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商报(ID:BBT_JLHD),作者:作者:孟凡霞、宋亦桐,编辑:张兰,原文标题:《“停息挂账”背后:“反催收”肆虐,造病例怂恿投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信用卡逾期别再拖了,尽快协商。”“停息挂账帮你接单摆脱电话短信催收。”“帮你减免部分高息违约金。”
在疫情冲击下,部分收入受到影响的信用卡持卡人面临逾期、还款难的尴尬境地。这时一项名为“停息挂账”的方式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横空出世,“停息挂账”究竟是什么?如何操作?北京商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这些操作背后都是“反催收团队”的套路,表面上打着帮逾期信用卡持卡人解决债务难题的“口号”,背后实则是借套路割持卡人“韭菜”。
一、话术诱导:伪造病例、有偿服务“买一送一”
“您是哪家银行的卡片出问题了?逾期多久了?欠款金额是多少?可以停息挂账,各大银行均可操作”。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注意到,在网络及社交软件上,大量以“停息挂账”为主题的公众号、群体以及帖子开始不断涌现,号称“可以为信用卡持卡人重新制定分期方案,减轻每个月的还款压力”。更有甚者还打出“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刑事责任”来吸引信用卡持卡人的目光。
如此神奇的“停息挂账”究竟是什么?为了一探其因,北京商报记者以信用卡逾期持卡人的身份进行了深入调查。“停息挂账就是停息还款”,主攻信用卡债务咨询业务的王悦(化名)比喻称,“‘停息挂账’就是把您账单总欠款金额重新定制新的分期方案,后期固定按月还款,不会再增长利息和违约金。例如总欠款金额1万元,能分12期~18期左右停息还款”。
在王悦的口中,“停息挂账”是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的一项业务,相当于银行二次放款,分期后主要的方式为按照固定月份还款。
乍一听,“停息挂账”这一业务的出现对信用卡逾期持卡人是一大利好,申请成功既免除了罚息,又延长了还款时间,同时还能减轻还款压力,但奇怪的是这项业务只能通过“反催收团队”对接实现。“正常银行不会针对个人办理停息挂账,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如果每个人都自己能处理,我们也不用干了。”多位“停息挂账”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停息挂账”操作模式主要分为告知协商还款、等待银行回访电话、签订新合同三项,这些操作均由持卡人个人进行申请。第一步打电话给银行,了解自己需要还款的金额,算好本金和利息以后,综合自己的还款能力和银行协商好每期还多少本金。第二步等待银行回访电话,如果涉及疾病、破产之类原因应提前开好证明。第三步和银行签订方案,其中主要有三种形式,录音、电子协议、纸质协议,记录最后协商的欠款结清日。
“三步协商”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另一位“停息挂账”中介张磊(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因为要跟银行谈分期,所以需要有个逾期理由,理由可以写,自己或者直系亲属生病,或者去村委会、居委会开出来的困难证明。“这其中最好操作的就是办理病例,因为医院有保护病人隐私的权利,所以银行不会去查病例。但在银行回访的时候会核实一些信息,一般的人都没办法应对,所以我会教你怎么谈。”
当北京商报记者追问具体谈判协商方案时,多家“停息挂账”业务办理人士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是有偿服务,服务一张信用卡的金额在800元~2000元不等。还有的中介推出了“买一送一”活动,逾期5万元以上的一张卡服务费为1888元,还可以附赠持卡人本人旗下的另一张逾期信用卡整体服务费用。
谈及“停息挂账”行为走俏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之所以出现“停息挂账”行为,主要是少数还款能力弱或风险高的持卡人抱有侥幸心理,希望通过“停息挂账”缓解还款压力;其次是这些所谓的“反催收团队”利用银行与客户间“信息不对称”进行揽财,目前国内对于此类不诚信行为缺乏必要约束机制。
周茂华进一步指出,此类行为不仅造成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息损失、占用客服资源,甚至不排除出现一些纠纷,同时也干扰信用卡业务市场正常秩序;对于持卡人而言,不仅需要搭上一定“中介费”,如果“停息挂账”不成还可能背上不良征信。
二、圈钱揽财:收费通常达总欠款8%
如果持卡人没有信心和银行进行交涉,这些“停息挂账”业务人士们还推出了“一条龙”服务,全权委托“律师”团队进行操作。
“我们这边是法律公司,主要负责处理信用卡逾期协商分期还款案件,也就是委托协商。”“法律”顾问刘明利(化名)表示,他所谓的“全包”就是持卡人个人全权委托法律公司代表跟银行进行协商。
“法律公司主要是通过法律途径介入跟银行进行协商,所以银行必须给您停息分期,持卡人未收到法院起诉的传票前,都能保证协商分期的成功率是100%。” 刘明利向北京商报记者保证。
“全包”的价格也贵出不少,通常为持卡人协商金额的10%+500元材料费,费用为前期付。还有“停息挂账”人士推出了从前期介入—后期协商的流程套餐,需要由持卡人将电话卡邮寄,由所谓“专业人士”代为协商办理,费用通常收取总欠款的8%。
在调查过程中,这些“停息挂账”业务人士均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了律师函,这些律师函又发向哪里?张磊介绍称,“我们会向当地银保监局递交持卡人的一份申请,发一封投诉函,证明你确实遇到了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分期还款,然后银行就会主动打电话要求和你分期了,我们和银保监局直接对接”。
当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表达了想办理“停息挂账”业务的意愿后,张磊发来了一份客户信息收集表,持卡人除了要填写姓名、卡号、查询密码、交易密码、身份证号码、住宅地址、单位地址等个人信息外,还要填写紧急家属联系人姓名与电话、紧急朋友联系人姓名与电话、配偶名字、配偶电话等信息。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受突发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确实有部分借款人收入受到影响导致还款压力加大,在监管政策要求和支持下,金融机构为部分借款人提供了延期还款、减免利息、不纳入征信失信记录等措施。
但这些体现金融温度的措施,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如果借款人通过中介包装、伪造证明、恶意投诉举报等方式欺骗银行,一旦被识别,反而对个人信用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市场上反催收团队也有一些是不法分子伪装的,如果轻信可能会面临被骗、信息泄露等风险,得不偿失。
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同时表示,这种黑灰地带的交易较为隐蔽,难以识别和监测。需要提醒持卡人,恶意投诉并非正途,非但不能取得预期中的减免措施,还可能会给不法分子纳“智商税”;而此举也扰乱了金融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不利于银行贷后管理。
三、“反催收团队”作祟:投诉材料“包装”痕迹明显
在这些“停息挂账”人士的口中,银行的审核制度仿佛成为了摆设,“一切皆有可能”“100%通过”成为了大力宣传的“噱头”,这一业务是否真的存在,北京商报记者对北京等地区部分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进行了采访求证。多位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否定了“停息挂账”这一说法。
“他们背后其实就是‘反催收团队’在作祟。”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出现疫情之后他们就开始活跃起来了,也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基本上是以这种律师咨询、服务公司的名义帮客户处理此类信息,但是大部分的诉讼或投诉案例都是以客户败诉为终结。”
“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也接触了很多客户,他们一开始是听信了这种机构的话,交了钱然后发现上当受骗,后来又反过来再找银行。”而银行从投诉信件中也可以看出“包装”的痕迹,这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回忆,曾经连续收到了七八份监管转发的投诉,经过核查后发现,这些投诉的笔迹、加盖的邮戳都是一模一样,明显就能判断出做了手脚。如果真的有第三方律师和银行“打官司”,银行也会核实是否有明确的授权。
借助“停息挂账”,“反催收”大军又游走在了灰色地带敛财获客,既然银行没有“停息挂账”业务,为什么那么多逾期的负债者总爱找这些“反催收团队”进行协商交涉呢?究其原因,除了银行和客户之间信息“不连通”之外,客户对银行信用卡逾期的整体投诉流程不够了解也是原因之一。
根据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公示的投诉流程,持卡人可以通过该行公布的投诉受理途径提出投诉;投诉处理单位在15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并告知投诉人,复杂的投诉可延长至30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并告知投诉人;投诉人对投诉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通过书面形式向投诉处理单位的上级单位提出申请核查。
银行信用卡逾期处理的投诉流程也绝非那么冷酷,“银行其实是最愿意和客户本人进行沟通的。”另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专员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这些所谓的‘停息挂账’有偿服务其实是违法的,还款协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银行看到客户还款的诚意,并不是在推卸责任,如果客户确实存在资金周转有困难的情况,那银行都会对客户进行登记反馈。”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指出,要想杜绝这种现象,需要银行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法律合规的流程,减少自由裁量空间,堵住漏洞。
“‘反催收团队’的‘教程’内容多样,既有这种‘逾期协商’,也有故意教唆逃废债的,不论何种形式,都已经影响到了金融业务的健康运营,是扰乱行业秩序、阻碍行业发展的一颗‘毒瘤’。对银行来说,应采用信息交叉验证,对于话术、材料相近或类似的情形制定相应的预警及应对机制。”苏筱芮如是说道。
在恶意投诉不止、客户信息流通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也拓宽了相关诉讼方式的投诉渠道。上述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透露称,“为了减轻诉讼压力,该行已经成立了获得法院认可的第三方调解中心,目的就是在客户和银行未达成最终协议的情况下,客户可以通过调解中心跟银行协商还款一事,最终出具具有法律效应的调解书,简化了诉讼流程,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国内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信用卡相关业务也将随之恢复常态,银行有责任和义务恢复正常市场秩序。”周茂华强调称,未来银行可以通过各信息渠道向持卡人、市场传递明确信息,做好宣传;监管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规范,提高不诚信、违规行为的成本;同时,银行除了把好业务准入关,还需要不断完善业务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审核效率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商报(ID:BBT_JLHD),作者:孟凡霞、宋亦桐,编辑: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