地区的业务扩张。


此外,想要复制小米在印度的套路,但雷军至少先投了20亿美元建厂。如今,哪吒的30亿融资计划中还有很大部分需要还债,会有钱打开市场吗?


从“性价比屠夫”到“债务困兽”,哪吒汽车的起伏折射出新势力造车的集体焦虑。海外突围与债转股能否成为救命稻草?周鸿祎们的投资能否止损?答案或许藏在方运舟接下来的战略执行中,但时间窗口已不容试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