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躬身奋发,食者厉行节约”这是对袁老最好的告慰
2021-05-24 19:43

“耕者躬身奋发,食者厉行节约”这是对袁老最好的告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问(ID:bawen2019),作者:我是辛巴,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吃饱饭,活下去


1960年,那时我娘还没有记忆,我外婆就去世了,在她15岁时,我外公在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也离开了人间。听我娘说,我外婆是活生生饿死的,据说有一天我外婆逮到一只野刺猬,于是放到灶膛里烤,希望烤熟后带回家给我娘和兄妹们吃,结果转身功夫就被人偷走了,等我外婆发现时,只剩一只刺猬皮被仍在灶膛口,我外婆瘫坐在地上痛哭不已。


我娘兄妹四人,有一位姐姐在20岁时离世,还有一位弟弟在12岁时也因饿因病英年早逝,后来我娘和她大姐(我大姨)相依为命,二十出头在媒人的介绍下嫁给了我父亲,那时择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吃饱饭”。


我出生在1980年,有记忆以来,已经可以吃上馒头了,白白的大馒头,尤其刚出锅时热气腾腾的场景,注定让我终生难忘。山东以面食为主,一日三餐除了馒头就是面条,虽然单调,但从未有过厌食。


那时,总盼着周末,倒不是为了玩儿,而是每逢周末都有一次改善伙食的机会,所谓的“改善”就是在一口大铁锅里焖一锅白米饭,然后再用肉片炝锅,炖一锅白菜汤,白米饭和(huo)白菜汤,那叫一个美。这种期盼一直持续到我上高中,后来物质生活丰富了,能吃到灌汤包和生煎包了,白米饭和白菜汤的日子算是渐行渐远,但永远忘不掉那碗白米饭和那锅汤。


我父母2019年于上海外滩


我父亲并不富裕,但家里还算能吃饱。每逢过年,伴着一瓶白酒,他必定会给我讲一通故事,他说饥荒时家里的腰带、皮包但凡能煮烂的东西都被煮来吃了,外面的大树都被啃的光溜溜只剩树干。因为饥饿和病痛,我父亲也失去过兄弟,回想到那时的艰难,我父亲总是哭的稀里哗啦。


几十年来,这个“压轴节目”一直保留至今,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但却永远讲不完,永远哭的稀里哗啦。后来,我渐渐“腻烦”了这些故事,能精准把握到他的哭点,每逢哭点到来时,我就刻意岔开话题,打断那个氛围,于是哭的也就少了。


我想,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才会有这番挥不去的伤感。



因此,当袁老说出这几句话时,我依稀能看到当时满目疮痍的景象,依然能触摸到他们久未平复的伤痛。那个年代,“饿殍遍野”或许并不夸张,也只有经历过饥饿生死才会有袁老这般深邃而凝重的眼神。


对于饥饿还有一则趣闻。日本于1968年就已完成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工作,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应用于生产。于是有一位记者询问其中的原因,袁隆平向记者解释了地理、气候、品种等因素后,他停顿片刻后沉吟了一句:“根本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饥饿过。”


有人说:袁老的伟大在于平凡,而置身那个食不果腹的时代,谁又会去想伟大或平凡,“吃饱饭,活下去”就是唯一的希望,这或许就是袁老最原始的动力。


天注定、一甲子,国人再无饥饿


我相信有些人、有些事是天注定的,远处注定有一颗袁隆平星带给我们希望。


1961年春,袁隆平还是湖南安江农校的一位老师,他去年在田里意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于是他把这株水稻的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结果发现这株水稻正是 “天然杂交稻”。


当时,正是饥荒严重时,袁老内心里种下了用技术击败饥饿的宏愿,这一年也是袁老杂交水稻工程的起点。


袁隆平星:1961年春,袁老梦想开始,2021年夏,他驾鹤仙去。


袁老为稻米事业整整奋斗了一个甲子,六十年如一日,以稻为伴,以饥为敌,这或许就是天注定。


从那以后,每年夏天总能在稻田里找到袁隆平的身影,90度弯腰,脸贴着稻浪,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拿镊子……


终于在寻找到第6400株稻穗时,他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母本),为他做助手的夫人邓哲在笔记本上记录道:


发现时间:1964年7月5日午后2时25分。

发现地点:安江农校水稻试验田。

水稻品种:洞庭早籼。


随后一年里,他又在14000个稻穗中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母本)


1965年年底,袁隆平完成了关于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奠定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理论基础。


袁老前期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期间遭遇过不少失败和嘲讽。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决定组织杂交水稻的全国性协作攻关,并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袁隆平的研究升级成为了国家行动。


197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上,袁隆平宣告我国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基本成功。


1974年春,袁隆平把他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播种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这块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又成了增产优势的见证地。那一亩试验田产量高达628公斤,超过了常规水稻的一倍。(当时常规水稻亩产约200公斤~300公斤。)


1975年冬,杂交水稻终于迎来生产的春天,数以万计的制种大军云集海南,杂交水稻的制种面积达3.3万亩。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过去20年,杂交水稻不断刷新量产记录。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现在,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从1976年大面积推广至今,我国已经累计种植杂交水稻达60亿亩次,累计增产达60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足够养活7000万中华儿女。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我们算一笔账:1976年我国人口总量为9.37亿,最新的“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4.12亿;从1976年至2021年,4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达1000万以上;如果没有杂交水稻,恐怕我们还在继续挨饿。


饥饿从未走远,饭碗尚没端稳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骄傲自己用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但要想把这碗饭端牢、端稳,谈何容易。



这是一组数据:


美国耕地面积166.9平方公里,美国人口仅有3.3亿

我国耕地面积150.4平方公里,而人口已超过14亿


美国人均耕地是我国的4.7倍,无论人均耕地面积,还是农业科技优势,我国都是落后的。


2020年农业农村部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


水稻在五谷中是最具安全优势的品种,自给率能达到100%,袁老功不可没。玉米和大豆相对弱了一些,尤其是大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过去几年的进口依存度高达85%以上,每次国际贸易摩擦,这些进口品种总会吃亏、受气。


这碗饭不好端还在于,未来人口会不断增长,但耕地面积却不会无限扩大,这正是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地方。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的极限是15亿~15.5亿,超过这个极限,我们就会面临“吃饱”问题,粮食安全会受到巨大挑战。


袁老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因此袁老不仅向亩产要增量,还打起了盐碱地的主意,这就是我国正在攻坚的“海水稻”工程。


“我国盐碱地有十几亿亩,如果能发展一亿亩种海水稻,亩产300公斤,增产的粮食就是300亿公斤。300亿公斤是什么概念?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提起海水稻培育,袁老即兴奋又期待,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新任务: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并实现年增产3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


袁老,您怎么舍得丢下这一目标……


我国种业依然被卡着脖子


农业的最顶端是种业,我国洋种子卡脖子问题似乎从未缺席。据统计,全球已有上百家种业企业已经进入我国市场,拜耳(已收购孟山都)、先锋以及先正达是全球种业的三大巨头,三家公司就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洋种子在我国种业市场中的占有率高达80%。其中,蔬菜进口种子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我国前10强种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5%。我们餐桌上常吃的的辣椒、洋葱、番茄、茄子、马铃薯等基本都是进口种子种出来的,进口种子可以说是全品种覆盖。同样问题也出现在水果领域,我们常食的热销水果,很多品种来自日本、以色列以及澳洲等地。


以玉米为例,“先玉35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一种杂交玉米种子,推广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目前我国东北与华北地区主要种植这一品种。一些东北育种工作人员对此自嘲:“我们不用再搞育种工作了,一个‘先玉355’已经足够。”其实,今天大家爱吃的水果玉米,基本也是这一品种。


我国小麦的国产化率虽然相对较高,但种子的品质却跟不上。有人这么说:“以往,馒头和面条主要以中筋小麦为原料。然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强筋和弱筋小麦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它们主要用于饼干和面包的制作,国内品种是跟不上的。”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进口大量优质面粉,我国小麦价格倒挂现象与这也有一定关系。


其实,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贸易本没错,但是当这种贸易纵容不公平时,伤害是巨大的。洋种子的价格要比国产种子高出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不少人感慨“进口种子按粒卖,国产种子按斤卖”。最关键的是,国外育种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农民花高价买来的洋种子是不能隔代繁育的,就算自留育种,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因此,农民不得不花高价继续购买洋种子。


所以,这脖子卡的有些憋屈。


故而,袁老殷切希望更多年轻人从事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农业看似传统而粗俗,实则不然,农业是实实在在的高科技产业,从育种到流通再到餐桌,每个环节都需要高质量的科技来改变。幸好,现在已经有一批新农人奔赴在第一线,自2012年以来,大江南北涌现出一大批80、90、00后的高端人才在从事现代农业,所以也请袁老放心,中国农业后继有人。


冷静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将是一场持久战,要多久?恐怕仍需要几代人去努力、去改造。


70后和80后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是最接近那个年代的人,90后的白米饭已经不缺了,00后生来已是满汉全席。无论哪个年代,我们都不应忘记那个饥饿年代。


今日,举国送别袁老,该以怎样的方式悼念?


耕者,躬身奋发

食者,厉行节约


我想,这应该是对袁老最好的告慰。袁老已经仙逝,但袁隆平星却永恒闪耀。


(图片来自乌合麒麟)


文章参考:

1. 北京晚报|《袁隆平谈杂交水稻成功,“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饥饿过”》

2. 人民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问(ID:bawen2019),作者:我是辛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