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的迷局
2021-09-14 09:57

“做大”的迷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秦朔,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先举几个正在发生的企业案例,我都直接交流过。


一家主要做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的企业的高管说:“做企业,按理应该是为了赚钱,而我们做企业是为了还钱。不是给自己打工,是给债主打工。我们已经做成了《财富》世界500强,每天都在为还债而努力。苦不堪言。”


一家最早以做家电零售著称的企业,2017年11月耗资200亿,增资入股在港股上市的某首富级房企,投后占股4.70%。发布公告那天,房企的股价24港元左右。房企说,立即启动回A上市,万一不行,承诺未来三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亿、550亿和600亿,并有8%左右的回购条款。


“借4%成本的资金,拿8%的回报,多好啊!想不到他们不仅上不了市,也没钱回购,股价更是跌到3.6港元左右,我们为高回报而去,结果是本金消失了一大半!”这家200亿被套企业的经理人感叹道。


这两家企业,都是《财富》世界500强。


2018年,一家著名金融控股集团入股了一家土地储备主要在北京附近的房企,占19.88%,为第二大股东。三年后的今天,由于房企债务逾期,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被动减持,金融集团被动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其对该房企投资的总的风险敞口为540亿元,包括股权投资180亿,表内债权投资360亿,2021年中报减值计提359亿。


再往前,2014年5月,一家注册资本达到500亿元的国字头民营投资集团在上海成立,数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级别的企业家参与,59家参股股东均为大型民企。


领头人说,“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黄金时代已经来了”“我们不生产产品,生产公司”,要开启“产融结合,两翼齐飞”的宏大篇章——产业和金融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4年后,该集团负债攀升,利润骤降,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仅为4.47亿元,2019年初违约风波集中爆发,自此再没有翻身……


我所举的这些案例,虽处困境,都没有放弃转危为安的努力,也在进行这样那样的变革与解困的尝试。这些曾被多少人追捧的“明星”,胖到自己的心脏已经供血不足,气喘吁吁,大而危,危到不可控,让人不得不反思“做大”有着怎样的迷思、迷局。


至于还有一些曾经被认为“大而不能倒”、被冠以“某某系”的问题集团,以及那些被证券监管部门强制退市的问题企业,已经涉及到经济犯罪,不属正常态,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举了上述案例后,我想提几个问题,与做企业、尤其是要做大企业的朋友们讨论:


  • 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 把企业做大的目的是什么?


  • 把企业做大的路径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


  • 把企业做大的代价和社会成本是什么?


如果并没有清晰、坚定的答案,只是为了做大而做大,为了赚更多钱而做大,为了上富豪榜、有名有社会地位而做大,为了和他人攀比斗富而做大,或者就是觉得“做小不如做大,越大越有价值”,那么企业大概率会做出如下选择——


  • 以规模为导向,大举进行跨地区、跨品类、多元化的扩张。很多扩张毫无技术含量和价值创新,完全是同质化竞争,别人做,所以我也做;


  • 加杠杠,膨胀信用,倾心于使用金融手段。最常见的就是“资金利差的套利”和“估值倍差的套利”。


  • 产业与金融并举。直接入主金融机构,拿金融牌照,利用不同种类金融机构间的关联交易,筹集资金,到处参股兼并,扩张资产负债表。


  • 不断将业务资本化。利用上市公司平台的便利,为大股东个人业务的扩张提供助力,罔顾公司治理,侵吞中小投资者利益。


  • 并购,买买买。


  • 通过可控制的关联交易,左手倒右手,做大流水。


  • 热衷参与经济要素的重组,如转制、转轨、不良资产处置。有些是通过对特权的寻租而完成的。


  • 资产投机。凡是各种资产升值尤其是土地升值的机会,都特有冲动。


  • 消耗社会成本。扒开不少倒下来的“大家伙”,可以看到,其资产主要就是对银行的欠款,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欠款、占款。


  • 造出“大”的样子。在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会面前,显大、托大、炫大。


大企业是整个经济的领头羊,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但这样做大的“大”,其终局究竟如何?


还是《桃花扇》里的那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且“他"的问题,会演变成利益相关方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楼塌了,砸的是大家。


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总要还。只不过看负债清单何时拉出而已。



接下来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过去能大的起来的企业,现在不灵了?


这和外部监管的严格化、金融防风险去杠杆、人口红利下降之后经济增速下行、不少行业增量减少甚至进入存量时代,等等,都有关系。


还要清醒地看到,做大、大而不倒,本身就很难,这种难是内生性的,即越大,一定会越难。对此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


首先,再了不起的企业家也有自身局限,如果善于自省、善建团队、善建机制还好,但企业家往往都超级自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非常多见。企业家有多大的能力、贡献,可能就潜伏着多大的破坏力。而且越往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有些错误可能万劫不复。不像规模小的时候,大环境增长快的时候,犯个错误,弥补得了。


其次,投资、创业,可持续发展,从宏观看,成功本是小概率事件,阶段性事件。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即使持续提升核心能力,尚且不能保证永远一帆风顺,不知道哪天就有新的对手出现,带来新的变量,还要见异思迁,东做西做,都是量的扩张,没有质的跃进,再大也是虚大。


再次,企业究竟能做多大,从根本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经济基础、消费者实力、政策规范,不可能逾越这些宏观约束条件。很多企业家喜欢线性推演,按照过去的某一增速,外推未来的增长,总觉得自己能越来越大,实际是很难持续的。


畅销书《21世纪资本论》有一个立论基础,即资本收益率增速高于经济增长率,资本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增速快于劳动者的劳动收益增速,所以贫富分化越来越大。但如果劳动者相对地越来越穷(虽然绝对财富也在上升),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的上升也会受限,这就相当于“底层资产”质量不佳,在上面叠床架屋建立起来的金融衍生楼阁,从根本上说也不安全。只不过等着从哪里倒下而已。


对应这样的“底层资产”,企业能够平稳增长已属不易,非要继续做大,必然手段扭曲,甚至饮鸩止渴。我们看到的一些危机中的大企业,表面看是负债累累所致,深层看是大部分业务都在亏钱或缺乏现金流所致。这有自身的管理问题,也是整个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与这样的现实相对应,有些企业已经太大了、过大了,是不健康地做大的。对这些大企业,坦白说,无论是中国消费力还是中国金融安全,都支撑不起这么大,以及这么大之后还不满足,还要继续高增长,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收益增速的资本化财富扩张,一定会终结的。


我在调研中发现,我国有很多行业,在过去的5到8年内都出现了拐点,即全行业的总销量开始下降。此时并不是说这个行业就不行了,因为还有结构性的机会、产业升级的机会,但企业必须有新的思路和做法。而不少企业还在用过去整个行业向上走时的线性增长逻辑进行扩张,完全搞错了方向,今天你不受惩罚谁受惩罚?



最后再来讨论一种情况,我称之为“做大”的窘境,即按照企业本身的能力、条件,完全可以做得更大、更多、更具行业支配性和社会影响力,在财务上也是安全可控的,但遇到了监管的天花板。


具体的例子,不说大家也明白。就是在国家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过程中,经常被提及的那些名字。


可以大而不能大,如何去理解?我脑子里经常出现唐浩明的小说《曾国藩》中的一句话,“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我援引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批世界级的优秀企业,而互联网龙头,是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全球竞争的重要动力,不是包袱。对他们的提醒、批评、教育、整顿,是为了让他们健康发展,而不是日渐萎缩。


每当看到网上有一些恨不得咒死他们的言论,内心就会想到这一句“英雄不可自剪羽翼”。国家一直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绝不会只用一条腿走路的。


我在2006年写过《20世纪看外商,21世纪看华商》的文章,当时写道,“从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角度,笔者的一个判断是:20世纪看外商,21世纪看华商。前者是一个经验事实,后者是一种趋势展望”“追求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追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价值分配的合理化、有序化,比追求个人或家族财富的最大化,会令公司更健康和持久”。


这篇文章结尾是——“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诸子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即儒、法、道;7世纪和9世纪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如唐诗、宋词、科学发明、书画与理学;在21世纪和更长远的年代,我们希望中国企业奠定中国在全球商业文明中的辉煌地位。这需要时间,更需要远见、理想,需要对过去不健康基因的反思超越,需要在价值创新之路上永远的追求和奋进。”


基于这样的长期理念,我认为,企业要不断自我超越,我们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也应该包容越来越大的中国优秀企业的存在,促进其发展,在全球舞台上绽放中国的商业文明价值。


最近的某一天,看到一则关于字节跳动将剥离其部分金融业务、证券业务的新闻,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国家要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因为国家的立场,不是也不应该是单一企业的立场,或者单一的经济立场。这几家互联网平台都有巨大的影响力,都有条件进行更多扩张,成功率也会很高(如把低成本流量导入新业务,获客成本远远低于同行),但如果这样下去,他们当然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但整个商业生态未必健康,也难以持续。一花独放不是春。


马化腾在谈到互联网行业残酷性的时候说,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是错在自己太老了。


我为他再接一句,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是错在自己太大了。


那么是不是说互联网巨头就到此为止,不要再做大了呢?


也不是。国家要继续发展,要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很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平台,依然需要进一步发展。但此时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是——要做一些不一般的、对国家和社会更有创新价值的事情,更有社会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规模,变成社会可信赖的存在。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南风窗》,其口号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句口号深刻影响了我。当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不是简单肯定或否定,而是要找出建设性、包容性、创造性的向上提升之路,价值创新之路。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有远见和智慧,也相信龙头企业有社会责任和自我超越精神,在未来的发展中,把做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健康有序地做大、做强、做久。



最后做一下总结。


做大,是企业家精神的展示。“企业家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创造的欢乐”(熊彼特),“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着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的激动,不要乌托邦的毫无生气的平静”(美国《企业家》杂志扉页)。做大本身,没有问题。


做大,是具有内生性风险的挑战。能做多大,受到主观限定性和客观限制性的双重约束。为大而大,结局往往是,倒下时的面积比别人大。


大而不倒,基业长青,大得对行业和社会有价值,这比只是规模做大、范围做多更重要。大而不倒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做大才是健康的?


立足今日之情势,我给想做大的企业的几点建议是:


  • 先想清楚“死”。哪些情况是“致死因素”。向死而生,自己就会有约束,有敬畏,就会知止,止于所当止。


  • 要清醒地判断时势。时势可以“造大”,也会“灭大”。


  • 不为做大而做大,而是为做一件你真心想做的事,一件有你和没有你,市场与社会会有所不同的事,一件对消费者、社会和世界有意义的事。


  • 知识的学习很有用。不要只是用失败的血泪教育自己。企业中能犯最大错误的一定是老板本人,所以最重要的教育对象也是老板。能不断自我批判的企业家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打造长寿公司、基业长青的具体办法,篇幅所限,恕不列举。


假如企业界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做大太难,望峰息心,放弃进取,非我本意。我希望的是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生产性创新意义上的“大”,越大越好。


和大家一起共勉,且引以为戒——


做大,真的不应该是为了天天还钱,天天违约,天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做大,真的不应该是为了倒下时获得更高的关注度,给社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如果不想这样,那就好好想一想,究竟要不要做大,该怎么做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秦朔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