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看《编辑部的故事》,有人评价这是一部充满预言的神剧。然而正如鲁迅所写,“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每个热爱这部剧的年轻人,大概都希望它早日变成一部平凡的喜剧。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曹徙南,排版:方咏心,头图:《编辑部的故事》
1992年,由赵宝刚执导的《编辑部的故事》登陆电视荧屏,比大洋彼岸的《老友记》还要早两年。作为国产系列喜剧的鼻祖,《编辑部的故事》剧本由王朔和冯小刚写就,主演葛优、吕丽萍、侯耀华,连客串都是张国立、濮存晰、于谦、李诚儒这个级别的。
《编辑部的故事》上映时,遭到上了年纪的观众抨击浮夸、没深度、嘴贫,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不曾想三十年过去了,《编辑部的故事》再一次击中了今天的年轻人,并因其深度和预言性被奉为神剧。
“冬宝,干嘛呢?”
“想戈玲儿呢。”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双汇火腿肠电视广告中的两句广告词,四十岁以上的电视观众应该对这两个名字非常熟悉。
彼时,凭借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热播,走出《围城》没两年的孙柔嘉和李梅亭,摇身变成了国民CP李东宝和戈玲。因为这部剧,吕丽萍变成了女生的时尚风向标,而还有头发的葛优则被每个陷入苦恋的男生奉为精神教父。
李东宝和戈玲,一代年轻人的意难平。/《编辑部的故事》
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电视逐渐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新兴的文化消费市场催生了一批现象级的国产电视剧。不过当时的电视剧题材仍然局限在古典名著的改编,或是民间细说的传奇故事,好不容易火了一部现代题材的《渴望》,还是家庭伦理剧。
《编辑部的故事》的出现一扫这种苦大仇深的氛围,虽然《我爱我家》被视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不过要追溯中国电视系列喜剧的源头,1992年的《编辑部的故事》已经有了明显的情景喜剧色彩。
尽管故事的主角仍然是知识分子,但它已然不同于电视剧《围城》中知识分子视角下当头棒喝式的讽刺与刻薄,而是以一种更为轻盈的调侃姿态,讲述了一群小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
《人间指南》=读者+知音+故事会。/《编辑部的故事》
它显然有意识地与小市民家长里短的琐碎保持微妙的距离,但又并不拒绝世俗浪潮的滚滚而来。与其说它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群戏,不如说是对于转型期大时代下中国社会辛辣却又不失温度的人间观察,将上世纪末的旖旎与惶惑尽收眼底。
三十年过去了,当《编辑部的故事》里的那些台词和片段在今天的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上被重新传播,或许这本《人间指南》杂志远未过时。
雅俗之间,一匹海马
1989年1月12日,一条名为《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在京成立 一批中青年作家进军影视界》的新闻出现在了当天《人民日报》的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版。成立宣言的调子起得很高,要给在雅俗之间左右为难的文学艺术各得其所。
虽然名字听起来文化含量稀薄,像是县城婚庆摄影公司,不过创作中心的成员都是正经的文化人。王朔、马未都、莫言、海岩、苏童、刘震云、史铁生,今天要想再看到这个群人的名字列在一起,只能去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本了。
1990年,王朔参与策划的电视剧《渴望》播出,收视率堪比春晚。根据当时担任监制的郑晓龙回忆,《渴望》热播的时候,连犯罪率都下降了,为此公安部还专门给剧组送了锦旗。
《渴望》拍完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摄影棚还按天算着钱,郑晓龙就想再拍一部室内系列喜剧,目的也很单纯,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
今天来看,《渴望》的狗血程度不亚于诸多韩剧。
《渴望》让郑晓龙见识到王朔的水平,为了这个新项目,他把包括王朔、马未都在内的几个“海马”主力请到了北京友谊宾馆连住五天,一晚180,24小时热水,好饭好菜供着,拿出分集梗概走人。
时间短,任务重,众人一合计,干脆拿咱们最熟悉的文字工作者开涮得了,名字就叫《编辑部的故事》。
原本打算趁热打铁,速战速决,结果剧本写完了以后,修修改改好几轮才立项。正要开拍,剧本找不着了。
马未都、葛小刚、魏人等参与的编剧都有其他工作要忙,不愿意从头再来。剧组一个叫冯小刚的美工师傅毛遂自荐,要帮着王朔把剧本重写出来。
王朔出品,一度是销售量、票房和收视率的保证。/《锵锵三人行》
尽管冯小刚和王朔一样出生在大院,不过儿时因为家庭变故搬到了城里大杂院居住,对于市民阶层的人情冷暖有着更深的体悟。冯小刚的加入恰好中和了王朔一味的辛辣,使得最终完成的25集剧本在幽默中又不失对普通人的温情和理解。
有了剧本,片子很快完成,并在新华社的礼堂举行了记者专家看片会。会后有人反映这部片子阴阳怪气,是一株精心炮制的毒草。
还好各级领导都很喜欢,均表态如果此片出了问题,自己首先担责。当时与会的冯小刚听了很激动,说自己是编剧,出了问题应该由他负责。领导们看了看冯小刚,纷纷表示,哪就轮上你了。
那时候,没有跟王朔闹翻的冯小刚还不叫“冯裤子”。/《我爱我家》花絮
1992年初,《编辑部的故事》正式登上电视,此时距离郑晓龙那个简单的想法,已过去整整两年。《编辑部的故事》轰动性虽不及《渴望》,重播收视率却奇高。观众第一遍看,以为就是个没正形的编辑部故事,多看几遍才品出来其中的人间百味。
相比于林更新自称是九亿少女的梦,早在三十年前,葛优就凭着《编辑部的故事》成了六亿人民的欢乐喜剧人,人称葛六亿。据说当时已经成名的姜文,沉迷看剧把饭都烧糊了。
至于冯小刚后来又把之前的剧本找着了的事儿,也就没有人计较了。
九十年代目睹之怪现状
《编辑部的故事》的开始于一场杂志倒闭的危机,一份名为《人间指南》的滞销刊物因内容乏味而面临停刊的局面,心灰意冷的主编老陈决定辞职退休,让出主编的位置,手下的几个编辑谁能让杂志重新焕发活力谁就是新一任主编。
话音一落,原本打算分了行李另谋生路的编辑们又有了积极性。怎么才能把杂志办好,面对这个问题,性格各异的编辑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没有比《人间指南》更喜欢管闲事的编辑部。/《编辑部的故事》
主张“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中年编辑余德利首先想到的就是拉广告,有钱就能提高稿费标准,不愁找不到名家写稿。
紧接着发言的牛大姐马上否定了余德利的想法,熟读马列的牛大姐开口就很有格局,觉得编辑们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办不好是因为缺乏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政治素养过硬的她自然成了主编的最佳人选。
有理由怀疑侯耀华老师是本色出演。/《编辑部的故事》
谨小慎微一辈子的老编辑刘书友也想在退休前发挥一下余热,但又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于是下班后开始跟老陈套近乎,追忆似水年华。
剩下的两个年轻人戈玲和东宝乐于接受新事物,研究了几本畅销刊物,提出要对《人间指南》的栏目进行调整。
老刘和老陈共叙革命友谊。/《编辑部的故事》
编辑部的几个编辑都有非常明显的现实人群映射,这种映射放到今天亦不过时,所以三十年后的年轻人才能在各个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试图办好杂志的主线中,编辑们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两集一个独立的故事,勾勒出的却是八九十年代光怪陆离的一派风景。
惊奇、兴奋、惶惑,九十年代的时代表情。/《编辑部的故事》
小保姆进城,高仓健迷倒万千少女,如流星划过的诗歌黄金时代,琼瑶热,民科宣扬的末日学说,迪斯科的音乐响彻大街小巷,登报相亲交友成为时尚,《编辑部的故事》以调侃的姿态忠实地记录了转型期中国的种种“怪现状”。
尽管扑面而来的新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甚至惶恐不安,但总能在欢笑和虚惊一场中化解。《编辑部的故事》精准地捕捉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虽然“今日乱我心多烦忧”,但好在“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
“哥呀,这人生的路,怎么这么难走啊?”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题目是《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在全国青年群体中掀起了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
如果说《编辑部的故事》在九十年代的走红,是因为它切中了上世纪末时代的肯綮。那么它在今天年轻人中的回潮,或许是因为今天的年轻人面对的四面八方卷起来的后浪,又一次不知道何去何从,而这部三十年前的老剧,那些信息量爆炸的台词和贯穿至今的话题简直就是对今天年轻人现状的精准狙击。
看过《编辑部的故事》的人,一定都对第十六个故事《娶个什么好》中张国立的客串表演印象深刻。张国立饰演的赵永刚是一个略显阴柔的大龄男青年,被妈妈拖着来到《人间指南》编辑部找对象,却一直对李东宝暗送秋波。
张国立老师,可能是您路走茬了。/《编辑部的故事》
赵永刚对着李东宝发的那顿关于“明枪暗箭”的牢骚,能直接让今天的年轻人破防:好了,遭人嫉妒;差了,叫人瞧不起。忠厚了,人家说你傻;精明了,人家说你奸。冷淡了,大伙说你傲;热情了,群众说你浪。有钱是王八蛋,没钱是穷光蛋。走在前头挨闷棍儿,走在后头全没份儿。这哪儿是活着呀,简直是练了一辈子轻功啊。
任谁看了都想跟赵永刚一起感叹一句,“哥呀,这人生的路,怎么这么难走啊”。
找不着对象发愁,长得胖也发愁。在第20集《胖子的烦恼》里,还没当上狄大人的梁冠华饰演了因为身材备受歧视的食堂王师傅,为了帮助王师傅减肥,李东宝跑到街头书摊,翻了半天二战集中营的书,总结出了减肥三大方法:不吃,不喝,重体力劳动。
结果一番折腾下来,王师傅不仅没瘦,还胖了半斤。最终放弃减肥的王师傅终于摆脱了他人的眼光,喊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我胖我的,与你何干!”
看看后来狄大人的身材,王师傅确实是贯彻落实了。/《编辑部的故事》
除了找对象、减肥这些小事,《编辑部的故事》也毫不避讳地对诸如女权、人工智能这些充满争议的话题进行讨论,而这些台词今天看来,仍然毫不过时。例如剧中一个读者来信自称被妻子压迫管教,身心自由受到极大摧残。
余德利用颇为不屑的语气称之为“妇女解放”,以办公室妇联主任自居的牛大姐马上提出严正抗议,解放妇女的道路还长,根本不是培养了几个妻管严就万事大吉。
李东宝马上呛了一句,我们已经够不错了,匀给你们半边天。这时候作为办公室女权代表的戈玲坐不住了,嘲讽男性不用动员就能团结一致对外,一直以来都是男权社会,现在女性刚要平等,男人就忿忿不平了。
葛玲这台词放在今天,就该打拳警告了。/《编辑部的故事》
怀疑那些习以为常,解构那些虚伪的道德,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编辑部的故事》就是李东宝手里的那个记满金句的小本子,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化解生活里的“明枪暗箭”。
李东宝的小本本,高考生梦寐以求的作文材料。/《编辑部的故事》
三十年过去了,李东宝变成了国产喜剧吉祥物葛大爷,剧里特立独行的戈玲嫁给了孙海英,最终因为一些迷惑言论消失在公众视野,总想着挣钱的余德利似乎至今也没走出这部戏,那些三十年前困扰年轻人的问题仍然延宕至今。
今天回看《编辑部的故事》,有人评价这是一部充满预言的神剧,然而正如鲁迅所写,“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每个热爱这部剧的年轻人,大概都希望它早日变成一部平凡的喜剧。
参考资料
人间指南1980:编辑部的故事,中国的故事.澎湃新闻.2018
这部90年代宝藏神剧,竟藏着这么多文化预言.国家人文历史.2019
曾经的国产巅峰之作,时隔28年,我才真正看懂它.豆瓣电影.2020
与王朔有关的日子.桥下有人.2018
京圈崛起往事.宅总有理.201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曹徙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