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爱情幼稚至死
2021-06-07 13:40

国产爱情幼稚至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作者:毒Sir,头图来自:《甜蜜蜜》剧照


不久前的“5·20”,你们可光顾过国产青春爱情片?你们可注意到,它又在悄悄进步?


说实话,早年,国产青春爱情片伤眼睛;今年,伤脑筋。


辣眼睛 vs 降智



我们淋过#狗血青春#,熬过#疼痛青春#,又一新型变种问世了——#低幼青春#。


择偶观


为免早早背上唱衰“新鲜事物”的骂名,有必要提前声明,Sir对爱情片的看法。


一个爱情故事,缠绵悱恻的情节能有许多,但若摊开,最惹人关注的,无非三题:一道择偶题,因为什么爱上TA;一道求偶题,怎么得到/如何失去;一道配偶题,所爱何人,又照见了哪个自己。


正如绝大多数爱情的生命周期:择偶、求偶,激情退却后重新认识配偶,探索两个人的相处之道,并通过感知他人,进一步地认识自己的真实(隐藏)面。


打开一部爱情片,我们的第一个关注点必然是——两个人怎么看对眼。


于千万人之中,他爱她,她爱他,为什么?


《牡丹亭》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情的缘起千头万绪,叫人不知从何说起。但有心人,总能准确抓到,拍出他和她开始的心动时刻。


如《乱世佳人》。这时刻,是白瑞德见到斯嘉丽第一眼,露出“公猫般的微笑”(原著语)


才一眼,他就看穿了她。


他不是绅士,她也并非淑女,他们是同类。


——凯莎琳,那个人是谁?


——他是来自查尔斯顿的白瑞德·巴特勒,他的名声糟透了




如《一代宗师》。叶问宫二相见,先打一场。说是比武,莫不如是,作合。


王家卫有名言,“做戏即做细”,因为他懂得越是意难平的爱情故事,越是发轫于端倪。


那一场,两方身体拉扯,打斗多现“男欢女爱”的暧昧态,更有一场特写,脸对脸,嘴对嘴。




注意,还是女上男下。


笔细如此,我们当然能看出宫二(相对)的主动,宫二的痴。


但叶问呢?


真的爱六十四手多过宫二吗?


当然不是。


梁朝伟这个老江湖又如何领会王家卫的用意?


比试缝隙里,他“不经意”查看了下衣衫,挑嘴一笑——这种小动作,男性在他感兴趣的女性面前,总是情不自禁。



叶问心里有过宫二。但他藏得太好了。


所以多年后,当两人在香港再度见面,叶问掏出那颗纽扣,递给宫二,声称想再见宫家六十四手。


宫二心领神会。一句“我喜欢过你”后,马上接着“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



因为她比谁都明白,碍于身份、碍于命运,这段感情的挑开日,也是这段爱情的终结时。


看出来没?故事的开头本该充满无限可能。


如果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年),作为国产青春爱情的巅峰之作,集劈腿堕胎车祸出国于一身,尚且还把男女主从顶不顺到看对眼讲得有声有色。


你有种 


有本事留下你的大名




那现在的国产青春爱情片,却一个个将情愫的开端囫囵吞枣,甚至避之不及。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2018年),这部用片名标榜疼痛青春的力作,这样形容“一见钟情”:“爱情如果需要解释的话,那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因此而痛苦了。”——爱情对于爱的人可能说不出逻辑,但起码得让观众看出逻辑吧。




今年,《你的婚礼》,男主一张口,爱了“十五年”。但,从女主出场到认爱,前后多久?


28秒(4’30’’~ 4’58’’)


我想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感觉吧



《我要我们在一起》,给男主一支冰棒的时间。



没有叶底藏花的用心,没有文火慢炖的耐心,更没有贴近常识的同理心。现实生活中,哪怕再冲动的恋爱情节里,人们也免不了在心头转一个弯,默默预估彼此的匹配程度。但改编成今年的青春爱情故事,这个环节被压缩为零。看上即爱上。


恕Sir直言,论这择偶的见地,甚至逊色于少年爱情,譬如,美国电影《怦然心动》。



男女主十三四岁,是同学,也是邻居。


影片开始,女主第一眼见到男主,被男主漂亮的眼睛俘获。但,她不愿意胡乱地交付自己的芳心。


接下来的84分钟(几乎是全部片长),她观察、审视、在心里默默比照,试图得出,男主是不是值得爱。


然后视角翻转,故事从头讲。男主第一次见到女主,被她的大方吓跑。但,他拒绝做一个胆小鬼。


接下来的84分钟,他观望、感受、在心里来回辩证,最后接受事实——女主上知永动机、下懂孵小鸡,世间少有。


终于,影片行进到第85分钟,男女主画双箭头。


成功心动。




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谈恋爱的心思Sir不清楚。但Sir欣慰,有这样一部电影,告诉我们一种更健康的择偶观: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网传版翻译)



如何择偶?


今天的国产青春爱情片告诉我们,看脸。


《怦然心动》答,要看一个人的格。


论主演年龄,《怦然心动》无疑是一部低龄青春电影,但若论择偶观的成熟度,我们影院里的,堪称低幼。


求偶观


求偶,或者说求爱。


乖乖,光看评论就知道,今年的国产青春片又是一出大戏:


根据原片改编的直男视角电影,自我感动真可怕


男人真苦,要养家、要买房、要给女人幸福,把自己都感动死了(字面意思),最苦的是,还以为这就是爱情


@《我要我们在一起》



恋爱脑男主自我感动的一生


总结:一个恋爱脑傻*男十五年的青春自我感动  


@《你的婚礼》



直男视角+自我感动。


别误会,Sir并非借女权说话,Sir只是想提醒,当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爱情片,频频陷入“直男视角”的争议。创作者是否应该反省——我们的爱情,偏向女性的情感触角是不是被集体漠视、集体关闭。


举例说话。《那些年》,叙事也交给男主,但九把刀在影片耍了一个诡计。他让我们所有人错以为男主只差一点点就能追到沈佳宜。但男主永远不可能追到沈佳宜——在和沈佳宜两个人的现实世界里,男主已经追到了沈佳宜,可他看不到。


他沉浸在自己的脑回路,在那里,他可“功成名就”,可“征服天下”,可暗自回味暧昧的愉悦,执拗地幻想有一天身骑白马追到她。


说白了,他根本没有在追沈佳宜。他放过了眼前的沈佳宜,追逐一个臆想中的沈佳宜。


总有一天 


我一定要追到你



这才有了沈佳宜在雨中大骂的“直男癌”。


女:大笨蛋


男:大笨蛋才能追你那么久


女:你什么都不懂


男:我就是什么都不懂啦



《那些年》真正好就在于这。九把刀诚实地面对年轻的自己,那种把自恋当厚意,把懦弱当牺牲的矫情。


谁的青春不自恋。


五月天有一支MV讲青春校园爱情,最后一句独白是:“我一直以为我爱着的是十七岁的她,现在我知道,我爱着的是十七岁的我自己。”



只是自恋常有,自省不常有。


倘若自恋而不自知,还一味贩卖深情,那再美的皮囊,也难以让人共鸣。


《你的婚礼》有一幕Sir印象深刻:同居中,女主伏案工作,男主做爱心下午茶。只见,他一口气端来四杯鲜果汁。那种放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腐坏的鲜榨果汁,四大杯。短时间内全部享用完毕,被服务的人心情竟是松快的吗?


但不管,因为把鲜果汁当成爱意去量产的人,无疑得到了示爱的乐趣。



这种躲在自己世界“感动自己”的伟大,甚至持续到最后一刻。


两个人告别。没有人的化妆间,男主偏要给女主朗诵诗歌(念小作文)。只见他喉头哽咽,眼泛泪光。


我每天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要和你在一起


为了和你在一起


我拼了命学习


只想为了和你上同一所大学


为了和你在一起


我也做了很多很傻很冲动的事


但我是幸运的


因为我们曾经这么相爱过


……



可你看看女主,一脸入戏失败。


网友当然也一个比一个清醒。


“快跑”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说出来是要绑架人吗”


“只感动了自己”


……




Sir时常觉得,作为观众,我们或许应当感到惭愧。惭愧我们不如许多创作者以为的那样愚钝,以至于那么迅速地辨认出,哪些是真心,哪些是虚情假意。


《我要我们在一起》。两个人分开,女主拼命不要,她说幸福就是我们在一起!男主拼命不听,他说幸福是我放你去过好日子!


然后踏上开往远方的列车,不告而别。


吕钦扬!



我们看看女主。哪样叫过得好?哪样叫过得惨?




编剧你睁睁眼。男主在那边兀自伟大,伟大了谁?


但如果让你跟着我一直受罪


接下来的路


我就不陪你走了



种种情节,编造得何其低幼。但低幼只是皮。


当国产青春集体开启#自恋#模式,自己跟自己谈恋爱,自己把自己感动哭,这种自恋,暴露的是没有与对方(女性)真实互动的欲望。


更根本的,暴露编排这出好戏的人,对女主(女性)的情感意识,乃至对女主(女性)存在价值毫不尊重。


他们或者完全看不到女主(女性)的情感需求,或者看到了,但选择性装聋作哑。


说白了,在这场盛大的表演爱情的游戏中:低幼是皮,自恋是肉,冷漠是骨。


配偶观


Sir说过,爱情片是最捧人的。


一部好的爱情片(剧),往往能迅速捧出一两个流行的梦中情人。比如《那些年》走出来的柯震东陈妍希(可惜后来……),再比如《想见你》的柯佳嬿、许光汉。


但你看这些年我们的爱情片,捧出了哪个?


曾经,男主霸道总裁,女主恋爱脑。


好帅啊


好想和他谈恋爱啊


△ 《月半爱丽丝》


如今男主恋爱脑,女主……女主更矮一头。


不知这届主创究竟如何看待女性。但他们镜头中的女主,有网友形容为:


“无刑事责任人”


“一个承受男主种种付出的容器”


“空洞的人形立牌……能做的只有被动承受男主的付出”


“可以用一个洋娃娃来代替”



这种设计的低幼之处在于——主创以为女主矮化,会反衬男主的高大。但就像反派弱智,主角总不会显得太高明,当女主不被当成“人”看待,男主也往往成不了正常人。更准确点说:成年人。


把女主塑造成一个任人安排的娃娃,男主的心智,也不太可能超出幼童。——幼童才对娃娃感兴趣。


这让Sir想起一则热搜:陶虹被问#成熟女演员戏约荒#,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少女文化盛行,只能说明男性的不成熟和幼稚。”



所以在国产爱情里,你鲜少看到两个真正的、成年的、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切磋。


你看到的瓷娃娃、泥菩萨,还有成群结队,整天哭哭啼啼、大喊大叫的低幼生物。


《我要我们在一起》,男主干啥啥不行,倒霉第一名。认命自己“衰神附体”后,将女主让渡给下一任照顾者。


《你的婚礼》,男主恋爱脑晚期。除了要和女主在一起的使命,人生空白。


我只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啊



人变得不是人,也就谈不上,成熟的爱情观。


爱情是什么?毛姆有一段话,话糙理不糙:


我对你根本没有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野心、你的理想,你势利、你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我没有爱上你尽力呈现的美好面貌,而是爱上了你浑浊的内心。


——《面纱》


我们也跟毛姆一样,准备好面对一个真实不完美的人了吗?


愚蠢、轻佻,头脑空虚;野心、理想、势利、庸俗;二流货色。


乳臭未干的时候,我们巴不得在恋爱中拿出最好的表现。等到胡子一茬茬长,肚子一圈圈大,我们终于懂得爱情也有“短板”。


短板,是我们性格中那些隐秘的、独有的、不上台面的小瑕疵。倘若瑕疵落在对方眼里,竟然变成确认彼此身份的珍贵信物,这关系便越走越长。


我也有缺点

但是如果觉得我的那些缺点

不算什么的话

那么那个人就是我一生的伴侣



把人物“去魅”又“去昧”,描画真实。


把男男女女当人看——不是玩物、神龛、性幻想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一段平等、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关系开始了。这是国产青春爱情故事急需补上的功课。


审美观


最后,再多说两句吧。


什么是爱情?或者,什么是我们相信的爱情?


这古典的旋律,至今仍在向现实提问。


Sir斗胆认为,爱情之隽永,恰恰在于没有正确答案。


《甜蜜蜜》里,豹哥说的——“傻女,听我说,现在立刻回家,洗个热水澡, 明早起来,满街都有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这是责任的爱。



《朱丽叶与梁山伯》,佐敦对朱迪(Judy)说的——“等我,我回来吃饭。”这是依赖的爱。



甚至《春娇与志明》这句——“人这一辈子那么长,谁没爱上过几个人渣?”这是忘不了的恨,但也是爱。



说白了,爱情不是斤斤计较的商品,更不是烟火不沾的圣物。它是欲望、尊严、现实、理想,渴望认同又期待消融的矛盾的总和。于是,在那些真正动人,伟大的爱情片里,爱情总像个“附赠品”。


知道《甜蜜蜜》,英文名叫什么?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同志们,几乎是一个爱情故事。


《甜蜜蜜》,最感动人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生而为人在滚滚红尘的漂泊命运。


而今天我们的低幼爱情片,向我们展示着什么?


对爱情一厢情愿的、粗暴的定义。他们证明爱情的姿势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抵达爱情的方式总是急切而套路。而更诡异的是,这种低幼青春爱情故事,一边被骂到飞起,一边票房登顶。


不想再容下一部青春类电影了




想必,在闻风而动的资本助力下,下一波低幼青春正在拣货出仓。


Sir有必要再次提醒,审美的滑坡和堕落是结果,也是不断发生但熟视无睹的过程积累。


我们不害怕低幼爱情,我们害怕低幼爱情从此泛滥。更害怕——当一代人被泛滥的低幼爱情腌坏了审美,与爱情随之消失的,是交流之乐,现实之苦,宽容之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作者:毒Sir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