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半年总结
2021-07-16 13:45

个人半年总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郝亚洲的产业互联网笔记(ID:haoyazhouchanye),作者:郝亚洲,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1年的上半年奉行了一个原则和一个基本点:以谨慎产出为原则,以产业互联网为观察的基本点。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忘记了,主题大概是说互联网大厂和时间的关系。通篇的商业逻辑不通顺,没有表述重点不说,关键是这种东西对于实践者和研究者来说,有什么价值呢?作者是想说时间跟组织的关系呢,还是想说时间跟战略的关系呢?抑或是想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把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借用企业做出辨析呢?我都没有看到。


(我掌勺的“红烧鳊鱼”)


其实这种意识流评论,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热衷过。句子就像瀑布一样哗哗的流淌出来,不需要逻辑美感,不需要结构美感地尽情展开。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对自己越来越挑剔,就会发现我们并没有掌握住什么真正的结构化的知识。


文笔是可以迅速补强的,观点是随时可以出新的,知识的结构化和精细化则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辛苦的训练才能养成。同理,我们去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产业互联网之后,都突然变得无比谦虚和有耐心,也是这个道理。产业是纵深的结果,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产业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都可能是深渊。


这个时代里的各路评论员严重泛滥,稀缺的是不以发表观点为主要目的的知识型研究者和思考者。所以,我首先会努力关闭自己发表观点的欲望之门,有什么事情想说两句了,就在仅有的一个五人小群里或者单独跟一两个知心好友聊一下,就算把欲望释放了出去。


如此,我就真觉得没什么值得自己去动笔的了。


至于为什么尽量要写万字以上,这是因为你如果想系统起来,就要做文献考察吧?就要论点论述吧?就要做案例分析吧?这些加在一起,少说也要一万字了。大家应该知道,这个字数并不算多,硕士论文要求三万字,博士论文要求八万字。


当然了,我能这么想,还有一个总的前提,公众号的作用于我是记录,而不是传播。


写作如何才能重新对我具有意义呢?我把产业互联网作为了一个新的观察基本点,可以拉动我的知识结构的点。以前我是按照要素的类别来分,比如关注组织管理、创新理论、西方管理思想史、企业史等等。因为产业互联网的出现,我得以把这些整合在一起来考量。


产业互联网的域是产业,基本单位还是组织,可产业与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也会有新的意涵出现。这个变化表面上是技术的扩散,这是老逻辑,新逻辑是生态。如果不把生态引入到观察视野的话,很多剧烈的变化可能对你来说就会视而不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也是我最近想写但克制住了的,那就是阿里的组织升级,张勇提出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几乎没有看到有人深入写这个事(估计也是企业公关没有安排),在我看来却是一个起码对于阿里来说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变化。


这里提示两点:第一,从“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张勇治下的阿里必须要具备新的哲学体系,彻底走出后马云时代;第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产业互联网所需要的生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阿里可能从现在开始,才算真正进入一个实用主义主导的管理时代。腾讯比阿里的动作早两年,只不过腾讯的语言没有哲学味儿,表述“凌乱”,让人不易察觉。


我今年推出了一个小专栏,“腾讯产业互联网笔记”,上半年已经进行的各种形式的调研和采访得有七八次了,但我的产出很谨慎,目前发出来的只有两篇(第三篇近期发出)


我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到底要采访多少次,到底要写多少篇,单纯是觉得素材整合之后,如果可以满足我的个人要求,就可以写。这个要求包含三要素:核心概念溯源、历史演变、实践的意义。


我对自己也没有严格到非要比对论文去写,否则真的会累死,而且也没那个必要。即使如此,也会写一篇褪一层皮,但信念感的满足会让我愉悦好一阵子。


2021年上半年就干了这么一点点事,想多写也写不出来了。书读得不多不少,和往年节奏差不多吧,但是论文读得越来越多。


对了,今年还跨到了媒介理论,反正是本专业,捡起来也不难。跨学科在我看来,也应该是一个基础能力吧,起码不会让自己词穷……


总体来说一句话,开心就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郝亚洲的产业互联网笔记(ID:haoyazhouchanye),作者:郝亚洲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