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李歪歪,编辑:江湖边,原文标题:《“只是忙着对抗的话,就没力气做自己了啊”》,头图来自:《天使爱美丽》剧照
“做自己”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词,但什么才是“做自己”?
同事小丽跟你关系不错,她请你帮忙写个方案。你没什么安排,这个方案也用不了很长时间,但朋友劝你:“难道你也想当那种有求必应的职场老好人?要勇于拒绝,做自己!”这个时候,怎么做才是“做自己”?
铭伟最近毕业找工作,老爸给他发了一条招聘链接,他不想让父母干涉自己的职业选择,看到消息就神烦秒删。但其实,那条链接里有他本身感兴趣的职位。这种情况下,他到底有没有在“做自己”?
“做自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在搞清楚什么是“做自己”之前,我们可能要先知道什么不是“做自己”。
今天的文章,我们来探讨三个常见的关于“做自己”的误会。
一、误会一:做自己=“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
在说到“做自己”时,不能不提到另一个现在经常被提到的词:讨好型人格。一种习惯为了他人需要而牺牲自我需要的状态。
压抑自己的需要,肯定不舒服的。时间久了,一个人厌倦了这种对自我的压抑,开始意识到这种状态是有问题的。“做自己”,是讨好者们的一种自我宣示。这意味着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边界,从一味关注别人的需要,转而开始关注自己的需要。
这就构成了人们对“做自己”的第一个误解:做自己,就是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别人。就是自私。
但其实,真正的“做自己”并不是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一定程度的“讨好”甚至能让人们更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我。比如有研究就发现,当人们为关系亲近的人做出行为改变和调整时,获得了真实自我的体验。
满足自己跟满足他人也不是对立的。举个例子,一个崇尚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本身就有一定“满足他人”的需要。当他做出在你看来“讨好”的行为时,自己内心也会收获一种满足感。这其实也是一种“做自己”。
什么才是“做自己”:发自内心地满足别人,也是一种“做自己”
它的准确说法是“做真实的自己”,心理学的对应概念叫“真实自我”。最早界定“真实自我”概念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做自己”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内在意识和需求。一个人只有根据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外界的评判标准做出的行为,才叫“做自己”。
有句话你可能也听到过:对别人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这意味着在看到他人的需要和标准之前,我们首先要看到自己的需要和标准。这样“先己后人”的排序,其实就是“做自己”。
Wood 等人2008年在前人基础上改编的真实量表(authenticity scale),对“做自己”进行了更加可量化的界定。根据量表,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程度有3个衡量因素:
自主意识和真实体验之间没有或少有疏离感,也就是“你是不是了解自己”。
自己的行为、情绪表达与自己的信仰、价值观保持一致,也就是“能够按真实的想法生活”。
不会经常觉得身不由己,要做别人希望我做、而不是我想做的事,也就是“能够不受他人想法的干扰”。{注:这3个维度共包含12个项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 7 (完全符合)计分}
从这个量表中,我们会发现,判断回应外界需求的行为是“做自己”还是“讨好”,关键还是要回到内心的意愿。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满足别人,也是一种“做自己”。
回到开头的例子,怎么才算做自己,其实要看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如果你本身就喜欢帮助别人并且乐在其中,帮忙其实就是“做自己”;明明心里不乐意,但觉得不能拒绝别人答应帮忙,这才是“讨好”。
二、误会二:做自己=“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偏不做”
另一种对“做自己”的误解是:认为“做自己”就是叛逆、反抗,你让我做什么,我偏不,我就要跟你对着干,这样才酷,是做自己。
但这样的“做自己”,很可能会变成“为了反抗而反抗”,反而偏离了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
这种叛逆的代价,可能具有回旋镖效应(boomerang effect )。人们倾向于做与要求完全相反的事情(Quick &Stevenson,2008;Rains,2013),尽管这种反应是为了重获自由,但它们可能以牺牲自我真实意愿和偏好为代价(Brehm,1966)。
激发这种“叛逆”的,往往是一个给你带来压力的外部力量,比如,一个不尊重你边界的父母。
研究发现,当他人以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方式表达要求时,被要求者会感到边界被侵犯,觉得个人的自由受到了威胁,这会让一个人产生抵触情绪,并倾向于做出跟要求完全相反的行为。很典型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的对抗。
这样的叛逆不仅不能让我们更自由,还会体验到更多的挫败感。因为当我们叛逆时,我们并不是基于自己真正相信的价值和信念做出行动;相反,我们的行动仍然是基于我们反对的那个标准展开的。它反而会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要。
什么是做自己?“有稳定的内心秩序”
在关于真实自我的研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一致性。指个体行为与其态度、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符合程度 (Jongman-Sereno & Leary, 2019)。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做自己认为是对的、好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生活,不违心,这是“做自己”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但一个人的价值观跟外界不一定总是一致的。当外界的标准跟你内心的标准发生冲突时,一个拥有真实自我的人倾向于坚持自己:“即使别人批评或拒绝我这样做, 我也努力以一种符合我个人价值观的方式行事” (Kernis & Goldman,2006)。
这样的坚持,从表面上看,跟上面提到的“叛逆”差不多,但其实有本质的不同:坚持“真实自我”的人,并不是为了反抗而反抗,而只是为了“维持内心的秩序”。换句话说,当外界的标准跟“内心的秩序”一致时,他们就不会为了反抗而反抗,而“叛逆”的人则不同。
是的,做自己不是“你让我做什么,我就不做什么”。做自己是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管跟你要求的是否一样,我都不会因为你改变它。
三、误会三:做自己=“谁也不靠”
还有人把“做自己”理解为“只靠自己”,觉得做自己就不能依赖别人。
独立自主当然没有错,但一个人要真正地“做自己”,不能没有“别人”。“做自己”,其实也需要他人的帮助。
“自我验证理论”认为:人一旦有了关于自己的想法,就会想要从别人那里验证这些想法,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致时,人们就会感到真实(Swann,1900)。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前段时间在跟一个男生约会,对方各方面条件都很符合她的标准,但见了几面之后,朋友告诉我她觉得他们俩没什么可能了。我问为什么,她给了我一个特别典型的回答:
我觉得他喜欢的并不是真实的我。
这样的感受也被心理学家研究过,在2010年的一项亲密关系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人们能够在另一半关系中验证自己,觉得另一半更能真正地了解我们是谁, 更有利于一 段关系的真实,从而产出一个良好的关系质量,使彼此产生高水平的幸福感(Brunell et al. 2010)。
有趣的是,哪怕这种看法是消极的,只要它跟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一致,也能让一个人感到真实。在已婚夫妇中,对于那些自我看法消极的人,他们的伴侣对他们看法越消极,他们在这段感觉中感到越亲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个外在表现很优秀但自我价值低的人,越因为“优秀”被他人喜欢,越会有类似“冒充者”的感受,甚至想要逃离这段关系。
当一个人在人际互动中的行为得到了外界的理解和支持,这种正向的反馈会让他更愿意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什么是“做自己”:“找到支持真实自我的环境”
举个例子,出柜。一项研究发现,同性恋者会评估家人、朋友对自己出柜的接纳度,如果能得到他人的支持,那么他们选择隐藏真实自我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Ryan & Ryan,2019)。相反,如果身边的人,尤其是重要他人对同性恋的接受度很低, 这会挫败个体的自主性需求,导致个体隐藏真实的自己(Ryan et al.,2015)。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圈子”,全职妈妈有全职妈妈的圈子,性少数群体有性少数群体的圈子,两个最近刚刚失恋的朋友,也能组成一个彼此分享安慰的小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是因为相互吸引,也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舒服地做自己,展现在其他地方很难展现的那个“真实自我”的部分。
做自己,不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像是一片彼此支持的树林。在这种支持性的环境中,“真实自我”才能舒展地生长。
给自己挑选合适的环境,也是“做自己”的重要部分。
我们常常把“做自己”作为一个口号,但其实真正的“做自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既能跟他人有清晰的边界,又能保持一定的弹性;
不急着反抗,而是始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温和地坚持;
既独立,也懂得寻找滋养自己的环境,更舒展地“做自己”。
很难,但非常值得努力。
参考资料:
1. Erickson, R. J. (1995). The importance of authenticity for self and society. Symbolic Interaction, 18(2), 121–144
2. van Petegem, S., Soenens, B., Vansteenkiste, M., & Beyers, W. (2015). Rebels with a cause? Adolescent defi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ctance theor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Child Development, 86(3), 903–918
3. Gan, M., & Chen, S. (2017). Being your actual or ideal self? What it means to feel authentic in a relationshi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3(4), 465–478.
4. Ryan, W. S., & Ryan, R. M. (2019). 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authenticity: Exploring within-person variation in autonomy, congruence, and genuineness using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1), 99–112.
5. Ryan, W. S., Legate, N., & Weinstein, N. (2015). Coming out as lesbian, gay, or bisexual: The lasting impact of initial disclosure experiences. Self and Identity, 14(5), 549–569.
6. Wood, A. M., Linley, P. A., Maltby, J., Baliousis, M., & Joseph, S. (2008). The authentic personality: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henticity sca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3), 385–39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李歪歪,编辑: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