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范志毅在微博吐槽“被偷听了”:说什么来什么,刚跟朋友说完所有App似乎就开始推荐相关产品,你是不是也怀疑手机被监听了?
确实,从技术上来说,手机想要通过偷听获取你的隐私,非常简单。只需要三步:录音、上传、转换。
既然“偷听”如此简单,那我们的问题就由“能不能偷听”,变成了“值不值得偷听”?
以及,手机窃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选择了互联网的便捷,就必须让渡隐私吗?
此前,网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和他的人工智能团队做了一个测试,证实技术层面完全可以实现了App锁屏时在后台仍可以“监听”用户讲话内容。
本期视频虎嗅也采访了网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看看他和 虎嗅Pro研究员、分析师 Odin如何分析“偷听”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