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起源的轻小说,为什么在国内如此水土不服?
2021-07-29 09:04

从日本起源的轻小说,为什么在国内如此水土不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次元研究(ID:ACGeeker_),作者:赵思强,头图来自:《刀剑神域》剧照


你知道什么是“轻小说”吗?如果你是ACG的深度用户,这明显是一道送分题,ACG有时又会被扩展成ACGN,这个N,指的就是轻小说。


它是一种盛行于日本的文学题材,可解释为“可轻松阅读的小说”,以十多岁的中学、高中的少男少女为主要读者群,它天然具备二次元属性,充满幻想的故事主题,中二满满的台词,大幅精美的插画,都是轻小说区别与其他类型小说作品的特点。


2000年以后,随着《灼眼的夏娜》《零之使魔》《魔法禁书目录》等轻小说销量大幅增长,写作风格也逐渐成熟。这些作品动画化后大受好评,在日本国内外获得广泛影响。2015年,《魔法禁书目录》《刀剑神域》等作品全球销量甚至超过了1500万册。


▲ 《刀剑神域》来源:sf轻小说


出版社和动画公司据此建立完善了“轻小说-动画”联动的新商业模式。轻小说这一概念也逐渐被广为接受流传,影响力快速扩大。如今,轻小说已经成为日本动画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影响着日本动画内容的发展走向,当前很多热门题材的先河,都是由轻小说开创的。轻小说还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现象:“轻小说式标题”。从伏见司所作《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使用长标题之后,轻小说“越来越长”的标题,也逐渐成为二次元领域一个众人皆知的梗。


从某些层面来说,轻小说和国内的网文有些类似,都是一种偏轻松,读起来很“爽”的小说类型。也正因为网文的存在,导致轻小说的概念流传中国时,发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轻小说爱好者们虽尝试与网文划清界限,开创一片新疆土,但最终还是变成了只有少部分人执着死守,却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


国轻和日轻,不是同一个东西


作家墨熊从2008年开始写作,以科幻风格为主,早期作品大多连载在《科幻世界》杂志上。“但我始终觉得我写的东西是轻小说,因为它的风格符合我对轻小说的定义。”


墨熊对轻小说的定义是:在阅读时会给人一种观看“动画片”的感觉,相比之下,普通小说读起来更像是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


墨熊认为,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网络上,能找到很多恶搞轻小说表达方式的段子,比如用轻小说的语气写《亮剑》:“呐,团长,听我说哦,我呀,团长什么的,最喜欢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中日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直接翻译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轻小说本身的语言就和严肃文学有一定区分。


“说得不好听点,轻小说的写作技巧就是’中二‘气严重。”墨熊说,轻小说的主角大多是20上下的年轻人,读者也是这个年龄段的人,这必然导致了轻小说表达方式会显得更“青少年”一些。


内容上也是如此。“轻小说所反映和表达的内容更单纯一些。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都比商业小说更直白,它会相对更明快地表达这个作品的矛盾冲突。”墨熊说。即便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故事,轻小说也往往会比普通的小说更夸张,“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这些都是墨熊自己对“轻小说”的定义,实际上,轻小说本身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作者“空”从2006年开始创作轻小说,最早在国内最大的漫画杂志之一《漫友》上连载,那时她就发现,无论是读者还是杂志社,都没有特别在意她作品的风格是否真的和日本轻小说类似,《漫友》也没有主动打出“轻小说”的概念。


▲ 《漫友》


虽然空的几部小说也像日轻(日本轻小说)一样,被改编成了漫画,但她也没有觉得自己写的是轻小说。“同样是买小说来看,读者会选择自己更熟悉的出版商,当时所谓的轻小说,只是因为读者是ACG的受众而已,其实跟内容无关。”


2007年,SF轻小说频道建站,是当时唯一的中国原创轻小说投稿平台。同一年,国内最主要的轻小说翻译网站轻之国度建站。轻之国度的建立对于日本轻小说在国内的传播发展至关重要,也间接地催生了新一批原创作者诞生,从这时起,国内才渐渐有了“轻小说”的概念。


2010年,日本最大的轻小说出版集团角川集团登陆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天闻角川,开始在国内范围内推广轻小说,不仅在2011年举办第一届天闻角川原创华文轻小说大赛,还创办了一本叫《天漫·轻小说》的杂志,专门刊登轻小说作品。比赛和杂志在当时的ACG圈里都引起很大反响,轻小说作者们也对未来充满希望。


但不到两年,《天漫·轻小说》便宣布停刊,原创华文轻小说大赛也不再举办。天闻角川在此之后再未涉足过原创轻小说。这一方面是当时整个出版行业已经面临互联网的严重冲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轻小说的市场实在太小,无法继续发展下去。


墨熊在2012年拿到了华文轻小说大赛的金奖,他的作品《苍发的蜻蜓姬》也得以在天漫上连载。因为获得了金奖,这部作品在当年圈内算是“顶流”作品,但等他的书正式出版发行,看着销量,墨熊意识到,这真的是一个很小的市场。


▲ 《苍发的蜻蜓姬》


“当时《苍发的蜻蜓姬》的销量,跟我其他的科幻小说销量差不多,但我在科幻圈属于二三线的作者,也就是说轻小说卖得最好的作品,也就是别的类别的中等水平,更何况科幻本身也是一个小众类别。”


“我们轻小说作者经常开玩笑,说买轻小说的人,一般就是轻小说作者。”墨熊说。


叫不叫轻小说已经不重要了


“轻小说不太符合中国国情。”墨熊说,在日本,轻小说是整个动漫产业链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个发达的体系下,大量作品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观众,有些人也因此萌发了创作类似作品的念头,不会画画的人,选择了用文字表达,逐渐演变成了轻小说。


但这个位置在中国,已经被网文占据了。ACG文化在中国仍处于较弱势地位,轻小说这个概念与网文的界限又不清晰,所以当资本决定开发IP时,更会倾向经过二十年市场验证的网文。


更重要的是,它并不在读者常规的内容类型划分体系里。轻小说和网文相比,并没有核心竞争力,读者们一旦发现轻小说的内容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会转而看网文,他们并不会执着于这两者的区别,只有作者会在意。


“大家只会说你这个科幻小说写得好,玄幻小说写得好,不会说你这个轻小说写得好。其实很多网文,比如《斗破苍穹》,也可以说它是轻小说,甚至《哈利·波特》也有很浓的轻小说味道,但首先作者就不会说自己的作品是轻小说,更别提读者了。”墨熊说,“你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一个只有你特别喜欢,但是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概念。”


“不管在哪个网站,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业作者,必须有套路就写套路。网站里面流行什么就写什么。”兼职轻小说作者男巫对次元研究说,“我只是一个被因为兴趣爱好而写作的人,我不是商业作者,所以说我可以以这种独立的姿态,比较傲慢的称自己的作品是轻小说。但我要是商业作者,我不会分那么清。”男巫说。


最近两年,SF轻小说逐渐商业化,开始出现了一些付费的作品,但从比例来看,仍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男巫所在的作者群有400多人,这400人,都归同一个编辑负责,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像男巫这样,一年不定期更新的兼职作者。


墨熊说,他认识的绝大部分轻小说作者,都是“一书游”,因为喜欢轻小说开始尝试,但发现并没有什么收益,就放弃了。轻小说作者们最后的归宿,或者去写网文,或者继续留在动漫行业,去做漫画或者动画的编剧,能够靠轻小说养活自己的人非常少。


国内轻小说的上限很低,但网文的上限很高,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这些大神的标杆立在那里,一个作者如果实力足够,自然会想去做收益更高的事情。拿主打同人和原创宅文的轻小说网站刺猬猫举例,全站凭借内容付费可以月入过万的在150人左右,最高月入20万,这和硕大的网文圈比起来,九牛一毛。


“这两年SF的商业化推行地比较快,但是要在中国网络小说网站中争得一席之地还是非常困难的。”男巫说,“虽然SF的读者群体是一直在扩大的,但整体看,轻小说读者的增长速度并不乐观。更多人看的还是改编后的动画作品,只有极少部分会有兴趣了解原著,了解整个轻小说行业。”


”可能现在轻小说行业也在等待一个爆款,就像是《三体》之于科幻小说一样。如果有的话,可能行业会不一样。”墨熊说,“当然了,这又是一个悖论,如果这部作品真的爆了,人们就不会在意它是不是轻小说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次元研究(ID:ACGeeker_),作者:赵思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