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被讨厌的勇气》,我还是不敢被讨厌
2021-07-02 22:00

看完《被讨厌的勇气》,我还是不敢被讨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高一然、李歪歪、毓宁、江湖边,编辑:江湖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许多读者都会在留言中提到一本心理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


它的核心概念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所提出的“课题分离”,主张:“这是谁的感受,就是谁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这本书制造了很多颇为流行的金句。比如:“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自由就是被讨厌”“舍弃真正的自我,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等等。


但金句的麻烦是,它制造了更多的疑惑。


拿一类最普遍的反馈举例:哎,我道理是明白了,但感性上就是做不到啊!(还是会生气、会讨好别人、攻击自己)


今天,简单心理的编辑们想一起聊聊:心理学所谓的一些“自我觉察”,是需要不断练习、实践才能提高的技能。



看完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正常,你不是一个人。


毓宁:《被讨厌的勇气》讲的是课题分离——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感受是谁的,就是谁的课题,谁就有这件事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刚学到这个理论后,我就想,一定要守护自己的边界!于是在自己的边界架上很多大炮,时刻准备向侵犯我边界的人开炮。


比如,我妈总是问我到家没有,说她担心我到家晚不安全。我运用“课题分离”理论开始分析:“安全是我的课题,焦虑是她的课题。她问得太多,是侵犯我的边界”。我就直接不回复。


但这样做会让我们的关系紧张,也会让我自己紧张。甚至看到未读消息时都会想“真烦,是不是又来问长问短了”。


咨询师对我说:“当你的内心强大了,边界感清晰了,她就影响不到你。你可以不用那么紧张,就算回复了她的问题,你也不会丧失边界感。”


后来我决定在能回复的时候就回复。理解我妈对我正常关心的那部分,同时仍然明白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她的课题。


把边界上的大炮撤掉时,我才发现自己从战备状态中走了出来。我的边界有底线,也有了流动性——我很喜欢这样的状态,当然这花了很长的时间。



高一然:之前看过一本书,关系研究学者Nina W. Brown说,个人边界可以被划分成四种风格:柔软型(极其容易被他人影响操控)、僵硬型(边界清晰但封闭)、海绵型(边界模糊而常常感到矛盾),灵活型(能够自我控制边界,根据情境决定纳入什么、拒绝什么)


Brown认为,只有“灵活型”才是健康的个人边界。


所以说在心理学上,个人边界(Personal boundaries)并不是一个坚硬的、非此即彼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东西。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强调建立个人边界这回事,可能是看过《被讨厌的勇气》之后的“反弹”(笑)。那段时间,几乎每发生一件令我不愉快的事,我就要在心里划上一道红线,这个不可以,这个不允许,那个要拒绝。


尤其是和我爸妈的相处,简直是红线密集区。


我妈是一位人民教师,虽然我已经独自在外工作多年,但她还是像管学生一样,要随时随地掌握我的动态,我什么时候下班,晚餐吃了什么,周末怎么安排,都是她必须了解的重要情报。


我无法坦然地跟她描述这种“被侵犯感”,于是我选择冷静地切割,不解释、不回复、不抱怨。


但老实说,这种切割并没有让我感到自由。她“侵犯”我生活边界的同时,我也有着和她交流生活的需要,一刀切断所有的情感流动,并不明智。


所以,从这之后我便开始意识到,边界不是“切断”或者说“建立”起来的,它是在不断地试探和阻断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但有时候“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恐怕比我们想象中要远得多。你需要让你的边界有灵活性,这是一件花时间的事。



李歪歪: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把学到的心理学技巧用到生活里的人。帮助肯定有,但没用对的时候,甚至会引发争吵。


去年疫情期间在家工作,正好在读《非暴力沟通》,很多点都让我有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


然后,我就开始在家里实践了。在一些时候,这确实让我跟父母的交流更顺畅,更少情绪;但有时候,过分追求“非暴力沟通”反而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我会非常敏感地听出父母的语言里“暴力沟通”的部分,这会被我解读为“哦他又不好好说话了”,这会让我很容易对他们有情绪。


印象深刻的一次,我用“非暴力沟通”的逻辑“理性分析”我妈的一句话怎么不对,blabla一通,我妈的反应是抗拒+漠然:“我感觉我说什么都不对,你是不是不想让我说话了?”


那个时候,我发现我妈是有一些无力感的。她觉得她一直习惯的语言方式被否定了,新的方式暂时还没能理解,那是一种很真实的无所适从。


后来我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非暴力沟通”不好,而是那个时候,我对“非暴力沟通”的理解和运用还是比较浅层的,比如,我会把“暴力沟通”理解为“他不想跟我好好说话”,但我后来发现,很多时候“不好好说话”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好好说”。


当这个假设改变,“暴力沟通”对我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了。这反而能让我用更平和的心态跟别人沟通。



你可能误会了“心理学”:它不提供标准活法,也不劝你如何做人。


它谈论的是一种“选择”和“许可”,而不是“应该”和“必须”。


李歪歪:另外,我还意识到,沟通有很多方式,“非暴力沟通”是一种,也许是比较好的一种,但也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选择,让我们在需要好好说话的时候知道该怎么做,但并不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这么做,更不用拿它来要求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



高一然:我非常同意一个观点,心理学是一门“没用”的学科。换句话说,当你将心理学看成一门“有用”的学科,可能就会对它产生误解。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说,她的男朋友看了几本心理学的著作,就经常把一些心理学名词挂在嘴边,每天教育她:“你应该培养一下自己的同理心”“你太脆弱了,要学学创伤后成长”。


于是她来问我,她是不是没有“同理心”?是不是不够“创伤后成长”?


我只能在尽量不说她男朋友坏话的情况下,告诉她,她的男朋友完全误会了心理学。


心理学的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自我提升的方法和概念,但那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要“怎么样”才是正常的,你只要“怎么样”就能够幸福。你看到的这些对“人”的理解,其实都在传递一种可能性:接纳自我,然后找到你自己的道路和力量。


所以,我们写了:“无性恋仅仅是一种性取向”“负面情绪也有积极作用”“和爸妈不和解也没关系”“你可以表达出你的愤怒”等等。


允许一些“没用”的发生,是我最喜欢的心理学的部分。


“相信自我觉察之后的我们,能够无限接近想要的状态(没有完美)”——来自读者@歪歪歪终于开了个微信



“只有我改变也没用啊,对方软硬不吃。”


心理学作为一种自我察觉的工具,它首先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但人总是处于关系之中,谁知道呢,你的改变也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毓宁:心理学的技巧要应用在人身上(这个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别人)所以不会像解题的公式那样一套一个准。这些技巧需要坚持下来,当自己的心态改变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氛围改变了,才可能看出作用。


我一度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因此当我学习到表达情绪的技巧时,就很想练习。


这个技巧听起来简单:“表达情绪,但不用情绪化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说出“我很生气”,但不要瞪着眼气呼呼说出来)


但这真的很难,尤其是我在和我爸的沟通中练习这一点时,因为我爸很少给我正面的反馈。


当我努力平复心情,好好说话,向我爸暴露内心的感受后,他仍然劈头盖脸地讲我多么幼稚,问我怎么还不改掉脆弱的“老毛病”。


我不用愤怒的表达,是不想让我们的情绪升级到无法沟通的地步,可我退一步我爸却进一步,结果还是无法沟通。


但也存在这样的时刻:我爸没有进这一步。尽管不说抱歉,但他总算是停止指责我了,过段时间之后,我能察觉到他在行为上有所改变。


我想,是我的改变引发了他的改变,我营造了一个沟通的氛围,他才有可能在这个新的氛围中做出新的反应。


高一然:这就好像在我们的生命里安放了一个镜子,心理学工具让我们可以看到,“哦,原来我现在过于执著了”“哦,原来我是这个样子的”。


镜子永远没办法改变镜中人,但镜中人或许会因为看到了自己而改变自己。



江湖边:总之,这事有点像学做菜,不要期待一口吃成个胖子。但作为一个有限的人类,如果很辛苦地照着菜谱努力半天,次次失败,也很难继续有兴趣做下去的。


那天看一个up主教人做西葫芦饼。他说:如果觉得颠锅翻饼很难,刚开始把饼子做迷你一点就好了。虽然有点丢脸,但是“尝到甜头”也很要紧。


所以,找到你实践心理技巧中最困难的部分,把饼子做小一点。学会捕捉那些微小但重要的改变,然后奖励自己一点快乐的事。


李歪歪:这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感受,有时候,我们需要给一个心理技能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


心理技能也是技能,是技能就需要反复练习、思考、改进才能习得,不要因为试了几次发现问题没解决就说它“没用”,也不要想着一个技能能帮你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大家都是在跌跌撞撞的状态中一步步往前走,有天回头看,发现生活和自己,原来都有了一些值得庆祝的改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高一然、李歪歪、毓宁、江湖边,编辑:江湖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