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达百亿美元的H3C,要央企化了
2014-10-26 12:13

估值达百亿美元的H3C,要央企化了

近日,业界传闻央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EC”)正在与惠普谈判,要收购杭州H3C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51%的股权,目前的报价已经高达50亿美元。也就是说,目前H3C公司的整体估值已经高达98亿美元。
 
它值这么多钱?很多朋友可能对H3C还不太了解,老冀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H3C是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在2003年11月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主攻企业级网络设备。

可以说,当时H3C成立的目的性很强:2003年年初,华为在美国遭遇了思科的知识产权诉讼,被迫仓促应战。华为与一家美国公司3Com成立合资公司,无疑是为了向包括法院在内的美国各方面表示,华为的知识产权没有问题。实际上,3Com公司CEO布鲁斯(Bruce Claflin)确实曾在法庭上为华为作证,助了华为一臂之力。

当然,为了争取到3Com的支持,当时华为也做了重大让步:3Com仅仅投入了1.6亿美元,就取得了合资公司49%的股份,而且有权在两年后再收购2%的股份从而取得控股地位;而华为则将自己多年来在企业级数据通信产品方面的资源悉数投入。
 
此时H3C的整体估值为3.27亿美元。两年之后的2005年11月,3Com从华为手中购买2%的股份,代价是2800万美元,H3C的估值暴涨到了14亿美元。原因很简单,此时的H3C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团队,并且在中国市场上成功地阻击了思科,使得思科的中国业务停滞不前。
 
2007年3月,3Com又收购华为持有的H3C公司49%的股权,代价是8.82亿美元,也就是说此时H3C的估值达到了18亿美元。
 
2010年4月,3Com被惠普以27亿美元收购,惠普看中的主要就是H3C的资产,因为此时的3Com已经把几乎所有的研发资源都转移到了H3C。我们可以认为,此时惠普出的27亿美元,基本上就是H3C的价值。而到了CEC计划收购的今天,H3C的估值已经飙升到了98亿美元。老冀给大家梳理一下H3C成立以来的估值变化:
 
时间      H3C整体估值(亿美元)
2003.11     3.27
2005.11     14
2007.03     18
2010.04     27
2014.10     98

在过去的11年里,H3C的控股股东经历了华为、3Com、惠普的变化,还经历了股东间的拉锯战。如果是一般的公司,恐怕早就被整死或者半死不活了。而H3C却一直发展得很好,估值一路攀升,营收也保持稳步增长。
 
先看H3C的硬指标。最近3个财年,H3C的营收从2009/2010财年的11亿美元增长到14.6亿美元,然后到16.4亿美元(按照惠普的年报披露日期,每个财年的起止日为上一年的11月1日,截止日为下一年的10月31日)。目前,H3C有5000多名员工,其中有55%是研发人员,每年将15%的销售额投入研发,在北京、杭州都有研发机构,累计申请专利超过470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国内排名第六。H3C的产品已经不仅仅是网络设备,还涉足安全、服务器、存储、一体机等领域,公司的定位也从IP网络领导者转变成了“新IT基础架构领导者”,客户覆盖政府、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
 
从H3C成立不久,老冀就跟这家公司打交道。在老冀看来,H3C之所以有那么好的硬指标,关键就在于有支异常稳定的团队:H3C的CEO吴敬传、COO曹向英和CMO王巍均是创业老臣,很多中层业务骨干七八年前老冀就认识,如今仍在为这家公司效力。

其实,很多H3C的合作伙伴也是同样的感觉。2006年11月,东华合创董事长薛向东接到电话,被告知H3C即将被3Com全资收购的时候,他首先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这个团队到底动不动”。当他听到“都不动”的答复之后,悬着的那颗心马上放了下来,仍然照常与H3C合作。事后证明,薛向东的感觉是对的,双方的生意丝毫没受股东变动的影响,反而越做越大。

如果H3C最终被CEC收购,只要团队能够保持稳定,业务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变换身份之后的H3C还将获得政策方面的竞争优势。此前虽然H3C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但是也遭遇了“去IOE”的尴尬——虽然H3C的员工、研发、业务大部分都在国内,只是由于股东是外资身份,就受到了部分国内同行的攻击。如果这次央企CEC成为H3C的控股股东,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其身份上的难题。
 
去年还有一起收购的大案子,就是紫光集团以17.8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全球手机基带芯片行业的老三展讯通信。最近老冀见到了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问他为什么愿意花17.8亿美元收购展讯,他说最看重的就是展讯的团队。赵伟国去展讯做尽职调查的时候,发现展讯从CEO李力游到下面的普通员工都非常踏实,也非常有战斗力,竟然在高通和联发科垄断的市场上撕开了一个口子。而前不久,全球芯片老大英特尔之所以愿意拿出15亿美元,做紫光集团半导体业务持股20%的小股东,无疑也是看上了赵伟国团队在芯片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