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作者:橙子、半佛仙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
作为一个吃货,我点过大江南北的外卖,自认吃过各地的美食,但第一次吃到供品的时候还是惊呆了。
那时候我在广州玩儿,本地的朋友清明回老家祭祖,三天小长假过后给我带了一饭盒的脆皮猪肉,这只脆皮猪就是他们家祭祖时的供品,祭祀结束后他们排着队拿着饭盒将猪就地拆了,一人一份,此刻我嘴里吃的就是给他排队带回来的。
有一说一,肉在饭盒里放的时间有点久,都不太脆了。
但我没有给出差评,因为这份心意很重。
作为独生子女,我爸妈还是从山东其他城市到的济南相遇生下的我,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没那么多亲戚的环境里,对于宗族的概念基本算是完全没有。
啊不对,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因为网络小说里这东西写的很多,但他们写的不像大家庭,比较像帮会。
就是莫欺少年穷的那种小说,虎躯巨震。
我朋友说他们年年都要祭祀,平时还要给村里捐钱。
我说是为了修小学么?
他说修什么小学,是修祠堂。
祠堂,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其功能也根据祠堂规模的不同而不同,基础款的祠堂就只能祭祀,但是选装成专业版本的话就会成为族人婚丧嫁娶的地方,如果是顶配版还能加入开宗族会议这些功能。
广东福建等地因为宗族观念影响比较深远,所以保留了大量宗祠。
现在的广州市中心还有一个著名祠堂叫陈家祠,也叫陈家书院,是清朝光绪年间广东全省的陈姓子孙共同捐款筹建的,是陈氏家族在广州的中转站和大本营。
保存至今,祠堂现在已经变成AAAA旅游景点,门口的地铁站也是全广州最拥挤的地铁之一。
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了。
2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人口最多的姓一定是张王李赵这几个,但只看广东的话,陈才是第一大姓。
如果你有一个广东朋友,那么他有一定的概率姓陈。
如果你有好几个广东女性朋友,你会发现她们的名字都可能是陈家x,陈佳x,陈嘉x这类。
所以人丁兴旺的陈氏子孙在广州最繁华的地方给自己的宗族兴建了祠堂,专门给全省来广州办事陈氏子女提供方便也就毫不奇怪。
这种由族人一起出钱,一起使用的东西叫族产。
族产的诞生最早可以追述到北宋时期。
庆历六年,大宋王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因庆历新政失败而被贬放邓州的范仲淹看着好友滕子京寄来的《洞庭晚秋图》,触景生情,写下了《岳阳楼记》。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写诗词歌赋时候的一项传统技能,尤其是涉及到旅游景点,三分靠看图,七分靠想象,剩下九十分都是借景抒情,写的都是壮志与消愁。
范仲淹奋斗半生的政治理想随着政敌的恶意中伤彻底被否,被踢出局的范仲淹既是安慰自己也是鼓励别人,写下了千古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打击而彻底低沉,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来完成自己的理想。
1049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的范仲淹有退隐之意,他出资在自己的老家苏州购买了良田千亩,让自己的弟子找人经营,成立了范氏义庄,用于赡养同组的贫困成员。
相当于全中国,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家族基金会。
范仲淹为什么会成立义庄理由有很多,比如他年幼时被族人抛弃,考取功名后才认祖归宗,老了自然也想将这份对身世的自豪传递下去,就成立这样的一个范氏基金会,由它来团结和帮助百年之内的范氏子孙。
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出身寒门,考取功名后不忘人间疾苦,不希望自己同族的子孙后代还遭自己米粥配咸菜的苦读之罪,所以想出资让大家都有书读,都有饭吃。
也有可能是浮沉数十年,看明白了人生如逆水行舟。
明白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和股票一样冲上去一次不容易,但是掉下来可是飞快,所以为了族人的社会地位不受影响,成立范式义庄互帮互助,或许能用这种方式阻止滑落。
也有可能,范仲淹其实都没想到这么多,他只是单纯的回报家乡,毕竟他在《告诸子书》中说到:
“自祖宗来,积德百馀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
所以范仲淹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祖坟冒青烟得来的,那这把香火肯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给他续上,于是就有了范氏义庄。
3
范氏义庄的运作模式类似现在的慈善机构,但对象不同。
现代慈善机构是面向所有人的,但是范氏义庄只面对苏州的范家人。
同时义庄也有助学基金,贷款等各种服务,甚至会雇外人来种地,进而实现分红,和后来的宗族制度并不太像,更多的是承担了责任,而且没有硬性规定族人要回报些什么。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时的范氏义庄并不是族产,因为范氏义庄的所有权还是归范仲淹的直系亲属所拥有,而后来的族产则是全体族人所拥有,但是的确是从范氏义庄开始,出现了以血缘为主而不是社会地位为主的宗族体系。
这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此时的北宋对外连年战败。
对内,当年北魏孝文帝实施的均田制到了唐朝中叶早已名存实亡,而到了宋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大鱼吃小鱼也变的空前盛行,New Money开始出现。
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打通了流通的渠道,也打破了过去的门阀制度,使得传统世族位置不保。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血缘为纽带,诞生了一个新利益的共同体——宗族。
当然,这个“新”,是相对意义上的新。
从广义上来说,宗族的概念自西周时期就有,但是从世族化宗族转向官僚化、平民化宗族,则是唐宋变革时期的重要内容,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宗族。
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范氏义庄。
4
我有个潮汕的朋友,从小在深圳长大,父母在2008年之前辛苦打工赚了些钱,当时可以在深圳全款买套房,但是她爸毅然决然地拿着这笔钱回了潮汕盖了房子,之后的事情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她原本是能当一个富二代的,就因为父母太努力,错失了这个机会。
站在我的角度,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她父亲会做出这种不理性的选择,但是在一番了解后我发现,这可能是当时她父母认知范围内最正确的选择。
我没开玩笑。
现在的孩子如果家境清寒读书困难,没有钱上学,那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可以申请奖学金,但是在更早的年代或者古代的时候,人没有这些机会,只能靠着乡里乡亲的帮忙才能勉强完成学业。
而得到了资助的年轻人在混出名头之后自然要带着资源和财富回报家乡,这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也是乡亲们愿意资助你的主要原因,相当于大家凑钱风投你,你发达了自然要给大家分红。
抛开单纯的资助,还有抱团传帮带的。
类似的例子现在也有很多,不说广东商会了,各种福建商会,温州商会,江西商会等等等等,大家以宗族的方式来抱团闯天下,最后一起荣归故里。
大家如果有所成就,会用自己方式来回报故乡和自己的族人,像我朋友父母这种回家盖房子是一种方式,每个月打钱修缮老家的祠堂也是一种方式。
回老家盖房的逻辑是这样的,即使这是修建了一栋可能永远都不会回去住的房子,但这个举动表明你心里的故乡还是这里,那你就还是宗族的一份子,那么你就永远都是自己人。
这事儿还真不罕见。
5
当我认为只有江浙福建或者广东广西这些南方省份才保留了祭祖修祠堂的“地方传统”的时候,我一个山东的朋友告诉我,她爸在前些日子重修了家谱,并且一改家谱的画风,给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填写的非常详细,从血型星座到毕业院校甚至是学了什么专业、现在月薪多少、小学拿过什么奖状都一一列在了上面。
还有一些人就更与时俱进,文字版的家谱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他们做了电子视频版本,写了一个专门的小程序,你点开里面的人名链接有些还能看到视频资料。
翻开这些家谱看上一遍,彷佛看完了一部电影的人物小传。
我甚至怀疑我是假的山东人。
于是我又开始翻书。
宋朝之前,官方其实并不太鼓励私修家谱,通常只有名门望族才有这个权利,但是上面的内容也提到了,宋之后宗主主体就发生了改变,庶民和官僚开始抱团,于是重修家谱这个事情也被提上日程,而欧阳修在如何写家谱这件事上提出了一系列指导。
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他的《醉翁亭记》大家应该都学过。
欧阳修和上面提到的范仲淹政治理想接近,也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和推动者。
古文运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有点相似,展开来说,就是唐代之后骈文流行,骈文辞藻华丽,文章华而不实,满世界都是郭老师加网抑云的风格。
而古文运动,就是将文章的风格恢复到两汉时期,用自然而淳朴的文字,讲述简单又深刻的道理。
与写文章一样,欧阳修在修家谱这一块也喜欢遵从祖宗之法并加以创新,他在谱牒学这一领域做到了理论创新包括:恢复史表,引普入史,诉族考遗德,创立修谱之法。
同时他在纪传体史书中恢复了史表,首创了引普入史的做法,提出了修编族谱载于传承家族历史、弘扬祖宗遗训。
简单来说,欧阳修制定了一整套撰写族谱的规则与方法,规定了谁是亲爹,谁是孩子,谁是嫡系,谁又是旁系,而族谱的意义在于传承家族历史,是宗族内部的历史文献,同时也要传递祖宗的遗训,将家族的文化传统延续下去。
这相当于程序员的开发指南和语法规则,写家谱和写代码一样,要遵循换行就缩进的规则,这样写出来的代码才好看又易懂。
其实很多事情的原理,都差不多。
6
苏洵、苏轼、苏辙如果活在现代,一定会拿起手机给欧阳修来个一键三连并转发朋友圈,整一个商业互吹。
因为眉山苏氏就是“传承家族历史,牢记祖宗遗训”的受益者。
苏氏家族奠定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影响了后代,自苏洵开始六代为官,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这一家子都算是学出头了。
苏洵认同欧阳修观点的同时也做了一些改进,欧阳修的族谱分阶段图列祖宗世系变迁,强调不同辈分的亲属与传承关系;
而苏洵创立的大宗谱法,以世代为主线,直系旁系有别。
二者开创了修谱的新时代,并逐步走向融合,成为了私谱法式。
当然,这些修家谱的规矩在现代全部都被打破,现代人修家谱更多是为了纪念祖先,同时给后人留下一份家族的资料,至于传承家族历史牢记祖宗遗训这些反而是被淡化了,记录方式也各有不同。
与过去的族谱相比,新的族谱更像是个纪念册,只不过纪念的是家族逝去的青春。
更类似于一个日记的作用。
7
说到宗族的演化,绕不开的一个人是朱熹。
南宋的朱熹是个挺传奇的人物,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理想和抱负,晚年陷入庆元党禁的斗争中,最终在重疾中抱憾而亡。
简单来说,朱熹认为应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道家思想,并对佛教进行批判,核心还是三纲五常,鬼神之说和祖宗祭祀上思想想通,对老百姓提出了礼仪方面的要求等等,注重乡村宗法的礼制重建,将家族,宗族与礼法视为一体,并且给出了完整的一套方案。
注意,这里只是说给了方案,没说这个方案是完美的。
看到这里是不是就有了熟悉的味道?是不是就能联想到生活里的那些家族规矩?没错,这些基本都是朱熹搞出来的。
不是说朱熹定了规矩,而是朱熹发扬了这套模式。
过去的学说就像是个充满BUG的操作系统,本来都要被弃用了,但是朱熹是个天才程序员,从小就能倒着背下来C语言教程,各类软件应用在他眼里就只有0101,于是这哥们凭着一己之力把BUG全修复了,还推出最新版本,只是当时的这个版本太超前,不太适用,而当这个版本跑起来之后,大家会发现:
刹不住车了。
宗族的本质就是抱团来抵抗世界的风险,通过血缘来做一个基础的互信纽带。
其实就和互联网平台以及对应的产业链公司一样。
这一套东西如果没有约束,发展到后面,会变成什么,会做什么,大家其实都清楚。
旧的宗族制度确实是落后的封建礼教,所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宗族模式基本上被打散了。
现在的所谓的宗族,其实更像是一种相对松散的互助商盟。
毕竟现在这个世界,血缘哪有利益重要。
所以这也是为啥当初很多人对全红婵被宗族收入的事情很气愤。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宗族在全红婵还没成为奥运冠军前不闻不问,成了冠军后虽然给了宗族中最高规格的待遇,相当于开宗立派(按照宗族的标准,已经是极限了),但是反问一句,全红婵的身份,需要这样的待遇么?
其实不需要。
当年董明珠老师也遇到过一样的事情,有人用宗族约束她,她甩都不甩。
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当你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时候,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自强则万强。
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我倒是觉得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文化看似存在,但其实已经在逐渐消亡。
虽然我的很多朋友还有回家祭祖修祠堂的习惯,但是更多的朋友在来到大城市工作定居后就不会继续这些传统,这使得宗族文化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文化。
大家的商业联结也更多是从乡里相亲的地域出发而非血缘出发。
更多的普通人在进入大城市后开始选择和家乡的一切断绝关系,每年春节的特定话题之一就是年轻人吐槽自己的亲戚。
这种吐槽的范围之广要远高于我能吃到供品的概率,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是不太认同宗族文化的,大家连找对象都不感兴趣,一提到结婚就是佛系,哪还有什么光宗耀祖的动力,加上自嘲文化在年轻人中流行,我等都是咸鱼。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文化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而被化解,原子化的时代,确实是不需要宗族了。
现在我们管这个叫同学,同事。
很多公司都是喜欢称呼自己的员工同学们,而同学,朋友等新型社会关系实际上早就在一定程度取代了远方亲戚。
以学校为纽带的校友会团体成为了现代商业体系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力量,名校毕业生往往更抱团,也更愿意提携后辈,后辈在受到提携后也会反哺前辈。
我们管这个叫混圈子。
世界变了,但人与人相处的模式却不会有太本质的变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共同体,只要江湖不灭,抱团就不会消失。
只不过不同的年代,纽带不同。
但不要忘记。
自强,则万强。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
【1】.《宋儒与宋代宗族文化建设》.湖南大学.胡长海
【2】.《范仲淹宗族福利思想研究》.吉林大学.卞国凤
【3】.《“家”的法律构造-以范氏义庄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的法理》.朱林方
【4】.《论北宋时期的义庄--以范氏义庄为例》.牡丹江大学.屈海龙
【5】.《从普遍福利到周济贫困--范氏义庄社会保障功能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王卫平
【6】.《中国社会史》.东方出版社.梁庚尧
【7】.《欧阳修与谱牒学》.《档案》.李红
【8】.《论欧阳修的谱牒学贡献》.《社会科学战线》. 鲍永军,仓修良
【9】.《欧阳修风俗思想研究》.《河南大学学报》.高有鹏
【10】.《三苏社会建设思想研究》.青岛大学.王滨
【11】.《宗族的传统与现代——变动中的农村宗族分析》.鲁先瑾
【12】.《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南开大学.王霞蔚
【13】.《下沉与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张延昭【14】.《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中国史研究.常建华
【15】.《从明清徽州家谱看女性经济活动及其特点》.赤峰学院学报.李鲜
【16】.《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张开邦
【17】.《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出版社.葛承雍
【18】.《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
【19】.《宗族功能及其历史变迁》.上饶师范学院.王天意
【20】.《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常建华
【21】《宗族的传统与现代》.河南大学.鲁先瑾
【22】《近十年晚清民国以来宗族研宗综述》.《安徽史学》.常建华
【23】《“排斥”还是“包容”:传统宗族文化与现代银行发展》.经济研究.刘冲,刘莉亚,李庆宸
【24】《南宋到元朝的社会变迁:以家族观念为中心的考察》.中原文化研究.申万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作者:橙子 半佛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